查看原文
其他

点赞|云南省农文旅融合示范案例(四)——昆明市晋宁区上蒜镇小渔村





昆明市晋宁区上蒜镇小渔村



一、基本情况和成效

在推进滇池流域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统筹生态保护、人居环境提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新业态发展等各项工作中,小渔村认真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依托紧邻滇池、交通便利、区位优越、文化底蕴浓厚的有利条件,成功打造农文旅融合的美丽乡村,探索出一条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建设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创新基地、滇池沿岸“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振兴示范村落,画出最美“滇池乡居图”。


小渔村是昆明市晋宁区上蒜镇牛恋村委会的一个自然村,位于滇池南岸,村庄三面邻水,良田湿地环抱,周边植被茂密,因“栖水而居,与鱼共悦” 而得名,全村共有74户217人。小渔村利用紧贴滇池、村庄周边大面积湿地和生态廊道建设等优势,打造示范基地连点成片强辐射,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到生态环境保护、美丽乡村建设、产业转型发展的全过程。2022年以来,吸引乡村休闲旅游直接从业人员200余人,带动小渔村及周边村村民在小渔村就业60余人,接待游客120万余人次。2022年被选为“五个一批” 生活美学空间和“五个一批”特色文化街区、“美丽乡村+乡村旅游”示范村,2023年被选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为昆明市唯一入选村庄。


二、主要做法(一)坚持绿色生态,打造“宜居”乡村。一是以滇池保护为前提。在村庄外围建成500米生态廊道和总水域面积320亩的茨巷河前置库,全面治理水环境,提升整治水域面积逾8000平方米,不断提升滇池水质。落实“十年禁渔”行动,引导村民转变生产生活方式,通过在自家门口销售土特产、小吃、鲜花等方式创收,逐步享受到生态发展带来的红利。二是以村庄人居环境提升为抓手。对村内临时建筑和违章建筑进行拆除,打造市集、小广场、休闲走廊等公共场所,改造提升洗手台、厕所等公共设施,建设2100米管网,完成78栋房屋的雨污分流工程,村庄污水实现100%收集进入环湖截污干渠。通过补绿增绿,提升整治绿化空间达27000平方米。村庄村容村貌、村内环境卫生、村民健康意识得到了明显提升,2022年顺利通过云南省卫生村第二次复审。三是以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为契机。率先在小渔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退出低端大棚农田210亩,辐射带动上蒜镇调整退出2698亩,有效控制了滇池农业面源污染。低端大棚退出后,临湖一侧土地全部流转到村集体进行生态种植,稻田、荷塘等绿色生态产业迅速发展,吸引大批游客前来打卡,以生态产业筑牢乡村旅游基础。四是以乡风文明建设为保障。小渔村党组织积极抓好乡风文明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走深走实。村党组织充分发挥密切联系群众优势,组织党员群众创新修订“红十条”“黑十条”村规民约,开展移风易俗,促进村庄规范治理形成长效机制,镌刻乡村振兴“新风貌”。



(二)推动模式创新,打造“宜业”乡村。一是以引育人才为突破。引导大学生返乡创业,招募乡村CEO培植后备干部,引进种植合作社、旅游产业大咖、文化大使等培养发展领头人,培育村内8名专业技能人才,招募1名乡村CEO、2名“农村”返乡大学生、1名文化大使、1名乡村旅游创客,成功带动群众创业就业。二是以共促共富为目标。利用闲置的土地资源,整合乡村振兴资金力量,牵头领办村集体公司,通过村集体资产租赁、劳务用工、服务工程、股份分红等方式建立利益联结,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率先实施村民房屋托管,成立村集体托管公司,将小渔村74户村民有意愿退出的房屋交给村集体公司公益托管,由公司对房屋提供统一管、修、营的“三统一” 服务,对于托管公司打包出租的民宿,村民获得直接利润的100%,目前已托管5 户、村民累计年增收近20万元。整合生态农业、旅游服务两项产业,以公司运营为示范,吸引带动党员、致富能手回村创业,全村经营主体有15家,解决本村近30名群众就业。20231-10月,小渔村平台公司及村集体营收合计超过1003万元,升规纳统成为规上企业,自主经营户平均每户月均经营收入过万元,村民发展致富由外出打工跃变为“守家”致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小渔村有了生动实践。


(三)凸显渔村特色,打造“宜游”乡村。一是以特色文化为重点。充分挖掘村内渔业文化特色,渔船、渔笼、渔网等渔具还原昔日的渔村生活,在民居墙体外立面打造中,把古滇的干栏式建筑元素和传统土基螺蛳壳墙加上竹艺运用作为设计元素,延续滇池边传统土基房建筑和螺蛳壳墙面的建筑形态、材料及色彩,加以竹艺和钢结构的造型组合,复原小渔村原有斜坡屋顶和村落起伏层次景象。对村民院落、院墙、入户庭院和门头进行统一设计打造 , 将有水、有船、有院、有田、有人家的滇池渔村场景集中与现有村落形态结合,特色文化的挖掘和呈现为小渔村乡村旅游注入了强大的文化内涵。二是以丰富业态为保障。充分利用“岛”形村落形态,依托滇池生态资源,引进65亩稻鱼共生、渔乐圈露营基地、小渔村大食堂、稻草人公园、小渔村咖啡厅、高端帐篷酒店、水上餐厅等业态,植入体验式休闲旅游项目,以浓郁的渔家特色、最美的滇池落日、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优质的乡村旅游资源吸引游客游玩。目前,小渔村已成为滇池沿岸乡村旅游的“网红村”,累计接待中央、省市区等各级领导及外宾考察调研220余场,接待调研领导同志3600余人次,吸引游客120万余人次入村游玩,绘就出保持乡土风貌、体现乡韵乡愁、人文山水一体的美丽乡村新画卷。


三、经验启示

(一)党建引领是核心。俗话说“提衣提领子,牵牛牵鼻子”。推进乡村振兴 , 组织振兴是根本和保障,只有基层党组织强了,乡村振兴才能蹄疾步稳、一马平川,坚持党建引领是小渔村党组织一以贯之的核心工作。小渔村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破解难题、典型引路,积极参与美丽乡村项目建设,为滇池沿线村庄产业转型绿色发展先行先试作示范,是凝聚和美乡村建设磅礴力量的生动实践。


(二)生态和谐是关键。小渔村注重生态环境同乡村振兴的有机结合, 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现如今小渔村的发展模式是“两山”理念的实践创新之举,是滇池保护整体行动的一个生动缩影,是促进滇池保护治理和乡村振兴绿色发展有机结合的样本,蕴含着进一步加强滇池保护、推进环滇生态绿色发展的无穷力量。


(三)共同富裕是目的。小渔村在党建引领下创新创立了新发展模式,利用闲置土地资源、整合乡村振兴资金力量,牵头领办村集体公司、建立村民自营、集体入股、村企合作等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村集体资产租赁、劳务用工、服务工程、股份分红等方式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与群众共享生态红利,提高全体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足感,是以乡村振兴推动全体村民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


(四)全民参与是基础。小渔村的快速发展是坚持人民立场,密切联系群众的具体行动。实践证明,滇池生态环境保护要最大限度的团结群众、依靠群众、相信群众。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从以往镇村干部唱“独角戏”局面转变为党组织“搭台”、广大党员群众上台“唱戏”,群众成为了滇池保护和乡村振兴的“主角”。





来源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资源开发处

编辑 田薇

本期责编 张灵洁 李元

审核 张云鹏

运维 云报集团·文旅头条新闻网

※如有侵权请联系:电话:0871一63534744

邮箱:870715538@qq.com

往期推荐:




点赞|云南省农文旅融合示范案例(三)——普洱市宁洱县同心镇那柯里村



点赞|云南省农文旅融合示范案例(二)——保山市腾冲市清水镇司莫拉佤族村


点赞|云南省农文旅融合示范案例(一)——大理州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





各位小伙伴,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微信公众号的投稿邮箱已经开通,欢迎各位读者朋友们积极来稿。

投稿邮箱:yunnanwlt@163.com

更多云南文旅发布,请扫码关注我们的发布矩阵

一部手机游云南

云南公共文化云


服务号


昆明文旅

保山文旅

微丽江

昭通文旅


大理文旅

红河文旅

文山文旅

德宏文旅


恒春临沧

玉溪文旅

微游怒江

普洱文旅


楚雄文旅

西双版纳

掌上文旅

世界De

香格里拉

曲靖文旅








云南省

图书馆

云南省
博物馆

云南省

美术馆

云南省滇剧院

云南省

文物考古研究所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培训中心

云南省

公共文化云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云南省

京剧院


云南省
花灯剧院

云南省

旅游规划研究院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