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黑豹》《黑色党徒》《绿皮书》:黑人电影大火,远不止“政治正确”这么 简单

圆首的秘书 北青艺评 2019-06-17

在今年的奥斯卡提名名单中,均获多项提名的《黑色党徒》《绿皮书》和《黑豹》三部影片都涉及种族问题,表征着这届奥斯卡愈发明显的价值取向,《黑豹》也因此打破了超级英雄电影的“宿命”,成为首部入围最佳影片的漫威影片。提名名单的“遗珠”也不少,此前呼声颇高的韩国导演李沧东的《燃烧》、土耳其名导演努里·比格·锡兰的《野梨树》和颇具争议的拉斯·冯·提尔的《此房是我造》等都无缘奖项。



曾经执导过《为所应为》《黑潮》《丛林热》等电影的著名黑人导演斯派克·李携新作《黑色党徒》入围去年戛纳主竞赛单元,最终败给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得到评委会大奖。

《黑色党徒》

影片讲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发生在美国科罗拉多斯普林斯的一名黑人警官的故事。刚一开场,一条非常戏谑的俚语字幕就表明,“这部电影改编自一件非常非常扯淡的真事”,让人不禁想起《焦点新闻》开头那句“如有雷同,绝非巧合”,严肃里带着讽刺,让人忍俊不禁。片中,男主角罗恩·斯塔尔沃斯(约翰·大卫·华盛顿饰)顺利通过面试,成为了当地第一名黑人警官,而他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打入当地的黑人学生联合会,探听黑豹党(黑人激进运动组织)在联合会中的宣传情况。在这个过程中,他听到了激动人心的演说,并且和学联女主席之间产生暧昧情愫。

刚一完成任务,他就被上级调入了情报组,而且马上搞了个大事情,以自己的真名实姓打电话给当地的3K党,请求加入这一白人种族主义激进组织。虽然罗恩确实是认真的:他想要打入这个组织的内部,但一个黑人要求加入3K党仍旧是一件“非常非常扯淡的真事”。在这种情况下,他只能和他的同事福利普·季默曼(亚当·德赖弗饰)合作完成这一工作,前者负责电话沟通,后者负责真人现身。但问题是,季默曼本人也是犹太裔,如果被3K党成员当场发现,面临的就是杀身之祸。于是,影片就在一种幽默和惊悚并存的诡异气氛中前进,一方面是黑人警官罗恩·斯塔尔沃斯不断获知联合会活动的消息,另一方面是他和同事在3K党中获取其机密信息,最终破获了一个大案。


为了在3K党中自保并不断接近核心成员,两名警官必须表现得极为激进才能获得认可,不管是言论还是行为。如果3K党成员发表了一通侮辱黑人或犹太人的言论,他们只能说得更绝,比如3K党人说:“集中营从没出现过,就是一个谎言。”警官就会义正词严地反驳他:“你嗑药了吗?大屠杀是我见过的世界上最美的事情!”这样一句话出自犹太人之口,既给观众带来非常强烈的喜剧效果,同时也开始让他面临身份认同的考验:以前似乎从来没有意识到种族问题的存在,现在得靠天天骂自己才能活下去,巨大的身份撕裂让两名警官意识到种族的界限,而作为警官,他们的任务就是要避免这种撕裂蔓延到整个社会。

其实如果只到这里,《黑色党徒》也不过就是又一部黑人电影,顶多是一部话题之作,何以当得起戛纳评委会大奖的殊荣呢?斯派克·李这部电影的特异之处就在于,他并没有单纯地讲述一个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故事,而是从更多的方向和层面上对美国历史上黑人与白人复杂的政治社会互动进行了呈现。


比如影片一开头,导演就引用了一段《乱世佳人》的片段。无论是对美国人还是全世界电影爱好者来说,《乱世佳人》显然都是一部地位不容动摇的经典作品,但斯派克·李却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长久以来容易被人忽视的问题:我们看到,这一片段运用抒情的、史诗的、全景式的方法所展现的,不是北方军队的胜利,而是南方邦联部队的溃败;女主角斯嘉丽嘴里说出的,也是一句“上帝啊,救救邦联吧!”而不是“上帝啊,黑人解放啦!”在片段结尾处,拉高的镜头还对准了历史上美国南方邦联的旗帜——但是,上帝真的应该“救救邦联”吗?如果说南北战争正是围绕是否废除奴隶制而打响的,那么南方奴隶主和他们的部队,值得这样的拯救和抒情吗?换句话说,《乱世佳人》拍摄手法所体现的道德伦理,不正是白人至上主义吗?

同样有趣的是银幕背后发生的事情:《乱世佳人》中黑人保姆的扮演者海蒂·麦克丹尼尔斯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获得奥斯卡最佳表演奖的黑人,这在1940年无疑称得上一项“壮举”。然而,这种表面上的进步中,又蕴含着实质上的保守:这位女演员所扮演的,恐怕并不是真正的黑人女性,而是白人眼中的黑人女性,是被歪曲甚至丑化的黑人形象——她们通常身体肥胖、口音浓重、忠实如狗……这样的形象获得表演奖,到底是想对黑人高超的表演水平的嘉奖呢?还是想强化一种刻板的黑人形象呢?

《乱世佳人》

与之类似,同样展现美国南北战争历史,由大卫·格里菲斯拍摄的、被公认为历史上最伟大的电影之一的《一个国家的诞生》也以不同方式多次出现在《黑色党徒》中:先是作为投影出现在片头,然后作为“影中影”被3K党成员观看,“平行蒙太奇”和“最后一分钟营救”两种被格里菲斯运用得炉火纯青的叙事方法也被斯派克·李完全化用到自己的电影当中。然而我们也知道,《一个国家的诞生》也为美国的种族主义站台,甚至在历史上助长了3K党的发展。从这个角度上看,斯派克·李在《黑色党徒》里对很多电影的引用,都是意味深长的,他试图向观众表明,电影既是历史的影像,也是影像的历史;每一部伟大的电影作品或一种电影美学背后,无不存在着一种关于现实世界的主张,甚至就是鲜明的政治主张。

《一个国家的诞生》

这里就出现了另一个问题:如果一种政治主张完全是反人类的,那么观众和作者又该如何看待其指导下创作出来的电影作品?这种作品所反映出的电影美学观念,是否应该和政治主张一道,被扔进历史的垃圾桶?斯派克·李也通过影片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他非但没有在影片中倡导以暴制暴,还对激进的黑豹党和3K党都有所警惕,非但没有反对平行蒙太奇,甚至还在全片最重要的地方用上了它,并且成功增强了影片的效果。应该说,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上,《黑色党徒》所倡导的都是一种政治和美学上的共生,完全不像很多人提到的那样,是一个“激进的黑人宣言”。

对比之下,去年漫威电影《黑豹》正是致敬了“黑豹党”这个名字,虽然影片所宣扬的并非“以暴制暴”,但也很难称得上是“平等共生”,尤其是当马丁·弗瑞曼饰演的白人特工臣服于黑人国王的时候,或者,当瓦坎达国王来到联合国,睥睨一群白人的时候,我们立马就明白了,《黑豹》所投射的不过就是所谓白人世界的“倒影”,是一个“黑人至上主义”的乌托邦,这种对种族问题的理解,比斯派克·李低了好几个段位。

《黑豹》

诚然,《黑色党徒》是一部描写美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种族矛盾的电影,但很值得玩味的是,电影一方面并没有给出任何具体的时间(虽然从服装和造型上还是有年代感的),另一方面又加入了大量有关当今美国种族情况的指涉,比如黑人警官说:“美国永远不会选出大卫·杜克这样的人当总统吧?”他的上司则回了一句,“作为一个黑人,你还是太天真了,赶快醒醒吧。”更明显的是在结尾,斯派克·李直接插入了一段特朗普召开新闻发布会的片段,暗示其对激进种族主义行为的袒护,这使得影片对白人中心主义的探讨完全覆盖了从《一个国家的诞生》的1915年到特朗普当选总统之后的一百年时间。斯派克·李借此表明,无论是在影像中还是历史上,种族主义从未消失过。

影片结尾,一切证据都被销毁,警局的预算也被缩减,斯派克·李并没有说明个中原因,但我们还是隐约感觉到其中作祟的“白色幽灵”。幽灵从上世纪10年代一直延续到最近,依旧没有散去。就在2019年开年,第76届金球奖将最佳音乐/喜剧片的殊荣授予《绿皮书》,结果奖杯还没焐热,主演维果·莫腾森就在一次映后问答时,不过大脑地提到了带有侮辱性的“黑鬼”(nigger)一词。消息立马引发了巨大争议,虽然莫腾森此后一再致歉,但这个“口误”恐怕还是会对“冲奥”大热《绿皮书》造成一些实质性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想要让当场凝固的空气融化,驱散白色的幽灵,恐怕又需要一些时日了。

《绿皮书》

 文| 圆首的秘书

本文刊载于2019年01月25日 星期五 《北京青年报》C4


大航海时代的中国瓷器:三个怪咖皇帝造就了风靡世界的“重口味”


尹鸿:文化生活的自由是经济繁盛的精神动力


有“公共记忆”的文学作品为什么越来越少?是作家掉链子还是这届读者不行?


11篇小说获奖血债累累,好几位作家杀死了主人公:这次匿名作家的“文学格斗”谁是赢家?


张云雷们的荧光棒相声能挺多久?


艺术本来就是诈骗?


谁不曾幻想过人生倒带重来?假如可以有四个平行的人生……


它很轻松,所以我们忘了裂痕从未真正愈合,只是被匆匆遗忘


《冷战》:这边的风景和那边的风景其实一样荒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