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都说今年是寒冬,究竟该如何过冬?

林掌柜 林掌柜
2024-08-25
作者:林掌柜(个人ID:docecolin
来源:林掌柜(公号ID:kanbingtong
林掌柜或是“医疗界最懂运营的投资人”
也有可能是“创业界最能码字的主持人”
加入“林掌柜”VIP付费社群,与数十位上市公司和医疗集团董事长及高管、知名基金和投资机构执行董事及投资总监一道,共同探讨医疗投融资链接、业务资源合作和创业运营咨询,一起踏上“认知社交”之旅!



掌柜在《预见2022年民营医疗:升级、降维、分化》中总结道,2022年,丢掉幻想,准备过冬。这主要是针对民营医疗老板说的。然而,作为少数派的老板,根本不用别人去瞎操心。他们大多有丰厚积蓄和家底,就算没了医院,日子照样过得比普通人滋润。


当然,也有不少老板过得比普通人差,比如逃债跑路乃至被追捕判刑。真正需要关注的是多数派,那些在民营医疗奋斗多年的打工者,群体数量至少以百万计,究竟该如何过冬?


先说高管吧。民营医疗高管主要是职业经理人(总经理或执行院长)、经营院长、业务院长、行政院长、运营或营销总监、客服总监、财务总监等。按目前行情,高管保底年薪大多30万起步,一般还有业绩提成或年终奖。年薪也是确认自己是否属于高管行列的重要衡量指标。

职业经理人、经营院长、运营总监等,要么趁还年轻,找几个彼此信得过的医生合伙创业,优先创办“小而美”门诊部或诊所,也可在熟悉的区域市场上低价捡个漏,收一两家医疗机构自己干;要么继续给大财团打工,可选择被大财团收购的现有机构留任,也可以跳槽。只是,这眼光很重要,别逃离一个坑又掉进另一个坑。


学医出身的院长们,想享受晚年生活的也可以休息了,在家带带孙子孙女,时不时结伴旅行玩乐也蛮好。当初进民营医疗,要么退休或临退休,或各种原因离开体制,给老板干了这么多年,迎接了那么多监管部门检查,灭了那么多或大或小的火,减少了诸多医疗安全隐患,处理了不少医疗纠纷乃至差错事故,也该松下紧绷的神经了。

若实在不肯休息,也可以去医疗集团或医疗基金挂个医疗顾问或总院长、医疗总监等,以不脱离社会为首要目标。如果原本就是从民营医疗体系成长起来的业务或行政院长们,年纪大多不算大,离退休还早了点,又想干点事,找个大资本或大基金做医疗业务负责人,给那些外行土豪科普点医疗服务行业干货,利用多年的人脉和经验做点牵线搭桥的事也不错。

再说医生群体。医生当初离开体制,多数要么为生活所迫(改善家庭经济条件),要么被子女所迫(追随大城市上学或上班的子女而来)。医生大多有一技之长又有稀缺从业资格证,照理说也不愁生计和工作。只不过,不少学科的医生,如妇科(含不孕)、泌尿外科(含男科)、肛肠外科、耳鼻喉科、肝病科,日子没原先好过了。民营医疗赚快钱的暴利(力)时代过去了,高保底高提成大多腰斩。

这些传统暴利学科的多数医生,要么换个省市换家机构继续干,要么甘愿降薪也要留守观望或等待转机。这两者都不是明智之选,“换汤不换药”只是苟延残喘。如果年龄不超过45岁,可考虑转型。对,是转型,不是转行!


医生若想继续做临床,可考虑换个方向。如不孕不育,会腹腔镜手术的可转妇科肿瘤,不会腹腔镜手术的可转学辅助生殖,耳鼻喉转眩晕,肝病转消化,肛肠或泌尿外科转整形或美容外科(可从双眼皮手术学起或专学植发),皮肤性病转皮肤美容,神经内科转重症康复,小儿眼病转眼视光等等。若不想继续做临床,可转管理,如医务科长或业务院长,也可转医疗相关的新兴岗位,如互联网医院平台做在线咨询或诊疗顾问,妇产科医生还可到月子中心做医疗顾问和保障。

医生也可以创业,办个门诊部乃至小诊所,即便是妇科男科,也可规范地做“小而美”。譬如,妇科医生可专做妇科炎症、盆底康复和性冷淡等“新妇科”,男科医生同样可专做前列腺炎、性功能障碍等“新男科”。传统某系套路不行,不代表妇科男科没市场。恰恰相反,医生正规军创办的新妇科和新男科门诊部或诊所,市场需求依然巨大甚至更大。医生还可以趁公立医院建新院和分院的大好机会,重新回归体制,即便没事业编制,这年头至少也能图个安稳不是。

重点说说护士,这个群体最为庞大。护士在民营医疗中可谓万金油,岗位可不只是当个护士、导医那么单一纯粹,可谓五花八门、丰富多彩。有灵光的护士,成长为经营院长、业务院长乃至总经理,也有早早转型做了咨询、客服、市场,还有当护士长、护理部主任、医保办主任、办公室主任或人事科长。个中翘楚还当上了老板,如从护士转型医美现场咨询后自办医美机构,搭上了时代红利这趟幸运快车,住别墅、开豪车,锦衣玉食,颇为风光。更有不少年轻貌美护士成了正式或非正式老板娘。


一直在临床的护士,可以继续做临床。无论是公立医院还是民营医院,总体上都缺临床岗位。一般而言,本科学历的或有门路的可以选公立,在大部分三四线城市,大专也行。民营医院护士,业务知识或有所欠缺,但胜在服务意识强。没本科学历或没门路的可选民营或靠谱的医生集团。打工嘛,找个相对稳定的护理工作并不难。

护士如果嫁了人特别是有了孩子,一线护理工作太苦太累还可能要倒夜班,护士长或护理部主任岗位又早已名花有主,那也有不少选择。譬如,在已出台“互联网+护理服务”政策试点的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和广东等六省市以及其他省份试点城市,可“滴滴约护士”上门服务,上班时间相对自由。“互联网+护理服务”政策还没落地的城市,有门路的可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家庭医生签约,没门路的可去护理站做流动护士,尤其是在有长护险政策配套的上海等省市。

多年不做临床的,如转型做了咨询、市场、运营、助理等,也有不少出路。要么转院内客服,要么重新穿上护士服做回护士,夜班倒班估计撑不住了也不愿意了,那就到门诊输液室、治疗室,也可以和其他护士一样到护理站或做家庭医生签约、滴滴护理服务。

最后说说中层。几乎每个行业都存在“上下不着边”的中层困境,即所谓“35岁魔咒”。创业自己干吧,资金和经验积累大多还不够,继续打工吧,年纪又不小了,上有老下有小,工资低了生活都成问题,工资高了又不好找工作。最为稳妥的,或是骑驴找马,找个好东家继续当中层。有学医背景或经管类专业本科以上的,可应聘公立医院运营管理岗,要么去给国有大型医疗集团或真正有钱的投资基金当个投资经理,找项目做尽调,要么跟着认可你的靠谱职业经理人一起跳槽或合伙创业。

可预见的是,作为医疗从业者,倘若无法实现升级(复盘否定、认知进阶)和降维(放低姿态、躬身入局),必将被分化淘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这点与民营医疗行业预见别无二致。


备注:医疗健康领域投融资业务,均可加掌柜本人微信(微信号:docecolin),详见“医疗投融资”公告(2022版)



加入“林掌柜”VIP付费社群(详见“林掌柜”VIP社群正式公告),与数十位上市公司和医疗集团董事长及高管、知名基金和投资机构执行董事及投资总监一道,共同探讨医疗投融资链接、业务资源合作和创业运营咨询。

扫“林掌柜”本人微信二维码,发送“实名+机构+VIP社群”,一起踏上“认知社交”之旅。
关注林掌柜,有料有干货,有趣有态度!这是高瓴、云锋、凯为、约印、达晨、复星等知名投资机构和虎嗅、亿欧、前瞻经济学人、动脉网、看医界、诊锁界、医学界、健康界等知名媒体都关注的原创平台,专注医疗创业投资与运营管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林掌柜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