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完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我们有什么收获?

赞赏Scalers 持续力 2022-08-11


ScalersTalk 成长会 2021 年开放报名,参见《 焊牢车门,整装待发——S成长会2021报名须知 》


Scalers点评:

从2021年7月5日起,我们社群开始经济学专题读书。在40天的时间里,我们读完了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包括微观与宏观两周。本期读书活动依然要求做到三个全面(全面日毕、全面分享、全面复盘)。今天分享我们社群小伙伴参加这期读书活动获得的认知与感悟。有很多人都写得很好,限于篇幅,从中摘选一点点。




 人人都是经济学家——“经济学”专题读书活动启动


相关文章:

经济学给我的启发




Part 1  

《微观经济学》

给你认知上最大的启发


@[6队副][S1109]贝氏弧线-广州

启发:机会成本是指为了获得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比较优势是一个生产者以低于另外一个生产者的机会成本生产某种物品的能力。(第55页)

论述:在工作生活中,有各种任务等待着安排分工,在决策的时候需考虑每个人的比较优势,不要把所有问题都抛给那些能力强、效率高的成员,而是要充分发挥团队每一位成员的比较优势,达成团队最高效能。

 


@[6队][S54]雨木同

启发: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第5页)

论述:读经济学之前,我在做决策时,只会考虑做这件事会给我带来哪些好处,从未考虑过为了做这件事,我需要放弃什么。读了经济学,在计划做一件事时,就开始思考从长期和短期的范围来看收益与成本的多少。

 


@[3队][游学]Joyce

启发:需求价格弹性是衡量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如果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很大,我们就说这种物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如果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很小,我们就说这种物品的需求缺乏弹性。(第95页)

论述:需求弹性衡量我们对价格的敏感程度,生活必需品(柴米油盐)需求弹性低,因为不论经济状况好与坏,我们都需要它们,换句话说,必需品是“刚需”;奢侈品需求弹性高,一旦经济出现困难或者收入减少,我们就会停止消费这些高档货。把需求弹性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不妨试问一下,学习是不是“刚需”?仔细思考一下,很多事情短期看需求弹性大,长期需求弹性小。比如学习,短期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情绪干扰,很容易放弃,需求弹性大,而长期来看,不追求个人进步和成长就有可能被社会淘汰,离职找不到工作,长期看人们对学习的需求还是很稳定的,弹性小。

 

启发:对一种物品征税是在买者支付的价格和卖者得到的价格之间打入一个楔子,买者支付的价格提高了,卖者得到的价格降低了,从这个意义上说,买者和卖者分摊了税收负担。(129页)

论述:对一种物品或者相关的企业征税,我们第一反应往往是针对产品或企业的单独行为,甚至很多人提出对互联网企业收取数字税,但是学过税收知识就知道,税收的负担是平摊在买者和买者之间的,也就是说,如果互联网企业交税,那它一定会想方设法把税收负担转移给消费者,直观的表现就是价格更高了,比如更高的外卖配送费,更高的打车费等等,所以不要片面理解一个政策,很多东西的影响是系统影响、循环套嵌的。

 


@[5队][游学]izzy

启发:经济学家给决策者提供互相矛盾的建议是有原因的。(第32页)

论述:一直认为经济、经济学家离我的生活很遥远,他们做什么说什么都与我无关,直到看了这本书。印象中,这是一门科学,科学就是一定的理论基础、公式,推导出一些结论,学科中参与的人意见应该相对统一,可是这本书说经济学家的意见是相互矛盾的。那是因为他们对世界如何运行有着不同的实证理论,这还是一门年轻的学科,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探讨。而且每个经济学家价值观不一样,怎么样才算公平这个尺度是不一样的。

 


@[7队][S105]缓缓而行

启发:一个人可能在多个领域都具有绝对优势,但是不可能在多个领域都具有比较优势。(第54页)

论述:首先来了解一下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的定义。绝对优势是指一个生产者用比另一个生产者更少的投入生产某种物品的能力。比较优势是指一个生产者以低于另一个生产者的机会成本生产某种物品的能力。(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比如,小明不管在生产土豆,还是生产牛肉上,都比小红用的时间少,可以说小明在这两种物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但每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自给自足显然不如开展贸易能让每一个参与者获得更大的收益。那么应该怎么进行分工合作呢?除了考察两人的绝对优势,还需要计算两人在生产土豆和牛肉时各自的机会成本。通过比较得出两人在生产土豆(或牛肉)时哪个更具有优势,以此来确定分工。给个人成长的启发是,在这个需要分工合作的社会中,即使自己不具备某个领域的绝对优势,一定也能找到相对于社会中某些群体的比较优势。这可以让我们用更加赏识的态度来看待自己和他人。

 

启发:不管对于进口国还是出口国来说,开放贸易都会使该国的经济福利增加。但同时,在每个国家内,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赢家地位会发生转换。(第178页)

论述:之前我以为在国际贸易中,如果一国处于贸易顺差(出口大于进口),会对该国的经济产生有利影响。读了书发现国际贸易并不是囚徒困境,一方受益并不一定建立在另一方的损失之上,是可以实现共赢的。因为各国之间的贸易要建立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贸易之所以是互惠的,是因为它使各国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活动。对于出口国来说,国内该物品生产者的状况变好了,国内该物品消费者的状况变坏了;对于进口国来说,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赢家、输家地位互换。但如果从整体考虑,赢家收益超过了输家损失,贸易最终使一国经济福利增加了。

 


@[5队][S503]欧元

启发:每个人都应学习一些经济学。(前言)

论述:经济学有助于我们理解生活在其中的世界,包括一些经济问题如找房难度、机票价格差异、电影明星的高片酬等。经济学使我们更精明地参与经济,包括许多经济决策如在校学习年限,收入用于支出、储蓄以及投资的比例等。经济学使我们更好理解经济政策的潜力与局限性,例如不同税收形式的负担、自由贸易的影响等。

 

启发:外部性是买者与卖者间的交易对第三方的间接影响。负外部性如污染使市场的社会最优量小于均衡量。(第229页)

论述:有时政府通过矫正税使外部性内部化,如对碳排放收税。碳税是一种间接税,制定的是碳排放的价格而不是排放限制。许多经济学家认为碳税是遏制气候变化的最有效方法,因为它的成本最低。

 


@[10队][游学]Amber-南京

启发:分析政策要看实施结果,尽可能找到所有影响对象。加大奢侈品征税力度并不能达到理想的“公平分配”,更多的税收负担可能会落到奢侈品供应链中的工人身上,而非富人身上。(第131页)

论述:由于奢侈品的需求富有弹性,当价格变动一点,需求就会有很大变动。即当奢侈品在被加税变得更昂贵后,有钱人翁很可能就不愿意买那种奢侈品,而转向买房这样的投资。供给缺乏弹性,当价格变动很多,供给变动不大。因为整个奢侈品的供应链很难突然改变,生产线不能轻易转向其他用途,工人不能突然转行,供应链上的企业、工人就承担了因税收增加带来需求减少、价格降低才能售出商品、服务的负担。

 

 


Part 2  

《宏观经济学》

给你认知上最大的启发

 

@[6队副][S1109]贝氏弧线-广州

启发:在比较不同的工作岗位时要记住不仅要看薪水,还要看当地物品与服务的价格,特别是住房的价格。(第40页)

论述:我们在看待工资增长的时候不仅要看到增长的幅度,还要看通货膨胀率,到底是通胀导致的增加还是我们自己能力提升导致的增加,如果仅仅是因为通胀和市场供需的原因导致的增加,自己就要有危机意识了,也要考虑考虑自己是否有所成长,是否有创造足够的价值。

 

 

@[10队][游学]Amber-南京

启发:在实践中,跑赢市场是极为困难的(积极管理的基金通常并没有跑赢指数基金)。(第108页)

论述:投资者希望跑赢市场,收益率高于市场收益率的部分就是超额收益,可能的办法有:股票价格的技术分析(通过对历史的证券成交价、成交量、卖空金额、融资金额等进行分析)、对公开的有关公司运营前景的信息的分析(基本面信息,包括股票成交价、成交量、盈利资料、盈利预测值、公司管理状况及其他公开披露的财务信息等)、对所有关于公司运营的信息的分析(已公开的或内部未公开的信息)。在(强式)有效市场上,没有任何办法能帮助投资者跑赢市场,即使是专业经理和有内幕消息者也一样。并且考虑到市场存在非理性,市场参与者评价股票时,很难既准确地估算企业的价值,又准确地估算其他人认为企业未来的价值是多少。

 

 

@[10队][S507]把我叫醒

启发:名义GDP(nominal GDP):按现期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真实GDP(real GDP):按不变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第15页)

论述:计算真实GDP时,要先指定一年为基年,用基年的价格作为基准,比较不同年份的价格。这对我的启发是不要被表面的数字所迷惑,不能仅仅用名义上的数去对比并得出结论,我们需要对数字进行加工,虽然这可能需要花费一些功夫,但加工后的数据才是更接近“真实”的。

 

启发:效率工资(efficiency wages)理论:如果工资高于均衡水平,企业的经营会更具效率。因此,即使存在超额劳动供给,企业保持高工资也是有利的。(第130页)

论述:工资是企业成本的主要部分,但是亨利·福特的案例表明,在工资方面投入高成本,会让工人的流动率、缺勤率下降,让生产率提高,最终“提供极为慷慨的工资”反而是最成功的降低总成本的策略。这让人想起一些机构或公司,舍不得给员工高工资,天天画大饼,想着从员工身上薅羊毛,殊不知他们看似节约了成本,却丧失了在现在这个社会中非常需要的——效率。没有了效率,公司发展不起来,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而在我们自己的个人成长当中,也需要注意要在重要的项目上投入足够多的时间、精力、金钱,认识到什么更重要,一切以最终的成长为判断标准。

 


@[5队副][S1099]朱敏虎-苏州

启发:为什么总有些人是失业者。(第120页)

论述:在未了解失业原因之前,我一直认为一些人失业是由于能力不行被淘汰下来的。学过发现,失业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摩擦性失业,另一种是结构性失业。我所设想的应该是表现出来的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是工人因为寻找自己爱好和技能的工作需要时间而引起的失业。这么一对比,发现自己曾经失业过好多次了,全赖“裸辞”所赐。刚毕业也许有试错的机会和成本,但是现在工作好几年了,如果再次失业的话对自己的信心会有比较大的打击。因此,为了避免摩擦性失业,要么提升自己的个人能力,要么找好工作再跳槽。

 


@[2队][S449]Clover

启发:通货膨胀本身并没有降低人们的实际购买力。(第179页)

论述:一般来说我们都会认为通货膨胀是坏事,因为物价上升导致我们所能购买的物品与服务减少了,我们的生活水平被降低了。其实物价上升时物品与服务的购买者支付得多了,但同时物品与服务的卖者得到的也多了。而大多数人都通过出卖物品和服务赚取收入,所以收入的上涨与物价的上涨是同步的,通货膨胀本身并没有降低人们的实际购买力。


@[12队][S538]Alice-上海

启发:杠杆与杠杆率。(第153页)

论述:以前经常听到别人说:炒股千万不要加杠杆。大概知道意思是不要借债炒股。但是还是对杠杆没有一个理性和全面的认识。阅读完宏观经济学之后,知道了,杠杆就是指将借到的货币追加到用于投资的现有资金上;杠杆率是银行的总资产与银行资本的比率。而且杠杆率还是一个衡量公司负债风险的指标,从侧面反映出公司的还款能力。通俗讲,只要有人用债务为投资项目筹资,他就是在运用杠杆。你看,杠杆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

 

启发:费雪效应。(第177页)

论述:费雪效应体现了通货膨胀对汇率变化的作用。这个效能够帮助我很好地理解为何需要保持汇率稳定。首先费雪效应指名义利率随通货膨胀率的调整而调整。即:真实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如果每个国家的通货膨胀率不同,那就意味着国际间的名义利率会不同,这就容易引起套利交易,套利就会把国际间的通货膨胀率逐渐拉平,进而使得汇率趋于稳定。再假设某个国家的货币贬值严重,那么此国家就会想办法阻止资本外逃和吸引外资,这个时候就需要提高名义利率,并且提高的幅度还需要能够抵消汇率下跌造成的投资的损失,这样投资者才会愿意来购买并持有这个国家的金融资产的。

 

 

 

Part 3  

截止目前读书,

最大的收获与感悟

 

@[6队][S1119]Mikado-伦敦

做了很多涉及数据的调研,感觉对我国经济有了一些初步的正确认识,比如之前出国的时候看外媒说国内赤字和通胀有多严重,后面看到真实数据后才发现并没有那么夸张;再比如我老家郊区是重点扶贫区域,但我一直不了解脱贫攻坚任务的标准是什么,直到最近做了调研题加上以前的同学作为选调生回乡做相关工作,我才有了正确的认识。

之前觉得全款买房是一件很酷的事情,通过学习才发现,这种方法并不是最优选择,因为全款买房的机会成本太高,如果能够通过提升自己将这么一笔钱“跑赢通胀”的话,那么就完全没有必要全款买房。

 


@[5队][S588]Emma

收获了很多经济学知识,弥补了自己的无知,开始能明白很多国家政策背后的意义。因为理解明白背后的原理,所以更能感觉到国家的伟大,继而更以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我开始明白了复盘的重要性了。以前的复盘自己会不乐意写,总是感觉自己写不出东西来,或许和自己看书看得粗糙有关,这一期自己书看得很仔细、认真,所以在看的时候就能对某一个点有感悟,刷新自己的认知,所以这一期每周复盘去认真总结自己看书的3个感悟,然后就用在了今天的复盘上,我开始真香了。

 


@[3队][S107]欧喵-广州

以前可能只会口头上说国家在变化,生活水平在提高,但却不知道这些具体表现在哪。第一次密集调研近二三十年我国的发展,GDP、利率、CPI、赤字变化,从查到的资料中,看到的是国家在不断发展和变强,这些都用数据表达的发展,比起单独的干巴巴的语言文字,亲自查后感受强。

 


@[6队][游学]听雨-北京

最大的收获就是只要坚持不放松,最终都会感谢在困难时期坚持住的自己。自己之前遇到了瓶颈期的状态,其实也就在持续行动30天左右的时候吧,我发现原来自己的持续行动能力这么弱,居然只坚持了这么短的时间就有不想做的懈怠情绪了。之前的自己可能有情绪就想偷懒几天,安慰自己前面学得还可以,该休息了,于是就松懈好几天,再开始行动,那我就只能在持续行动30天左右的状况里恶性循环。这一次,我察觉到了自己的情绪,让自己直面现实,可能现在的我就是持续行动量做得不够,这虽然是我的弱点,但我参加读书活动一方面是为了增加知识,另一方面就是要克服自己的弱点的,所以我记录自己的懈怠和畏难情绪,及时改变了想法,继续持续行动着,突破了那个时期后,发现也没有多么困难,而我也体验到了持续行动和有所收获的快乐,希望自己继续刻意学习、持续行动,做高阶的持续行动者。

 


@[3队][游学]Joyce

以前从来不关注国家的经济政策和政府工作报告,读完两本书后,我发现面对国家这个庞大机器,要把各项工作统筹好,维持经济的正常运转真不是一件容易事。国家既要关注就业等民生问题,还要运用货币政策稳定物价,但是要适度,不能搞大水漫灌,让通货膨胀太严重,而是要搞结构性优化的精准滴灌,同时还要关注美国等其他国家的经济政策,控制汇率的合理性,否则会严重影响进出口,内外市场都要兼具,而且还有疫情等黑天鹅事件的影响,所以有时候我们不要随便抱怨这个政策不好,那个政策不对,国家政策的出台需要做出很多权衡考量。总体而言,我对经济政策的理解更为深入和客观了。

 


@[2队][游学]惊蛰

对时间的感知和控制力都在不断变强变清晰。定时定点的作业和阅读时间变得不再如坐针毡,对每天读的量能大概预估出时间,对写作业的时间也能合理分配。确定这两个点之后,对工作上的时间也慢慢有意识地划分不同的制作节点,对紧急临时的小东西可以有效的调控优先级和把控制作时间,不至于导致手忙脚乱。

耐性、承受力以及心理韧性等方面的加强。相当于叠加了一个buff。截止到昨天为止的两个星期,工作上一直在跟策划对效果,做不出感觉、效果不好、制作思路不对……在这期间每天定时定点的作业和阅读量能把我从“为什么我做不出来,为什么我不行”的状态里拽出来。当天完成阅读量的时候,就对自己说“最起码你今天完成了一个小任务,也不是完全没用”。每天就从做作业、改进制作效果、处理紧急修改、定点阅读、想制作方案的循环里一遍一遍地过滤、迭代。

 


@[2队][S663]果子酱

经济学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每天吃的猪肉蔬菜、进行的投资、存在银行的钱等等都与经济学密切相关。系统地学习了宏观和微观经济学,让我在读到财经新闻时不会向以前那样摸不着头脑,也不会觉得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完全难以理解。在读书写作业的过程中,也掌握了国家统计数据、财政货币政策的查询技巧,获得了探索的快乐。

 


@[8队][1282]咩咩羊

学习了很多搜索方式,以前我是万事靠百度的人,但是数据的来源真实性需要花很多时间考证,但是群里的小伙伴们每次都能找到最权威的地方提供数据,我也知道了专业的数据如何去专业的地方查询。

学会知识的迁移应用,S老师的出题完全不拘泥于书本上的知识,而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做了很多迁移。让我明白经济是无时无刻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的。

 


@[10队][游学]Amber-南京

收获很多,非知识点层面的最大收获与感悟就是——不怕做题了,会更积极地思考。没错,虽然读书十几载做过很多题,但是面对题目还是会有抗拒感,当题目只和应试挂钩,时间久了,日常碰到稍微复杂的话题,就打马虎眼略过简答,思考时也因为读过的书不熟悉,知识点考完就扔,很难有框架要点,索性放弃思考。经过这六周的阅读、写作业与分享,包括之前的一些成长会活动,在不同领域让我学会踏实学知识、认真执行、不断总结反思的方法。在承认现实世界的复杂,虚心接受前人的指导的前提下,了解经济中的一些本质,并和自己的生活结合起来,题目也充满了现实生活的气息,思考过后,收获多多。

 


@[10队][S507]把我叫醒

最大的收获和感悟是:饭要一口一口吃,书要一页一页读。在看到很难的概念,或遇到时间紧任务重的时候,面对密密麻麻的字会有点头疼,因为发现自己没办法消化它们,很想快速浏览完跳到下一页继续往前推进。但是,当自己试图“快速前进”时,会发现教材的前后是有连贯性的,如果前面的内容不理解,那么会发现后面也看不懂,然后花更多时间去处理信息。读书不能着急,因为是否真正理解,自己是最清楚的;理解后能否真正运用这些知识,自己也是最清楚的。如果试图“跳过”,欺骗的是自己,吃亏的也是自己。

 


@[3队][游学]Ting

截止到目前的学习让我再次深刻认识到提前准备的好处。这次读书会我提前读了300页,而在正式开始的时候正好赶上了工作中最繁忙的时候,也正因为提前读,没有使每天日毕出现纰漏,这样每天写作业下来自己习惯了节奏,不会出现焦虑和崩溃的不适感。感受到提前比拖延到最后时间去赶进度的好处。也帮助自己养成了提前准备的好习惯。这些读书的作业中目前调研题还是比较多的。通过这些调研题目返回去看我国这些年的经济状况,结合所学的经济学知识看待这些变化,有了更具体的认识。感触最大的一个点是学了这些经济学知识,然后去看政府发布的各种经济政策不会再偏激地认为政府的不公。懂得政府制定政策的难度和固有的局限性,也会去思考这些政策的制定前提和以后的好处。感觉自己在向文明公民更进一步了,也期待着国家越来越好,我们生活也越来越好。

 


@[8队][游学]Hannah-北京

收获就是每天持续读书,不敢说养成了读书的习惯,但碰到书籍也不会有之前的排斥感了,对国家的一些政策以及有关经济学相关的知识点,现在好像能听懂了,现在读书感觉给自己的都是正向反馈,早起读书也成为了我特别值得骄傲的事情。还有一个收获就是收获了一份新的工作,因为我之前的工作很稳定但是就是没什么太多的发展,可能是因为读了书,自己更清楚地知道,需要走出舒适圈,让自己成长了,如果在工作中真的无法让自己进步,那就踏出那一步吧,没什么舍不得的,人最大的机会成本就是时间。

 


@[4队][游学]Rae-宜昌

最大收获与感悟:看书要结合实际才能从抽象的知识落地到现实的生活。如果我在阅读之后没有根据每天的问题查资料,不会知道我国入世谈判经历了多么艰难的局面,不会知道可口可乐并购、虎牙斗鱼合并、QQ音乐和网易云版权之争被反垄断,不会知道我国所得税的税制还有待改进(根据家庭而非个人收税)的地方,不会知道万达和海航狂加杠杆导致资金大量外流,不会把经济学与我的个人成长结合起来量化我的学习产出成本……所以说,学习的意义在于实践。这对于今后学习的指导意义就是,多去翻翻学过的知识点,在有相关热点出现的时候能够迅速建立联系,给出自己的思考与分析。

 


@[10队副]purplegreen -上海

首先,成功地劝退了对经济学的“蜜汁自信”。本科和读研中间都开设有经济学课程,认为虽然没学明白,但是有点基础完成作业应该不会太难。事实上是读书写作业的过程每天都难,尤其是各种曲线的推理过程,最难的是某天500字憋了2个多小时。生活中几乎人人都是经济学家一样,对国家大事政策的评判每个人都头头是道。在作业过程中对国家扶贫工作的调研,看到了扶贫是复杂的大工程:平均每年减少贫困人口1千多万,用6年时间实现全部脱贫,可以称作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奇迹,需要跨部门跨行业合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统筹系统地解决。在写作业过程中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这是怎么都没有想到的。

其次,对比与优秀小伙伴作业的差距,经常很焦虑,经常会有想退群把时间用在专业上的想法。但实践中发现,在没有作业摩擦的周末,有很多闲暇时间,但我并没有把闲暇时间用在专业学习上去,更多的是躺平休闲。相反,在有作业摩擦的工作日,通过压缩睡觉躺平的时间,效率貌似较高,做的事情更多,相当于把蛋糕做大了:不仅完成了作业,且没有耽误专业学习和工作。看到优秀小伙伴的作业条理清晰,思考全面,表达精准,为自己作业感到汗颜的情况下,仍然每天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锻炼出来最大的能力是:忍受痛苦的能力。

 


@[7队][S737]笑雨-唐山

开始读经济学时,满脑子全是数字,因为我是对数字不敏感的一个人,最简单的运算方式也会弄错,但通过经济学里给出的公式和算法,我居然会根据题型做出简单的运算,虽说坎坷历程有些艰难,但收到的效果还是不错的。最大的收获还是刻意练习思考带给我的帮助,经济学是和生活、工作、学习密切相关的,什么都离不开经济。

 


@[7队][游学]流沙

越来越习惯每天读书写作业了,每天回顾知识点有收获的感觉真的棒。读经济学认识了很多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则,对我的工作一定程度上也有帮助,工作时常要对接市场,最近的工作会议,时常从我嘴里蹦出来的经济学名词都有“镇住”同事们。哈哈哈。做作业以来,从自己答题、提升自己的答题质量到分析优秀作业,真的是经历了一个有点痛苦的过程。上大课的时候最喜欢听S讲课,分析题目,然后贴出别人的优秀作业。在听课的基础上我再自己去解析一遍优秀作业,让自己答题的时候下意识往优秀作业上靠,有自己的答题框架,如何运用到知识点上,再到现实生活中的经济学场面。

这周做工作汇报的时候,领导夸我写的材料相比以前好了太多,有理有据,有框架,点出问题,提出有力的解决办法,让人舒服。那个时候我心里想,都是写作业练出来的,你看这不就是写作业的成果吗?说话做事有条有理,层次分明,不再混乱不清。多好呀。

学习经济学之后,我的时间管理也发生了一点改变。以前上班总会时不时摸鱼捉虾,现在上班除了休息时间,都在高效率的干活,因为经济学读起来真的很费时,写作业也有点难。如果我很晚下班的话,我就不能保证日毕,就要扣分。我不能容忍这种事情的发生。

 


@[8队][S299]娜娜

这期读书跟之前相比,调研题几乎是家常便饭,开始的几次每次做完都有点“伤筋动骨”的感觉,特别痛苦,后来是借助小队分享的契机把一道调研题从头到尾梳理了一遍思路,从拆解题目到查找资料再到分析,拆解完之后才清楚了许多,加上周末S老师的讲解,到后面慢慢能够摸出来点门道,很少再出现搜着搜着材料就不知道自己在干啥或者翻了半天也讲不出一两句话的情况了。整个过程算是痛并快乐着吧,回顾起来觉得很有意义。

 


@[12队][S659]Hanna–上海

我最大的收获是原来我这个门外汉也能懂经济学,也能找出别人对相关定义描述的漏洞和不正确性。学到了作者的辩证思维、假设模型,让我想起了《毛选》的矛盾论。发现大佬们的思想其实都是相通的,不通的是自己的脑子,没有完全融会贯通。在晨课中会一遍又一遍地接受大家的分享,不断地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发现本期读书的效果比之前强了不少,也算是学习力的提高吧。

另外,从上期开始要求日毕,本期开始要求复盘,发现自己在每期对作业产生第一次逆反心理的时间在不断的延长。之前读的时候,基本上是半个月之后就会非常抵触交作业,不想写作业,后来变成3个星期,但是本次时间最长,直到8周末第9周才出现这种状况。说明我的承受能力和学习力在不断加强,感谢读书小组的标准不断提高,让我这个不自觉的人也能不知不觉地持续成长。


@[12队][S723]Vivie-北京

之前一直不太喜欢经济学,对于理性经济人的假设不太认同。但是坦白说,这种假设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所以自己在读书过程种也在慢慢接受。且使用经济学的一些基础理论对自己所处的教育行业的实际现象进行分析时,有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发现,感受到了经济学理论的指导意义,竟然有些上瘾。


@[4队长][S804]小玉儿

从繁杂事务中解脱出来,能看到更全局的面,而不仅仅是点和线。这点感悟最深的是此次标配3个副队,一下子将很细的工作都分担出去了,而且设置了几个小分队,尽量让全员都有机会参与小队的管理工作。我每周主要关注重点数据,分析不稳定因素,同时根据小队的实际情况设计复盘问题,主要从战略上把控小队的发展方向。对比以往几期,本期才算是真正地站在一个管理者的角度,一方面解脱了双手,一方面更专注于自己的作业质量,同时把控小队的一些风险因素。

听新闻联播听得津津有味,看政府工作报告不再索然无味。我坚持听新闻联播听了一段时间,主要是早起有至少半个小时的时间需要洗衣服拖地板,这段时间我都是听新闻联播,常常听了就忘,尤其是有关金融、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新闻,左耳进右耳出,没感觉记不住。最近,在经过经济学大量的调研题之后,再去听新闻联播,竟然听懂了,而且听得津津有味,以前听到国家的一些战略安排总是不理解背后的意义,现在能站在经济学的角度思考其背后的意义。然后,有一题作业是看近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神奇的是竟然都看懂了,以前总是看得懵懵的。

安排好优先级,避免情绪波动带来的无谓损失。有几次,我在工作期间抽了1个多小时先完成经济学作业,然后再加班1个多小时,这么做的原因主要是为了避免情绪波动带来的无谓损失,反正是同样的活,就是调换了一下完成的顺序,对于我来说,这么安排时间至少能节约半个小时以上的时间。


@[9队][S360]懒虫猎人

经济学就在身边,又近又远,近的是经济学就在我们身边,远的我们不会用经济学的原理去思考或看待问题,比如人们做决策大多考虑利弊,而经济学中谈到的理性人会依据边际收益而做出决策。

本次经济学中做了较多的调研题和实际运用题,中国的扶贫、改革开放40年的举措、名义利率、实际利率、政府报告的学习让我更立体地了解了国家并且对其产生深深的敬畏,不仅感叹于国家的强大也了解经济是国家的命脉。

开始对于国家的网官、国家的政策有一点喜欢,除了能找到正式的资料和数据外,还能让我更加了解身边的政策制定的宏观原因,不再简单地认为国家出台的政策好与不好,而是会理性地去探究政策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往期读书反馈

 

参加“保险学”读书活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对准备参加读书活动的新人,你最想说什么? 

读完保险学,终于意识到保险不是骗人的…… 

读完两本“保险学”教材,我们有什么收获? 

三个月读完明史,我们有什么收获?

阅读德鲁克,你最深刻的感触是什么?

读完“管理学”,我们有什么收获与改变?

学好管理学,你一定要看这几本书

《管理学》与《组织行为学》有什么相通之处?

带社群共读“管理学”,我收到了很多心里话

读完《管理学》教材,我们有什么新认识?

读完《毛泽东选集》,我们有什么收获?

在《市场营销》后,我们又读完了《营销管理》

读完科特勒的《市场营销》,我们有什么收获?

一个月读完两本营销书,我们有什么收获?

为了让我们多掏钱,有人早已把我们研究透了

读完科特勒的《市场营销》,我们有什么收获?

读完7本心理学专著,再也没有冲动消费了……

读完认知心理学,我们学会了如何学习

读完《进化心理学》,关于两性关系,我们获得十大新视角

如何用30天改变你的妻子?

读完《社会心理学》,做完1600道英文题,我们修正了十大偏见

做完《心理学与生活》的全部习题,我们总结出十大认知

一个月,我竟然读完了那么厚的《心理学与生活》

读完全套《院士思维》,我们收获了什么?


 

个人微信fscalers

每年到8月底,就是新一年社群公开招募的启动期。今年我安排了两场直播,如果你有兴趣的话,可以记得点击下方预约,本周日(8.29)晚上8点第二场。记得听完直播,会有彩蛋!

请预约本周日晚8点S成长会2022公开招募答疑活动直播。详情参见《预告 | S成长会2022报名工作安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