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保险学,终于意识到保险不是骗人的……
持续力
公众号ID:scalerstalk
个人微信号:fscalers
(可加Scalers个人微信交流)
ScalersTalk 成长会 2021 年开放报名,参见《 焊牢车门,整装待发——S成长会2021报名须知 》。
Scalers点评:
从2021年1月18日起,我们社群开始保险学专题读书。在120天的时间里,我们读完了以下9本书,包括两本保险学教材。这是我们社群小伙伴读过保险学后,获得启发最大的部分知识点,以及对保险学看法的改变,大家意识到,保险并不是骗人的,而是专业的学科领域。有很多人都写得很好,限于篇幅,从中摘选一点点。下一期活动即将在7月启航,推文下周发布。敬请关注!
相关文章:
Part 1
保险学里给你启发最大的
十条知识点
@[10队][S1146]Maggie-广州
出处:《保险学》第33页论述:刚开始以为保险公司的免赔额,就是不够免赔额就不赔付,是不是故意不想赔偿。看过书后才知道逆选择、道德风险对保险公司的影响很大。保险公司设定免赔额,并不是在给消费者“挖坑”,它的作用就相当于一面“滤网”,过滤掉了很多高风险人群,维护了保险公司的利益。而且设置免赔额,发生理赔的概率降低,保险公司各种成本就会大幅度降低,保费也会跟着降低,购买的人会更多,这是互相受益的。
知识点:婚姻财富管理的第一原则是和谐共赢而不是对抗。出处:《大额保单操作实务》第109页论述:婚姻不仅仅是邂逅爱情的证明、相互厮守的契约,更是两个家庭的结合,是双方资产的重组,此时夫妻双方的风险已从情感层面转到了财产层面。婚姻财富管理得好,家庭和谐幸福,理财规划可以很好地解决经济的安全稳定,同时促进情感的安全和稳定。财产得到保全增值,即使是遭遇家庭债务也可以合理避债,保证一家人基本的生活。
知识点:范式革命基本遵循了这样的路线,即从遵循旧范式到修改旧范式,再到不得不摒弃旧范式,确立一种全新的范式。出处:《保险的未来》第99页论述:新旧范式之间有着质的差别,当陈旧的眼光和思维方式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就催生了新的范式。一个人要成长就必须突破自己固有的陋习,通过刻意学习和持续行动建立新的正循环。我觉得我的范式革命正在进行时,但是还不够彻底。这需要有坚韧的毅力和清晰的目标去指引自己去由内而外打破、重建。
@[1队][S918]Armin
出处:《保险的未来》第85页论述:第一次接触减量管理,被这个词语震慑了。减量管理是保险的另一个赛道——预防保险方面。这是从降低个人风险到降低全体风险的好办法。减量管理就像团队合作,每个成员利用自己的优势降低风险,从而提高团体的实力。
@[2队][S1070]吴风静
出处:《保险学》第22页论述:人类社会越往前发展,社会的公共属性就越强烈,个体对于社会公共服务的需求就越大,社会公共职能的触角就越发达。结合后面读到的《世界保险史话》和《保险的未来》,可以看到随着科技发展和经济进步,个人可以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程度越来越深,社会制度和结构对于个人的支持和保障也越来越大,在这个过程里,保险的社会公共属性也越来越强烈。而且这个公共属性也是符合保险制度的“初心”的,一个人抵抗风险的能力很弱,但是一群人的抗风险能力会强很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5队][S306]视食如归
知识点:迅速得到一笔财富而财富的主人没有能力掌控它,反而会沦为一种不幸。出处:《道德与市场》P125,《保险的未来》P373论述:赌博的危害,最重要的让人丧失了工作的积极性。赌博看上去能够快速积累财富,从而让人对普通工作提不起兴趣。不过实际上赌博是建立在概率基础上的,且输赢概率可以被操控。还有一种东西会摧毁人的工作欲和奋斗欲——拆迁。拆迁户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因拆迁而暴富,却不知如何处理大笔财富,往往挥霍一空,老无所依。政府与保险公司合作,引导拆迁户将土地补偿金投保养老保险,保障日后生活长长久久。养老金最好不要一次性领取一大笔钱,而是定时定量领取。稳定就是最大的安全感。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
知识点:因利而来,就会因利而去。出处:《迷失的盛宴》P70论述:人才,不光是保险行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血脉,而且是各个行业都最看重的。但是如果不是通过系统地培养,让人才有成长、有成就,那么企业与人才之间很难有深层次的连接。从别人那里挖角过来的人,也很容易被别人挖走。如同沙滩上堆的大厦,潮水一拍,顷刻就覆灭了。结合管理学的思路,对人才应当认真培养,激发善意,让人才得到足够的成长和发挥空间。而且我相信,一个人对培养自己的公司会有感恩之心,最终结果是双赢。当然,也不排除有的人才会在企业中学到东西之后因为更大的利益转投他人。
@[11队][S663]果子酱
出处:《保险学》第11页论述:用前景理论来思考生活中的问题,就会发现很多时候我们的行为都是直觉的、不理智的。比如在股票投资中,因为面临损失时是风险偏好的,所以股票下跌时,人们通常会把股票牢牢握在手里;而在股票上涨后,就会急忙把股票抛售掉。再比如,当我们花时间在学习上,我们损失掉了娱乐,而学到知识的快乐远远小于损失娱乐带来的痛苦感,所以有时候我们选择了放弃。
知识点:大数法则。随着面临风险的个体数量的增加,实际损失与预期损失会越来越接近。出处:《风险管理与保险原理》第5页论述:大数法则是数学领域的一个定理,也是保险学的数学基础,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用大数法则来指导生活。比如在生活中,我们常说“姜还是老的辣”“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这就是大数法则在生活中的体现,也就是说,你经历的事情越多、学到的东西越多,你的经验就越正确、离真理的距离就越近。大数法则也告诉我们量的积累的重要性,只有量积累到一定的程度,获得确定结果的可能性才会越大。
@[3队][S54]雨木同
出处:《保险学》第153页论述:终身年金与终身寿险,都是不定期保险,但是保险人对投保人的态度却大不相同。不学习这章的知识,是get不到这点的。对于我们个人来说,要逆向思考,哪个对于我们有利,就去购买哪种保险。保险人不希望购买终身年金的投保人活的太长,那投保人购买后,就要坚持锻炼身体、合理饮食,充分享受属于自己的利益。
知识点:按照需求法计算需要购买人寿保险的数量。出处:《风险管理与保险原理》第219页论述:在家庭中,经济支柱的过早死亡,会给这个家庭带来巨大的冲击,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家庭其他成员在伤心难过的同时,面临严重的经济问题。因此,一个家庭需要根据家庭需求来配置保险,这些需求包括遗产清理基金、在调整期内的收入、抚养期内的收入、生存配偶的终身年金、还有一些特殊需求(抵押贷款偿还基金、教育基金、应急基金、家庭成员的精神或身体残疾)以及退休需求。根据书中提供的需求法,可以计算出自己需要配置哪些人寿保险,需要为谁配置保险,都一目了然。回看自己配置的保险,根本无法抵御风险的发生。因此,知道风险存在点后,就要采取措施去对冲。
知识点:令人吃惊的是,如果一个人在他心里有一个确定的目标并要努力完成,那么他所能做的将会比原来多得多。出处:《道德与市场:美国人寿保险的发展》第193页论述:目标清晰,前进的方向明确。将目标细化到可以执行的一个一个小步骤,量化每天需要做的内容,全面日毕,这样持续行动,目标终将实现。这与本期读书活动的“三个全面”很像。为了实现全面日毕、全面分享、全面复盘,自己在情绪管理、时间管理等方面做了很多的努力。如果S老师没有确定这“三个全面”的目标,自己一定还是一个小透明;如果S老师没有对作业质量的严格要求,自己写作业时一定还会放水。完成三个全面后,回头看,确实比参加往期的读书活动做了更多,收获也更多。
@[5队][S335]hotline-秦皇岛
知识点:宗教经典——有时候一模一样的章程——都被双方引用来证明他们的反对意见。出处:《道德与市场》第117页论述:所受到的启发是:一个事物本身是多面体的,它是客观的,但人们对它的解读是主观的,因此由于人们本身理解程度和思想深度的不同,都会从自身去考虑该事情。这也让我意识到人们思想的多样性和人多样性的存在,我们不必过于追求与他人观点的一致性,知己者本身就很稀少,在明确自身原则和价值观的前提下,接纳多样性的存在。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有独立的思想,明确自己的观点,坚定自己的立场。这种独立思考力的训练通过日常的阅读是最快的获得方式,因此多读书,多思考,多输出,在持续不断的行动中锻炼。
知识点:隐性知识和共情的结合将持续推动保险业发展出令人满意的职业。出处:《保险科技权威指南》第37页论述:这给我的启示是,未来科技纵然强大,但科技替代不了的是人的判断力和共情力。这也就意味着若想要在科技化的未来职业中保持竞争优势,构建自己的独立知识体系和提升自己的共情能力的重要性。知识体系的建立意味着独立判断事物的能力,人的直觉不是机器计算出的,共情能力加深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络,这又是机器所无法取代的。因此,面对未来,当下我所能做的是通过不断地阅读学习来提升思考力和共情力。
@[2队][S419]锐-大连
出处:《帝国的兴衰—AIG的故事》第111页论述:耐心资本是我本次读书中最大的收获。以前也知道做什么事情都需要耐心,耐心越多越好,但是没有一个震撼的效果。做的远没有想的那么好。自从读到“格林伯格为了进入中国市场坚持不懈地努力20多年”以后,被这个耐心的量级,震撼到了。有时候就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位置,遇到了合适的事情,就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读完耐心资本以后,我对于耐心这个词有了很大的感触,当我做事要急躁的时候,我会问自己,你对这件事能付出这些耐心么?还能不能更多一些,值不值得更多的耐心,两分钟的耐心和两小时耐心或者两个月的耐心,这件事情会有什么不同的结果。如果这件事你要的是个好结果,那么就拿出对等的耐心。于是,慢慢放下急躁的心,微笑以应之。于是事情一天天顺利发展,而这样的训练让整个人越来越平和,越来越淡定。然后就成了温和的人。
知识点:如何大而不倒,具体建议如下:从高层开始执行。大胆提拔。客户战略是王道。创建多元化团队。优化工作流程。不要优柔寡断(过度思考)。庆祝成功。接受现实。出处:《保险科技权威指南》第74页论述:我把这个流程应用到了家庭管理中。我希望家人做的事情,首先自己先去做,如果孩子和家长愿意加入,放手让他们去做,在做的过程中慢慢积累,一个问题多给几种答案,再一起探讨,哪一种方法更适合当事人。不过度解读和思考,做好了就表扬奖励,一起吃好吃的,实在不好的,也不过分纠结,这个时间不好不代表一直不好,接受这个当下,一起发现其他的可能性。
@[5队][游学]齐刘海儿
出处:《迷失的盛宴》第157页论述:没读这本书时也听身边代理人这么给自己说过。确实给自己吃了定心丸,书上的观点让我重新思考,不要被别人有心无心的言论影响太深,对于我们不了解的东西要多方面印证不要让他人影响到自己的判断,也不要有靠别人的想法,这样很容易出现抱怨情绪。比如保险公司真破产,那么个人会纠结国家为什么不全部给我兜底,之前可是说好的,其实只是代理人有意无意的解读。我们还是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无论好的坏的都接受。现在还有好多卖房的也说中国房地产不会有事情,政府会接盘,其实政府不一定像我们想象的全盘兜底,毕竟财力有限,也有日本其他国家房市崩盘的前车之鉴。我们不能想当然去想问题,还是要从客观出发,清楚自己的需求,保持稳定的心态。
@[7队][S619]石榴–沈阳
@[7队][S636]xy
@[4队][游学]Belle-赣州
@[9队][S1056]沐沐
知识点:麦肯锡药方。平安寿险聘请麦肯锡作为公司的顾问,为公司诊断病情并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但是平安明白不是任何药方都是符合中国水土的,因此很多改革项目平安也进行了自己的消化和解读,很多公司看到平安的巨大改变之后也聘请麦肯锡,比如人保,然而结果却大相径庭,因为麦肯锡并不真正了解人保内部的问题,但是人保也没有根据自己的情况对于麦肯锡的建议进行评判吸收,而是全盘照收,导致了改革的失败。出处:《迷失的盛宴》第50页论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别人有用的并不一定对自己有用,对于别人给予自己的建议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批判性的吸收并加以改正。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游学]kk
@[S742]紫烟
知识点:打破思维定式是成功的关键,当变革要求打破思维定式时,有些人可能会全心全意地接受,而其他人,无论是某个个人还是某个团队,都会将传统习惯作为拒绝打破思维定式的理由。出处:《保险科技权威指南》第72页论述:很多时候思维定式都是从外部或者说基于外部环境压力而打破的,因为身在其中,很多人真的是很难转变思维定式的。比如这几天公司在迎审,而我作为陪审员,对这方面真是深有体会:外来专家带着他们专业/行业的思想来为我们发现问题,而我们内部人多数时候都是在一个劲儿解释“我们一直都是这么干的”,好像一直这么干了就是对的似的。
@[S8]titi
出处:《保险学》第16页论述:风险管理的环节和要素可以对标管理的要素,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及目标管理流程。或者说,我们的计划和行动其实可能都是存在风险的,那么可以借鉴这个模式,从事前、事中、事后3个阶段都进行把控,以期取得更理想的结果。
知识点:被保险人可能在投保险有“逆选择”,隐瞒信息做出对自己有利对保险人不利的选择;购买保险后容易出现“道德风险”,即消极对待风险,不积极减损,甚至纵容风险发生。出处:《保险学》第78页论述:人的本性是逐利的,可能在面对利益时隐瞒一些信息,甚至是采取欺骗的手段。一旦认为有人为自己的行为埋单,就会放纵自己的行为。自己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都要时时提醒自己不要投机,毕竟作为命运的主宰,自己既是投保人、被保险人,也是保险人。
@[3队][S634]Jane-深圳
出处:《迷失的盛宴》第88页论述:一放就乱,一收就死也是目前产业的一个真实写照。对照在工作中的管理中。在部门团队中的管理,当一段时间整体上各项工作运行平稳,我就会稍做放松,就会不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和要求进行监查,然而这时候就会出现一放松大家就飘起来了,然而去管理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会犯极端的错误,要么过左要么过右,当发现销售业绩不好,恨不得每天盯着看看每个人的工作行动轨迹,是不是有偷懒的行为,往往这样会适得其反,在这种高压后,会让同事们加大情绪及反抗,甚至故意不好好工作,这样会让事情适得其反。就像管理自己的身材是一样的,当一段时间觉得自己没有疯狂长胖的时候,就开始放纵自己,觉得各种东西都可以吃了,然后也不注意锻炼。当到了夏天看到自己的身形觉得实在无法接受,又开始给自己说锻炼,适当的节食,当发现一段时间被控制好了以后又开始放飞自我。这里面就是不能做到张弛有度,持续落实。
@[9队][S576]燕子-宜宾
出处:《帝国的兴衰》p63论述:领导者可以激情,但是比激情更有效的是以身作则,让员工看到你是说到且做到的人,让员工看到你对工作认真谨慎一丝不苟的态度,这比激情产生的作用更持久。
@[4队][S520]粉嘟嘟
@[12队][S517]小文-杭州
知识点:AIG并没有在所有立场上获得成功,而且并不是每一次政策辩论都令人兴奋,但AIG总会出面并发出自己的声音,它在这些行动中取得的胜利都转化成了实在的收益,不仅是公司的利益,也是保险业和客户的利益。出处:《帝国的兴衰——AIG的故事》第157页论述:就好像S老师说的,“大狗要叫,小狗也要叫”,不管结果如何,勇敢地发声这个过程就已经值得肯定。发声表示自己有过思考有自己想法,表示自己愿意站出来纠正一些事情,在得到结果这个反馈之后再不断地调整优化,一次比一次进步,以后就能发出更响亮的声音,赢得别人的尊重和追随。
@[6队][S221]蓝色小确幸
知识点:保险+模式的基本思路是以问题为导向,以服务社会为目的,通过保险的方式切入,辅以制度和技术创新,充分发挥保险的正外部性特征,为相关领域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法和全方位服务,不仅为客户,也为政府排忧解难。出处:《保险的未来》第365页论述:保险+的模式是一种中国的创新实践。涉及到了很多领域,尤其是服务领域,并能够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利用科技手段强化风险管控,改善风险暴露,实现保险服务。在提高效率的同时,更提供了很多碎片化和场景化的服务,利用保险资金的优势直接参与社会治理。保险+医疗,保险+社会安全治理,保险+环境治理,保险+灾害救助,保险+公共服务,保险+脱贫……这些探索都是基于中国国情的实践。
@[9队][S903]Jenny
出处:《帝国的兴衰——AIG的故事》论述:在AIG的后期,随着外部董事的不断夺权,公司领导权不再像以往那样受到位高权重的内部高级管理层控制,而是将权力分割给外部董事和审计。AIG的治理后来由一大批审计、律师、外部董事及政府官员接管,最终重重地坠毁。AIG的故事在一定层面上表明了公司如果仅靠外部监管,其实是在乱弹琴,因为内部管理已经一片混乱的情况下,外部监管只会落井下石并不能雪中送炭和锦上添花。
@[8队][S102]卖萌-北京
Part 2
你以前怎样看待保险?
经过本期读书以后,
有哪些观念上的改变?
@[10队][S1146]Maggie-广州
现在的看法:经过本期读书以后,通过对保险历史、现在和未来的梳理,从中看到了商业保险更多面,除了经济属性,还有历史属性、社会属性、金融属性、科技属性等等。就拿社会属性来说,在中国模式下的社会属性特别突显,国家通过宏观调控,不断深化改革起步不久的商业保险,让商业保险参与多层次养老、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提升保障水平,为老百姓的健康生活保驾护航。
@[4队][S362]emily
之前的看法:保险代理人素质不高,之前就碰到过保险代理人因为你要买的保险价值不高,不愿意上门服务,还极为轻视你,觉得你没什么钱就不要买保险。所以后面就很少和代理人打交道,即使有需要买保险,也是直接在网上购买。现在的看法:其实在保险代理人领域还是有很多优秀的代理人的,现在还有更专业的经纪人,不能因为少部分人的行为而否决这个行业角色。最主要还是要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特别是参加了这期保险学的专题读书活动后,对保险业的历史、现状、发展有了深刻的认识,特别是对于保险的类型、风险、识别,具体到各类保险的介绍、合同条款、事例分析等等,感觉长了不少知识。保险学是一门风险防范的学科,它糅合了金融、经济、法律、数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的综合学科,如果你想要进入这个领域,是要进行专业系统的学习。虽然只是进行了100多天的保险学习,但学习到的知识拓宽了我们的眼界,让我们对保险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们自身对保险有什么需求以及如何购买适合的保险产品,在这些方面我们心中有了一定的比量,关键是买保险再也不怕被人忽悠。
@[2队][S1070]吴风静
@[5队][S306]视食如归
@[11队][S663]果子酱
2.对保险的类型认识狭窄。后来进入社会,对保险的偏见降低了,但对保险类型的认识还比较狭窄,以为保险主要就是人寿保险、健康保险,对其他险种不了解。3.对保险的功能认识狭隘。由于解除到的保险基本上是人寿保险、健康保险之类的,认为保险的功能就是帮助人们规避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健康风险和意外,对保险的其他功能认识不到位。4.对保险的科技属性认识不到位。认为保险是传统的金融行业,对保险科技的认识不到位,对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对保险的影响一概不知。现在的看法:1.对保险的偏见完全消除。理解保险底层逻辑后,我认为保险确实是人们防范化解风险的重要手段,而且保险并不是新兴产物,早在古代就有类似于保险的防灾减灾手段。我们都生活在不确定中,因而保险对于人们的生活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我们要重视保险,善用保险,让保险给我们织密一层安全的网。2.保险类型多种多样。从保险标的的角度来说,现在的保险有生命保险、健康保险、责任保险、财产保险、医疗保险、农业保险、航空保险等等,还有我们日常工作非常关心的“五险一金”社保也属于保险的一种。从保险产品的丰富度来说,现在越来越多的保险产品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人们可选择的余地大大增加,而且为了满足多样化需求,保险产品越来越朝着细分市场发展,保险的种类也越多。3.保险的功能越来越丰富。除了狭隘的理解保险对个人、家庭的保障外,大额保单还有财富管理的作用,农业保险可以对应对气候灾害带来的农作物收成损失,社会保险可以维持社会稳定、营业中断保险可以应对疫情来带的亏损,保险不仅对个人和家庭有重要作用,也对公司企业发展有重要作用,可以说对整个社会发展、社会治理都有重要作用。4.保险需要科技,保险与科技结合可以碰撞出美丽火花。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发展,保险也越来越多的和科技结合,探索前沿的发展路线,正是有科技做后盾,在未来保险出险审核可以依赖物联网设备自动完成、区块链技术和智能合约让保险理赔更加高效,期待未来的保险。
@[8队][S1099]朱敏虎
@[3队][S54]雨木同
之前的看法:保险只包括人身保险、财产保险、汽车保险、火灾保险、农业保险、航空保险、海上保险。现在的看法:保险在各个领域都有涉及,为了更好的解决各行各业在管理方面的难题,未来的“保险+”模式发展过程中,责任保险将发挥主要的作用;例如医疗责任保险、旅行社责任保险、安全生产责任保险、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综合治安保险、自然灾害公众责任保险、政策性巨灾保险、政府扶贫救助保险、电梯综合保险、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城乡住房质量保险等等。每个领域都有相关的保险,这将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6队][S1109]贝氏弧线-广州
之前的看法:购买没有返还的保险很亏本。现在的看法:1)购买返还型的保险对比消费型在同等保费下的保额是远远不足以覆盖风险发生后的损失的,如果需要较足额的保障那保费会相当的贵。2)返还型的保险本质上是偏储蓄,保险的风险属性偏弱;如果要应对风险获得更大的保额,则购买消费型的保险会更有利,用更低的保费购买到更高的保障。3)分红险的分红利率是不确定的,和保险人经营费用支出、金融市场环境和投资收益能力相关;用较低的价格做好风险转移和保障之后,利用剩下的钱通过自己做金融投资带来的收益可能会更高。
之前的看法:很多人都说保险是骗人的,可能是因为保险销售赚更多的钱,卖一些没用或者用更高的价格卖给我们,买保险的话找认识和熟悉的人购买会更加安全。现在的看法:1)的确是会有保险代理人为了经济利益,承若保险合同不承保的赔付。2)有些保险代理人为了业绩通过返佣来达成销售,这就会造成我们认为保险公司故意卖高价;其实是因为销售、渠道的费用过高导致消费者付出了更多,而不是像菜市场一样是可以讨价还价的那种价格。3)购买保险找熟人未必会更安全和实惠,我们现在接触到的保险销售基本上都是代理人,他们只能代理一家保险公司的产品,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提供的产品未必是最优惠最适合我们的。4)保险是专业性和复杂性比较大的行业,熟人未必就是专业能力比较强的代理人,找到靠谱的代理人或者是经纪人才是更优的选择。
@[6队][S588]Emma
2.以前觉得卖保险是随便谁都能做的工作,所以就觉得随随便便就能去卖保险,心里就会想“这个卖保险的人真的不是在骗钱吗?”对于保险的职业人没有正确的认识,也根本不知道保险代理人和保险经纪人之分。现在的看法:1.现在对保险的认识更全面了,知道了保险从功能上面来说含有保障、投资、储蓄、养老、教育金、合法避税和不可抵债性等功能。对风险也有正确的认识,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且具有不确定性,所以风险不能被规避,只能按照合理的方式被转移,比如买保险。2.现在对于保险里面的很多概念都明白了。比如意外险中有个近因原则,并不是只要意外发生就会获得赔付,得要看情况。如果不知道,就会对保险产生偏见:意外发生没有获得赔付,保险就是骗人的。现在的自己会有自己的判断了,而不是跟着人云亦云。3.想着给自己配置保险了,要提前规划好自己的老年生活。在读保险学之前,自己是绝对想不到要给自己配置保险,并且还要规划老年生活。一直觉得老离自己还太远了。
@[6队][S900]君杰-深圳
@[10队][S1120]小米
2、卖保险不太靠谱。有时会听说,某人买了保险,结果买了也没什么用,各种报不了。还有听说某人卖保险连亲戚朋友也坑了。总之,对保险的印象不是非常正面。现在的看法:1、保险学太难了,保险业的从业门槛其实很高。因为保险学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保险业的从业需要具备扎实的保险专业知识,还要有很多行业的知识和对行业的理解。自己读书的时候,只是读保险学的基础知识都已经觉得很难了。想要从事保险行业是需要知识储备、对趋势的分析能力和对具体情况的处理能力等多方面综合素质的。真的是门槛很高的行业。2、能做好保险的都是人才。以前听说的那些不靠谱的事情是关于过去一些在行业快速萌芽和扩张时期进入保险业的人员。国家对保险业的管控越来越严格和细致,保险业越来越正规,以前一些不理解行业情况只为成交就乱向消费者许诺,甚至欺骗消费者的情况越来越少。随着行业上升,没有扎实积累的代理人会越来越难以立足。甚至随着保险科技的发展,不能跟上科技脚步的保险人都要逐步被淘汰。在群分享中发现了很多从事保险业的小伙伴,专业知识和能力都很强,还在不断地补充自己。能做好这一行的都是人才。
@[4队][游学]Belle-赣州
2.格局小,只看到自己分支公司的一方天地,关于承保与理赔,时会有对上面给予的政策不满意不理解,爱发牢骚。3.更注重业绩,忽略风险。现在的看法:1.保险不再是单纯的保险。一直以来,只是理解为自己从事的工作就是单纯的为客户提供保险、理赔服务。忽略了保险在社会中充当的职能,保险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依托和承接平台,保险承接着社会治理和服务工作,在政府重构与社会和市场的关系过程中,保险将扮演“接手”和“助手”的重要角色。在科技赋能的背景下,运用保险+的创新方式,对社会风险全面有效治理,降低了社会风险的总暴露,提高社会治理的总效率,和谐社会关系,保障公共利益。不自觉中提高了自我的工作价值感,这些都是自己学习以来的后觉后悟。不禁感叹,自己在工作岗位上麻木太久了!2.意识到上层决策的重要性。从读完《帝国的兴衰—AIG的故事》、《迷失的盛宴》,我的整个思想格局就发生了变化,不再只是肤浅的局限在自己的工作职责范围之内,扩大了眼界。对保险的全面运营有了更深的了解,理解了平时我在基层所接收到的相关政策,都是由上层的领导团队在全局把控。不再沉迷于在基层任劳任怨的自我感动,为自己平时只看到政策的单一性而感到自己简单无知。3.保费规模固然重要,但不能忽略理赔的重要性。基层总是爱以保费收入论英雄。每次分公司的表彰大会,也总是以保费收入进行表彰。虽然也一再强调赔付率,但下面总是抱有侥幸的承保思想,遇上保费相对较高的保险业务,总是难以取舍。为了拿下某个业务,会忽略其风险性,而铤而走险,降低费率,变相操作,虽然在短暂的当下提高了保费收入,却最终提高了赔付率。理赔不再只是出险后的服务,更应该是出险前的预防,保险人与被保险人实现双赢,是最好的理赔服务方式。
@[3队][S354]Zuza
@[11 队][S691] babyer
之前的看法:看过书后/听过我讲的课后,人们对于保险的看法会发生改变,能够自己合理地挑选适合自己的产品。现在的看法:大家对保险的格局打开了,但是却忘得太快。读了这么多书,还是有很多人依然被营销套路感染,依然无法分清优劣,无法说出代理人和经纪人的区别,说明习惯和认知的改变非常困难,说明一个行业的改善,非持续行动不能破解。说明我的输出还是不够,需要持续地,不断地进行科普才可能有所改善,还得继续讲保险啊,就像毛主席能写下那么多文字那样。
@[1队][S793]瑞敏
②保险公司保险代理人不靠谱,他们就是计算让你买保险赚取高额提成,保险的性价比低。③等有钱了、经济实力有了再买保险,尤其养老险、年金保险等。④对于保险就是听保险公司、网络保险大V们的宣传和解读,没有自己的主观意见。
现在的看法:①保险学的这几本书很有知识含量,读起来一点都不轻松,《风险管理和保险原理》好难熬,读不下去。《保险科技权威指南》也是不好理解,完全是S老师的选书风格。结合题目真的是怀疑自己的专业水平。②通过读《道德与市场》《迷失的盛宴》,明白保险公司也具有国家的、社会的责任和使命感,保险公司想要做大做强做久远,需要有核心的产品,需要为人民服务的愿景。③对我个人而言,除了单位给交的社保和大病补充医疗险,自己之前买的20年期的定期寿险,还需要再配置养老保险和大病保险。家庭可以考虑购买一些财险。因为保险重在小概率事件的发生,如果能接受全部承担损失,那么可以不够买保险。因为毕竟概率发生很小。如果考虑到上有老下有小,担心发生风险一夜回到解放前的窘境,应该考虑购买保险。④读书后对保险有了更加理性的认识,壮胆子了,敢去拿着保险的说明书条款一条一条读起来。不再听保险代理人单方面的宣传。自己用些脑子去思考这个产品究竟是怎么样,能帮着客户解决什么样的现实问题。
@[11队][S303]马普尔之前的看法:以前作为医生在医院工作的时候,根据患者拥有的医保种类,分为城镇居民医保、农保、职工医保,还有全自费。在选择治疗方案时需要参考不同的类别、不同的经济条件。因为很多人是对费用很介意的,如果不慎选择了病人所属医保不能报销的药物,就会引起不必要的纠纷,有时可能还要医生自掏腰包。统一的社会保险很好,但确实有一定的限制。我以前没怎么接触过商业保险,和朋友说起自己要去做保险代理的时候,他们说“保险代理是骗人的,是耍嘴皮子的,你别去”。现在的看法:现在我入职保险代理正好有两个月了,转行的原因不是因为看了几本保险学的书,脑子发热就去了,有个人的原因、家庭的原因甚至还有社会的原因,在此不展开。一切的机缘巧合,最终让我选择了现在的这条路。参加保险学读书,让我更系统地了解了保险学的一些基础知识,对保险的发展史也有了很好的了解。3月份培训的时候,我们正在读《帝国的兴衰——AIG的故事》,我当时对格林伯格很崇敬,觉得他很厉害,通过搞好人际关系办了很多大事好事。我入职的是AIA,有人说它已经和AIG没关系了,但是还是有一脉相承的联系的。我目前感受的公司文化和书中的感觉差不多。商业保险是对社会保险的补充,是一种转移风险的很好的工具,趁年轻,早点买,不然医学仪器越来越精密,检查越来越精细,被拒保或除外承保的几率增大。有钱的,多买点,重疾、医疗、意外不可少,养老也可以考虑了,比投资股票、基金稳当。
@[4队][S338]狗刺go-武汉
②买保险的作用就是你出事了保险公司给予赔偿。③保单这么复杂,是保险公司的套路,等到出险了找各种理由不赔付,因为大多数消费者是不会有耐心琢磨保单条款的。④保险需要买,要买消费型保险,不要买储蓄分红型保险,因为后者不划算。⑤保险销售都是忽悠,他们极力推荐的可能只是回扣最高的。现在的看法:①保险公司虽然在赔偿,但大量的风险标的出现,使得出现的概率趋近于某一个固定值,保险公司以此来计算毛费率,加上其它费用和流出利润空间后得出保险费,所以正常情况下保险公司不会亏损,相反,保险公司尤其是寿险公司手握大量险资,还是一笔长期资金,在保费收入之外获得利润收益。②保险可不只是赔偿事故,保险还有债务隔离、财富传承的功能。③保单之所有复杂,是因为其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保险公司要规避风险,以健康告知和等待期为例,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逆选择的问题。④消费型和储值分红型没有绝对的好坏,但是市面上很多分红型费率和手续费高,不一定适合每个人,尤其是预算较少但风险缺口较大的人。⑤保险销售可能是保险公司员工,但大多是保险中介,尤其是从保险公司那里拿佣金的保险代理,之前外部评价不太好的也多是这帮人,他们是保险公司的代言人,并不是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考虑问题,给投保人推销不合适的产品也只是为了回扣。另外还有保险经纪人和保险公估人,保险经纪人是同投保人、被保险人站在一边,如果他们的行为损害到投保人的权益,那是需要负责的,这要同代理人区分开,并不是所有的“销售”都是忽悠。
@[11队][S668]尚轩
往期读书收获:
参加“保险学”读书活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三个月读完明史,我们有什么收获?阅读德鲁克,你最深刻的感触是什么?读完“管理学”,我们有什么收获与改变?学好管理学,你一定要看这几本书《管理学》与《组织行为学》有什么相通之处?带社群共读“管理学”,我收到了很多心里话读完《管理学》教材,我们有什么新认识?读完《毛泽东选集》,我们有什么收获?在《市场营销》后,我们又读完了《营销管理》读完科特勒的《市场营销》,我们有什么收获?一个月读完两本营销书,我们有什么收获?为了让我们多掏钱,有人早已把我们研究透了读完科特勒的《市场营销》,我们有什么收获?读完7本心理学专著,再也没有冲动消费了……读完认知心理学,我们学会了如何学习读完《进化心理学》,关于两性关系,我们获得十大新视角如何用30天改变你的妻子?读完《社会心理学》,做完1600道英文题,我们修正了十大偏见做完《心理学与生活》的全部习题,我们总结出十大认知一个月,我竟然读完了那么厚的《心理学与生活》
读完全套《院士思维》,我们收获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