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对话》《对白》《问话的科学》三本书,各有什么风格?
持续力
公众号ID:scalerstalk
个人微信号:fscalers
(可加Scalers个人微信交流)
ScalersTalk 成长会 2023开放报名,参见《大量读写,持续改变——S成长会2023报名启动》。
Scalers点评:我们已经结束了“关键对话”读书活动《探索对话的威力——2023年“关键对话”专题(第16期)读书活动》。我把大家参加活动的收获体会,分享出来,也欢迎大家参加下一期专题读书活动,预计5月底启动。
相关阅读:
探索对话的威力——2023年“关键对话”专题(第16期)读书活动
请分别评价《关键对话》《对白》《问话的科学》有什么样的风格?
@
@[11队][S73]紫烟-沈阳
《关键对话》的风格属于温暖有力量的,作者从关键对话的特征、应用场景、如何一步步识别和开展关键对话等方面进行讲述,并通过很多案例娓娓道来,就像有个老师一样一步一步教我们关键对话应该如何应用。
《对白》的风格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的,当其讲述概念性的知识时是正经性的,当其对不同故事进行解析时又是夸张的、讽刺的、严肃的……
《问话的科学》属于严肃正经的风格,因为其对话主要是为了调查犯罪事实,主要是在审讯室中进行对话,而审讯室因其自身性质本身就有严肃性,问话不能像对白那样有夸张或戏剧性的话语。
@
[4队副][S84]Jennifer-苏州
《关键对话》是以轻松、生活化的风格,介绍了什么是关键对话,以及在这样的对话中如何改变自己,影响他人,达成我们对话的目的。语言叙述风格结合了案例,轻松简短易懂,作者温暖有力量,就像一个教练在引导我们如何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对话。
《对白》则从对白的艺术、对白的内容和瑕疵,从专业的角度剖析对白,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好的对白,以及穿插了大量的戏剧案例解读。叙述文字有自己的章法,时而专业、严肃,时而俏皮、幽默、夸张,最后一句“就看你的了,孩子”,给人一句意犹未尽的感觉。
《问话的科学》是一面专业、严肃的风格,审讯室对话、谈话自身性质本身就有严肃性,作者保持了他一贯严肃的风格,从专业理论入手,结合了调查案例补充阐述,是一种结合了写实风格的理论输出,读出了一种威严的感觉。
@
[7队长][S23]张毕涛-成都
(1)《关键对话》是一本对话的实践和指导手册,书中介绍了很多对话的方法和技巧,只要按照其步骤去实践,总是会获得不一样的成果。它通过大量的实际应用场景,为我们展示关键对话的应用,读起来比较轻松,简单易懂。
(2)《对白》更像一本剧本分析的教程,通过大量的剧本案例进行剧本创作的分析,让我们了解和学习创作剧本的手法和方式,整体风格偏向理论化,懂起来不太有趣味性。
(3)《问话的科学》则是侦查类问话场景的教程,全面而详细地给我们讲解了如何在侦查场景进行问话,以及问话的流程、方式、技巧等等。整体风格就是完全的教程风格,逻辑思路非常清晰,内容非常全面而具体,适合相关领域的人反复阅读和学习。
@
[3队][S235]九夜-福州
《关键对话》平易近人,就像身边的长辈,手把手教你如何处理家庭、工作等场景的关键事件。
《对白》详实精细,就像参考书,把文本剖开解读,呈现对话内容、节拍、动机、反映的人物性格等元素,直接学习教科书精心设计的高手对话。
《问话的科学》严谨扎实,虽有案例实操,但学术味道还是比较浓,和读者有距离感,但正是这份距离感体现了问话的严肃性,让人意识到这些技巧内容主要用于问话的特殊场景,生活中需要稍加调整再予以应用,否则会给人名不正言不顺的感觉。
@
[2队][S47]吱吱-上海
(1)关键对话的风格,强调沟通的几方在陷入巨大的矛盾冲突时如何化解问题。
(2)对白的风格,强调在文本以及舞台等偏艺术场景中,如何读出潜台词。
(3)问话的科学,强调在有罪或者可能有罪的情况下,问话人会如何进行审问得到有效信息。
@
[8队][S523]雨木同-廊坊
《关键对话》的写作风格是说服性的,作者在书中给出了大量对话的方法与技巧,通过真实的对话场景,告诉读者使用对话策略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果读者能够实践这些方法,能够改变自己的人生。
《对白》的写作风格是叙事与描述性的,作者通过剧情中对人物、情节与节拍的描写,把潜文本写在鼻子上,让读者意识到自己阅读时无法识别出来的潜文本。
《问话的科学》的写作风格是说明性的,作者是基于案例的事实,将问话的理论知识与真实案例相结合,让读者看到了办案过程中问话双方的斗智斗勇,意识到在问话过程中存在很多策略与技巧。如果某人触犯了法律,是无法成功隐瞒的,不仅自己的言行会出卖自己,而且问话者的问话策略与技巧、测谎的设备也会拆穿你。
@
[8队][S283]Zoe-济南
《关键对话》:讲述方式像记叙文,从开始到结尾一气呵成
①操作指南,直接拿来可以用;
②内容可以用一张流程图来表示,可以放在口袋里随时用;放在哪儿都可以随时看的必备操作小本子;
③文笔朴实,贴合生活;实用性也比较强;
《对白》:
①如其名,专业性强,理论知识多,所以有些晦涩难懂;
②像说明文,像产品介绍,对白的定义是什么、功能是什么、表达形式内容技巧是怎么样的、它有瑕疵怎么办、怎么更好的使用它(怎么创造角色专属对白)
③外国著作,叙述方式与我们所熟悉的国内作家叙述方式不一致,读一遍后会觉得没有印象,风一吹了无痕。耐心读进去之后,很多观点指导性很强。语句精炼,没有一句废话,这一方面比《问话的科学》好太多。
④像舞台上的人物,清高、禁欲、严谨,庙堂之高的感觉,与一般普适性读物隔着山海。
《问话的科学》:
①从书名可以看出内容框定在了问话、谈话和讯问。整体专业性较强,是一本推荐相关从业者阅读的书籍。
②像按模块讲解(以人力资源为例,只摘取了招聘和培训模块来讲),再结合案例说明。每一个模块(问话、谈话、讯问)中的具体讲述结合了《关键对话》和《对白》的叙述方式。
③缺点也很明显,有些重复性内容比较多,有些章节段落比较啰嗦,有一些上升到概念性、抽象性的知识,可能太抽象而有些感觉模模糊糊,比如充斥的各种“语用行为”。
④案例分析可以向《对白》中的案例分析来学习,既有案例,后面又紧跟着分析,清晰明了。
@
[12队][S53]点心灯张权-烟台
1.评价《关键对话》的风格
关键的对话是一本为读者考虑周详的书籍。
它的风格就是为读者想到了方方面面,把每一步都想到了,并且讲清楚了,甚至可能犯的错误,大脑的想法都写出来了,总之就是把读者服务的舒舒服服的。
2.评价《对白》的风格
对白是一本为专业人士所写的书。
它是有门槛的,它是要求有一定基础的人所能读的书,并且它可以称之为一本字典或者手册,当在写作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重新翻一翻,找到问题所在,它能提供帮助。
3.评价《问话的科学》的风格
问话的科学是一本专业手册。
他是为了想要了解此行业或者刚刚进入此行业的人所写的书。所以书中的内容比较基础,并且讲了很多理论、案例,想让刚接触人能够读懂,因此写的比较繁琐,重复。
@
[12队][S113]宝玉-成都
《关键对话》:轻松科普风格,核心内容比较少,但是用很多例子很多练习帮助你去掌握
《对白》:文艺教材风,内容很多,知识点很密集,但是充满了人文的思考,例子分析到位,带着人性的洞察,结构顺畅严谨。文科老师。
《问话的科学》:朴素教材风,内容很多,知识点很密集,有点干瘪和填鸭,感觉老师恨不得把字典灌进你的脑子,管它好不好吃,有营养就好。理科老师。
@
[4队][S36]犇犇-深圳
(1)《关键对话》这本书是畅销书,表述的风格属于刺激性的语言,让你蠢蠢欲动,但是里面会让人觉得藏了私货,读着读着就感觉自己照做也会很厉害,但其实不是的,具体环境下的实操仍旧会受限,只不过书本会让你感到鼓舞。其次,从语言上来看,会比较容易阅读,其内容的颗粒度不是非常精细,所以会比较容易些上手一些。最后,框架和语言并不如教科书那样晦涩,对读者会友好一些。
(2)《对白》属于枯燥乏味的书,其需要仔细思考才能知道很多潜藏的含义。书本风格偏高冷型,就是这么难,就是这么枯燥,就是这么乏味,你看到后面才会豁然开朗,才会感觉精彩。属于酒香不怕巷子深,我高冷你也能感受我的美。其次,《对白》属于实操型,虽然语言晦涩,但是实操容易,一步一步的教你怎么做,教你剖析,这是教科书的教法,给你一道数学题,你也要模仿案例去完成。当然,脑子要动是关键,不动脑子是不对的。最后,对白的颗粒度会爆满点,但难度也会增加,对于读者属于劝退型。
(3)《问话的科学》这本书是大部头,一般读者看到都会觉得放弃吧,属于不要靠近型。表述的风格上会前后不断的重复内容,但又不一样的方式重复,有新的内容掺杂其中,第一次读会觉得啰嗦,第二次看会觉得有些区别。其次,语言表述上偏实操领域的真实案例,没有法律和刑侦方面知识的我们看起来会比较难理解一些,但好在一点没有私藏干货,也没有想着要带货。最后,内容丰富,具有很多启发性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是藏着某些篇章里,需要挖掘的。
综上,《关键对话》的书本属于畅销书风格,容易勾人心魂;《对白》属于晦涩枯燥的书,让人欲罢不能;《问话的科学》属于大部头,一眼就 会劝退人型。
@
[3队][S25]子君-郑州
《关键对话》像读者文摘
《对白》像无声电影
《问话的科学》像纪实文学
@
[2队][S13]琳琳-郑州
(1)聚焦不同内容,我觉得三本书是对沟通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关键对话是在生活,职场中,对白是聚焦影视艺术小说等,问话是聚焦纪检监察的侦查讯问。
(2)不同写作风格,三本书的写作风格不同,对话是比较实用的生活风,像经济适用男。对白是浪漫艺术风,里面很多句子是非常的有品位,有艺术感的,像浪漫文艺男。问话的科学,写作方式典型的理科逻辑型,妥妥的理科直男风。
(3)聚焦阶段不同,对话是聚焦在对话的前期,中期,后期如何做,对白是聚焦在不同类型的媒介使用什么样的对白,以及对对白的潜文本的分析。而问话是聚焦在识别谎言,心理对抗等方面。
(4)结构不同,《关键对话》的结构是总分总,根据对话推进的时间线索和不同阶段,分析不同方法,最后落脚到综合应用。《对白》是先分析对白的内容,瑕疵,然后进行举例如何分析对白,设计对白。结构是从理论到实践型。《问话的科学》是篇章式,从大方面的问话篇开始,到聚焦在谈话方面,最后一个篇章是讯问。三个篇章并行的结构也可以从书的标题看出来。
@
[8队][S182]人中-西安
《关键对话》是把无序和糟糕的对话变成有序高效的,是以传递(修建)为目的,好的对话是以目的性和安全感为基础的,优秀高效的对话为目的服务,重点是维系安全的氛围,关键对话的关键是人;
《对白》是把一般普通的对话变的感人华丽,是以相信(装饰)为目的,感人的对话是说出来的,而不是演出来的,发心要真,重点要匹配,所有的对白都是有目的的;
《问话的科学》是把破碎和真假的对话变的有力有用,是以去伪(破坏)为目的的,好的问话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
@
[1队][S684]Bobo小布-深圳
如果比喻成一个人——
1:《关键对话》像朋友,娓娓道来,你看你,稍微调整下语言和态度,不久好多了嘛。
2:《对白》像老师,一字一句的斟酌教导,学不会很正常,确实专业,但学不会不影响你生活。
3:《问话的科学》像长辈+老板:年轻人,小心被人下套。不管是你下套别人,还是别人下套你,学着点,学了可能一辈子用不上,但是用上了,就是救命的。要不就学点本事甩锅干净,要不乖乖就认罪担责。
如果描述成工具书——
1:《关键对话》怎么说,可以表达的更好
2:《对白》怎么写, 文本和潜文本(台面话,台下话)
3:《问话的科学》要不就不说,要不说了就对自己有利。
如果说适合阅读的对象——
1:《关键对话》日常生活和工作交流不太擅长说话的人。例如提高情商
2:《对白》写作编辑,要提高讲故事的能力。例如提高将小说更好的视觉文字化的方面
3:《问话的科学》工作涉及察言观色,谈判,对峙,调查为主的人。例如提高识人和调查能力。
@
[8队][S60]辰希-石家庄
《关键对话》实操性比较强,有一些鸡汤的性质,强调主观能动性。有比较详细的理论和案例,传递了很多具体的技巧,适合沟通新手,提供一些指导思路和路径,需要学以致用才能理解更深,融会贯通。
《对白》喜剧戏剧,剧感强烈,在丰富的剧作和情节中,融入很多别有心意的思考,一步一步层层深入,剖析到底,去透过情节和场景,去挖掘其中的潜台词和深层意义,有说不出来的,没说出来的,不能说出口的,回味无穷,有一种朦胧的神秘感。
《问话的科学》专业性很强的行业教科书,写的非常细致。紧密结合犯罪的侦查实践,将讯问的技能与技巧讲述得十分透彻。尤其是对于犯罪嫌疑人心理的分析十分到位,而对被讯问对象的准确心理把握,是讯问成功的必要保证。查询了一些资料,对这本书评价非常高。国内第一部用科学的方法阐述侦查讯问原理和技巧的书,影响很大。作者吴克利长期从事检察工作的司法实务工作者,并且查办过许多重大疑难案件,潜心钻研调查讯问的奥秘,成功地总结出了一套系统完整实用的审讯方法,并撰写出版了结合其丰富的讯问实践经验,犯罪的侦查讯问进行了系统阐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2队][S394]purple-上海
《关键对话》就像参加职场沟通课,结合日常工作生活常见的案例论述知识点,重在工具和术,这些工具立即能拿来使用。整本书围绕着如何把话说的圆满得体,让对方自省。虽然是关于对话交流,但书中并没有很多理论和模型,而是重点论述在沟通中把握双方的心理状态,尊重坦诚分享,心理状态理顺了,沟通是顺势而为。
《对白》是著名导演针对编剧的电影艺术欣赏课,文学艺术风格浓厚。同时又是藏宝地图,金句频出。通过透视对白创作本质,分析说话的秘密,听懂他人的言外之意,对提高情商很有启发。
《问话的科学》是审讯领域的教科书,案例详实语言技巧众多。虽然是讯问室里的对话,但套话,提问,察言观色等技巧,也适用日常对话。被谈话人说话中出现的问题,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
@
[4队][S504]丁丁-北京
《关键对话》、《对白》和《问话的科学》三本书风格各不相同:
1、《关键对话》:中式快餐,营养全面好消化
(1)《关键对话》在某种意义上更像是一本畅销书。内容简单,容易理解,实操性很强,各种案例列举丰富,读完会给人一种“哦,原来这样做就可以啊”的恍然大悟感。
(2)所以我认为,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关键对话》就像一份中式营养快餐,荤素搭配,有汤有饭,容易下肚,也好消化。
2、《对白》:健康轻食,入口略难更健康
(1)《对白》本身的内容聚焦电影电视剧文本的创作,相比《关键对话》离读者的日常生活会远很多, 因此在内容方面的贴近感就会差一些。加之翻译并不是很到位,“信达雅”三字恐怕只做到其中一二,所以行文风格读起来难免有些晦涩。但“艺术源于生活”,反过来也可以用来指导生活,比如《对白》贯穿始终的“潜文本”概念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洞见。
(2)因此,在我看来,《对白》就像一份时下流行的健康轻食,看着很难让人有食欲,入口感觉也并不好,但重要的是有利于健康。
3、《问话的科学》:红烧肘子,肥厚劲道有回味
(1)《问话的科学》散发着典型的教科书气质。内容全面,风格朴实,充满着原理和概念解说,可读性只能算一般(当然有些案例部分还是让人读的津津有味)。内容看似与我们普通人很远(毕竟也不是人人都有机会坐进审讯室的,不管是审别人还是被审),但细品之下,那些用来问话、谈话和询问的技巧,其实在生活中都能够找到用武之地。所以说,这是一本宝藏书。
(3)在我看来,《问话的科学》这本书,就像我们中华美食中的红烧肘子,看起来似乎有点肥腻厚重,但做得好的肘子,肥而不腻,入口即化,回味无穷,担得起中华美食“硬菜”之重任。
@
[1队][S466]超超-台州
一、《关键对话》像果树下方的果子,站立可摘取
《关键对话》的风格是简练通达,核心内容表达精确。这本书是三本中最薄的一本,是第一次看完后觉得最好理解的一本,而且目前已经在家庭关系中成功运用过,算是果树最下方的果子,站着就能摘取到的果实,饱腹充饥刚刚好。
二、《对白》像果树顶部的果子,想摘取要费一番功夫
《对白》的风格是简约大方不失风趣,咀嚼琢磨更有味道。这本书是三本中看完后,觉得语句最优美的一本,画了不少金句。但是真到用时,却又发现很有难度。就像树顶上的果子那样,看着美好,心生羡慕,想摘到这个果子要费九牛二虎之力。
三、《问话的科学》像果树中部的果子,跳一跳够得着
《问话的科学》风格是严谨作派,一板一眼。第一遍看完时,始终琢磨不明白它背后的玄机,猜想不明白为什么老师会选择这本书。在经过答题的反复摩擦之后,发现“心理置换”、“导谎”、“模糊语言”、“半句话”、“套话”、“口误”、“察言观色”在生活中其实处处都有,就像是果树中间的果子,产量丰富,口味适中,只要跳一跳能够得着。
四、总结
回头再看这三本书的阅读安排,就像我们刚迈入果园时,眼睛发光,肚子发声,第一反应都会直接顺手去摘最容易摘取到果子,无疑《关键对话》是三本中读得最轻松的一本,又薄又直白。
吃了一小会儿后,肚子打了个底,看看树顶那红灿灿、油亮油亮的果子,心里是真的冲动想搬梯子来采呀,但又只能无奈没有工具在手,就像《对白》,真要习得这对白的功夫还是要时间一遍遍地打磨。但是经过两三遍的阅读和答题后,发现里面的“文本”、“潜文本”、“超意图”、“角色内写作”、“写在鼻子上”、“对抗力量”、“冲突”多少是能满足到自己的眼福的。
摘不到顶部的果子,那我总可以跳一跳摘一下中部的果子吧,可能不及顶部的美味,但是味道也是不错的,关键是量多,绝对很够吃。就像《问话的科学》,发现里面的知识点好多,虽然对于普通人的我们而言,不大可能会有问话的场景出现,但是却发现这些知识点一直都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的,只要自己思考怎么运用这些知识点。
@
[5队][S211]吉星高照-青岛
如果用电影类型来划分的话:
一、《关键对话》相当于一部平实的纪录片
1、清晰的对话结构。
2、逻辑层次分明、娓娓道来。
二、《对白》相当于一部浪漫的文艺片
1、运用心理学的意识与潜意识原理,解构了对白设计的三个同心球原理,体现了文本与潜文本的艺术之美。
2、帮助我们表达浓烈的感情,浪漫的表白
三、《问话的科学》相当于一部劲爆的动作片
1、步步为营,暗藏杀机,使之就范。
2、无论对手多么狡猾,终将在语言的利剑下败下阵来。
@
[11队][S291]陶陶-宁波
一、《关键对话》的风格
1.调研实证。以多年对全球的调查样本数据统计为基础,从公认的对话高手身上总结出关键对话的方法。
2.理论联系实际。从理论上告诉我们该如何开展关键对话,并列举相应的实例,以便读者参考学习。
3.具有实操性。提供了许多立竿见影的谈话、倾听、行动技巧,可以跟着书中的项目练习对话技巧。
二、《对白》的风格
1. 编剧的专业书。专门探讨如何写台词。
2. 理论和实践结合。大量引用小说、戏剧、电影和电视剧本中成功案例中的对白进行剖析和讲解,带着读者做阅读理解。
3.具有实操性。具有操作上的参考价值,可以从技巧和构思上学到如何写好对白。
三、《问话的科学》的风格
1.问话的教科书。类似教科书的写作手法,从概念开始讲解,内容全面丰富。
2.专业性强。针对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开展谈话、讯问、询问的问话理论和实践。
3.偏公文风格。感觉在读司法机关的公文,专业术语多,部分内容重复。
@
[11队][S38]恐龙-郑州
如果按照人生的阶段来比喻三本书,《关键对话》就是一个人的青年期,热情洋溢心情澎湃的去学习说话的方法,去试错去验证去总结。《对白》就像是一个人的中年期,什么都懂什么都想拥有但是却要尊重事实,要有所取舍。《问话的科学》像是一个人的老年时期,历经百态,阅尽沧桑,默默的用一个又一个故事告诉你,莫伸手,莫多言,只要利益不发生冲突,别人讲话一般不需要反驳。
@
[9队长][S304]潇简-深圳
1、风格评价点
从客观性、容纳性、互动性、逻辑性、正式性来评价三本书的风格。
2、《关键对话》的风格
客观性较小。这本书虽然篇幅论及到情绪的波动受到生理因素影响这一客观现象,但是更多是通过鲜活性案例佐证观点,论述内容是作者的经验之谈,所以客观性较小。
容纳性中等。这本书给出了整体的对话框架,提供了可以直接套用的句式如对比法中的“我并不是想…而是希望…”,也给直白指出沉默或暴力是傻瓜式选择等。正是因为给出了太过于具体的操作方法和过于鲜明的立场,在适用的情境上有了限度,因此容纳性中等。
互动性较强。这本书中作者提供了压力测试题、各种问题、生活工作案例等,让读者参与作者的设计,产生互动链接。
逻辑性较强。作者的整个框架是明晰且富有层次,理论与实操一应俱全,但是在案例中没有提供解决问题的过程,总体瑕不掩瑜。
正式性较小。这本书的语言没有非常的严肃,甚至透过文字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平静或热情,因此正式性较小。
3、《对白》的风格
客观性较小。这本书没有提到科学实验结果,但是有涉及到对白下的人的行为和反应,也有说明各种剧本中的对白瑕疵与闪光点,是一种相对客观的表现。
容纳性较强。这本书并没有直接给出套路,而是从抽象层面告诉读者做法,因此容纳面较广,同时因为读者经常接触对白,也能在影视剧中感受对白的功能与冲突,便于读者在各种情境下解读对白文本,所以整体容纳性较大。
互动性中等。这本书中提供了对白改写的过程,也有对对白节拍、潜文本、价值负荷的逐一解读,给了读者改写和分析对白的示范,看书过程有一种类似于老师授课的感觉,但是读者很难做出回应是,因此互动性中等。
逻辑性较强。整本书的编排从对白的含义、对白的任务、角色专属对白、对白设计四个板块出发,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联系,层层递进,逻辑自层体系。
4、《问话的科学》的风格
客观性较强。这本书应用到了心理学科学实验结果,也谈及到了客观生理反应,还使用了测验仪器,整体论述有理有据,客观性较强。
容纳性较强。尽管书本是围绕问话、谈话、讯问违法违纪之人,但是语言技巧可以迁移到日常生活中,例如戴高帽、立形象、心理限制、心理支点、趋利避害等,容纳的情境较多。
互动性较小。这本书更多是传输作者的观点与经验,尽管有考虑到办案人员的心理状态和面对的挑战,但是更多是读者被灌溉吸收内容,因此互动性较小。
逻辑性较强。整本书从语体语用、调查过程与实务、抗审供述转换一一道来,并且论述过程中附带案例展现实际操作,仿佛跟随着经验老辣的作者进行了一场逻辑缜密的审讯。
正式性强。整个语言风格大多使用严肃性、学术性词语,因此正式性偏强。
@
[10队][S521]Vivie-北京
《关键对话》看封面和前言很像是一本成功学作品,读起来很流畅,像一场TED演讲的逐字稿。这本书确实很有价值,用极其浅显、生动的语言剖析了关键对话中人的心理过程,并设想了不同的对话模式下事情可能出现的不同结局,虽然不一定真实,但是直观地给读者呈现了对比。
《对白》是好莱坞编剧的著作,专业性很强,前面的章节先把理论基础打好,后面加入不少作品的研究,手把手带领读者分析影视剧中的精彩对白,越读到最后越明白。
《问话的科学》像中国高校一门课程的系列讲座,从问话、谈话到讯问,其实核心要点很相似,很多关键词从一开始就反复出现,比如隐含前提、心里限制、无声语言等,在不同情境下作了不同程度的解释和延展,一次比一次强化读者的理解。
@
[5队][S445]云扬远兮-嘉兴
1.对《关键对话》的评价:
《关键对话》是一本有关沟通的培训教材,因此其用词用语比较有刺激性,其阅读性和可读性也比较高,所以读起来比较容易上头,但是其实操性其实并未像书中案例描述的那么简单,其方法、技巧及策略确实有比较高的借鉴性,但是其效用也是会因人因事因时有所不同。
2.对《对白》的评价:
《对白》是一本有关文学艺术(主要指小说、舞台剧、影视作品等)评价的专业书籍,因为翻译的缘故,其用词用语有些地方比较拗口难懂,其阅读性和可读性总体而言是理论部分较为晦涩,案例部分较为畅快。该书对潜文本挖掘较为深入,对我们理解“话里有话”等语言传递的潜藏信息的解读有较大帮助,同时对于写作的论述对我们的写作也有很大帮助。
3.对《问话的科学》的评价:
《问话的科学》是一本侦察讯问教案合一的专业指导书籍,因此其用语用词在理论部分较为学术研究化,案例部分较为口语化,所以其阅读性和可读性在理论部分较为不易,在案例部分较为轻松。书中有关心理限制、心理状态、谎言识别、无声语言等的论述尤为精彩,对于我们充分认识自己和他人的内心与行为有极大的帮助,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的“察言观色”和获取信息。
4.综合评价:
在我看来,总体而言,《关键对话》侧重偏向于方法与技巧,因此我读来总是有一种略微空泛的感觉,而《对白》和《问话的科学》则较为充实,各自的表达内容的比较细致且详实。再者,《关键对话》比较侧重于自我的表达,即我说给他人听;《对白》则侧重于挖掘他人的信息传达,即我听他人说,主要是听他人的“潜文本”;《问话的科学》则侧重于促使他人的自我表达,即我要让他人有倾诉的欲望和行为。
@
[8队][S139]Rae-宜昌
1.《关键对话》是畅销书,走简明实操风。这本书的易读性是最强的,让读者每读完一章都会有种恍然大悟并跃跃欲试的感觉,但与此同时,读完这本书真正操作的时候,又会觉得这本书实操性太弱了,最主要的原因是“它让我给对方营造安全感,可我控制情绪给自己营造安全感就已经很难了!”但对我——一个敏感又不太积极的人来说,在对话时只要记住一句话就够了“他不是大反派,我也不是受害者,我们都是理智而正常的人”,我想这是最容易让我走出情绪,从客观冷静的角度继续进行关键对话的良言了。
2.《对白》是通俗理论,走大学课本风。如果想要从更深入的角度了解影视、戏剧和文学的对白,《对白》无疑是一本值得推荐的书,它仿佛让大家忽然有了“复眼”,在看剧和读故事时不再只是看到“情节”,还能看到说画外音的“人”,哪怕ta都没有具象实体;还能读懂故事的潜文本,哪怕只听了一句“告诉老默,我想吃鱼了”;还能感受到故事的节拍、价值、主角的欲望等等。加上对剧本的单独剖析和对对白的写作指导,让很多看过的小伙伴都在写作业的微实践中成为了“影评人”和“剧作家”。
3.《问话的科学》是学术专著,走专业培训风。出于对悬疑、警匪剧的热爱,许多朋友好像都对“犯罪心理学”很感兴趣,我也不例外,所以当初虽然看着《问话》厚厚一本,却是读得饶有兴致,想看看对于哪些违法乱纪的人,到底应该怎么“撬开他们的嘴”。当然,出于严谨的学术精神,《问话》里并没有太多惊险刺激的情节, 但我仍然对里面的问话实例记忆犹新,因为有几个例子可以叫做“手把手教你讯问”,既有理论,又有对理论的解读,还有精细化的实践版本,让读者一边学到了特殊情景下的对话知识,一边也摸清了人在应激状态下的心理状态,反过来对“人”有了更深的了解。
@
[5队长][S438]七月-北京
1.《关键对话》
畅销书风格,标题简洁,每一章总分总结构非常明确,文前有思考题引入,每章最后还有小结,生怕读者抓不住重点。整体语言简单直白明了,比较生活化,贴近实际生活,每一章都会搭配案例,或者分析案例,在案例中分析介绍怎么做,有很强的实操性。
《关键对话》这本书就像邻家大姐,平易近人,有亲和力,有问题随时翻开就能立即找到,还时常能得到她的鼓励,告诉我们——能发现关键对话并想着改变自己已经很不容易啦,这个要慢慢来呀,不要着急。
2.《对白》
整体文风偏文艺,语言非常优美,金句频出。虽然结构非常明确,但具内容重点和意思需要自己总结归纳。初读第一遍的时候,觉得有些困难,有点摸不着重点,但读第二遍结合作业读的时候,就会发现文中的宝藏原来如此多,原来文中的内容不光能用在剧本、小说的创作,也可以运用在写作、生活中。但实际的运用需要不断琢磨文中提到的技法,不断巩固、磨练。
《对白》就像讲师,讲得很好、内容很多、还结合具体影视,感觉太厉害了,但是需要自学领悟加实践,这位讲师给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向文艺的窗,让文艺不再那么遥远,也让我们单一的生活有了更多视角,能发现更多细节和乐趣。
3.《问话的科学》
整体是偏公文的文风,语言严谨、严肃,结构清晰,但读起来非常不易,长句、概念、定语都非常多,行文有些古板,初次阅读会觉得“不讲人话”——把简单的概念说的特别复杂,比如各种“语用行为”“语用信息”“事实证据”,导致这本书门槛比较高,第一遍读着读着就走神了,理解起来有困难。但是当熟悉并理解了文中的概念和行文方式之后,尤其是读书过半之后,就会渐入佳境,能够快速找到重点和文章大意,发现这本书的妙处。
《问话的科学》就像教授,实战经验非常丰富,讲授内容非常专业。这位教授一上课就从概念开始讲,尤其是刚上这节课的时候,教授先介绍各个概念,讲的概念又多又全,但是我们一般理解不了很深,他也知道我们理解不了。之后每次上课,教授都会再讲一遍概念,然后开始细说,若是自己上课稍稍走点神,一抬头就发现黑板上全是字了。教授上课也没有什么铺垫,也没有多余的话,把该说的都说给你,领悟多少全看自己。
@
[4队][S179]^yl^-云南昆明
1、三者阐述的内容和作用
(1)《关键对话》主要讲述了如何通过明确对话目的、维护安全感等各种方法开展关键对话,使难以解决又非常重要的对话能够有效的进行下去。它的作用是帮助大众通过使用这些方法,解决对话中的难题,使沟通有效进行下去。《关键对话》重点在于“解决对话问题”。
(2)《对白》讲述了在各种媒体表现形式下如何设计剧本等内容,以使故事更有吸引力。它的作用看似仅仅用于媒体的台词设计,实际上同样可用于生活的的台词设计。《对白》关键在于“设计对话”,在于如何将没有表达的内容和意思如何更有效的表达出来。
(3)《问话的科学》主要讲述了问话、谈话和讯问三种环境下如何通过“问话的科学”方法,达到获取证据的目的。直接来说《问话的科学》其作用在于“套话”。
2、三者的风格
由于三者讲述的内容和作用各不相同,导致了其风格页不尽相同:
(1)《关键对话》书中内容在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对话问题,因此其语言表达较为通俗易懂,内容较有代入感,能够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如何开展关键对话。同时由于是解决生活中常见的对话问题,使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内容排版的形式和用词直接明了,可以当成一本工具书随时查看。
(2)《对白》中的内容一看给人的感觉这是给剧作家写的,其语言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同时书中引用了大量的电影、戏剧等内容,并从言语行为艺术的角度进行分析,给人以“高大上”的感觉,好像对白的台词设计离我们很遥远。而实际阅读下来,发现这些媒体中的素材实际上取自于生活,因此如何设计对白就转向成了“如何在生活中设计台词进行对话”了。《对白》正形象地表达了“艺术源于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实际内涵。当你真正结合生活实际阅读下来时,此时的“高大上”又那么的平易近人了起来。
(3)《问话的科学》刚开始读起来时,被问话的各种专业词汇打闷,在实际阅读中又被反复重复和强调的问话方法和原则绕晕,有种云里雾里的感觉。而在阅读完此书后同时结合问话场景,感到真正的问话实际上就是论点的反复重复,正是因为问话的特点导致了书中作者形成了这种写作风格,反而更容易理解为何书这么写。同时书中的反复重复和不断的细化表达,更有利于理解其所表达的内容。问话因其具有一定的不对等性,通过反复持续的问话让对方招供,给人一种压迫感。同时,在阅读中始终是带着严肃的态度去审视这本书,通过故事中的案例给人以惊醒(有点类似警示教育片)。
3、体会
什么样的故事决定了要用什么样的表现形式(类似于“故事不好,对白必然不佳”),这是由故事的性质根本决定的。三本书因其表达的内容不同,受众群体不同,因此所表达的风格也不相同,这有点像“对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一样。
@
[12队长][S433]熙小鱼-北京
在面对《关键对话》、《对白》和《问话的科学》三本书时,我突发奇想,想用“本我,自我,超我”来描述它们。《关键对话》就像自我:充满理性,说着道理,举着例子,娓娓道来。《对白》就像本我,有点为所欲为,文本说,潜文本也说,还时不时把底牌掀开,个性十足。《问话的科学》像超我,理性完全拉满,站在道德高地,不断地重复着一套又一套繁复的理论。
@
[3队][S604]阿开-南宁
《关键对话》具有典型的畅销书特色,目标指向明确,带有明显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特点,能够快速让读者意识到自身在关键对话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对应的解决方案,工具性强,几乎可以看图索骥,指哪打哪。
《对白》虽然是一本“概论”类的入门书籍,但带有明显的“文青气质”,仿佛一位给本科生上课的资深教授,案例丰富,讲解细致,深入浅出,又不时冒出闪着睿智光芒的金句,看似漫不经心,实则道行深厚。
《问话的科学》风格严谨,从理论解释到案例都扎实硬核,几乎可以对着腰封上作者的头像想象出他在纪检干部培训班上授课的严肃认真。刚开始读觉得颇为枯燥,但配合答题服用之后,渐渐能够体会到其中看似已经“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背后丰富的潜文本。你可以把它当做一本研究犯罪心理的案例集,也可以当做工具书一帧帧观看影视剧或回想谈话对象无声语言背后的含义。
@
[3队][S716]王栗子-福州
《关键对话》给我的感觉像是“绿灯”,《对白》给我的感觉像是“黄灯”,而《问话的科学》给我的感觉像是“红灯”。
“黄灯”相较“绿灯”与“红灯”而言最具设计感。因为在“黄灯”介于即将开始与马上结束之间,往往是最具戏剧性的。它可以平平无奇、可以风驰电掣、可以积聚冲突,最重要的是它的转瞬即逝。个人认为,转瞬即逝就是对《对白》最贴切的表达。绞尽脑汁的对白,就是从生活的反复中提炼出来的,它注定是短暂的,但是它戏剧感十足。同时,由于“黄灯”是“红灯”与“绿灯”的中间地带,它模糊了“行”与“止”,让各种各样的可能孕育,天生就是矛盾与冲突的聚合体。
“绿灯”对于“红灯”而言意味着“一方通行”。无论个人的哪方哪面,只要追求“一方通行”,都离不开《关键对话》。更何况个人远远不满足于“一方”,而是强求“方方”。个人对畅通无阻的追求是不休不止的。当然啦,《关键对话》的习得,确实大大的改变了个人渐行渐远的征途,但是还不够,还需“适可而止”,这样才是拿捏分寸。
“红灯”对于“绿灯”而言意味着“明令禁止”。在渐行渐远的人生中,行差踏错是在所难免的。有的个人就是无法忍受短暂的沉寂,用侥幸心理,寻觅畅通无阻的快感。而有的个人因为一点点的行为惯性累积,在人流中迷失,一次一次践踏在“明令禁止”的道路上或人行道上。主动给自己的心理拷上一个个透明的枷锁,直至科学问话的到来,才忽然得到久违的释然。明知今日却还要当初,明知故犯就是《问话的科学》给我带来的主要感触。
@
[12队副][S202]吴风静-北京
1.内容的相似
这三本书都是围绕“对话”展开的,基本思路都是从“理论模型”到“规律技巧”再到“实践操作”。
三本书的作者在写作的时候都不会专门花篇幅去挖掘“人性”、“哲理”、“道”这样的深层话题,但是读完之后,都能从“被描述的他人的生活”看到自己的生活、自己内心的冲突和需要解决的问题,都是可以激发人反思,让人忍不住思考“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可以怎么办”的好书。
2.风格的迥异
但是因为三本书的侧重点不同、挖掘深度不同、适用场景不同,所以语言风格、叙述结构和引用的“案例”也有很大区别。
(1)《关键对话》是逻辑清晰、结构严密的“说明文”风格。
这是一本看完了就能一步一步照做去改善自己说话技巧的书,其中对于对话的各个环节给出明确的指引,可以适用于工作、生活中的各种场合,也很适合“听话照做”,看完这本书直接行动起来就能取得有益效果,形成正向循环。
而且这种围绕事实展开对话、结合案例进行说理的方式,也非常便于人理解、接纳和实践,呈现出“行动手册”型的便捷高效,因此这本书也非常畅销。
更加难得的是,书虽然薄,读起来很容易,但是并不肤浅,书中虽然没有具体展开论述内在的理论和原理,但是其中的规律技巧都是逻辑严密、真实有效的,能够激发读者自己去运用和思考,并且在反复阅读、反复实践中形成自己的认知体系,建立全新的“关键对话”的认知模型。
(2)《对白》是打动人心、余味悠长的“小说/剧本”风格。
从形式上看,《对白》是关于语言对话创作的工具书,但是从作者的撰写思路和风格来看,更类似于作者在带领读者进入一个由“语言”构筑的故事,告诉读者“对白”可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揭示什么样的真相,其语言推进、描述对白、节拍和故事场景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一个节拍,引人入胜。
因此《对白》的结构并没有《关键对话》那么条分缕析、逻辑分明,但是《对白》的语言、场景和细节描述更加细腻、感官、打动人,通过引用剧本、分析节拍、对比创作,作者把一段好对白的诞生过程“演”给读者看,实际上是讲了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最终展示出的结局是“你也可以去写作,你也应该去写作,通过写作读懂自己也拥抱别人”。
所以通过读《对白》,我们对于文字的感官被打开了,欣赏、理解、把握文本和“潜文本”的能力提升了,对于应该怎么听、怎么说都有了新的经验和体会,这些感性的体会和理性的认识交织在一起,彻底改变我们看待世界的眼光,这是“文学”和“艺术”最宝贵的作用之一,在读完之后仍然给我们留下回味的余韵,这些阅读的记忆会在人生以后的某个瞬间中被再次激活,成为新的养分。
(3)《问话的科学》是“工作报告”风格。
这本书脱胎于作者的实际工作经历,实际上是对于工作经验的总结,其中有涉及到心理学、语言学等理论知识的背景,但是这些背景也都是对于作者经验技巧的支持,并非书籍内容的核心,所以这本书是偏实践技巧,轻理论原理的。
与此同时,这本书又不像《关键对话》那样简洁清晰明确,其中涉及的场景繁杂、线索混乱、缺乏提炼,所以也达不到“手册”级别的说明文风格。所以更加接近于“工作报告”风格,有案例和数据,有理论和知识,也有经验和技巧,但是都没有融汇、提炼,不像一个成熟的作品,更像是一个中间状态的阶段性材料汇总。
所以读这本书之前,读者要首先对于“对话”中的基本原理和技巧有所了解和认识,具备把语言行为和心理状态、内在动机结合起来思考的能力,才能更好地解读《问话》中呈现出的“素材”,从中提炼出自己的线索、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把“问话”视为特殊的“对话”模型来进行理解和运用。
@
[11队][S456]星夜-深圳
关键对话:一群热心的学者和顾问,他们有多年的从业经验,有大量帮助人的经验,所以会从案例出发。这本书的写作通俗易懂,可以说是非常读者友好的畅销书。
对白:一本艺术类的专业教科书,作者也非常的有经验,通过大量的案例很有逻辑地讲懂知识。
问话的科学:更像是公文写作,书籍写作更像是把多年写过的一些文章整合了起来,逻辑不是特别清晰,问话、谈话、讯问三部分的划分互有重合。
近期活动
1、ScalersTalk 成长会 2023开放报名,参见《大量读写,持续改变——S成长会2023报名启动》。
↓ 个人微信fscaler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