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扫描 | “科幻景观 • 文化 • 媒介”学术论坛
◆ ◆ ◆ ◆
上海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主管
有学术的思想 EXPLORATION AND FREE VIEWS
官网地址 http://www.tsyzm.com
◆ ◆ ◆ ◆
全景扫描 · 编者按
“科幻景观 • 文化 • 媒介”学术论坛
撰稿人:张蕾
2019年6月9日,由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探索与争鸣》编辑部、《文化研究》集刊、《媒介批评》丛书等联合主办的“科幻景观 • 文化 • 媒介”学术论坛在同济大学举办。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苏州大学、广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南开大学、暨南大学、广西艺术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嘉应学院、辽宁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国家古籍规范领导小组、同济大学、《探索与争鸣》杂志等机构的3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媒介文化视野中的科幻景观、科幻文艺作品的发展历程与媒介技术进步的关系、动漫和游戏中的科幻、科幻作品的文化背景等主题,各抒己见、激烈交锋。
会议首先由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党委书记张艳丽致欢迎辞。她介绍了学院成立的背景、发展现状以及学院的发展理念等,并希望通过本次会议的交流和思想碰撞,助力学院建设。最后她代表主办方向与会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
清华大学汪民安教授梳理了技术理论发展的历史脉络和关注焦点。他认为技术大体来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8世纪以前以手工业为基础的技术,没有将人和世界分开,人用技术来处理和大地的关系。二是18世纪后期工业革命至20世纪末的技术。他列举了马克思主义传统对于现代技术的批判:马克思看到了技术理论中机器对于身体的束缚,卢卡奇看到了技术对于生活的物化、对于心灵的束缚,以及法兰克福学派更多地看到了技术对于整个社会的铁笼化。三是人工智能阶段。该阶段最核心的特点是技术发明出来的东西有了“智能”,智能开始脱离肉体来存在,智能可以去肉身化。对于如何防止技术肆意扩张可能带来的威胁这个问题,汪民安教授引用阿甘本的话来回答:人类的伟大之处不是实现自己的潜能,而是知道自己有潜能而不去实施!
北京师范大学张柠教授坦言他对于“科幻”的理解最主要的是“科幻文学”。他指出,只要人类仍然受到自然的束缚,人类的科幻想象就不会停止。地球引力束缚了人类的肉身,但也给人类科幻想象提供了空间,这就是文学的魅力。科幻文学、网络文学等是科学技术发明带来的新问题,冲击着人文科学思维方式、思维方法的变化。
北京师范大学赵勇教授介绍了20世纪80年代购买的图书——《论科学幻想小说》引发的思考。在赵勇教授看来,小说是面向过去,新闻是面向当下,科幻小说是面向未来的。技术时代我们处在加速发展的时代,技术将给我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新问题。
复旦大学孙玮教授发言题目是“科幻电影的‘自我’”。她回忆自己从小的就有一个信念——外星人会来接她。由此,引申出人与其他“位格”之间的关系,以及何以为自我、何以为人、何以为主体等思考。孙玮教授总结当今媒介技术发展的特征和趋势是:1.技术嵌入身体(移动终端)。2.技术制造身体(人工智能)。3.心智、身体与自我的关系变化(主体的多样性)。
苏州大学陈龙教授发言题目是“科幻景观——中国特色的科幻传播与媒介生产”。陈龙教授从5G引发的社会关注出发,讨论了现有传播体制在“加速时代”引发的一系列问题。陈龙教授总结科幻作品是一种文化实践,包括:民族情感的超越、未来想象的文化的表述、消费社会的文化实践,等等。
同济大学王冬冬教授发言的题目是“身体的隐退——智能化时代关于身体与时间的想象”。他认为,在我们谈到建构意义的时候,事实上是在讲人与世界形成的关系,即人在世界上如何定位自身。关于人与世界关系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分析时间、空间、身体和运动的关系实现的。在终极的世界面前,这四个要素构成的关系形成了探索意义的过程。
同济大学蒋原伦教授提出“无媒介不科幻”的判断。他指出科学和非科学的界限在于媒介,进而解释道,如果孙悟空是乘飞行器或潜水艇上天入地的,那么就是科幻,如果没有借助器物和媒介,而是筋斗云翻过去的那就是“不科幻”。他还分享了该论断的另一层含义就是借助视觉媒介,主要是指高科技动漫制作技术,否则拍出来的科幻电影就缺少社会认同。此外,蒋原伦教授还分享了“奇幻” “巫术” “科幻”的不同:科幻来自科学知识;奇幻来自巫术;巫术以特殊的方式和神灵沟通(神灵附体)。
复旦大学严锋教授分享了自己首次参加科幻大会时的震惊。在他看来,科幻是一种文化现象,不断促使非现实的想象转换为现实。而这一切又要归功于技术这把双刃剑:一方面让我们更加孤独,另一方面把我们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背后折射了新的人类神话,而人类永远是需要神话的。
广州大学李春雷教授发言的主题是“科幻:一种知识社会学史的考察”。他首先介绍了知识和知识管理、知识传播的涵义;其次,梳理了科幻对知识的建构。他指出除了技术、媒介以外我们应该还有知识。科幻与知识的逻辑关系不是简单的想象力的问题,也不是停留于媒介呈现的层面, 而是以独特的视角和姿态检省现存的“人”“技术”“文化”等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
华东师范大学聂欣如教授总结了什么是科幻电影的核心元素。在他看来,科幻电影一方面展现了人类对于未来的想象,另一方面往往对于科学技术呈现出某种焦虑,即人类向死而畏的焦虑。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张跣教授分享了其对科幻的理解。他认为科幻的核心是科技和社会,不论科幻如何变化都是反应的科技和社会的关系问题。张跣教授还指出现在的科幻具有反面乌托邦的特征。
南开大学周志强教授创新性地提出了“叙事剩余物”的概念并进行了阐释。他指出摧毁力像幽灵一样存在于科幻电影里面,是非常具有魔力的。摧毁力既是意义的黑洞,又是各种意义迸发的源泉。
暨南大学曾一果教授的发言题目是“技术的想象力——关于人、科技与媒介关系的思考”。他从作为文化与文明的技术、作为科学和工具的技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作为魔法的技术、作为艺术的技术以及新媒介的技术想象力问题等几个方面阐释了人、科技与媒介社会的复杂关系。曾一果教授还指出,李斯特等人认为现代社会的想象力体现在地理疆域的开拓上,对未知地理疆域的探索成为现代性扩张特别是西方资本主义扩张的动力。但是新媒介技术的飞跃发展使得人们对于更美好社会的想象和期许都投射在技术上,人们认识到借助于技术,可以实现新的梦想。特别是在赛博空间中,由于真正的地域和疆界的逐渐消失,赛博空间和虚拟现实日益成为被新媒介技术想象力所催生的新的乌托邦世界。
同济大学梅琼林教授指出,人类的学科进入到一个场域时代,很多学科的边界消失。传播学是超学科的、后学科的。梅琼林教授重点指出了人的思想重返文化场域的必要性,他进而指出如何反思,以及进行何种程度的反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同济大学杨晓林教授的发言主要围绕当下影视行业的现实问题展开。他指出国家近年倡导现实题材,许多玄幻剧、历史题材剧被限制。在杨晓林教授看来,不论是历史题材还是科幻题材,都应当紧密联系当下人的现实生活,影视行业应当倡导现实主义精神。
北京社会科学院许苗苗研究员的主题是“网络幻想小说里的时间、空间和次元宇宙”。她区分了奇幻、玄幻和科幻三种不同的网络幻想,指出近年网络科幻题材的作品出现了爆发式增长,并进一步挖掘了网络幻想小说里的科幻渊源。
同济大学徐翔教授的主题是“文化心态与中国科幻电影(2009-2019)”。徐翔教授团队通过大量新浪微博的文本挖掘,分析了我们言说中国科幻电影时“在言说什么、如何言说”。新浪微博从2009到2019年1月约十年的关于“中国科幻电影”的公众讨论和言说中,与美、欧、好莱坞等元素关联的主题显著减少,而与中国元素相关的主题显著增加;负面情绪显著减少,而“无情绪”以及个别积极情绪显著增加。对于微博言说中这种主题和情绪的双重变化,在中国科幻电影生产和产业本身在“中国科幻电影元年”(2019年)之前并无明显的增长态势的情况下,徐翔团队推测它是国家崛起和“文化自觉”的推进过程中,其国民文化心态在中国科幻电影的一种投射。变化的不仅是中国科幻电影,而是对于它的“想象”和言说方式。
同济大学卞清副教授发言的题目是“作为媒介文本的5G——未来生活还是科幻景观?”其勾勒了5G时代到来之后人类生活可能发生的各种神奇的变化?引起现场听众的无限憧憬和共鸣。
广西艺术学院阎爱华教授围绕“未来考古学——当代艺术中的科幻景观”做了报告。其介绍了未来考古学的含义,并向与会者分享了“未来100年中央美院大事记”部分征稿作品。
首都师范大学陈国战副研究员发言的主题是“当代中国科幻电影中的外国人形象”。他梳理了中国科幻文艺史的研究,对比了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科幻文学的特点,并重点分享了自己的研究——1949年以来科幻电影文本中对于外国人的描写。陈国战老师指出科幻文艺的重要价值既不在它的文学性方面,也不在它的科学性和想象力方面,而在于它所提供的社会思潮和社会观念史研究的重要材料。
嘉应学院李俊教授详细分析了科幻、魔幻、玄幻、奇幻等不同艺术形式的特点。在他看来,科幻是最严谨的,奇幻是人文色彩最浓厚的,魔幻是现实意义最强的,玄幻是最自由的。他进一步分析了科幻在其中地位较高的原因,即科幻是有文化基础的,是以科学为基础的,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
辽宁大学魏宝涛副教授分享了其对“未来感”的研究。他认为未来感是建立在习得的、某种集体文化之上凝聚的主题感受,其构建是在不断的传播和记忆中形成的。
对外经贸大学贾佳副教授的发言主题是“基于消费者感知的少儿恐龙科幻文化服务体验研究”。恐龙是少儿科幻作品中非常受欢迎的主题。贾佳老师通过词频统计、社会语义网络分析、情感分析等从消费者感知的视角对少儿恐龙科幻文化服务体验进行了研究,深入描述了当前我国少儿恐龙科幻文化服务的效果。
天津工业大学郑二利老师发言的题目是“科幻文化中的‘元叙事’。她指出,所谓“元叙事”是指叙事背后的叙事,影响具体叙事作品的基本法则。科幻片的叙事通常围绕高科技制造的灾难以及由此引发的冲突展开。在大众影视文化中,科幻影片把类似的担忧虚构成为视觉景观,供大众娱乐消费。科幻影视剧创作了众多的仿生人、机器人、生物人等,并虚构了相应的宏大景观。
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边远老师分享的主题是“媒体融合发展视域下奇幻IP的生成演进范式与文化逻辑”。边远以魔戒、哈利波特、权力的游戏等成熟IP为例展开讨论,通过分析其内核以及生成、演进路径来探讨其带给文化创作和文化生产的借鉴意义。
同济大学汪靖老师的题目是“隐私的终结:西方科幻电影对大数据的技术恐惧”。汪靖老师试图从“隐私终结”的角度,考察西方科幻电影对未来社会“无隐私状态”的想象究竟呈现出哪些基本特征,以及这些特征表现出何种对于隐私的理解。
同济大学鞠薇老师的题目是“重回镜像阶段——科幻景观中的主体性认同与后人类转向” 。她借用拉康的理论讨论了科幻电影中的镜像阶段。
同济大学王晓虹老师的主题是“科幻文化和我们情感的变化”。她指出,技术时代我们对事物的欲值也提高了,在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有一种力量在反抗技术的捆绑。王晓虹老师呼吁大家重新回到身体的在场,回归到我们儿童时代最纯真的时代。
有学术的思想 有思想的学术
聚焦中国问题
秉持人文立场
转载 | 合作 | 咨询 | 建议
人文社科学者的平台
欢迎一起“探索与争鸣”
更多精彩,尽在探索与争鸣
Recommended reading
点击下列标题 阅读更多杂志讯息
| 一个人的四十年
| 重识中国与世界
| 城市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