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兰 | 5G时代“物”对传播的再塑造【“5G:‘鸿蒙’初开的信息革命”圆桌会议⑥】
◆ ◆ ◆ ◆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主管
有学术的思想 EXPLORATION AND FREE VIEWS
官网地址 http://www.tsyzm.com
◆ ◆ ◆ ◆
注:自2018 年6月1日起,本刊只接受《探索与争鸣》网站投稿。请收藏唯一真实官网地址www.tsyzm.com。原编务邮箱tsyzm@sssa.org.cn 停止使用,原投稿邮箱tansuoyuzhengming@126.com为编务邮箱和应急邮箱。
5G时代“物”对传播的再塑造
彭兰 |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新媒体研究中心主任
原文原载《探索与争鸣》2019年第9期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下载全文
非经注明,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彭兰教授
5G技术将进一步推进移动化与智能化这两大媒体发展的趋向,并使得两者交织、融合,这不仅会带来今天的传播手段与形态的升级,更有可能会塑造出一些新的传播形态,更新我们对媒介与传播的认识。而在5G推动的传播变革中,“物”所扮演的角色将尤为突出。
5G时代,万物皆媒
5G的特点之一是连接数密度大。据技术方面的预测,连接数密度可以达到100万个/平方公里,这意味着,物联网应用将在5G技术推动下实现突破,万物可被数据化、被监测,物与物之间可以实现智能互联,物与人也可以实现多种方式的互联。从传播角度看,一个“万物皆媒”的时代将到来。
梅洛维茨认为,传播媒介有三种方向,作为渠道的媒介、作为语言的媒介和作为环境的媒介。这三种方向也是当今媒介研究的主流视角。渠道视角重点关注媒介如何跨越地域将符号和信息从发送者传输给接收者,语言视角重点关注媒介如何形塑信息并建构发送者、信息、接收者之间传播关系的方式,环境视角则关注媒介系统和机构如何促进和组织人类交流与传播。
5G时代的万物皆媒,同样体现在这三个层面,各类智能化、联网的物体,不仅在渠道层面建构了新媒介,也在建构着新的信息形式以及新的传播关系,进而可能带来与今天以人为主体的传播所构建的媒介化环境完全不同的新媒介化环境,这些都会意味着今天已经在发生动摇的大众传播会受到进一步冲击。
而如果超越大众传播的视角的话,我们可以看到,事实上,一切物体本来都是媒介。物体以不同的方式承载着信息,有些信息是以文本的方式(文字、音视频等)传递,也有些信息是以其他方式(如物体的物质形态与属性、生物的DNA等)呈现。而5G时代的智能化万物,不仅会促进文本形式信息及传播的发展,也会使其他形式的传播的意义逐步凸显。
“万物皆媒”进一步改写大众传播
互联网的普及与应用,已经在一定意义上对传统的大众传播形成了冲击,使一些传播要素发生了变化。5G时代万物皆媒的实现,会进一步改写大众传播要素及模式。
(一)“物”成为新的公共信息“传播者”
在今天的大众传播中,当我们说到传播者时,都是指向人。而5G时代,无人机、各种环境中的摄像头、传感器等可以超越人的时空局限与感官局限进行信息采集,其中的一些具有公共价值的信息可能经智能系统自动加工后直接发送给用户。物成为另一种类型的公共信息的传播者。
物作为传播者,可以在时间的延续性、空间的广阔性、信息采集的多维度等多方面延展人的能力。同时,物的传播偏向在于以客观的数据的方式来呈现现实环境或对象,这也可以对人的主观描述与判断形成补充。
但物采集与发布的信息是否真的可以做到完全客观、完整、全面地反映现实世界?以往媒体的“拟态信息”环境,主要是由人的选择建构的,而未来当物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生产者时,它们被安置的位置、工作状态、系统设置等,也是具有选择性的。因此,“物”可能以自己的方式构建一种拟态环境。进一步,如有国外学者指出,人工智能、自动化等技术有可能成为具有自主性的“物”的力量,参与媒介化的现实建构。
而在物的背后,仍然有人的力量的控制。例如,在以往的一些案例中我们能看到,一些本来是作为全天候的环境监测设备的摄像头,可能会在一些关键时候“失灵”。这里面有巧合的情形,也有人为因素的作用。对传感器、智能物体及其数据的控制,也会成为传媒业及媒介化环境建构中的新权力。
(二)新终端营造“升维空间”与“自定义现场”
电视这样多媒体传播的渠道,也只能在“二维”(平面)空间里对事物进行有限度的还原。而在5G环境下,基于VR/AR/MR技术的新终端可以使媒体信息升维到“三维空间”甚至“多维空间”(基于AR等技术形成的现实三维空间与虚拟空间的叠加),人们可以获得更丰富的感官体验。
更重要的是,空间的升维带来了人与“现场”的全新关系。在传统的电视直播中,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人们所观看的现场,仍是被安排、被调度与被导演的。而5G带来的实时、高清VR直播的应用,会重新定义“现场”。不在现场的人获得的信息、感受,与在场的人会越来越接近,观看者由此真正获得“在场感”,并且可以“自定义”现场,即自己设定在现场中的位置、关注对象,从自己的角度来观察与解读现场。
升维的空间与新的现场感,也会为人际传播带来新的形式与体验,多维空间的应用会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三)智能设备构建新传播网络
以往的大众传播,是基于媒体的单向传播渠道,不同渠道间是平行的关系。但社会化媒体时代,人们的社交网络成为了公共信息的传播渠道,并且这是一种纵横交织、相互连通的传播网络,每个新媒体用户成为了公共传播网络中的一个节点。在5G技术、物联网以及其他智能化技术的支持下,智能化物体(包括智能家居设备、智能联网汽车等)也会加入传播网络中,带来无所不在的传播。
这种传播网络会强化物的传播者角色。传感器等物在自动采集到一些重要信息后,可以通过自主的渠道面对特定对象进行信息发布。2019年6月,在四川宜宾等地区发生地震时,在震区的一些传感器监测到地震波后,向成都等地区的居民自动推送了相关的地震预警信息。类似的,在未来,监测空气和环境质量、车流状况、人群密度甚至人群健康状况的传感器,都有可能直接与用户的各类终端相连,并且自主发布信息。这使得媒体在这些信息发布方面的作用被削弱,甚至在某些类别的信息发布中,媒体的“传播者”角色有可能消失。
当可穿戴设备等传感装置可以直接采集并发送人体的相关数据时,人体本身也将成为一种完全意义上的终端——人肉终端,人的状态、行为、需求和所处的环境被全方位感知与数据化。人体发出的数据,被独立使用时,是个性化服务的依据,而被集合使用时,则可能成为了解某个人群状态、某种社会动向的基础。例如,通过对大样本的人体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了解人群的健康状态与动向,对大规模用户的地理位置的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可以了解一个地区的人口密度或某个特定时间段的人口运动规律。
而在智能家居设备的支持下,新终端构成的传播网络也会促进不同主体间的新传播关系的建立。例如,未来家庭内的人、家居物体、空间环境、公共信息、服务等之间会形成多种交互链条,建立起人-物、物-物、物-空间环境、物-服务等新的传播关系,传播行为将弥散在家庭的各种日常活动中。
5G技术将推动车联网的应用,汽车也将成为新的媒介,车与人、车与车、车与环境、车与公共信息系统等各个层面的信息全面交互,将带来一个新的传播系统。
而令人担忧的是,新的终端与传播网络的出现,也会使得隐私泄露风险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四)可穿戴设备等智能物体推动场景化传播
大众传播是面向不确定多数进行的无差异性传播,即使在“分众化”“小众化”趋势下,虽然传播的对象群体变小了,但传播的具体场景仍然被忽视。而移动时代,面向不同场景提供针对性内容与服务的思维开始出现。可穿戴设备等智能物体的推广应用将推动场景化传播。从理想状态来看,构成移动场景的基本要素应该包括:时空与情境、用户状态与需求、社交氛围等,再进一步细分的话,场景还可以分为共性化场景与个性化场景两个不同层面。
受到技术与思维的影响,今天的传播者对场景的理解与应用主要考虑的是共性化的时空与情境因素,很难对个性化的用户状态及实时需求进行分析。5G技术广泛应用后,可穿戴设备或环境中的传感器等,可以解决用户实时状态与需求分析的问题,例如,可以通过对用户视线的分析来理解用户的关注点与需求,以便为用户提供必要的信息与服务。因此,未来内容的智能分发,不会仅仅是集中于某一平台的算法分发,而有可能以个人管家的方式,通过个人化的场景适配实现。场景化数据分析也会促进内容生产的个性化与精确化。
人-物、物-物互动建构新传播
5G时代的万物皆媒,带来的冲击不仅是大众传播层面的,它也带来了人与物、物与物之间新的传播关系,也可能带来新的传播形态。
(一)物成为外化人的自我传播的中介
传感器等物,为人对外界的感知提供了新的手段。物所测量、反映的数据,成为人体状态、人的活动甚至人的思维的映射,因而物也会成为感知人的一种新媒介。
这样一种新的感知媒介,一方面为内容与服务的提供者精准了解用户状态与需求提供了依据,甚至可能将对用户的认知深化到生理信息层面;另一方面,也为人的自我感知、自我传播提供了一种新媒介。
以往人类的“自我传播”(内向传播),是“主我”与“客我”之间的对话,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审视与反思,有时它也需要一些外在的中介——从古老的日记到今天的社交媒体。传感器等智能化物体,成为了另一种自我传播的中介,它使人对自身的物质层面(身体状态、运动等)有了更多自我观察、检视的机会,甚至过去被认为是不可量化的精神层面的反映,如情绪与心理状态等,也可以因一些可穿戴设备而被量化。这也可能会促进人对自己的物质化状态的更多关注,促进“精神自我”与“物质自我”的对话。这种自我观察并非完全是个人化的,某些时候,它会被公开并成为个体自我表演的一种手段。例如,社交平台上人们每天步行数量的比较,成为一种公开的竞赛。
当物在量化、外化着人时,也会给人带来新的约束,虽然看上去物的数据是人的状态的自然反映,但是,当这些数据成为自我或他人的一种评价指标时,人们会为了获得更“漂亮”的数据而反过来改变自己的行为。相比在社交媒体里修饰自己发布的内容,行为的改变一般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原来属于“精神自我”与“物质自我”的对话,会变成个人与他人、环境之间的一种互动。物也会成为外界对人的深层监视的一种新手段。
(二)人-物新互动将赋予传播“物质性”新内涵
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人与人的互动可以通过远程的方式实现。5G条件下,人与物的互动,也可以以远程互动的方式实现,且这种互动不仅是在信息层面,更是在物理动作层面。5G的低时延(时延水平将达到毫秒级,约相当于人眨眼时间的百分之一)特点,让这种互动与在场的互动几乎没有差别,远程的操作可以变成在场的操作。在国内,基于5G的远程人体手术尝试已经取得成功,远程驾驶也被认为是5G技术的重要应用场景。这些在过去无法想象的隔空操作情景,在5G时代或将成为常态。这对于人的官能的延伸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近几年,国内外的一些学者越来越关注传播的物质性,呼吁要抛弃“媒介-物”与“人”的二元对立思维,研究人、符号、文化的经线与物、媒介、技术的纬线是如何交织的,关注一切“物”与“物质”的媒介构成、媒介要素、媒介过程和媒介实践。但是,现有研究中,人们关注得较多的仍是传统意义上被称为媒介的物及其物质属性对传播与人的认知的影响。而在人与物的远程物理性实时互动中,不仅媒介的物质性(即5G对信息传播速度带来的质的飞跃)起了作用,而且传播的主体之一也是物,更重要的是,其传播的是物理动作,或者说是物质运动。这为我们理解传播的物质性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甚至可能开辟了一种全新的传播形态。
另一方面,5G、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将拓展普通人对物质世界的认知方式,基于传感器获得的精准数据做出判断与行动或将成为常态,如,人们随时可以通过传感器看到家中培育的植物的状态并做出相应调整。虽然过去在科学领域中用仪器测量物体状态的方式一直存在,但只是作为少数人掌握的技术存在,5G时代这样的应用会逐渐走向普通人,进入日常生活场景。就像互联网从技术人员的专属领地走向大众后带来了传播的深刻革命一样,传感器作为人认识物质世界的中介手段普及后,也可能会创造人-物间的新传播,为传播的物质性带来新的诠释。这些没有纳入以往的传播学研究的人-物的传播关系也有待我们进一步去认识。
(三)物-物互联构建新传播形态
以往传播学关于传播的研究,都是围绕人的活动展开,但在5G和人工智能并行的时代,正如有国外研究者指出,我们正在见证智能物体的出现,它们可以从经验中学习并自我指导。传播正在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转向机器与机器之间的互联。
无论是智慧城市、智能家居还是自动驾驶、车联网等应用,都将开启全新的物与物的智能互联系统。虽然从技术角度看,物-物互联更多是一种数据与计算行为,但是,它也是一种传播,也是传播主体借助渠道进行的互动,其目标是提高分析判断力、决策调控力、协同行动力以及智能学习能力等。数据采集维度与能力、计算与分析水平、传输速度等都会对传播的结果形成影响。虽然很多时候物-物传播仍是人-人传播的中介,人们也期待物-物传播仍是以服务人为终极目标,但是我们也会产生这样一种担忧:物-物的传播是否会摆脱人的控制,甚至反过来形成对人的控制?
5G技术以及未来的技术将带来的人-物、物-物间的新传播,在今天才初露端倪,当下我们的理解力、想象力或许还不足以对它们的全貌做出描述与判断,更难以做出深入的分析。但无疑,面对一个将要到来的新的传播时代,我们需要有接受挑战甚至颠覆的心理准备。
有学术的思想 有思想的学术
聚焦中国问题
秉持人文立场
转载 | 合作 | 咨询 | 建议
人文社科学者的平台
欢迎一起“探索与争鸣”
更多精彩,尽在探索与争鸣
Recommended reading
点击下列标题 阅读更多杂志讯息
| 一个人的四十年
| 重识中国与世界
| 城市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