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5《十月》·散文(李庄行)︱张怡微、林森:烟雨李庄
青年作家/张怡微
旧日的静定
张怡微
到宜宾当日很折腾,飞机晚点,接我的师傅看起来是个硬汉。他就一个人,面无表情,举着牌子。我说你接的人是我。他就转头去开车了。直到开了半程,他突然递给我一瓶水,然后开始听许茹芸。公路上都是树,听说四川就都是树,以及连绵的、明灭的远山。还有坏掉的路灯,一闪一闪,隔三盏就有一盏坏的,如光的裂帛。可惜《泪海》里的裂帛,无论多么干脆都看起来有点娘。天气非常溽热,没想到隔天就泥泞凛冽起来。因为没有任何防护手段,也没有心理准备,忍耐就变得十分具体。
想到四川,好多年前,当我还在沾沾自喜自己是个青春文学作家的时候,就有一些粉丝给我写信。其中有一位,现在成了我最好的朋友之一。当时她来找我,是想让我写一个支内后代的故事,她说起曾经教过他们的老师,都是学历很高又满腹牢骚的才子。而我当时的阅历,显然是写不出来什么像样的东西的。我的同情和理解,也都是客套的。我们认识第二年,有一次她兴冲冲地说在上海找到了一家非常正宗的麻辣烫,真正的麻辣烫,要带我去吃。那是个大冬天,我也很兴奋,因为冷,又因为麻辣烫我懂啊,学校门口遍地都是。那家店在宜山路上,很靠近我小时候会活动的区域。然而,后来我记得窗户上白色的雾,记得脚下黏黏的地面,记得台面上冰冷的王老吉,以及一桌尴尬的串串。因为太辣太辣了,我吃不了。即使我们说着上海话,好像老朋友一样,我依然从她眼睛里看到了失望。一些较为沉重的人生问题,突然在麻辣烫的气味中浮现出来,吞噬了一些轻盈的、不愿负责的寒暄……我已经不太记得我们后来为什么会建立起越来越深厚的友谊,总之现在有时我说“你下班吗?我来找你吃面。”她会说,“别来,忙。”她还会吐槽我一生都欣赏不了川菜的美好,身上湿气太重。但每次吃饭,她都能找到一家新的超好吃的本帮菜,然后很不经意地对我说,也许你会喜欢吧。前年有一次小聚,我们谈笑风生直至笑话都说得差不多了,我才突然想起要问她,“那你上海户口拿到了吗?”她笑笑说,“最后一年了。”又说,“我妈也回来了。”我很为她开心,问,“真的吗?永远吗?”她又说我是神经病。她昨天叮嘱我一定要自己去吃个面,在看一看旧日里学历很高又满腹牢骚的老牌才子的同时。
《十月》杂志的颁奖活动,我受邀参加,自然很荣幸。但更高兴的,是可以去看看李庄。
我对李庄的了解,大概来自于费慰梅的《林徽因与梁思成》。想到前年我曾在台北看过一场评弹《林徽因》,与想象中的很不一样。在李庄,我才重新找到了旧日里理想与热忱的涟漪,没有传奇、也没有坊间流言的甜腻,像林徽因自己在1939年写的,那是“抖战着千万人的忧患,每个人心头上牵挂”。
战时李庄的气候与生活都远不如昆明,没水(“对一个家庭来说,一口水缸是如此重要”)没电(“最好和村民一样,天黑下来就睡觉”),通货膨胀也厉害,两人的研究经费几近枯竭,吃穿都要以最原始的方式生产及严格控制用度。梁思成曾经写到李庄的生活,“是很难向你描述也是你很难想像的:在菜油灯下,做着孩子的布鞋,购买和烹调便宜的粗食,我们过着我们父辈在十几岁时过的生活但又做着现代的工作。有时候读着外国杂志和看着现代化设施的彩色缤纷的广告真像面对奇迹一样……我的薪水只够我家吃的,但我们为能过这样的好日子而很满意。我的迷人的病妻因为我们仍能不动摇地干着我们的工作而感到高兴。”
然而想象的苦总不及目之所见那么具体,真的感受到了一鳞半爪,心下仍然是震惊的。我们见到了狭窄如监狱的史语所寝室,也见到了营造学社L形的长短臂,也吃到了李约瑟可能会笑一笑的鸭子。如今的李庄正在大规模改建,也许早晚会以一个更为商业的面貌出现,一切都奔着欣欣向荣而去,好像新的历史总会说服旧的困境。在新景观就要替代旧魂灵的同时,我们还能看到一点不那么“精致”的真实的土壤,真实的生命与空气,依然是件让人高兴的事。1941年到1946年,在生活与身体的双重困境之下,梁思成与林徽因在李庄完成了《中国建筑史》的写作工作。当艰困与诗心混淆一起,才情与日常生活居然碰撞出了奇异的火花。林徽因说梁思成不会做家务,“而家务事却多得很,都来找寻他。就像任何时候都有不同车次的火车到达纽约中央火车站一样。当然我仍然是站长,他可能就是那个车站。我可能被轧死,但他永远不会。”这个故事我听过很多次,但真的看到眼下的风物,还是觉得奇异。那也许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生活,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希望,面对心里的奇迹,耕耘日常的困顿。如今菜园子里有两人的塑像,显然是新的,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呢。我觉得,大概是少了心里的“纽约中央车站”,那和为柴米日日发愁、且被严重的脊椎病困扰的梁思成“读着外国杂志和看着现代化设施的彩色缤纷的广告”可以说是相似的割裂,也是相似的、克难中闪耀的微光。
去年有一部青春电影很受人关注,叫《无问西东》,其中扮演王力宏母亲的米雪对儿子说过几句话很打动人心,“我想让你享受到人生的乐趣,比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比如享受为人父母的乐趣。我怕你还没想好要怎么过好这一生,命就没了。”索引描迹,很可能是来自于林徽因《哭三弟恒》。“我曾经每日那样想过了几回:你已给了你所有的,同你的弟兄,也是一样,献出了你们的生命;已有的年轻一切,将来还有的机会,可能的壮年的工作,老年的智慧;可能的情爱,家庭,儿女,及那所有生的权利,喜悦;及生的纠纷……”林徽因的弟弟林恒,1941年在成都与日本飞机空战中阵亡。她所亲历的,也正是《无问西东》中以历史的后见之明借“母亲”之泪所忧心的。三年后,这首著名的悼亡诗写于李庄。
流言似乎沉溺于自身,总不愿相信真正的担当是多么残酷、苦痛,又充满理想的光芒。离开李庄时在游览车上看到一个没有穿鞋的农人,正淡然走过自己的土地。想到林徽因在《窗子以外》里写的,“不管你的窗子朝向哪里望,所看到的多半则仍是在你窗子以外,隔层玻璃,或是铁纱!隐隐约约你看到一些颜色,听到一些声音,如果你私下满足了,那也没有什么,只是千万别高兴起说什么接触了。”
我们在和风细雨里眺望的人,唯有尊敬可以献出,千万别高兴起说什么接触了。
谢谢《十月》。
青年作家/林森
烟雨李庄
林森
在李庄的时候,李庄正处于烟雨之中。来到这里之前,总觉得这个名字,只是一个村名,那里有最普通的中国农民和祠堂,可也正是它,敢在“李庄”之前,冠上“中国”二字。当这四个字贴合一起,便莫名有了某种厚重甚至悲壮感——当我们在烟雨之中去感受李庄与抗战期间的那一段迁徙的历史,便感觉这种厚重和悲壮,绝非没有来由,那背后,是被战火所驱逐的狼狈与不屈,也是文化生命力的坚韧和勃发。因此,倒也有了一种更为奇特的感觉了:要看李庄,也非得在烟雨之中不可。面对长江宽大而貌似平静的水面,烟雨是点活这一切的最后一笔;面对那些雕刻精美让人惊叹的老建筑,烟雨也增添了某种岁月沧桑;最重要的,只有在这烟雨之中,李庄最让人唏嘘的那段生命华章,才更加散发出它深远而悠长的感染力。
战火让长江边上的这个小小的地方,与宽大、古老却又灾难深重的“中国”相遇,使得李庄产生了某种涅槃般的重生。在此之前,李庄当然也是最中国的,长江缓缓流淌,古建筑屹立不倒,水位不时上涨,裸体的纤夫们,以腰身拉动那些要逆水而行的大船——这些纤夫们,不仅有男人,也有女人。这里的女人,不娇滴滴,而是裸露出跟男人一样壮健的身躯和力量,后来人看到她们的赤裸的身体,感受到的是浑厚而让人心酸的母亲和土地,而不是气息暧昧的欲望。可仅仅这样的李庄,还是不够的,它还得用它的直接、莽撞,用它拍着胸脯发出铿锵声响的邀约,与中国,来一次相遇:“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李庄人身处偏远,可正是这种某种乡下人“鲁莽的豪气”,使得它得以招揽来了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中国营造学社、同济大学、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和金陵大学文科研究所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傅斯年、董作宾、李济、梁思永、石璋如、梁思成、林徽因、陶孟和、王献唐、吴定良、童第周、罗尔纲、罗哲文等名字星光灿烂,一万多名文化人汇集在此。李庄因此不仅仅是额头冒汗、奋力苦行的纤夫般的李庄,而变成了文化璀璨、精神超拔的李庄。我们当然也知道,除了这些活着的“移动国宝”,还有无数躲避战火的古籍、文玩、字画等国宝,从水路送达李庄,在这里得到过安歇和庇佑。
那么多大师和国宝在此停留,当然是因为李庄人的热情和豪气,因为这些逃难的人都看中了这里有山绕水淌,有天然屏障所带来的安全感。可交通的闭塞,在隔绝战火的同时,也给做学术研究的人,提出了一个巨大的难题,在这里,什么都匮乏,研究要如何开展?当年在这里的同济大学医学院,不也曾为了一个显微镜而焦头烂额?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那些学术大师们,以某种纤夫般的不屈精神,拉着中国文化这艘古老的大船,昂首前行。诸如《中国建筑史》《居延汉简考释》《国史金石志稿》等经典的学术著作,都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诞生的。而先后从李庄这个小地方走出去的院士、学者、专家,数量更是比很多省份都多。这就不能不让人想到文化的影响力这个老话题。
李庄当年的十六字电文,不但让这些学术大师们在这里度过了一段远离战火的安宁岁月,也让李庄的学子,近距离地接触到真正的文化风采、学术风度,李庄的青少年们意识到,要拉动这个世界,不仅仅需要蛮力和汗水,更需要安静、思考和文化的风骨。李庄和这些文化人的相遇,是这些文化人的幸运,他们可以暂时躲避敌机和枪炮,可以不用像那些战场上的士兵一样,随时处于厮杀的状态,他们有了安静和闲暇,可以近距离接触此前从未有机会靠近的土地和生活在这里的人民,流淌的长江水、赤裸的纤夫,都很有可能使得他们明白了一件事:文化绝不是象牙塔尖的思想游戏,而是与无数人的生命、生活连接在一起的。他们也因此,可以耐心地在煤油灯的昏黄光线下,以更高远、宽阔的目光,看待文化、历史与人民,此前本来没那么迫切去完成的学术研究,反而在一种自我要求、自我约束的使命感之中,被完成了。而对于李庄人来讲,文化所带来的眼界大开,是一种不可逆的影响和浸润,这里的年轻人,在与学术大师们的近距离接触中,不仅仅是感知,更是模仿、学习乃至后来的创造,李庄人对文化的态度,有了一种彻底的更新。在这里,追求学识和文化,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李庄后来才人辈出,至今仍在各个领域产生着广泛影响,这都是当年那些大师们所埋下的文化种子,在今天的开花结果。
时至今日,后人以一种游客的心态来到李庄,欣赏江水缓缓流淌而没法感知水下的暗流涌动,迎面江风而不知这些风当年也曾吹拂过那些在自己国土上狼狈逃亡的文化人。后人们在这里看美景、吃美食、喝美酒,并把这一切晒到微信朋友圈,引来点赞和评论,美景美食美酒的画面传达出去了,面对着这一切的一张张笑脸也传达出去了,可那些历史深处忧伤而沉重的目光,并没有传达出去。好像是出于一种警醒,李庄下了雨,一把把雨伞撑开,走在石板路上的人,不能不在看着眼前这些文化遗迹的时候,眼中散出迷离却忧虑的光芒。那些消失在时光中的先人,已经借着这场雨,来此和他们相会,提醒他们永远不要忘了,曾有那么一段时间,我们的人民曾那样生活过。
我甚至觉得,李庄的烟雨,不仅仅是一场从空中落下的隐喻,而应该像白肉、白酒、白糕一样,变成李庄的“标配”,手撑雨伞、脚踩石板的人,才能一步步,走进真正的李庄。
《十月》,2018年第5期,目录
特 稿
《十月》:改革开放四十年文学的缩影/7 孟繁华
中篇小说
婴之未孩/14 计文君
鳄鱼猎人/44 邱华栋
鸟兽散/92 包 倬
短篇小说
棚户区的毕尔/63 王祥夫
禁指/81 斯继东
旧铁轨/187 夜 子
七日之约/179 高满航
小说新干线
突然响起一阵火山灰/114 徐 衎
乌鸦工厂/142 徐 衎
隐喻解说者说(创作谈)/159 徐 衎
因犹疑与困惘而写(评价)/161 李蔚超
散 文
邮局/77 李敬泽
李庄行/195 李 浩 张怡微 林森 朱山坡 文珍
思想者说
生生之门/163 叶浅韵
科技工作者纪事
他像高铁一样奔跑……/210 李木马 黄丽荣 刘华
诗 歌
半梦幻状态/226 王学芯
从庸常中升起的/229 毛子
被闪电照亮/232 沉河
诗二首/235 老贺
余生纪念碑/237 朱涛
艺 术
封面 俯瞰·微揽之一(油画)薛广陈
封 二 三 名作手稿
封面设计 赵平宇
篇名题字 钟海涛
▼悦-读
2017-4《十月》•发现李庄|金铃子:我打着油纸伞走过李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