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专稿︱余松:给忘却者以记忆,给无名者以铭记——我为什么要写《故乡》
余松,70后中生代作家,曾经从事过八年的期刊编辑工作,从记者、编辑到编辑部负责人,后又在一家IT企业担任高管七年。现为自由职业者,从事纯文学写作,在2018年出版了长篇小说《故乡》。其写作以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洞察,展现着人性、社会与这个纷繁复杂的时代。
给忘却者以记忆,给无名者以铭记
——我为什么要写《故乡》
余松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无论是现实中,还是在心里。我的故乡在吉林省中南部一个毫不起眼的小村子,那里交通不甚便利,除了很少的耕地,已经被盗罚得很厉害的丘陵,几乎一无所有。她由三个小屯子组成,一条铁路在中间屯子后面穿过,三个屯子之间是稻田和旱地,那里的人和其他地方的一样,毫不起眼,默默地活着。
村子在人丁最旺盛的时候也不过千把人,每个人只有不到两亩田,水田多一点儿,自从八十年代初开始实行包产到户后就能吃饱穿暖了,盖了砖瓦房,后来还修了水泥路,偶尔去镇里或县城洗个热水澡,而且就快要吃上自来水了。经过几十年,村子除了人越来越少,越来越冷清外,没有太多变化。每当在城市里见到扛着用编织袋子装着铺盖的农民,我都觉得心酸不已;每次我从北京回到那里,都有种刻骨铭心的悲凉。可这就是他们的生活,仿佛有什么魔力,无论在那里,最后都会回到那个出生的地方。
想写故乡的想法由来已久,第一次应该在1999年,或者2000年,写了一个带领村里人致富的人,是以我父亲为原型,尽管他其实只是个脾气暴躁,性格懦弱,很善良又不愿承担责任,在村里做了十多年会计的人,写了差不多有十万字的时候放弃了,当时就感觉错了,那是一个形象高大的农村英雄,不是我想要写的。那时的文笔也很是稚嫩,尚不足以成就长篇。
第二次是在2013年年初,本来是打算回到故乡几个月完成素材的收集和构思,当时也想先写一部纪实作品《一个小村的断代史》,拍摄一个《小村影像》的摄影集,也可能还会有一个视频集。但是写作一部农村长篇小说的想法越来越强烈,于是放下纪实作品和摄影集的想法,经过差不多半年的资料收集,整理,构思,把所有的人物、情节都设计好了,按照年代顺序开始写,这一次走得更远,大约两三个月写了有二十万字,然后又放弃了。我本来是想通过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来展现真实的农村,过于庞杂的人物和情节使得结构松散,无力,阅读上也缺乏吸引力。现在回头来看,当时无论在构思上还是情绪上都还没有做好准备。
第三次也是在2013年9月份或者10月份,重新设计了人物,在结构上更紧凑,人物和情节的内在关联性更强,在感觉上也更接近于动笔了。然后就是开篇,写了几个都不满意,终于过了差不多一个月时,和母亲通电话时她提起以前的邻居戴大娘的死亡, 从她的经历中,我开始真正进入到《故乡》的写作氛围中,终于沉浸在只有遥远的故乡才能带来的那种怀旧、感伤和虚无之中,从一个衰老生命的死亡,进入到我的《故乡》。
《故乡》从2000年开始构思写作到2015年结稿,经历了15年,停停走走,也算是三易其稿。回头再看,还是有很多感慨和收获。
思想的深度成就着作品所能达到的高度。回过头来看《故乡》的写作过程,其实就是自己思想不断成熟,不断深入的过程,从简单的塑造一个农村致富带头人的光辉形象到展现一个自然真实的乡村全景,从简单到复杂,从重复到独立。一部作品最重要的不是内容,也不是形式,而是思想。《故乡》中的那些情节都是我经历过的,一直都在我的脑海里,但是在二十多岁,甚至三十多岁时我都是写不好《故乡》的。这也是我写作以来的最大感受。
真实即力量。我把《故乡》定义为纯粹的现实主义,不讴歌,不矮化;不俯视,不判断。为了达到这种设想,在写作中,我尽量摒弃作为写作者的情绪介入和价值判断,在具体的情节设置上,完全摒弃了我自己家庭发生过的事情,这样可以更好地作为一个旁观者,冷静,客观地叙述他们的生活,生产,他们的喜怒哀乐,生老病死。
杨早兄在3月24日的《故乡》分享会上说,“一方面我们渴求真实,一方面我们又希望摆脱真实或者说现实。” 我很是认同。中国的普通乡村社会究竟是什么样的?中国的普通农民到底是如何生活的?其实也就是中国农民在这个时代中的生存史。这是我在《故乡》里尽可能想要做到的,忠实于真实,保持距离和尊重,不求曲折、离奇,虽然有的情节看起来出乎意料,像赤脚医生杨淑华的死,段长星的离奇失踪等,但是以乡村的自我逻辑又合乎情理;也不去迎合读者对于故事性和单线叙述在阅读上的偏爱。
也正是因为真实和尽可能地客观呈现,使得《故乡》能够成为一个跨界的文本,就像于建嵘和刘苏里两位老师所说的那样,在社会学及人类学上具有一点参考价值。
写作经历了那么多年的各种变体,终究要回归到现实主义的本体,或者再出发,问题仅在于怎么写而已。
编年体的架构与互证关切式的叙述。在构思时要展现近四十年的时间跨度,加之设置了四个家庭,十多位主要人物,多点并进,交叉叙述,最后就采用了编年体的形式,分成四个年代(1980年代、1990年代、2000年代和2010年代),这可以在时间线索上更清晰,也更容易将时代背景带入进来。另外,编年体的体例与《故乡》在叙述上所呈现的客观性也正好相得益彰。
另外的一个结构设置是四个家庭,为什么要设置四个家庭,而不是更集中,更容易阅读的一个或两个家庭?因为这四个家庭是农村的四种代表性的家庭形态,其中代家是最普通的农民,我把它定义为农村的永居者,对土地极度依赖,没有能力脱离农村;陈家是具有商业意识的农民,除了耕种,充分利用情势进行一些初级商业活动,比如收购倒卖粮食,搞运输,所以陈家的生活是米村最好的,也是眼界最宽,最有实现各种可能性的;张家是农村的掌权者,张书森做了十几年的书记,属于官僚阶层;还有就是农村一个特殊的家庭形式,段家这种半工半农的,小段是粮库工人,吃“红卡片”的工薪者,妻子是农民,有土地。
在文本的叙述上,邱华栋老师点评得很是精准:“把代陈张段四家人的命运整体性地摆置于生存流变的复杂性中,交错融合并极力使每个个体互证关切,时间、空间、土地、环境与脉动、基调、气息、情绪全盘异质同构,共抵多重主题。”实际上,在“使每个个体互证关切”这一点上,写作时并没有清晰意识到,只是处于写作时的自觉,觉得到了某个节点或时刻自然就要提及某人某事。
生命的本质相同,都是有尊严的,应该被尊重的。写这部作品时,我总会想到他们默默无闻、自生自灭的命运,好像他们在这个世界上不曾存在过。我一直觉得,不把《故乡》写出来,我的生命就是不完整的,这就是我的真实想法。我想要呈现的是一幅农村的清明上河图,不美,不曲折,不离奇古怪,只是一个真实的农村。
那就是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命运。他们在那一小块土地上生存、繁衍、死亡,走出去,又回来,一代一代,就那么活着,好像从未存在过。
▲2019-2《十月》目录
非虚构
六号哨位/005 王昆
中篇小说
鸭镇疑云/059 曹寇
渠潮/091 班 宇
胡不归/118 李清源
短篇小说
泰国白/164 黎 晗
替代者/175 李 唐
散 文
耶拿战役之后/151 周大新
小站秘史/155 李修文
思想者说
茨维塔耶娃的布拉格/079 刘文飞
世界文学期刊概览
二十世纪西班牙的文学杂志/187 于施洋
西班牙语美洲文学期刊一瞥/195 赵振江
译 界
山巅之险:加里·斯奈德诗选/201 柳向阳 译
科技工作者纪事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206 马 拉
诗 歌
完整的彩虹/220 张执浩
大象与蟋蟀/223 津 渡
笑容的伦理/226 商 震
在大海的桌面上/229 胡茗茗
归去来兮/231 傅荣生
沁源诗章/232 郭新民 李元胜 大 解 臧 棣 等
艺 术
封 面 红 之四[局部] 周 力
封 二 深山寄情(素描淡彩) 王沂东
封面设计 赵平宇
篇名题字 霍俊明
▼悦-读
2017-4《十月》•长篇小说(选读1)|红柯:太阳深处的火焰
2017-4《十月》•长篇小说(选读2)|红柯:太阳深处的火焰
2017-4《十月》•长篇小说(选读3)|红柯:太阳深处的火焰
微信·专稿︱邱华栋:我们能否回到故乡?——评余松的长篇小说《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