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繁华:“我爱中国,也爱社会主义”——我所知道的釜屋修先生
“我爱中国,也爱社会主义”
——我所知道的釜屋修先生
釜屋修先生是日本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的创会代表。也是日本当代研究中国当代文学最优秀的学者,他在日本驹泽大学教书。因为专业关系,他经常来中国。那时我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经常在国内各种中国当代文学的会议上看到釜屋修先生。釜屋修先生总是温文尔雅冲淡平和,头发花白,衣着整洁,戴着金丝眼镜,一个典型的日本教授形象。每次见面他都会说:“有机会到日本看看吧。”友善又不失分寸。
早在1983年5月,釜屋修先生就创立了“日本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那时,中国也刚刚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中国当代文学当作一个独立的学科,出版的当代文学史著作屈指可数。国外研究中国当代文学的困难可想而知。“日本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是最早也是唯一成立于外国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他们每月定期举行讨论例会,不定期出版研究会刊。会刊有对中国当代作家的研究和评论,也有思潮和现象研究,甚至有中国文学近期的大事记。日本青年学者盐旗申一郎、加藤三由纪等,都是研究会的骨干成员。他们的讨论会不定期,但每年大约开五到七次,会址也不确定,有时在学校,有时在咖啡馆。如有中国作家或学者到日本,可能的情况下,釜屋先生总是想办法见到他们,交流他感兴趣的话题或问题。釜屋先生的著作《玉米地里的作家——赵树理评传》,2000年梅娘翻译的汉译本,由北岳出版社出版了。这本199页,十多万字的书,是釜屋修先生眼中的赵树理,他结构和提供了另外一个赵树理的形象。因此是赵树理研究的一件大事。
其实,这本书的部分章节,1976年就曾发表过,1979年1月日本出版了全书,书名是《中国的光荣和悲惨——赵树理评传》。釜屋先生还主编过中国当代作品集《同时代的文学》,收有魏微的《大老郑的女人》等作品。
1997年8月20—22日,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日本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首都师大中文系,清华大学中文系联合主办的“中国新时期文学中日学者对话会”在京举行。与会的三十位日本学者和四十位中国学者,就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的进程与影响,九十年代文学的现状与走向等问题,展开了集中而深入的研讨。釜屋先生作为重要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后来白烨在当年第五期的《南方文坛》,写了一篇题为《中国新时期文学 中日学者对话会在京举行》文章,报道了会议的盛况。那次会上,我和釜屋先生经常交流和聊天,就算熟悉了。一年多以后,釜屋先生寄来了一封信——
北京一别已有半年,一直没有给您写信,这是不好意思。八月回来,休息一会儿就是新学期,工作太忙,而且也有人事方面的工作很紧张。十月在日本中国学会年会前夜,按照每年的惯例开了“现代文学研究者集会”做报告,当然也报告北京新时期文学对话会的情况。另外,家里两个女儿都离巢出飞。一个结婚,一个独立,虽然还有一个男孩在大学读书,但我们老两口才能得到三分之二的“解放”了!
对话会的成果,在十一月我们日本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上做了一些总结,确认我们所获得的成果的同时也研究过我们不足的地方。
所有与会者对对话的印象很深,一见到就谈到对话会和会上认识的各位朋友的事儿。今年,我们的活动可以说获得了一个划期性的成就。
二十世纪快完了,二十一世纪快来临了。以往的一百年是什么样的一百年,将来的一百年又是什么样的一百年,我们可爱而愚蠢的人类能不能将一百年的暴力和浪费抛弃、重新恢复世界的和平环境、人和人、民族和民族之间的民主环境,改善被人类污染的地球环境,是一个很有困难而避不开的严重问题。
对话会经验告诉我,我们的交流也已经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单说“友好万岁”的日子已过去,今后,以更多的、更有现实价值的理解为基础,进行真正的友好、坦率的学术交流。
当新年佳节之际,致以衷心的祝贺
并遥望你您一切如愿!
驹泽大学外国语部教授
日本.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代表 釜屋修(签字)
此将对话会的照片寄上 请收下
望今后还有许多机会交谈(此行为手写)
从信的内容看,釜屋先生是一位正直、诚恳的师友,也是一位心怀天下的学者。他谈个人的家庭生活,也对世界和人类抱有热切的关怀。
2000年,我受文学所委派,在日本学术振兴会的资助下去日本学术访问。国学院大学的芦田肇教授驾车到机场接我入住学校的校友会馆。芦田肇教授是经同事孙歌介绍认识的,他在国学院大学研究教授中国现代文学,曾编撰《中国现代小说珠玉选》。坐下后寒暄几句,他就问我:“老舍小说中关于鞋上的云边是什么意思”,这是他翻译老舍小说遇到的问题。我说你不知道,我也不知道。这得问老北京人,一般人都不会知道。然后他问我要见哪些人,我脱口而出“釜屋修老师”。
第二天,釜屋修先生从相模野的家里乘电车到了涩谷,在一家咖啡店落座后,釜屋先生说,你终于到了东京。你看看我这样安排你几天可以吗……。然后,他便带我参观日本民俗馆,看美国横街,到住友大厦顶层看东京全景;然后安排我在驹泽大学的讲座,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成员见面,晚上在居酒屋痛饮啤酒等。记得盐旗申一郎、加藤三由纪等青年学者都参加了。那时我不知道,釜屋先生已经患了严重的疝气,走路很困难,那年他已经是六十三岁了,年龄不很大,但他是病人。他坚持陪我尽可能多走走看看,实在坚持不住了就到小店喝点冰水。七月的天气,无论东京还是横滨,包括相模野,实在是太热了。釜屋先生大汗淋漓,衣服都湿透了,还带我走街串巷。更让我感动的是,釜屋先生请我到他相模野的家里住一夜。相模野离东京四十分钟车程,是一个小镇,街道整洁,有绿色的参天大树,釜屋先生的府邸紧挨着一条小路。到府上后,釜屋先生的太太已经备好了晚饭。晚饭是“水炊”,类似中国的火锅,但准备起来非常麻烦,釜屋太太大概忙了一天吧。吃饭时釜屋太太不断地关照着。釜屋先生说:他喜欢中国,喜欢社会主义,但不喜欢中国的菜,中国菜油太多。当晚,就在釜屋先生家的二楼休息。房间并不大,简洁又整洁。第二天,釜屋先生为我记了日记——
早上7点40分左右起床,洗脸,吃早饭。坐9点07分的公共汽车走向JR横滨线的“故渊”站。坐横滨线到“樱木町”。经过Landmark Tower 走到Inter-Continental饭店2楼咖啡厅休息。从饭店下面人工岛坐上开往“山下公园”的小艇。经“法国山”走到“能看望港湾的公园”。公园有一对台湾年轻情侣问我们“人形(娃娃)博物馆在哪?”走到“大佛次郎纪念馆”不进去,去“县立神奈川近代文学馆”,在馆里一家小咖啡店吃三明治后看“近代文学与神奈川(4)——昭和文学(2):从败战到现代”展示。又去看“横滨外国人墓地”。回路经中华街,关帝庙,横滨棒球场到关内站。坐“京滨东北线”,在横滨换“横滨线”回“渊野边”,打的回“釜府”。今天不住“府上”,就到离府上3分钟的老人年金基金会的福祉宿舍“相模野(SAGAMINO)”报到。休息一会儿,7点在食堂吃晚饭,7点50告别,约明天9点釜屋来接。今天也太热,肯定有34-35度吧!
釜屋先生待人接物的周到和细致,从这份“日志”中一览无余。
第二天,我要赶回东京,芦田肇先生要带我参观NHK节目的录制和播出。釜屋先生和太太步行送我到车站,说,如果有时间可以再到家里来。我鞠躬感谢两位老人的盛情。
回北京后,釜屋先生总是把新出的会刊寄给我。他还在会刊上报道了我在日本访问和讲座的消息。釜屋先生对人的诚恳、耐心和周到,让人非常感动难以忘记。釜屋修先生是2013年2月2日因病逝世的,享年七十六岁。后来,通过报道我得知,釜屋先生委托加藤三由纪女士,将其生前珍藏的两大箱研究赵树理的书箱赠送给了中国赵树理研究会。作为一名日本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者,釜屋修先生坚持研究赵树理几十年,又将自己珍藏的研究赵树理的书籍赠送给中国赵树理研究会,更是令人感佩不已。釜屋先生去世七年了,但每每想起与釜屋先生相处的日子,他的身影便犹在眼前。
▲2020-6《十月》目录
中篇小说
爱的川流不息/005 张炜
美学原理/049 肖江虹
阿P正传/093 陶纯
团圆总在离散前/141 郑在欢
乡村志/179 于德北
短篇小说
见字如歌/078 朱辉
一个形而上的下午/085 朱文颖
空房子/172 梅驿
思想者说
就花生米下酒/071 鲁敏
散 文
亲与师(四章)/116 孟繁华
植物志/123 贾梦玮
逍遥游/127 胡竹峰
不知身在何方/135 沈爱民
诗 歌
苍茫/217 荣荣
闪电的雕塑/220 古马
当爱来到身边/223 熊焱
康雪的诗/225 康雪
短诗辑:葡萄架与咏叹调/228 杨章池 老铁 谢克强 马可 张建新 刘清泉 曹利民 秀芝 高建刚 董洪良 雷焕春 黄挺松 包苞 过传之 崔万伟 李世许 柳文龙 石人 李斌 苇青青 于力 吴警兵 徐全荣
艺 术
封 面 访古(绢本设色) 曾志钦
封 二 松竹图(布面油画) 冷军
封面设计 赵平宇
篇名题字 章锦水
其 他
2020年1—6期总目录/238
▼悦-读
2020-4《十月》·正典∣李敬泽:芹脂之盟,那几个伟大读者——《红楼梦》,由手抄本到现代正典,之一
2020-3《十月》·正典∣李敬泽:《黍离》——它的作者,这伟大的正典诗人
2020-3《十月》·散文∣毛尖:作为风格的浪费——读《了不起的盖茨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