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普及 | 施旭:什么是话语权(力)?
话语研究是当代社会科学领域中渗透性最强、影响力最大的学科之一。如今,作为一种理论和一种方法,话语几乎被运用到所有其他学科中,而且在一些学科里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历史、外交、国防、司法、心理、教育、科学等领域的现象和问题,也可以从话语的角度去认识、解释、评价。
——施旭《什么是话语研究》
本篇内容出自施旭教授的
《什么是话语研究》,探讨了话语权(力)的概念及其研究应用(略有删减)。
文末有赠书福利,欢迎参与!
什么是话语权(力)?
Discourse Power
在当今中国,人们常常说起/听到“((没)有)话语权”。这与权力(power)有关,主要指的是在社会生活中选择、参与、表达或决策的权力。
从话语研究的学术角度来说,上面讲的“话语权”只是我们所用的整体“话语”概念的一部分或者一个层面——仅仅是在某些问题上或活动中的选择、参与、表达或决策的权力。而实际上,从结构上说,权力充斥在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话语的各个层面和方面:话语的主体、言语行为、交往媒介、历史文化等等都有权势力量的存在与运用。从功能上说,它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通过言语交际活动对于人或事所施行的(反)作用力。这意味着,我们应该从话语整体和各个组成部分去研究权力现象。
在Nietzsche的影响下,Foucault提出了一个极为重要、影响深远的观点,即知识,或者说真理以及理性这个西方文化最崇尚的东西——其实是权力斗争的产物。它也可以是获得权力的工具(杨善华 1999:372)。与此紧密相连的观点是,权力反映在话语实践之中:什么(不)可以说,谁(不)可以说,什么地方(不)可以说,等等,这些交际环节都渗透着权力关系(杨善华 1999:384-385, 388-389)。所以,可以说Foucault(1980:92-93)将话语和权力看成是一个整体:
……在像我们这样的社会中,其实基本来说是在任何社会里,都有着各种各样的权力关系,它们渗透、塑造并组成了社会机体。然而,没有话语的生产、积累、传播和运作,这些权力关系自身是无法产生、巩固或者生效的。没有特定的真理话语通过并基于这种关系发挥作用,便不可能有任何权力实施的存在。我们被评判、被谴责、被分类、被抉择、被推向某种生死方式,而这些都是由承载着权力影响的真理话语所生产出来的结果。
长期以来,西方学界习惯于探索权力与知识(真理)的关系。Foucault(1984)通过揭示知识得以产生的条件、使用的目的来颠覆在西方文化中占据神圣位置的知识,揭露了不可一世的“真理”的真实面目。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种关于真理本质的追求和纠结,其实又反映了整个西方文化传统里对于真理过度“偏爱”。
对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来说,什么是值得研究的权力问题?文化话语研究最为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揭示权力的滥用和权势关系的不平等。在这方面文化话语研究与批判话语分析是共同的(Van Dijk 2001;Blommaert 2005)。那么,我们应该关注社会发展、人类和谐方面的权力问题和现象,比如:(1)那些强加于他人、社会、国家、团体的行为或关系,也就是话语压迫或者话语暴力以及由此形成的不平等关系;(2)那些因为不满这种压迫力量、关系而进行的坚守、抗争、反制活动及其产生的新型社会关系。的确,对于中国乃至发展中世界来说,我们应该去关心的权力是那种发生在不平等、不公正、有霸权的人和事上。
(施旭,2017:18-20)
《什么是话语研究》
ABOUT THIS BOOK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了话语研究的基础理论、核心观念、研究方法、创新趋势等,并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发展方向与策略。
(点击左边小程序,查看详情页)
学术普及
此板块将专注科普外语学科中的基础研究知识
包括语言学、文学、翻译、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等领域
欢迎留言评论
或转发集赞20个发送截图至后台
我们将抽取1位幸运读者赠送
施旭教授的《什么是话语研究》
1本!
2021-04-09
2020-10-23
2021-07-23
2021-07-16
2021-07-09
2021-07-09
思飞学术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学术事业部
上海外语教育学术出版中心(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授牌运作)
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