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科研贴士 | 语用学研究的过程分析法是怎样的?

冉永平 等 思飞学术 2022-06-09

话语过程分析法

Discursive Approach



(温馨提示:文末有赠书福利哦↓↓↓)


与传统的话语分析和语篇分析方法相比,当代语用学研究注重语用分析的过程化,尤其是相关语用现象的语境化过程。这样的方法被称为“话语过程分析法”(discursive approach) (Group 2011;Mills 2011)。


比如,就人际关系的语用问题来说,话语过程分析法摒弃了先验性的、普遍性的礼貌理论等对话语使用的解释(Haugh 2007b),更加注重语境化的交际过程及其交际双方之间的话语互动,重视通过人际交互理论来解释语境化的(不)礼貌表现等人际语用现象。


正如van der Bom & Mills(2015)所言,根据话语过程分析法及其特点,我们可以寻找并解释交际者可能采用的表达方式是什么,并明确交际者如何体现自己与他人或其所在群体之间的关系、权力对关系的影响等。


此外,话语过程分析法凸显了两个主要倾向:一方面,重视交际参与者对话语互动的理解与评价,不仅注重说话人的话语选择及信息建构,也重视听话人的话语回应、信息理解与评价;另一方面,不再局限于单话语的分析,而是从交际信息呈现与建构的目的出发,这拓宽了交际语境下话语使用的分析范畴,真正体现了交际语境下的动态性和相互制约性,以及该过程中听话人对交际信息的动态理解与评价。


通过比较话语过程分析法与会话分析、话语分析或语篇分析的区别性特征,我们不难发现话语过程分析法的主要特征在于强调话语分析的过程化和语境化。过程化分析主要体现为动态的、相互影响与制约,能够显示交际的语境过程化、话语使用与理解的过程化以及相互理解与评价的互动过程化。




1. 语境过程化


会话言谈等互动交际受到多种语境因素的制约,包括交际意图、参与者的身份与地位、权势关系、人际关系等。针对人际语用问题,话语过程分析法的倡导者Haugh(2007b)、Mills(2011)、van der Bom & Mills(2015)等认为,人际交往中的(不)礼貌、冒犯等人际语用问题并不是直接体现于话语之中的,话语所表达的(不)礼貌、冒犯等人际语用信息往往是通过特定语境中交际双方或多方之间的信息理解与评价表现的。过程分析法强调语境对话语使用的制约作用,以及交际参与者之间对话语信息的理解与评价,因此该分析过程必然聚焦于交际参与者之间的话语互动及其效果


针对会话言谈互动中话语使用的语境制约,尤其是动态的过程化因素,以往的语用学理论分析视角存在缺陷,难以呈现和阐释交际过程的诸多语用问题。虽然Grice (1991)的会话含意理论强调交际参与者传递的交际意图,但却无法很好地反映话语如何受制于动态的语境因素。同理,Brown & Levinson (1987)的面子理论及其礼貌策略论重视说话人的人际管理意图(比如对参与者双方的面子管理),并重视影响语言选择的语境因素(比如社会距离、权势关系、行为的驱使程度等),但却不能说明局部的、临时的、涌现的语境因素如何制约交际中话语或策略的选择。另外,Sperber & Wilson (1986/1995)的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虽然提出了交际所涉及语境假设,并试图从认知语用的角度诠释交际信息的语用推理,但因其分析对象仍独立于动态的语境变化,即只关注信息理解,这样就无法体现语境对话语选择的过程性,也难以真正体现语言信息理解过程的动态性。


对交际语境进行过程化分析的好处之一是将分析重点转移到话语使用的具体语境及其表现上。正如Kecskes (2015)所言,交际者有时无法依赖已有的交际范式、使用标准或习俗进行语言交际,比如,在涉及多语言与多文化的交互文化语境(intercultural context)中,交际者难以依照本族语或第一语言的交际范式或标准进行交际,因而话语使用与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际者基于局部性语境或临时性语境的判断和选择。话语过程分析法重视互动交际中涌现出的临时性语境因素对话语使用与理解的制约,这有利于弥补语用学研究中传统方法对语境过程分析的缺陷,更加重视对动态语境及交际过程的影响。




2. 话语过程化


话语过程分析法不以单话语或单语句为分析对象,而是强调研究交际过程的延展性或扩展性,比如话语的序列性、言语行为的说话人发起与听话人回应、特定话语的功能与其评价等特征,都体现交际发生的过程及其话语之间的相关性与制约性。因此,话语过程分析法能够更加凸显话语产出的上下文等语境因素的影响与作用。具体地说,研究对象不只是上一轮话语的发起与回应,也包括所延展的下一轮话语以及不同话轮之间的连接关系。同时,上下文语境既能限制研究对象的产出和理解,又为其分析提供了话语方面的证据和语境线索。类似基于交际过程的话语动态信息能够帮助我们从交际参与者的视角,去诠释话语使用的互动关系,更加准确地把握交际参与者在语境化过程中的话语选择与理解。


早期的语用学研究强调话语传递的隐含信息或交际意图,经常关注话语的施为用意以及交际结果,而不够重视基于交际语境及其过程的话语动态,也就难以体现交际的动态性。要体现交际的语境过程化及话语使用的过程化,需要恰当的语料收集与转写方法。目前,话语转写的方式主要包括是以会话分析(conversation analysis)和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的范式为主,涉及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的呈现(Du Bois, et al. 1993)。此类转写方式虽然费时费力,却能够为交际中的话语分析提供详细的语境与文本信息。


另外,Egbert、Yufu & Hirataka(2016)在研究了语用学国际期刊中的英语语料和其他话语语料后指出,不同的分析方法并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原则性的语料分析范式,语料的呈现方式也不统一。他们认为语料呈现既要有科学的精准性和可获取性,又要兼顾语料的可读性和实用性。不同研究需要根据交际对象的特征,选择恰当的语料呈现方式。如前所述,从交际过程化的角度重新审视研究对象,有利于延展话语信息并分析其中的语用现象,避免对语料的主观诠阐释,凸显交际参与者之间的话语使用与理解或评价,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我们认识交际中话语之间的互动性。




3. 互动过程化


话语过程分析针对的是交际的互动性问题。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话语过程分析法不单独探究说话人的话语产出和交际意图,而是重视所有参与者对交际的贡献。交际的互动性主要表现为两方面:话语分析的视角选择和对听话人评价的重视。


首先,话语过程分析法从交际参与者的角度出发,重视参与者在言谈互动中如何阐释其他参与者的话语产出与回应,以及影响互动的因素。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降低研究者在话语分析中的主观性,参照互动证据(比如听话人的评价等线索),进而避免误读语料,反映真实的交互过程。


其次,话语过程分析法强调交际互动中动态意义的共建性,特别重视听话人对话语产出的评价与理解(van der Bom & Mills 2015)。基于人际语用现象,Mitchell & Haugh(2015)探究了交际参与者的不礼貌评价,认为听话人对不礼貌话语的评价可以建构说话人的社会行为,并有助于解释特定交际行为所涉及的社会制约(比如道德秩序等)对交际行为及其评价的影响。因此,探究交际参与者在交际互动过程中的主动性,不仅能够体现说话人实施交际行为的语境限定,包括各种社会制约,还能够为判定其行为或话语的礼貌等人际语用问题提供可靠依据。


当然,基于交际过程的研究方法也存在争议。比如,van der Bom & Mills(2015)指出,语用学研究中,话语研究方法是一种理论驱动的方法(Terkourafi 2005),却缺乏统一的理论指导,因此很多研究只能使用已有的理论架构或术语(Kádár & Haugh 2013)阐释交际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


针对此类不足,一些语用学研究采用交叉的学科视角,结合多种理论和研究路径进行探讨,比如Locher(2015)指出,针对不同类型语境下的(不)礼貌现象,可采用混合的研究方法,包括编撰案例、收集实验数据、建立语料库、开展田野调查以及访谈等语料收集的方法,收集特有的语用现象,进而从不同的视角观察交际的动态过程以及其中凸显的语用问题。



本文内容选自冉永平 等著《语用学十讲》第2—6页,略有改动。



冉永平 等著




(长按扫描上方小程序码查看详情)




【更多语用学好书推荐如下,戳书名直达】















































参考文献

Du Bois, J. W., S. Schuetze-Coburn, S. Cumming & D. Paolino. 1993. Outline of discourse transcription. In J. A. Edwards & M. D. Lampert (eds.) Talking Data: Transcription and Coding in Discourse Research.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45-89.

Egbert, M., M. Yufu & F. Hirataka. 2016. An investigation of how 100 articles in the Journal of Pragmatics treat transcripts of English and non-English languages. Journal of Pragmatics 94: 98-111.

Grice, H. P. 1991. Logic and conversation. In S. Davis (ed.) Pragmatics: A Reader.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05-315.

Group, L.P.R. 2011. Discursive Approaches to Politeness.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Haugh, M. 2007b. The discursive challenge to politeness research: An interactional alternative. Journal of Politeness Research 3: 295-317.

Kádár, D. Z. & M. Haugh. 2013. Understanding Politenes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Kecskes, I. 2015. Intercultural impoliteness. Journal of Pragmatics (86): 43-47.

Locher, M. A. & B. Bolander. 2015. Humour in microblogging: Exploiting linguistic humour strategies for identity construction in two Facebook focus groups. In M. Dynel & J.  Chovanec (eds.) Participation in Public and Social Media Interactions.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35-156.

Mills. 2011. Discursive approaches to politeness and impoliteness. In L.P.R. Group (ed.) Discursive Approaches to Politeness.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19-56.

Mitchell, N. & M. Haugh. 2015. Agency, accountability and evaluations of impoliteness. Journal of Politeness Research 11: 207-238.

Sperber, D. & D. Wilson. 1986/1995.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Oxford: Blackwell.

Terkourafi, M. 2005. Beyond the micro-level in politeness research. Journal of Politeness Research 1(2): 237-262.

van der Bom, I. & S. Mills. 2015. A discursive approach to the analysis of politeness data. Journal of Politeness Research 11(2): 179-206.



【互  动  赠  书】

欢迎文末留言

或者转发集赞21个,截图发至后台

(两种方式都参与的话获奖概率更大哦)我们将从中随机抽取1位幸运读者各赠送本期推荐图书1本(统计截止时间为推送发出后的下周五上午11:30)机会多多,不要错过!
(ps. 小编已经联系之前的获奖读者,请您看到消息后及时回复寄送信息,我们会尽快寄出赠书)



(部分图片来源:Pixabay、Unsplash)

end




新书推荐 | 冉永平 等:《语用学十讲》

2021-06-11

外语教学 | 一对一语言教学中的学习策略

2021-08-13

学术普及 | 施旭:什么是话语权(力)?

2021-07-27

新书推荐 | 王克非 编:《双语语料库研制与应用新论》

2021-07-09

新书推荐 | 卢卫中:《认知修辞学:象似性的修辞性研究》

2021-07-02

新书推荐 | 语用新论:语言模因论文选

2020-12-11

读书小札 | Francisco Yus:网络语用学:网络语境中的交际(冉永平教授导读)

2020-06-09

汉英报纸新闻中转述言语的语篇和语用功能比较研究|新书

2019-01-25


思飞学术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学术事业部

上海外语教育学术出版中心(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授牌运作)



欢迎留言

转一转赞一赞看一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