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 | 冉永平 等:《语用学十讲》
ISBN:978-7-5446-6591-9
作者:冉永平 等 著
出版时间:2021年4月
定价:53.00元(优惠价:37.10元)
丛书:外国语言文学知名学者讲座系列·语言学十讲
(扫描或长按识别上方小程序码,查看图书详情)
温馨提示:不要错过文末互动赠书活动哦↓↓↓
顺便预祝大家端午快乐,阖家安康!
丛书相关讯息(点击链接查看详情):
编辑推荐
语用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特定交际语境中的话语选择、话语理解、交际策略、交际目的、交际效果等,力图揭示语言、社会、人类之间多层面与多维度的动态关系,并随着政治、经济、外交、文化、商务活动等的发展而变化。因此,语用学研究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不断探索多样化的语用现象。
《语用学十讲》结合当代语用学的发展概况与最新趋势,围绕指示语、言语行为、会话含意、面子与礼貌、不礼貌、虚假礼貌、身份建构、跨文化与交互文化以及公共外语等研究的主要议题,对语用学进行全面阐释,举例详实,讲解透彻,对这一领域的广大读者必有裨益。
冉永平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语用学、话语研究等。先后在Intercultural Pragmatics、Journal of Pragmatics、Pragmatics、Pragmatics and Society、Journal of Politeness Research、Discourse Studies等国际期刊,以及《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等国内期刊发表论文120多篇,并出版《语用学:现象与分析》(2006)、《新编语用学概论》(2009)、《词汇语用探新》(2012)等专著。长期担任硕士生和博士生的“语用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前 言
文/冉永平
语用学研究交际语境下的语言使用与信息理解,涉及特定的话语选择、话语理解、交际策略、交际目的、交际效果、人际关系等,有的内容与交际参与者个体有关,有的内容则牵涉参与者多方。语用学研究随语境变化而发展,从语言使用的微观语境到时代变迁、社会发展等宏观语境,从单语言与单文化的母语语境到多语言与多文化相互交融的国际化语境,从面对面的传统交际语境到非面对面、匿名性或虚拟性特征更为显著的新媒体语境等,都会对语用学视角下的语言使用与信息理解产生重要影响。可以说,语用学是一门语境学,也是语境变化的产物。
语境中的交流 。图/pixabay
语用学研究要与时俱进。一方面,我们需要利用多渠道的文献资源,及时了解语用学发展的前沿信息与主要态势,从研究范围、研究议题到研究方法、理论范式等方面,把握国际语用学的热点信息、新思想、新观点等,才能推进语用学研究。十多年来,我多次参加了国际语用学研究会主办的学术盛会,比如第10届(2007年,瑞典哥德堡)、第12届(2011年,英国曼切斯特)、第14届(2015年,比利时安特卫普)、第15届(2017年,英国贝尔法斯特)和第16届(2019年,中国香港)国际语用学会议,以及第二届(2014年)和第三届(2016年)美国语用学研究会年会,目的在于与国际同行学者一起交流研究成果的同时,让自己亲临语用学研究的“前沿高地”,了解语用学研究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就早期的研究议题而言,如何在新形势及不同语境下得到延续与新生,比如(不)礼貌、身份、人际关系等问题,结合冲突性、和谐性等交际语境,就出现了人际语用学视角下的较多新解(参阅第五到第八讲),以及基于人际关系建构、人际关系管理等动态视角下的研究路径与方法,如话语过程分析法(discursive approach)(参阅第一讲)。另一方面,我们要有语境的敏感性,时刻关注交际语境变化所引发的语言使用与信息变化。比如,近年来交际方式、传播媒介等的不断革新促进了基于网络语境、网络互动的新媒体话语研究,为此交际中的话语研究出现了参与者对象、互动过程、回应方式、序列特征、时空限制等的诸多变化及语用特征,这些都是科技发展和社会进度所带来的交际语境变化,拓展了语用学研究的新领域,如网络语用学。
《网络语用学:网络语境中的交际》,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9年。(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此外,随着政治、经济、外交、文化、商务等交流的日益全球化和国际化,出现了多语言、多文化等相互交融和相互抵触的复合性语境,比如英语、汉语等作为通用语的情况,为此语言交际衍生出了不同于母语或本族语背景下的交际现象和语用特征,进而诞生了不同于跨文化语用学的交互文化语用学(参阅第十讲)。这些都是语境变化给语用学研究带来的必然结果,也对基于本族语交际的语用学理论、语用原则等的适宜性和普遍性等提出了新问题、新挑战。很显然,自20世纪70—80年代语用学确立以来,传统视角下的研究议题、理论模式、研究方法、交际范围、语境因素、问题聚焦等都发生了不少变化。越来越多的成果表明,语用学不仅关注语言符号、语言结构、语言行为或言语行为、策略及话语选择、交际效果等,更加重视其赖以依存的社会现实,以及现实语境下的言语事件、交际主体之间的互动、语言使用的社会语用功能等,这表明语用学研究不仅要关注个人语境、私人语境,还应重视公共语境。为此,语用学视角下的公共话语研究得到了体现(参阅第九讲),这是语用学研究范围的延展。
总之,作为实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语言学分支,语用学与现实世界、社会发展、人际交往等密切联系。近些年的成果表明,语用学研究越来越重视结合影响语言使用的社会语境,力图揭示语言、社会、人类等之间的动态关系,以体现语用是一个以交际主体(即人类)为核心,牵涉多层面及多维度因素的复杂动态系统。语用学研究正在不断深化,从关注话语结构、话语选择、话语信息等到重视交际实践、社会现实和人类社会,说明语用学研究需要“扎根”现实。为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并把握当代语用学的发展态势,理解基于交际实践和社会现实的语言使用,包括对话语选择、策略选择、交际互动、交际效果等的影响,才能突破话题限制和视阈禁锢,运用创新思维,产出富有前沿性和本土特色的语用学研究成果。
《语用与认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9年。(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在编写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计划出版的系列丛书之一《语用学十讲》书稿过程中,我特意邀请了我曾指导的多位博士参加,一方面是希望借此机会发挥他们在语用学研究方面的特长,通过对相关内容的梳理与写作进一步提升学术能力;另一方面,多人参与著作的撰写工作,有助于更全面地呈现语用学的研究内容,为读者提供更丰富的信息。具体分工包括:第三讲赖小玉博士;第四讲龚双萍博士;第五讲和第六讲宫丽丽博士;第七讲和第八讲李成团博士;第九讲杨娜博士;第十讲刘平博士。在他们所完成的初稿内容基础上,我对内容进行了逐一修改、充实和完善,并最终定稿。赵林森博士帮忙阅读了部分章节内容,并提出了一定的修改意见。书中的不足与缺陷在所难免,概由我本人负责,敬请读者批评和指正。
借此机会,我要特别感谢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的支持与资助。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编辑许进兴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大量的辛勤劳动,在此一并致谢。
CONTENTS
目 录
“外国语言文学知名学者讲座系列·语言学十讲”以每册十个讲座的形式,系统阐释语言学各主要分支学科的基本理论、核心问题、研究方法、发展趋势等,每一讲都附有思考题和推荐阅读。丛书举例丰富、深入浅出,既涵盖了语言学各分支领域的理论框架,又探讨了当下的热点问题,可作为语言学初学者的学术参考书,也可作为教材使用。丛书每种配有简短的视频讲座,提炼本书的重点难点,供读者配套学习。
丛书另已出版(点击书名可购买图书):
刘正光、李雨晨 著
束定芳、田臻 编著
朱磊、杨春雷、许余龙 编著
蔡永良 著
王文斌、邵斌 著
第一讲 当代语用学的发展概况
1.引言
2.语用学研究的过程分析法
2.1 问题分析的过程化
2.2 语用学研究的语料库方法
3. 人际语用学的发展
3.1 人际语用学的缘起
3.2 人际语用学中的关系问题
3.3 人际语用学的探究范围
4. 网络语用学的发展
4.1 网络交际的主要特征
4.2 网络交际中的人际语用问题
5.结语
思考题
推荐阅读
第二讲 指示语的语用学研究
1. 引言
2. 人称指示语
3. 地点或空间指示语
4. 时间指示语
5. 社交指示语
6. 话语指示语
7. 结语
思考题
推荐阅读
第三讲 言语行为的语用学研究
1. 引言
2. 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
2.1 陈述句和施为句
2.2 适切性条件
2.3 言语行为三分说
2.4 言语行为的分类
3. 言语行为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3.1 言语行为实施的条件
3.2 言语行为的重新分类
3.3 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4. 言语行为理论的应用
4.1 言语行为理论与话语分析
4.2 言语行为理论与外语教学
4.3 言语行为理论与翻译研究
5. 言语行为理论的不足
6. 言语行为与语言顺应论
6.1 顺应论的基本主张
6.2 言语行为的顺应性
7. 结语
思考题
推荐阅读
第四讲 会话含意的语用学研究
1. 引言
2. 自然意义与非自然意义
3. Grice合作原则与违反
4. 含意的主要类型
5. 会话含意的特点
6. 会话含意理论的主要评述
6.1 会话含意理论的主要贡献
6.2 会话含意理论的相关争议
7.新格赖斯语用学思想
7.1 Horn会话含意两原则
7.2 Levinson会话含意三原则
7.3 关联理论
8. 结语
思考题
推荐阅读
第五讲 面子与礼貌的语用学研究
1. 引言
2. 面子和礼貌的联系与区别
3. 面子的语用学研究
3.1 Goffman的面子观
3.2 Brown和Levinson的面子理论
3.3 Spencer-Oatey的面子观
3.4 Arundale的面子共建理论
4. 礼貌的语用学研究
4.1 Lakoff的礼貌观
4.2 Leech的礼貌原则
4.3 Watts与Locher的交际礼貌观
4.4 Archer等的互动礼貌观
5. 结语
思考题
推荐阅读
第六讲 不礼貌的语用学研究
1. 引言
2. 不礼貌的主要研究
2.1 Culpeper的不礼貌观
2.2 Bousfield的不礼貌观
3. 人际交往中的不礼貌
4. 社会实践中的不礼貌
5. 结语
思考题
推荐阅读
第七讲 虚假礼貌的语用学研究
1. 引言
2. 虚假礼貌的体现方式
2.1 先礼后兵
2.2 象征性移情
2.3 指桑骂槐
3. 虚假礼貌的语用理据
3.1 人际交际中的自我身份建构
3.2 人际交际中的和谐取向
4. 人际交际中的(不)礼貌观重塑
5. 结语
思考题
推荐阅读
第八讲 身份建构的语用学研究
1. 引言
2. 身份建构的人际语用目的
2.1 人际关系的多维因素
2.2 身份建构的语用特征
3. 身份建构的分析原则
3.1 社会建构主义原则
3.2 交互原则
3.3 站位原则
3.4 指示原则
4. 人际语用视角下的身份建构
4.1 人际关系维度下的身份建构
4.2 人际情态维度下的身份建构
4.3 人际评价维度下的身份建构
5. 结语
思考题
推荐阅读
第九讲 公共话语的语用学研究
1. 引言
2. 公共话语研究的语用学视角
2.1 什么是公共话语
2.2 公共话语的社交语用
2.3 公共话语的语用问题
3. 媒体话语的语用问题
3.1 媒体话语的语用特征
3.2 媒体话语的语用分析
3.3 媒体话语中的立场表现
3.4 媒体话语中的人际语用功能
4. 结语
思考题
推荐阅读
第十讲 跨文化语用学与交互文化语用学
1. 引言
2. 跨文化语用学
2.1 跨文化语用学的发展
2.2 跨文化语用学研究
3. 交互文化语用学
3.1 交互文化语用学的发展
3.2 社会—认知视角下的交互文化语用学
3.3 交互文化语用学研究
4. 结语
思考题
推荐阅读
参考文献
【互 动 赠 书】
欢迎文末留言
或者转发集赞21个,截图发至后台
(两种方式都参与的话获奖概率更大哦)我们将从中随机抽取3名幸运读者各赠送本期推荐新书1本(统计截止时间为推送发出后的下周五中午12点)机会多多,不要错过!(ps. 小编已经联系之前的获奖读者,请您看到消息后及时回复寄送信息,我们会尽快寄出赠书)
end
2020-12-11
2020-08-28
2020-02-21
2020-01-03
2019-10-18
2018-08-25
2018-08-10
2021-06-04
2021-05-25
2021-04-13
思飞学术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学术事业部
上海外语教育学术出版中心(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授牌运作)
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