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气候变化 | 中国气候变化风险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绿色保险应对
摘要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气候变化持续影响着生态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并带来了严峻的风险挑战。我国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较高,气候变化的影响整体表现为弊大于利,而进一步增暖促使气候风险加剧。为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风险,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中国保险行业聚焦极端气候事件及重点绿色产业,通过开拓和探索多种绿色保险产品为相关行业和产业发展提供风险保障,从而推动气候变化保险应对创新发展。本文基于中国气候变化风险的态势及绿色保险服务的发展阶段,从极端气候灾害风险应对、重点区域防灾减灾示范技术、绿色低碳新技术赋能、绿色保险支撑等方面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建议。
■文 / 冯爱青 岳溪柳 巢清尘 王国复
引言
近百年来,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科学事实,全球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发展带来重大风险。已有研究表明,即使《巴黎协定》中承诺的“国家自主贡献”(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NDC)完全实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也将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2.8℃[1]。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报告,全球若在2050年前后达到碳中和,则温升幅度不超过1.5℃;如推迟至2070年前后达到碳中和,则温升幅度控制在2℃以内。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时也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使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在《巴黎协定》承诺的基础上,对碳排放达峰时间和长期碳中和问题设立的更高目标。有研究表明,即使实现全球升温控制在2℃的目标,不同区域升温的幅度也有所差异,一些气候变化敏感区域的升温速率更快[2-3]。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高温热浪、洪涝、干旱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强度和频率呈非线性快速增长趋势,对自然生态系统、人类管理和社会经济产生了广泛影响[4-5]。在全球和区域层面,气候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大幅增加。随着人口和经济的气候变化影响暴露度持续增加,人类面临的气候变化风险挑战将更为严峻。
为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风险,政府通过顶层设计进行了系统规划和指导。在市场经济方面,为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险业持续推进绿色保险创新与发展,一方面针对极端气候变化事件对农业生产和各类财产损失进行风险分摊和风险补偿,另一方面针对环境保护、碳交易及生态工程建设等绿色发展提供风险保障。根据气候治理“中国方案”中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国绿色保险产品和服务也将持续完善,以进一步促进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绿色保险多元化、全覆盖发展及绿色保险体系形成。
中国的气候变化风险
生态系统风险
从气候系统的变化看,未来温度和降水的极端性趋势将会更明显,高气候变率状态下我国高温热浪、暴雨洪涝、干旱等极端灾害发生的时间、强度、频率、区域特征呈显著变化[6]。水资源南多北少的格局不会改变,2030年中国水资源系统将面临更高的脆弱性,中度脆弱及以上区域面积明显增大,极端脆弱区域面积进一步扩大,随着供需矛盾加剧,水资源安全风险明显上升,呈现从东南向西北递增的趋势[7]。中国的冰冻圈正在经历着快速萎缩,冰川分布区年降水量增加带来的冰川积累量增加不足以抵消因温度升高而带来的冰川消融量增加。未来冰川径流随气温升高总体呈现“先增后减”趋势,冰川覆盖率越小的流域冰川径流减小越快,快速增温加剧了冻土退化、冰湖溃决、冻土区滑坡、泥石流灾害增加[8]。中国过去50年长江三角洲附近海平面上升的速率最高,达5.45毫米/年[9],超过了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速率,风暴潮、天文大潮、海平面上升的叠加效应将加剧海岸带的淹没风险,导致滨海湿地减少、红树林和珊瑚礁退化。
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原区是我国生态系统脆弱程度较高的地区,重度脆弱和极度脆弱区占国土面积比例超过30%[10-11]。预计未来20年,中国东北地区和青藏高原的高寒气候区将显著缩减;在最坏的情景下,2040—2050年中国东北部亚极大陆冬季干旱气候将消失,到2070年青藏高原高寒气候也将消失[12]。气候变暖引起的极端气候事件伴随的火灾和病虫害也将严重制约中国生态系统服务。适应高温的外来物入侵,将使部分野生种植资源大量丧失,部分栽培、养殖物种的分布受到影响,濒危物种将面临更大风险[13]。
社会经济系统风险
气候变化对中国关键社会经济系统的风险主要表现在农业、交通、能源、旅游等关键行业和城市人居环境、人群健康以及重大工程等方面,并存在极大的空间差异性。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中国农业作物布局发生变化,适宜种植区面积扩大[14-15]。由于极端气候发生频繁,农业灾害发生频率高、损失规模较大的特点突出,我国玉米、水稻、小麦三大粮食作物生产面临的气候风险增加。玉米对气候变暖的敏感性高于小麦,呈减产趋势,热带地区作物产量对气候变暖的敏感性高于温带地区,雨养农业区作物产量的敏感性高于灌溉农业区,并且粮食品质也会受到影响[16]。未来极端气候事件(降水、雪灾、大风等)增多、增强将对交通运输产生风险,尤其是路网脆弱性较强的区域。气候变化将影响能源的供给和需求以及整个系统的运行状况,极端事件将增加能源消耗,城市用能需求将普遍提高[17]。可再生能源对气候变化较为敏感,未来水力发电在部分地区产能可能显著下降;风能资源变化不大,太阳能资源呈现增加趋势。旅游业脆弱性高的地区集中在西部和华北、华中地区,其生态和社会经济环境脆弱是导致旅游业脆弱的根本原因。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导致人居环境脆弱性不断增加,而农村由于风险应对能力较低,农村人居环境脆弱性指数较高。整体上看,东部的城市地区和中西部的农村地区人居环境面临较高的脆弱性、风险较大。在人体健康方面,中国东部沿海和西部地区受高温热浪的影响较大,南方地区受低温寒潮影响较大[6];气候环境变化也增加了疾病传播及突发的概率,使人群健康面临风险。
中国各领域及重点工程的气候变化风险格局
我国对气候变化敏感性高,气候变化对我国重点领域和关键地区的影响程度有所差异。综合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变化的影响弊大于利,中国各领域及重点工程的气候变化风险格局如图1所示[18]。在生态系统方面,在未来几十年中,西北和华北的水资源将处于高风险状态,而西北的生态系统和冰冻圈将受到更大的关注。在社会经济系统方面,华南地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增加,使其整体风险较高,而华北地区由于水资源短缺造成其农业风险偏高。未来强降雨和高温热浪的增加趋势将使华东地区的交通和能源风险更高,而西南地区的交通和旅游业将受高温的影响较为严重。整体而言,极端气候事件的频繁发生将显著影响能源、交通及旅游等行业,西北和华北地区的水资源风险突出,华北地区的农业风险可能较高,西北地区的生态系统和冰冻圈风险较高。重大工程中,生态工程和冻土工程受气候影响的风险较大,公路/铁路工程和水利工程次之。
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绿色保险发展与服务案例
绿色保险是指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保险风险管理服务和保险基金支持。针对如何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风险,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中国保险行业已发展了巨灾保险、环境污染责任险、碳保险、森林保险、生态保险等创新产品,并依据行业需求研发了巨灾保险模型,搭建了多方联合的数字化服务平台。
巨灾保险
近十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造成的年均直接经济损失近3500亿元,年最高直接经济损失达万亿元(国家减灾中心数据),其中80%以上源自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灾害事件。为推进市场机制服务国家巨灾风险管理,2014年起,巨灾保险逐步在深圳、宁波、云南、四川、广东、河北、重庆等地试点。各地的保险方案量身定制,保障范围涉及台风、暴雨、洪水、雷击、海啸、冰雹、内涝等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的人身伤害、房屋倒塌、财产损失等。巨灾保险发展比较成熟的主要为农业保险,该类保险投保对象主要为水稻、小麦、棉花等主要农作物以及生猪、奶牛等主要牲畜类型,覆盖范围最广,全国农业保险的保障水平已达23.21%[数据来源:中国农业保险保障研究报告(2019)]。针对其他工程设备、船舶航运等重资产商业巨灾保险,因其受灾害风险管控能力及保险意识程度等影响,保险渗透率偏低,不足5%,与全球平均值相差甚远;如2010-2019年,全球天气灾害事件的经济损失和保险赔付分别为16180亿美元和6010亿美元,覆盖率已达37%[19]。
为进一步提升风险量化评估和风控能力,针对保险行业普遍存在的灾害风险“看不清,算不明,管不住”的问题,中国再保险集团自2017年起开始研发集成危险性分析、承灾体工程易损性、风险暴露及保险精算等关键模块的中国地震巨灾模型和中国台风巨灾模型,用以支撑保险业科学预测和量化评估中长期灾害分布、强度、损失量、各行业风险敞口等。巨灾模型的研发为国家巨灾保险制度的推进及行业相关业务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始于1991年中国人保的试点,并在2013年原环境保护部和原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强制性环境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后迅速发展。根据相关统计分析,保险能募集到损害赔偿资金的66%,相较于侵权责任制度40%的赔偿率而言,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具有更明显的效率[20]。目前全国环境污染投资达万亿元规模,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已基本覆盖全国各省(区、市),涉及石化、重金属、危险化学品、废物处置、医药、电力、印染等多个领域;保险业为相关企业提供的风险保障约2000亿元。
碳保险
中国是碳排放大国,2019年温室气体排放量为14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占全球总排放量的26.7%。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碳排放交易被列为市场机制助力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的方式之一。碳保险基于碳排放交易权衍生发展。目前碳排放保险产品一方面为节能减排企业的减排量进行保底,一旦超过排放配额,将给予赔偿;另一方面对碳价格进行风险保障,若市场波动导致碳价格下降,则保险公司为碳价格变动进行损失赔付。全国首单碳保险落地于2016年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目前碳保险已陆续在北京、上海、深圳等试点交易所推进,是碳金融在保险方面的创新实践。
其他绿色保险
森林保险和生态工程保险是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创新生态保险产品。当前市场上的森林保险主要为森林火灾保险,保障对象为天然林或人工林中生长的林木或已采伐待运的林木。截至2020年,中国人保集团总体承保森林面积10亿亩(约6666万公顷)。在具体赔付方面,2017年大兴安岭火灾人保预付赔款达4000万元,2020年人保为四川西昌森林火灾的首笔赔款为720万元。生态工程保险保障的对象为苗木与生态工程建设,针对具体保障对象,生态工程保险与农险和工程险存在一定的交叉。
数字化服务案例:白灾风险管理平台
灾害风险管理数字化平台是巨灾保险智能数字化服务的主要载体,一般为政府主导、保险公司协同参与、科技公司搭建、保障对象信息线上管理的模式。“白灾风险管理平台”(见图2)是青海省搭建的雪灾管理平台,主要针对雪灾期间牛羊采饲难、补饲难的风险及损失进行风险保障。平台采用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多源融合卫星遥感影像、牧场数据、牧民数据、牲畜数据、气象数据和补饲数据等,设计雪灾保险指数产品,实现养殖险线上承保、自动定损、线上理赔,全业务流程数据区块链存证,从赔款条件触发到赔款支付在两天内自动结算,切实提升了保险服务效率。
政策与建议
气候变化的风险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遭受的气候变化风险等级处于全球较高水平,气候变化不利影响已深入经济社会系统。中国积极推动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近年来我国围绕《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在多个领域开展气候变化适应工作并取得积极进展。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气候变化应对的相关政策制定应兼具环境、气候、健康、能源、经济和社会发展效益,避免以高成本的方式履约。本文基于中国气候变化风险的态势及绿色保险服务的发展阶段,建议从以下方面继续发力,提高气候变化的应对能力。
重视并提高我国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天气和高影响气候事件能力
近年来我国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灾害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因灾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呈明显下降趋势。但是,由于目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人口和财富的进一步集中以及一定程度上存在的无序建设等情况,将加剧极端气候灾害的风险。为进一步提升应对极端天气和高影响气候事件能力,需更新《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将应对极端气候灾害作为适应气候变化的核心内容,强化极端气候灾害风险防范措施,进一步提升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精密监测和精准预测能力,加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开展生态和环境气象服务,开展重点区域、特色产业的气候变化影响评估,加强与极端气候事件和灾害相关的农业、水资源、生态和健康等方面的风险应对,研究提出适应气候变化的相关措施,提高社会经济系统韧性。
提升气候变化风险应对能力,开展重点区域防灾减灾应用示范、技术推广
统筹国家及地方相关部门、科研院所和高校系统的资源优势,发挥多部门联动机制,根据防灾减灾救灾日常业务需求,开展灾害风险应对中的关键技术研究,持续推动最新技术成果应用于日常自然灾害应对业务系统,强化服务领域拓展,提升精细服务能力;利用多学科交叉以及综合研究手段和方法,进一步开展灾害变化的状态、过程和驱动因子研究,评估气候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和重大工程建设的影响和风险,提高对灾害风险的防御能力;在自然灾害高发区和高风险区、连片贫困地区、重大战略实施区等开展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及风险区划,推动灾害风险评估及区划标准化、制度化,并进行应用示范、技术推广。
提高气候资源利用效率,优化能源结构,以绿色低碳新技术赋能气候变化应对
在全球气候治理及气候风险应对行动中,关键源头在于“节能减排”。如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我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未来能源结构中的比重需大幅提升,提高气候资源的利用水平和效率,促进能源和经济低碳转型。加强工业、建筑、交通等传统领域能源结构的科学配置、集约利用、系统优化,推动人工智能、5G、大数据中心等新兴领域的能效提升。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鼓励生态优先、环境友好、绿色升级产业高质量发展。激励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与创新,利用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应对气候变化。
完善应对气候变化的绿色保险体系,提升促进绿色保险发展的科技支撑
在进一步发展巨灾保险、环境责任险的基础上,深度发展碳保险、森林保险、生态保险等绿色保险,建立完善的绿色保险体系,切实提升绿色保险的市场化程度。完善绿色保险信息披露机制,推进绿色保险更多更全面地支撑传统能源、建筑、交通产业转型及节能环保绿色产业发展,为气候变化造成的直接灾害损失和节能减排的运营风险提供更有力的风险保障。强化保险保障的风险防范意识,全方位提升绿色保险的科技支撑,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前沿科技助力绿色保险平台化数字化发展,加快巨灾保险分析模型自主创新研发,以支撑气候变化各场景下的各类风险的模拟和压力测试,防范气候变化风险应对过程中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
作者介绍
冯爱青: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高级工程师
岳溪柳: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
巢清尘: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研究员(系本文通讯作者)
王国复: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研究员
(载于《环境保护》2021年第8期)文献来源:冯爱青, 岳溪柳, 巢清尘, 等. 中国气候变化风险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绿色保险应对[J]. 环境保护, 2021, 49(8): 20-24.
相关链接:
专家视点 | 周国梅:“十四五”时期生态环保国际合作助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2021《环境保护》杂志还可以继续订阅哦!
【上新了】《环境保护》2021年第8期:聚焦气候风险应对
全文实录 | 生态环境部召开4月例行新闻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