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访】胡雅静&Michael Cheung “青年艺术家陪跑计划”入选者采访 Vol.9

三影堂 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2022-08-01

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于2021年初正式启动“青年艺术家陪跑计划”项目。该项目联合多位国内外资深艺术家、策展人、学者,为有潜力的艺术创作者提供系统性的指导,为创作道路上遇到瓶颈或希望迈上职业艺术家道路的创作者予以启发和帮助。


在过去的几个月,我们陆续收到非常多优质的申请者资料。经过三影堂初审,导师复审后,已经确定了2021年“青年艺术家陪跑计划”最后一组入围者名单。三影堂教育计划对第九组入围者胡雅静、Michael Cheung,受邀导师冯博一、何伊宁进行访问,让我们一起倾听他们与“陪跑计划”的故事~



· 入围者专访Q&A ·



胡雅静


毕业于英国中央圣马丁学院摄影专业。她创作出发点都源于自身和社会、自然、文化触发的一系列关系,她一直把自己当成个触发器,当与周遣的事物发生联系时顺其自然的就有了灵感,而在感知和创作的过程中她与外界的“边界”会消失,在介于二元对立空间中间的缝隙中,她开始构建自己的“肖像”。



Michael Cheung


2018年毕业于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现于香港及伦敦生活与工作。主要以新媒体为艺术创作媒介。他的作品以探讨“边界”、“后人类”及“二元论”的概念为基调,围绕这些主题之间的纽带,并把他们模糊化或提出质问 。


Q1:恭喜雅静和Michael入围三影堂“青年艺术家陪跑计划”!两位作为独立创作者已经有较为丰富的经验了,这次是因为什么契机希望以合作的方式展开创作?


雅静: 其实我们两个很早之前就想合作了,但回国后一直都没有特别合适的机会。之前就有了想一起做《网络世界系列》的想法,但一直都没有来得及深入讨论,这一次“青年艺术家陪跑计划”正好是一个契机,都觉得很合适就报名了。我的创作出发点都源于自身和社会、自然、文化触发的一系列关系,我一直把自己当成一个触发器,当与周遭事物发生脸是顺其自然就有了灵感,Michael本身的创作也是基于当代自身所处的环境出发,关注当代“后人类”这一概念以及这一概念动摇了构成现代社会二元论的观念,例如人类与机械、自然与文化、物件与影像、身份、性别。关于《网络世界系列》其实本身的出发点是源于个体在当代这个当代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语境下,影像的角色发生了改变以及互联网中影像本身如何改变我们了解世界一种讨论,对于这一件事情我们两不约而同的想到一块了,所以决定一起合作。
 
Michael: 我是觉得我们看待艺术的方式是挺相近的,就是创作时都会带有一种抽离感,或者是某种观察、实验的意味。我们之间的差异的话可能是我会比较专注于虚拟的表达方式,而雅静会加入象是动态雕塑等等的元素吧。所以《网络世界系列》我觉得是一个我们同时都感兴趣,而又能好好配合我们创作方式的一个主题,所以我就觉得一起研究一下是一个挺好的形式。


《心跳》系列  打孔装置  30*200*90cm / 胡雅静 2018



《心跳》系列  电影胶片机和心跳胶片 / 胡雅静 2018



Q2:项目计划书中《网络世界系列》以探讨虚拟世界所构成的世界形象和现实的关系。二位在以往的创作中使用丰富的媒介和形式。请问出于什么考虑使用3D建模软件的方法来呈现《网络世界系列》?

雅静: 在制作《网络世界系列》的过程中,目前我们希望全程我们两都不会作为传统意义上的摄影师去拍摄图片以及去用自己的素材去进行后期处理,互联网上已经有太多素材了,我们要做的就是收集互联网上公开的素材,进行整理、归纳、通过3D建模软件不经过我和Michael的主观意愿干涉自动生成互联网的集体图像,3D建模软件这个技术首先可以满足我们两不干涉最终建模效果,这一点很重要,其次3D建模在某种意义上是模仿现实真实物体的一种手段,这和摄影的“复制性”有着某种共通点,另外,我不希望最后呈现的效果和制作的思路&过程出现大断层,比如说我前期3D建模完了,最后再把图像打印出来挂在展览空间,这样的话中间的语境就断裂了,那就没有意义了。所以综合考虑,目前来看3D建模软件的方法来呈现《网络世界系列》是最符合想表达我们想法的媒介,也符合这个作品的整体气质。
 
Michael: 我觉得在《网络世界系列》这个计划中,由于我们使用的现有影像素材大部分是经过一些经过主观扭曲而呈现出来的“拟像”,而这些“拟像”的创作者的“视觉”都会有微妙的差别,导致每一个素材都可以视为带有某种“故障”。因此把这些图像和“故障”扭曲、混合、再编成的话应该会相当有趣。然而,正如雅静所说,我们希望不以我们的主观角度去干涉这个过程。照着这样的思路,3D建模软件就象是一个黑盒子,可以把这些“故障”以我们无法完全预计的方式呈现出来,算是为作品加上某种暧昧性吧。

节选自《心跳》系列 / 胡雅静 2018




节选自《心跳》系列 / 胡雅静 2018


Q3:“自我”和“边界”都是贯穿你们艺术创作的主题,请问此次的《网络世界系列》将如何延续你们对于“自我”和“边界”的讨论?

雅静: 我想到这几年大家一直在讨论的一个问题:手机是否已经变成了人类身体的一部分,现在已经无法想象我们离开手机,生活会是什么样子。早上,我们被手机设置的闹钟惊醒,日常生活中的社交活动(聊天、工作、游戏)也离不开手机等。同时因为“手机”的各种重要社交属性存在,我们的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吃饭的时候随处可见当饭端到餐桌,人们习惯性的先手机拍照、分享到社交平台,才能坐下来安心吃个饭。这么看来,那么关于传统意义上“我”和“我之外”的这种二元对立的边界开始模糊,需要放在更加贴切当代环境中去讨论。《网络世界系列》中“自我”就是把“我”不孤立的去对待,而是放在当代环境中去看,“我”认识世界的方式是否发生了改变,这些是否对“我”有影响,以及“我“所认为的”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边界。

 

Michael: 作为一个探讨“后人类”这个概念的创作者,我一直都觉得某程度上网络是人类自我的延伸的聚合,而手机则是一种义体。而这些东西模糊了肉体作为人类的“边界”这种思想。而人的思考模式亦会随着这些概念改变,说回《网络世界系列》这个计划,或许在现在我们还能说出“图像”,“真实”这种明确的界定,但是若有一天AR的技术能拓展至一个让你无法区分建筑物和投射的程度呢?或者像“银翼杀手”一样出现一种把立体投影作为设计一部分的建筑物?那么到时候我们要问的问题可能就是所谓“真实”到底是什么。而《网络世界系列》正正就是要探讨这个。

“the image is not here” / Michael 2020




“the image is not here” / Michael 2020


Q4:你们选择了两位策展人,冯博一和何伊宁作为导师,期待通过参与本项目收获哪些呢?


雅静&Michael: 两位策展人我都非常欣赏。前两年我从巫鸿老师的《作品与展览:巫鸿论中国当代艺术》了解到冯博一老师1998年策划的“生存痕迹”中国实验艺术展览,其中也有我非常欣赏的艺术家宋冬、尹秀珍等,在一个实验艺术还没有被官方空间和媒体所认可的年代,通过策展+艺术家本身能量,保持展览整体实验性和展览中作品的能量,让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就是所谓的1+1大于2。另外我对于何伊宁老师有种莫名的亲切感,可能是因为我们毕业于同一所大学,教育背景相同,可能会有相同的语境和共同想要探讨的话题。特别是看到她《英国摄影教室》中Daniel Rubinstein的采访的时候。
这次选择冯博一和何伊宁两位策展人作为导师,第一希望能够在做作品的过程中可以能学习到从策展人的角度去考虑展览空间的想法,之前自己在做艺术创作的时候是属于一个比较单一艺术家的角度去考虑我想怎么针对于作品本身在空间上呈现自己的作品。一个好的艺术作品当然是能好好的呈现出了自身,可是作品和空间的关系,或作品与作品之间的对话则是能够赋予他们更多的解读方式,也是作品的一部分; 第二是两位导师都有相当丰富艺术理论和实践经验,希望能够有让自己能从他们身上收获相关知识,让自己艺术理论和实践更加丰满。

《克隆实验 - 张玮乐》/ Michael 2017 



《Series 系列1》/ Michael 2018 

 

· 导师专访Q&A ·



何伊宁


摄影史学者,策展人。毕业于伦敦艺术大学伦敦传媒学院。2010年开始从事摄影及视觉文化的研究、写作及策展等工作。何伊宁是OCAT研究中心第一届“2018研究型展览策展计划”的优胜者,其策划的展览曾先后在国内及欧洲的博物馆、美术馆、艺术空间和摄影节展出。她最新的研究试图在摄影、媒介生态和技术哲学的交汇之处讨论艺术家运用图像算法所展开的创作实践。

个人网站:www.heyining.com


Q1:您选择担任胡雅静和Michael Cheung“青年陪跑计划”导师的原因是什么呢?他的作品集和项目申请书中哪一点吸引了您?


何伊宁:雅静和Michael均拥有专业的创作和展览经验,在媒介的运用上较为多元,两人申请的项目重点关注技术图像时代的相关议题,这点与我目前的研究兴趣相近。


Q2:您计划给予胡雅静和Michael Cheung哪些方面的指导?您对他未来的创作有何期待呢?


何伊宁:在接下来一年的时间内,我将与两位艺术家共同考察当下关于技术图像的理论和实践,期待他们可以不断打破现有的知识和经验框架,创作出对两人而言具有深度和挑战性的作品。




冯博一



独立策展人、美术评论家

致力中国当代实验艺术的策划、评论、编辑等工作,是中国目前最活跃的独立策展人和评论家之一。


Q1:您曾经策划过“两岸四地艺术交流计划”,这个计划中有一个1+1的概念,即同地方的人以抓阄的方式共同创作一个作品。您是否能与我们分享如何看待艺术家以小组的方式展开创作的经验?您又是怎样看待胡雅静和Michael此次的联合创作?



冯博一:以小组的方式从事艺术创作,这是一种“儒道互补”的关系。不仅是个人,而是集体合力的相得益彰。这种组合的关键,应该是建立在志同道合基础之上,共同讨论创作问题,利用各种资源和尝试多种技术手段,并给予展开和实施完成的。胡雅静和Michael有着一起留学的经历,彼此了解、熟悉,他们的交流与合作,具有激发各自的长项,以达到共识与共创的优化组合。


Q2:您选择担任胡雅静和Michael的导师原因是什么?您认为他们的作品《网络世界系列》有着怎样的可能和潜力?

 

冯博一:他们都有留学的背景,信息接收广阔,视野远及;同时,胡雅静在杭州,Michael在香港,具有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传统,却又有不同的文化身份和处境。这种组合对历史、记忆与现实境遇,其双重特性带有“重瞳”般的目光所及,或许会形成超越个体的多维认知及创作表达。

他们计划创作的《网络世界系列》作品,具有明确现实针对性,显示了他们对时代变幻所产生诸多社会现象的敏感,以及反思、批判的问题意识。他们试图通过新媒体、多媒介方式来获得对现实更多更深的隐喻和辐射,充实和延伸了网络世界的内在意蕴。这种视觉表达方式无疑是睿智的,但作为艺术创作,它的成功与否,从某种角度也取决于艺术家择选的题材和媒介,即艺术家的文化针对性和观念,是否能与作品的语言方式、形态自然地融为一体,使观者能够顺利、充分地将感受、体验艺术家所提示的问题,并延伸到思考、启示、警醒的层面上。对于艺术家来说,这也是一种挑战。



· 相关阅读 ·

2021年三影堂“青年艺术家陪跑计划”入围者专访


【专访】白里 “青年艺术家陪跑计划”入选者采访Vol.1

【专访】王婧懿 “青年艺术家陪跑计划”入选者采访 Vol.2

【专访】M青年电影小组 “青年艺术家陪跑计划”入选者采访 Vol.3

【专访】王屿星 “青年艺术家陪跑计划”入选者采访 Vol.4

【专访】忻力 “青年艺术家陪跑计划”入选者采访 Vol.5

【专访】艾阔 “青年艺术家陪跑计划”入选者采访 Vol.6

【专访】吴心竹 “青年艺术家陪跑计划”入选者采访 Vol.7

【专访】蛊师 “青年艺术家陪跑计划”入选者采访 Vol.8




“青年艺术家陪跑计划”项目介绍


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在北京空间 3.0 space 正式启动“青年艺术家陪跑计划”项目。该项目联合多位国内外资深艺术家、策展人、学者,为有潜力的艺术创作者提供系统性的指导,为创作道路上遇到瓶颈或希望迈上职业艺术家道路的创作者予以启发和帮助。

 

该项目将以公开报名的方式,经过初步选择,2021年度将录取不超过10位申请者。每位申请者将与2位导师展开合作。在创作周期中,两位导师将为申请者提供总计12次一对一线上或线下的悉心指导(具体授课时间可由双方灵活协商)。在此期间,申请者可在新展厅(3.0 space)内享有独立工作环境。创作周期结束后,申请者将在北京三影堂的 3.0 space 内进行个展呈现。


“青年艺术家陪跑计划”初步邀请导师有:蔡东东、蔡萌、董冰峰、冯博一、高波、何伊宁、刘勃麟、鲁小本、卢迎华、荣荣&映里、沈宸、王庆松。

 

该项目将每年评选出一位奖学金获得者





【3.0 space】是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于2021年初成立的独立艺术空间,同时也是专属于青年艺术创作者、研究者们思想碰撞的实验发生场。我们将在此呈现多样化的展览、对谈、放映等特别活动,旨在为了更好的激发中国当代摄影的新生力量,及将摄影艺术语言的魅力传递给更广泛的人群而搭建的平台。这里有一个空间,请发挥想象。



扫码购买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门票

新鲜发布 早鸟预售 

三影堂北京正在展出



三影堂厦门正在展出




合作展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