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的情绪,该由谁容纳?| 3个要点,助你改善“坏关系”

刘改 简单心理Uni 2024-04-24


本文字3700+|阅读预计需要10min


文丨刘改(简单心理认证·心理咨询师)


很多心理科普文章都强调了“关系”的重要性,在心理咨询时咨询师也会从当下的朋友关系、同事/同学关系、夫妻关系、母(父)子关系问到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关系,更是不断关注当下的咨访关系......


来访者们就纳闷了,如果我来解决关系问题也就罢了,我是来解决情绪/行为问题的,或是职业/学业发展困惑的,怎么也要“交待”一下各种关系呢?


咨询师们(尤其是关系学派的咨询师们)几乎认为“关系”是一切问题的根源,这“关系”到底是什么呢?是不是小题大做了呢?那么,当我们谈论“关系”时,在谈些什么呢?



我们在谈论“关系”时,谈的是你在关系中的情感体验

关系中细腻而丰富的情感体验带给了我们内在精神世界的充实,任何情绪情感本身没有对错,问题是这些情感有没有给我们造成痛苦和困扰,是不是与现实情境相关和有边界的。

试想如下的情境:

一个正在被项目进度搞得焦头烂额的丈夫,早上出门前妻子告诉他今晚临时有事,让他接一下儿子,结果丈夫完全忘记了这件事情,下班回家刚进门就遭到妻子怒气冲冲的指责,丈夫也一时没控制住情绪回吼了几句,然后夫妻俩就各自摔门忙各自的去了。
当夫妻俩平静下来后,丈夫诉说了最近项目中巨大的压力,意识到忘记接儿子时也十分懊恼,妻子也表达了当时接到幼儿园老师的电话时的慌乱,也说知道丈夫最近的工作压力大,本不想让他烦心家务事,今天也是实在忙不过来了。
接下来夫妻二人也共同跟儿子谈了谈心,安抚了儿子的情绪,并且在儿子睡着后享受了宝贵的二人时光......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情境中丈夫与妻子的情绪都是与现实事件或自我控制力相关,妻子因为丈夫忘记接孩子而且愤怒,丈夫因为受到妻子指责而回怼,同时他们可以适时地停止争吵,二人也没有将情绪行为化(摔东西、动手打架),在情绪消褪后,二人可以反思并澄清这些情绪,相互安抚对方的情绪,同时没有忘记儿子的情绪。

这就是一个积极的关系体验——允许适度的情绪表达,可以反思和管理自己的情绪,能够倾听和理解对方的情绪。

我们也看到这对夫妻的关系体验也是有边界的,丈夫没有常常因为在工作中受到上下级和客户的压力,把无名火发在妻子身上,妻子也没有不断向丈夫抱怨自己因为要照顾家庭而放弃了自己的事业理想。

适度地表达这些情绪是正常的,这本就是一个健康的家庭应该有的情绪涵容功能,并且适度的情绪沟通还可以增进关系亲密度。


但请注意“常常”和“不断”这两个词,家庭关系中的涵容功能,不能只让一位成员长期承担,更不能让一个小孩子或者患病虚弱的人承担过多。

很多严重行为问题和病理症状的产生,就是因为在孩童时期这些人的情绪不仅没有被父母足够地涵容过(这点已经足够让人悲恸了),有的甚至还成了为父母的情绪发泄渠道。

所以我们看到他们在关系中要么冲动无节制地表达情绪,要么对情绪极度克制和压抑,他们成长过程中没有通过家庭的帮助获得足够的自我情绪涵容能力,也无法使自己感受到一个可以适度表达情绪的安全的环境,进而一直困在了自己的情绪问题中。

他们可能通过一些“情感隔离”的防御机制远离了自己情绪,“摆脱”了自己的情绪困扰,代价是——他们的关系体验也是空洞而贫瘠的。

我们在谈论“关系”时,谈的是你在关系中的需要

前文的角度,是我们在关系中主观的情绪情感体验是什么,以及我们是如何与这些情绪体验相处的,有没有足够的能力hold住这些情绪。

那么接下来,我们要换个角度,去觉察我们在关系中带给了对方怎样的体验。关系如同一面镜子,我们感受着别人的同时,也看到了更多自己在关系中的需要。


前文的妻子,我们提到了她暂时放弃了自己的事业理想而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她也需要丈夫理解自己的牺牲。这对夫妻在关系中可以看到对方的发展需要,暂时放下自我需要,互相支持并成就对方的需要。

那么我们将前文妻子换一个状态:妻子大学毕业后工作了两年,感觉晋升有些困难,索性就辞职结婚生子当了全职太太,至今已经五年了。

但是她越来越觉得相夫教子的生活非常无趣,感受不到任何价值感,她不断地跟丈夫抱怨自己当年就是为了他才放弃了工作,以自己的才华,如果自己当年坚持上班一定已经是个中层领导了,如今想出去工作也很难找到合适自己的。
丈夫每次听她说这些都很烦躁,但是妻子又说他在嫌弃她,自己成了黄脸婆就嫌弃自己......
现实中有很多这样的关系模式,只有处在受害者的位置上,他们才是安全的(他们也被称为“被动控制者”)。

尽管内心中充满着冲突和痛苦,但要想从这样关系模式中走出来的也是极其艰难的,因此很多人最终选择了放弃改变与成长,因为这些痛苦的关系模式是有继发性获益的,可以避免他们陷入更大的痛苦中。


这段关系可能保护他们不用去面对职场中的竞争和挫败,没有了这段关系,可能将是一个人面对生活深深的无力与孤独。

我们不否定他们在关系中的爱,但是我们可以有力量地去“建设”关系,而不是死命的以受害者的姿态“抓住关系”。

我们在谈论“关系”时,谈的是你建立关系的能力

我们在谈建立关系的能力时,首先思考一下:自己想要一段什么样的关系?是现实并生动的关系,还是完美无瑕的关系?是自由有空间的关系,还是黏着融合的关系?是互相支持的关系,还是剥削控制的关系?抑或是想远离关系,过一个人的生活?

是的,现实生活中亲密关系不是必需品,但是我们仍然要面对和处理很多关系,我们需要更有自由度地主动选择亲密还是独处。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有篇重要论文——《独处的能力》,其中提到:“能够与另一个也处在独处状态的人一同享受这种独处,其本身就是健康的体验。”

真正的独处能力是既可以享受独处,也可以在关系中体验亲密和依赖。这些都取决于我们能不能以一个“完整的人”的身份去建立关系。


我们每个人都从母婴关系中来(不绝对要求是真实的母亲,可以是一个有母亲功能的抚养者),进而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再与其他人产生连接建立关系。

然而,往往正是早年母婴互动过程中的失败,导致婴儿心理层面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人”,可能TA的生理年龄在发展,但是心理还没有真正出生,有生命力、有意义地生活,也无法与人发生真实而生动的关系。

他们的关系要么是空洞与标签事物化的,要么是幻想与理想化的,而不是真真正正的作为一个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人在关系中互动。

融合式的体验和需要是每个人都渴望的,我们早年都经历了一段非常美好的融合式的母婴关系:
妈妈放下自己的欲望和需要去感受着婴儿,婴儿感觉自己和环境是融为一体的,自己的生理和情绪需要都是可以被满足的,这是非常重要的过程,也称为“原初母性贯注”。

在“原初母性贯注”中,婴儿保有一种“持续存在”的感觉,进而形成了信任的品质。

成年后的我们依然需要一些融合性的时刻:一段美妙的性体验,与密友间无需言语你就能懂的交谈,或者如痴如醉地沉浸在一场交响乐中……在这些婴儿式的融合时刻,我们感受着满足和被滋养,享受过后,我们也更有力量去面对现实生活。

如果我们无法从这些融合需要中走出来,想让这种体验成为一种生活和关系常态,那这个就成为了病理性的表现,成人后要么卷入施受虐的畸型关系中,要么用僵化刻板的防御机制去对抗内心无法融合的痛苦,甚至有些人由于防御失败而走上了犯罪道路……

为什么人们会停留在这种婴儿式的需要中无法自拔呢?

答案很残酷,因为你确实没有在婴儿期被好好地爱过,你的需要没有被妈妈看到和照护过,你的心理需要也停留在了那个无法被满足的婴儿时刻。


这些需要如果在成人后还一味地寻求现实性的满足,确实是天方夜谭了,只能依靠专业的心理咨询而解决。

并且,这些痛苦并不能仅仅通过满足的方式解决。即使是婴儿,从6个月开始,也开始需要接受小剂量的挫折,即:饿了的时候需要等一会儿才有奶,想找妈妈玩的时候也要等一会儿妈妈才能出现……

这种挫折体验会让婴儿逐渐有更多现实感,也意识到妈妈是与自己不同的一个人,并不能时时刻刻在自己的掌控范围内,婴儿有能力耐受住挫折体验时,也会让自己更加有价值感。

当然,妈妈也不用教科书式地去学习,如何给婴儿带来小剂量的挫折,只要让自己从“原初母性贯注”的状态中逐渐撤出,拾回自己的需要和欲望,不打断婴儿内在的“持续存在感”即可。

最后强调一下,妈妈既不能让婴儿一直处于“原初母性贯注”里,也不能让挫折体验超出婴儿的心理承受边界而造成创伤体验,这都会使婴儿心理发展停留在原始阶段,即自己的愿望非常不切实际,期待外界环境来满足自己,没有得到满足就是环境不好,进而不断去找寻新的理想的环境。

在小剂量的挫折体验中,婴儿形成了“延迟满足”的能力,同时在幻想与现实间,我们不断确立了“我”和“非我”的边界,也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人”。

图片:《30天》
责编:鹿仙贝,Aurora

点击名片,看看作者的其他文章



点击上图,查看更多专业内容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发送【福利】免费领取课程👇


“婆婆太粘老公,老婆受不了提出离婚”上热搜 | 婚姻中,如何建立「夫妻联盟」?

如何成为一名独立执业咨询师?

“我都已经为你做了这么多,你为什么连这点事都不肯为我做” | 关系中真正的互惠是怎样的?

攻击别人,本质是在生自己的气:“坏”情绪背后的真实自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