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评估心理咨询师的「反移情」

虞国钰 简单心理Uni 2024-04-24


本文字数3200+|阅读预计需要9min


文|虞国钰(简单心理认证·心理咨询师)


当我在督导工作中,往往会遇到被督直接问我“如何理解这个来访对我的移情和我的反移情,我又该怎么运用这部分进行工作“?

这些问题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我们只能在督导中,从咨询师与来访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停顿里去细细的品味和分析,难以直接回答被督的这种问题。

这是心理动力取向心理咨询的神秘之处,也是它会产生咨询效果的原因。

移情与反移情这两个概念的提出和发展,几乎贯穿了心理咨询起源的精神分析历史,单是其中一个概念就足以书写一本精神分析史。

在此我想以此短文,简述其概念及临床应用,以一种粗浅的方式帮助读者对其有一些认识。

图/Pexels

移情的起源

一定程度上,作为心理咨询/治疗的鼻祖,精神分析的产生就是源于弗洛伊德发现移情。

在弗洛伊德寻找他作为医生的研究方向之时,他发现法国的神经病学家让-马丁·沙可 (Jean-Martin Charcot) 对于歇斯底里的研究让他着迷。

沙可在1880年就证实了当时人们无法理解的这个神秘症状是心因性的,但他对病人的内心世界毫无兴趣(Herman, 1992),但跟随他的弗洛伊德由此开启了对于人的心理的深入探究。

当他亲密的合作伙伴布洛伊尔从安娜·欧对他的色情性移情中狼狈地逃离之时,弗洛伊德却以此发现了精神分析的钥匙,提出了“移情”的术语,开始理解这种临床现象。

他在1909年开始认识到,移情不仅仅会阻碍分析的进程,也会对分析有正向意义,从而在1914年提出了移情神经症的概念。自此,对于移情的工作成为了精神分析的重心。
在咨询中,移情是如何起作用的

精神分析的工作几乎完全建构于对于移情的分析和处理,因此,在我们的临床工作中,识别来访对咨询师的移情,并与其工作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弗洛伊德认为,不仅仅是在精神分析中,在任何关系中,人们都会在重现其早年关系的重要方面。

过去是我们理解现在的模式,每个人在关系中,都会重复着过去的心理需要,这种强迫性重复是我们的痛苦之所在,也是咨询工作进行的重点(Ursano, 2004)。

我们对于移情的识别一方面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来访的内心世界,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我们帮助来访回忆起过往的经历,理解自己现在生活中的困难和情境。

当我们能够识别出来访对我们的某种特定的移情时,我们就可以体会到他与早年的重要客体曾经出现过这种情绪情感关系。

图/《扪心问诊》

比方说,当我们可以发现,来访者的情感体验里,这一分钟,咨询师有可能是充满温暖和爱心的妈妈,下一分钟,咨询师就可能会变成一个不断指责、毫无同情心的吸血鬼。

那我们就可以去想象,来访者也许曾经体会到妈妈或其它重要客体的温暖和爱,但在他的幻想里,妈妈或其它重要客体也有不断指责、严苛批评的一面。

同时,我们可以假设,来访肯定很容易对自己、对他人,包括对咨询师,会有很苛刻严厉的一面,但也会有温暖的连接。

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假设,去对来访者与我们的此时此地的关系进行移情解释,也可以慢慢地与来访探索早年生活中与他人的关系。

来访在一开始往往不容易接受咨询师关于移情方面的探索。

咨询师可能需要先将移情的概念、在生活和咨询关系中的呈现解释给来访听,邀请来访讲述对咨询师的想法和感受,再慢慢地对移情进行探索,并进一步进行移情解释。

当然,一般来说,神经症性水平人格组织的来访相对来说更健康一些,他们转移到咨询师身上的移情会更和缓一些,正向一些。

咨询师对这类更健康一些的来访的内部世界的探索,可能要更聚集于来访与外界重要他人的人际关系,较少移情的探索,除非他们发展出了更意识层面的移情,或是有见诸行动等负性的移情。

而与边缘水平人格组织的来访工作时,由于他们往往在咨询早期就出现激烈的移情,并很容易迅速反转为敌意或是偏执性移情,所以与他们的工作聚焦于移情解释是更有必要的(Caligor, Kernberg, Clarkin & Yeomans, 2018)。

图/Pexels

咨询师应当如何处理自己的反移情

而反移情的概念与移情的概念一样,也是渊源流长。早期弗洛伊德认为分析师的反移情只会是分析工作的阻碍,他之后的咨询师也坚持了这一观点。

温尼科特认为反移情是分析师的“神经症特征,可以扰乱其职业态度”(Winnicott,1960,as cited in Sandler, 1992)。

后期,分析师们开始认为分析师对来访的一切情感、一切意识和潜意识层面的态度都是反移情,而且意义非凡。

这可以被用来理解来访,它的来源可能是分析师情结被激活,或者是来访者对分析师的投射,也可以是两人互动的场的产物。

拉克尔(Racker)认为有两种类型的反移情,一致性和互补性的反移情。一致性反移情是咨询师体会到来访的情感状态,比方说在前面的例子中,当来访描述自己被妈妈指责训斥时,咨询师体会到这个被训斥的小孩子的害怕、伤心。

互补性反移情是咨询师体会到来访重要客体的情感状态,还是前面的例子,当来访在诉说时,咨询师发现自己内心在烦躁、嫌弃这个来访,甚至忍不住在心里想:

“你怎么天天叨叨被这个人欺负被那个人鄙视,你就不能不做个受害者吗?”

这时,咨询师就是体会到了互补性反移情。无论两种状态,咨询师都可以运用这些体会去理解来访的内心状态,因为这些情绪感受,都是来访曾经经历过的。

而现在也依然放在心里在不断感受,并进来投射出来,让周围的人、包括咨询师去体会的感受,从而形成了来访的内在主观世界及外在的客观现实。

由于来访必然会引发我们内在的各种情绪感受,但如果我们被这些情绪淹没,无法承担咨询师的职责,无法努力去容纳这些感受,那我们在这个时刻,就离开了咨询师的位子。

心理学家Ursano认为,容纳和处理反移情要求咨询师在功能上的分裂,一方面要反应,去感受;另一半要自我观察,并分析这个反移情。

这就是说,我们一边要意识到被来访激起的种种情绪,比方说来访的攻击让我们产生的恐惧、愤怒、羞辱,或者是来访让我们觉得想要保护、担心他们。

所有的这些情绪,我们不能用压抑、隔离、理智化等方式让它们消失,而只能待在自己起伏的情绪里,体会自己也只是一个普通人的脆弱。

图/Pexels

同时,我们也不能根据这些感受去行动,包括因为愤怒而攻击来访,或是因为担心或是焦虑而直接给来访建议或是解决方案。

而是有意识地在内心找到一致性和互补性的反移情,结合来访的成长经历形成对来访的解释,理解来访的敌意或动力,并在恰当的时刻,以恰当的方式,把这些经过消化的理解反馈给来访。

编辑:Aurora
责编:Alwaysfifi

点击名片,看看作者的其他文章

Caligor, E., Kernberg, O., Clarkin, J., Yeomans, F. (2018). Psychodynamic Therapy for Personality Pathology: Teating self and interpersonal functioning.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 
Herman, J. (1992). Trauma and Recovery: The Aftermath of Violence-from Domestic Abuse to Political Terror. Basic Books. Sandler, J., Dare, C., Holder, A. (1992). The Patient and The Analyst. Andrew Nurnberg Associates International Limited. Racker, H. (1968). Psychoanalytic Technique and the analyst’s unconscious masochism. The International Psychoanalytical Library. (73):174-180Ursana, R., Sonnenberg, S., Lazar, S. (2004). Concise Guide to Psychodynamic Psychotherapy.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  



点击上图,查看更多专业内容

你越上火,TA越沉默 | 回避型沟通模式的常见情景及「破解方法」

如何运用笔记和逐字稿提高督导效率?| 干货分享

从《热辣滚烫》看“社会退缩”和“讨好的”婴儿本能

内向者不为人知的12个优势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