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广电总局网站发文赞《人民的名义》:引爆正能量的“良心之作”

2017-04-08 蔡一鸣 传媒大观察

广电总局官方网站刊发点赞文章(题图)

蔡一鸣  / 传媒大观察


“本剧的力度、布局之大,是前所未有的。电视剧能拍到这个尺度,是国家反腐力度使然。”最近几天,由最高检影视中心牵头、党的十九大首批重点献礼剧《人民的名义》凭借着近年史无前例的“剧情尺度”和官场淋漓尽致的写实手法,刷爆全网,引发社会舆论强烈反响。


从开播至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官网相继转发2篇人民日报评论,并原创刊发1篇综述,称其是“引爆正能量的‘良心之作’” 。


《人民的名义》从审批到创作再到落地播出“一路绿灯”,既是各级各部门的通力配合的结果,也是当前我国政治生态“敢于亮剑、敢于直面问题、敢于自我革新”的进步。总局于官网刊文表态,是对反腐剧敢于“刮骨疗毒”的力赞;是对反腐剧“凝聚磅礴正能量”的力推;是对反腐剧敢于“直面黑暗、针砭时弊”的力挺。


“你胆子不小啊,和省委一声招呼都不打,你就要抓一名厅局级的干部”,剧中台词环环相扣、剧情步步紧逼,终极反派甚至直至副国级;正反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被网友戏称是现实版的《官场现形记》。


“他你我惹得起吗?我们现在要动他手下的一位副市长,他可是省委的常委啊”。显而易见,“权力越大,越容易出现’灯下黑’”。诚然,中央惩治腐败的决心有目共睹,但不少地方“灯下黑”现象依旧突出,这样的现实问题被公开地摆在了“台面上”用影视化的表现手法予以呈现,让观众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中央反腐过程中实际遇到的压力和阻碍具体有多大、有多深。


贪官伏法认罪,新闻报道时常出现,但将他们的腐败历程、问询经历、纪检监察机关抽丝剥茧的案件经过用戏剧手法加以表现,是一件大胆且少有的事。往往最能打动观众内心的,是跌宕起伏的剧情、共鸣情感的剧情;往往最能感染观众肺腑的,是直戳社会痛点、直面问题实际的情境。


正面宣传,绝非口号喊彻天,不能因为蒙住双眼,就对问题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掩耳盗铃的做法,只会成为腐败滋生的温床、贪官污吏的“庇护”。诚诚坦坦地将现实问题揭露出来,就是刮骨疗毒,就是针砭时弊,就是提振老百姓对执政党的的信任,就是最好的“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


通常情况下,但凡涉及到现实主义题材的剧集,编剧大都会避让开“政治”,以免被砍或误伤。事实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方向就是最大的导向,揽获民心才是最大的政治正确。



[观媒推荐]

央视砸主持人“铁饭碗”

新京报砸下2000万招聘新人

搜狐首页改版放弃海量模式

媒体如何报道圣彼得堡恐袭

人民日报小程序是这样做的

版权声明:传媒大观察公众号原创内容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转载时请保留作者、来源。本公众号部分使用图片、转载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权利,敬请与我们联系。

责任编辑: 陈浩洲  haozhou@guanmedia.com



观媒(传媒大观察)成立于2011年2月15日,是受到主管部门、媒体总编、传媒学子等关注的"媒中媒"。

bigmedianews

长按二维码即刻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