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哈尔滨 | 开放小区也被封闭
转载本刊原创文章需支付稿费
详情联系文末邮箱
由于担心消毒情况,网购被无限减少,
恩格尔系数则无限暴涨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发展。已经一个多月的严控管理和居家隔离城市居民神经紧张之后,也体味到一个不一样的春节。疫情通报中,每个数字的增减,都真切地牵动着一个家庭。那些因为城市管理不善而受难甚至逝去的每一个人,都是打在这个自诩现代城市体系上的一记耳光。我们希望那些宣传语中的“大”城,拥有足够的能力保护自己的每一个市民免于匮乏、免于恐惧,享有生活。
”
文/
梅子,发现在家学习好难的同济建筑博士研究生
2020.02.18
哈尔滨市政府是一月末二月初开始陆续发布政令公告的,对于我来说,整个事件的发酵还要更早一些。托父母在医院工作防范意识足够强的福,寒假回家一个星期左右的我在1月20号左右就开始有点紧张了,但也仅限于出门要戴口罩,还是那种非医疗用口罩的程度。从大年三十起就开始自觉不主动出门,也不排除是因为母亲数着家里寥寥几个口罩盘算着等我2月10号回学校时还能带上几个。
大年初一倒是战战兢兢出了一趟门,去姥姥姥爷家聚餐,我贴着车窗特意观察路上的行人们,果然戴口罩的基本都是年轻人,而上了年纪的人戴口罩的占极少数。行至半路等红灯,父亲突然说:“呀,前面那辆是鄂A!”我倒是反应好一阵子才惊觉,没想到我们离武汉人民也是如此的近距离。以至于当天回家的路上,看着满大街车水马龙的“黑A”牌照,我都有点神经质的觉得是不是这里还藏着一些我没分辨出来的“鄂A”。
很快一月末就收到了学校延期开学,严禁擅自返校的通知,再加上医院里陆续发了几次口罩,家里勉强做到口罩的“收支平衡”,但看见群里各种口罩难求的信息,说心里一点也不慌是假的。
一开始哈尔滨发布交通限行令的时候还没有太多慌张,只是父母在医院工作,因为翻找工作证和开证明、按车号排班等,很是手忙脚乱了一番。从家里的窗户能看到通往省政府的一条主干道,可以说是哈尔滨的交通大动脉之一,平时就像血栓一样基本堵得严严实实,现在突然变成只有寥寥几辆车快速穿过,也着实让我们新奇了一会儿,记忆里哪怕往年大年三十儿的晚上也没见过此等景象。看街道上的车也变成了宅家的活动之一,父亲会惊奇的指着一辆公共汽车说“看,大白天的这车里一个人也没有。”而我会好奇的数楼下停着的几辆出租车,回想他们有多少天没有出车了。更不用提楼下常年有打篮球、跳舞、健身的人们经常光顾的公共活动场地了,积雪已经厚厚一层,人迹罕至了。
空空如也的城市干道和街头小广场
真正感受到城市生活的骤然紧缩严格的说是从小区封闭令开始的,眼见着两天之内对面的80年代开放式老小区的几个开口全都拦上了黄色的栏板,仅留了一条有社工看守着的车行道入口,再一细看,年初三四还开门亮灯的临街小店铺,不知道什么时候也全部关门了。我家的小区也开始发每户每两天可以有一人出门的“出门券”,不过对于还需要去医院上班的父母和无限宅家的我来说其实没有额外的影响。
对面小区隔着栏板“交易”的人们
有趣的是,小区封闭是逐渐展开的。一开始还有未关闭的“漏网之门”,随着政令紧缩,最近终于严格执行起来了。每天在家的对话又多了一项内容:担心和心疼对面小区冒着哈尔滨零下十几度一直站岗的社区工作人员们。好在两天后就在街对面看到了给他们休息用的临时板房,我们终于安心了一点。
最主要的开销突然变成了食品,由于担心消毒情况,网购被无限减少,恩格尔系数则无限暴涨。母亲会借上班午休的时间在哈尔滨商业区中心的高档超市采购,发现除了消毒和口罩基本如常,人来人往,但是反观家里楼下的家乐福,食物的货架则常常空荡荡。父亲不得不去附近的生鲜小超市采购,回来带着几分惊奇地语气说:小超市限制人数进出,他在外面排了十几分钟的队,体验很是新鲜。而我则开始庆幸寒假回家过了年,如果回学校度过疫情实在是苦恼吃什么和怎么吃的问题,不过这种担忧渐渐变成了,等开学回校,我该怎么解释小5斤的体重增幅。
每天晚上电视打开放着黑龙江台的《新闻夜航》节目是标配。一开始,一边看着公布的确诊患者行动轨迹,一边心里盘算着有没有交集;到后来仅仅一瞥,心里大概明白哪个小区又沦陷了,就不再多看。母亲总是有点担忧地计划着何时去哪个超市补给口粮。父亲总是有点沉默,却会在播报第N批赴湖北支援医疗团队的新闻时,大声感叹一句“唉!都去这么多人了啊”;看见单独采访还会仔细盯着屏幕瞅一瞅。我猜他是在看领队里有没有熟悉的人。
每晚黑龙江《新闻夜航》节目播报疫情及黑龙江援鄂医疗人员情况
与对晚件新闻日渐厌倦相对,每天早饭的固定话题变成了我们仨对来自微博、抖音、朋友圈或是微信群的疫情消息的交换,真真假假,魔幻现实,再加上一场自由大讨论,最后往往是以今天谁刷碗作为结束语。
2月中旬,黑龙江疫情突起。家里讨论的主要内容又加上了对家乡人民的恨铁不成钢的心情。拼GDP的时候,黑龙江咋没这个永争第一的劲头呢?(注:2月上旬,黑龙江新增病例数反弹,与其他省份画风截然不同)不过客观来说,黑龙江疫情格外突出的部分原因是作为冬季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人口流动比往常大很多。再加上本地居民长期在这种“没病没灾”的福地呆久了,有种天然的懈怠。还记得1月中旬全国疫情刚刚发酵时,身边的朋友和亲人多多少少都说过一句:“咱们这儿这么冷,来啥病毒都给它冻了,不怕!没啥事儿。”当然后来发现此病毒怕热不怕冷时,也感受到了打脸的痛苦。
2月4号是立春,我们一般概括为“开春”。开春对于东北群众来说一般是个大事,这意味着松花江开化了,冰雪大世界不能去了,房沿儿的冰楞子该清理了。江冰解冻,春天也不远了。今年这个开春却格外静悄悄,往日喧嚣的中央大街上,那些本该被处理的小冰雕们也只能自己独自默默化掉了。今年的开江也在默默的独自进行,城市的春天却不知道哪天才会来临。
我现在坐在书房里敲字,窗外是社区工作人员对防疫工作的宣传广播,整个哈尔滨却仿佛从来没有如此安静过。
年前中央大街上的精美冰雕,无人欣赏,现在应该已经融化了
面对疫情,我想对城市说:
快递原地停了十天,物流网什么时候变成诸如水电一样的基础设施?
「疫·城·生活系列」
策划/崔国
编辑/梅梦月+崔国
—
如果屏幕前的你有感兴趣的城市话题,
欢迎来信交流。
每一封信都将获得认真的对待。
email:cgcuiguo@urbanchina.com.cn
来信请附上话题名称、300字以内的解读,
并注明你拥有的素材。
—
内容合作联络 cgcuiguo@urbanchina.com.cn
其他对文章的意见和建议,或新奇有趣的话题问题,都欢迎您微信留言或邮件联络我们。
email:00urbanchina@urbanchina.com.cn
微博/ 豆瓣:城市中国
App:点击 阅读原文 跳转
官网:www.urbanchina.com.cn
长按二维码
购买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