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的教室没有围墙,孩子们为何如此热爱学习?
“妈妈,我喜欢这个学校!”
很多到新西兰的小留学生一看到色彩斑斓的教室,就被迷住了。常常用不了几天,孩子们就完全适应了全新的校园环境。
新西兰的基础教育,尽管在一些家长看来,“过于自由散漫、缺少压力”,但是为了鼓励国民“终生学习”,新西兰人希望他们的孩子从小“享受学习”,而不是出于义务被迫学习。
为了让孩子们爱上学习,新西兰在“自由散漫”这条路上越走越远。近年新建的很多教学楼摈弃了传统的一间间教室,采用MLE(现代教育环境设计)理念,像一个“铺了地毯的大仓库”,里面有丰富的互通空间,几百个学生共享图书馆、学习空间、实验室甚至老师。
(上图:基督城Marshland School,2016年竣工,并获得2017年 NZIA坎特伯雷建筑奖 NZIA Canterbury Architecture Awards。来源:HAYBALL.com)
(上图:基督城Pegasus Bay School,2014年5月投入使用。教室屋顶采用大面积太阳能板,内部空间灵活。来源:pegasusbay.school.nz)
2011年,基督城许多校舍在大地震中受损,很多学校在重建时,采纳了教育部推荐的modern learning environment (MLE)设计理念。如今这种设计被视为“未来教育”的模板在新西兰很多学校采用。
(上图:学生们可以选择最舒适放松的姿势,想不爱学习都难。来源:STUFF)
新型教室体量比传统教室大很多,一般能容纳500-700名学生。内部没有隔离出来的一间间教室,而是空间有限分离,但相互联通,并有大量的共享区域。
MLE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并享受学习的乐趣,不管你是坐着还是趴着,自己学还是小组学,学校老师都会创造条件全力配合。新理念给予学生更多自由,同时要求学生进行自我规划、懂得自我控制。
(上图:奥克兰Greenhithe School新建教室也采用MLE设计理念。2017年7月投入使用。)
(上图:奥克兰Sylvia Park School。来源:mpm.co.nz)
(上图:奥克兰Takapuna Primary School。来源:STUFF)
说实话,跟国内的中小学相比,新西兰的传统校园就已经很自由开放,学生结识新朋友的机会非常多。
比如这里没有“小学同学6年”的情谊,因为每年都会重新分班;也更不会有“同桌的你”,因为桌椅位置随时可变,听课时,学生们就随意围坐在地毯上。
到了中高年级,参加各种学术、文艺、体育的社团或是比赛,不仅打破班级年级的界限,校际之间也不乏竞争与合作的交集。
然而,新西兰的教育部门觉得不够,要通过灵活可变的学习空间,以social (社交)与collaborative(合作)作为协调,达到学生self-led(自我引导)的最佳学习效果。
新型教室也引发了不少争议。首先,这种教学方式的成效,还没有从数字上得到体现;另外,部分家长担心孩子在开放空间下干扰过多,学习效率下降;一些老师表示无法适应新教室等。
但不论如何,这种MLE新型教室会在今后越来越普及。因为很显然,绝大多数孩子喜欢这种形式,而不愿意再回到传统教室中上课。同时,教育部也在积累经验,进行规范和调整。比如教室配备移动门可以切换回传统教室,同时采用隔音材料减少干扰等。
新西兰是个没有围墙的国家。
南太平洋上的独立岛国,国境线不需要围墙;
住宅区没有围墙,除非有狗,多数住宅的前院也是开放式花园;
大学没有围墙,中小学出于安全有围栏和安全门,任何成年人都可以打开进入;
坐地铁不需要安检,办公楼、学校都没有保安。
只要是倡导开放、平等、人权,新西兰人大都会出于本能地支持。有时候不由担心,一些大国都忙着建墙,新西兰这样世外桃源般的温和坦荡能持续多久呢?
近期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