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美贸易战,“谢天谢地我们在新西兰”

2018-03-26 Kenny 新西兰中文先驱


3月22日特朗普宣布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600亿美元关税,一时间中美贸易战的声音尘嚣甚上。但如果揭开现象看本质,就会发现这一表述实在是大错特错。

 

中美之间进行的不是一场贸易战,而是产业战,只不过双方使用的子弹是贸易而已。特朗普此次抡起贸易制裁大棒,依据的是美国对华“301调查”,主要针对中美在高科技领域的知识产权争端。美国最后制裁的产业也主要是高端制造业,包括高性能医疗机械、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高铁装备等,可以说是一次“精准打击”而不是人们以为的特朗普突然发疯。


 

针对这些产业,是因为中国的相关产业政策和技术实力已经对美国构成了威胁,两国产业结构正在从互补型转变为竞争型。比如根据301调查报告,在高技术制造业上美国占全球份额29%而中国占27%,已经相去无几。在通信设备上美国思科的营收是490亿美元,中国华为已经达到556亿美元(不含手机业务)。两国还在人工智能、量子通信、新能源汽车等尖端科技领域并驾齐驱。正是因为中国在产业制造的快速追赶和弯道超车,让美国不得不把贸易大棒挥向潜在威胁最大的高端制造业而不是纺织品、服装、鞋帽、家具等传统的低端制造业——要知道中国每年光这些产品对美出口就接近一千亿美元了,而美国对这些产业不屑一顾。


这张中美首轮制裁领域的对比图最近火了,光看图还以为是一个农业国在死磕工业国

 

301调查是美国政府根据《1974年贸易法》第301节至第310节对外国不公平贸易政策发起的调查,完全是美国政府部门的单边判断。其他国家不需要违反国际贸易规则,只要被认为损害了美国的商业利益,就会被美国通过关税等贸易手段制裁。但贸易制裁本身不是目的,不可能有政府为了制裁而制裁;通过对某些产业设置高关税壁垒,迫使对方改变产业政策倒是有可能的。


日本就是前车之鉴:80年代日本是美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当时日本在半导体行业优势明显,正准备建立强大的航空航天和卫星通讯产业。结果美国对日本也启动了301调查,通过1989年和1990年两轮谈判,成功迫使日本取消发展自主通讯卫星计划,并全面开放国内航空市场。此后三十年日本在芯片、网络和航天通讯等领域完全错失了黄金发展机会,沦为美国产业链的打工者。

 

因此当特朗普叫嚣要通过贸易战缩小中美巨额贸易逆差的时候,他并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部分来自于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美国通过印钞来交换中国的商品),部分是因为全球产业链的格局分布(像iPhone中国只是集中组装来自多个国家的零部件,出口到美国后美国对中国是逆差,但中国对进口零部件的各国同样是逆差)。事实上184页的301调查报告中只出现过一次“逆差”,还是引用特朗普的贸易政策。90年代后美国已经对中国进行了五次301调查(不含本次),每次都是以双方在产业上(而非贸易上)达成共识而告终,这次也应该不会偏离太多。

 


平心而论,美国对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部分指责也并非无的放矢,比如中国往往借审批权对外商施压、以向合资企业转移技术作为过审的条件,这种国家主导产业发展的模式很可能会成为接下来谈判的重点。只是随着中国稳坐全球最大工业国位置,制造业水平全面升级,在和美国谈判的过程中拥有了更多筹码,特朗普要想达成一边倒产业协议的难度会成倍增加。因此他的600亿关税制裁与其说是贸易战,倒不如说是心理讹诈:通过看似莽撞的威胁来虚张声势,制造”你除了对我让步之外别无选择“的错觉。

 

无论产业战还是贸易战,新西兰这样的轻量级玩家永远是最倒霉一个。两个全球最大贸易体进入备战模式,全球金融市场不可能独善其身,股指暴跌、汇率波动、商品价格动荡是必然的。新西兰股指在美国公布关税制裁后直接跳水100点,纽币作为商品货币更是成为抛售主力。但汇率下跌对新西兰出口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中国对美国开出的第一批关税制裁名单中,赫然出现了葡萄酒、水果等消费商品,新西兰在这些领域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而中国对葡萄酒和水果的市场需求并不会因为关税壁垒戛然而止。这意味着新西兰大有希望填补美国的空缺,扩大对中国的出口。纽币汇率的下跌会起到助攻作用。

 

对广大华人来说,换汇的好时节似乎又来了……



近期热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