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Vol.12|巫嘉伟:留下一座城市的自然记忆
巫嘉伟,西南山地签约摄影师。三十多年成长经历,发现蓉城安逸生活中的环境变迁。因酷爱户外观鸟而加入成都观鸟会,现任副理事长;2012年和伙伴成立康华社区发展中心,从最初为大熊猫栖息地保护而奔走山村,近年回归成都的生态人居。业余爱好是去拍摄生活中的野生动物。
如今,以他为首的5个年轻人扎根四川西部和南部的山区,凭借专业学科知识和环境保护信念,开展农村社区工作和自然保护工作。他们穿行于山野之间,潜伏在丛林深处,为每一个珍惜物种拍下珍贵的影像。在未来,巫嘉伟还想和他的小伙伴们将这些年的自然记录集结成册,把一座城市的自然记忆留下。
Imagine City·城事大会
2016年12月30日晚,Imagine City·城事大会成功举办,巫嘉伟、曾成、谷兆炜、胡敏、赵璐、李超、杨琪、杨毅、KUN等嘉宾与青年们分享了他们通过艺术、感知、科技、对话认知的城市。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j0379hdydxa&width=500&height=375&auto=0
请在WIFI情况下观看《Imagine City·城事大会》巫嘉伟老师演讲
他想把一座城市的自然记忆留下
也许是儿时的水牛、农田和小河
有多少人日常生活中用自己的视角
去洞察、去定格这个城市呢?
城市自然生态
没有雾霾,没有污染,满眼绿化,是否生活的环境就好了?
我们身处的地方叫成都平原,追溯到三千年前的金沙文明时期,那时没有都江堰水利,那时的气候与现在有所差异,大河穿过大山没有任何阻挡的来到成都平原,形成众多河流支细沼泽湖泊,人类定居在这个平原,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聚落,他们选择高地生活、打猎开垦。一些物种因为他们的繁衍和占据而局部消失。
近年,成都西郊农村的一条沟渠变化图
出生在成都,成家在成都,立业在成都,巫嘉伟见证着这座城三十几年的变化。他在思考人对成都平原这片区域,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小时候钟爱的河流,骑水牛、捉鱼虾,在十年前只剩下干涸的形态,而今天取而代之的是一条公路和路旁的绿化。河流这般看似细微的城市景观带来的是怎样的改变?是城市生命的影响,三类生命-原住民,过客,外来者的影响。
用镜头记录城市三大生命
原住民、过客、外来者
所有的动物、植物、微生物都是一种生命,原住民它们世世代代都生活在这座城,不断地适应城市环境的改变,长得像疯狂小鸟似鸭非鸭的鸟类小䴙䴘,白色头绿色身子的白头鹎等,在巫嘉伟的镜头下,它们以原住民的身份生活繁衍在城市距离人类不到一百米的某些地方,面对阴冷的冬天,匮乏的食物,狭小的生存空间,它们依然选择坚守在这座城,适应城市的湿地,适应社区的林地。
城市原住民:小䴙䴘
城市原住民:白头鹎
城市景观的变化,无数老房子的拆迁,城市景观变得越来越干净“漂亮” ,12年5月2号,五六十年代建筑的四川大学望江校区一个长满青苔老墙旁一只黑白色的鸟,出现在了巫嘉伟的镜头,定格在照片上,轰动成都,轰动全世界,它叫黑喉歌鸲,它是鸟类史书未有任何记录的物种,也是鸟类历史上第一次被拍摄到的这类物种,到目前为止全世界不超过二十个目击记录,作为成都的过客迁徙鸟类和兽类,黑喉歌鸲、水雉等仍然在暂时保存的高校老社区杂乱灌丛和缺少打理的待建湖泊公园出现,为科学提供研究的素材。
城市过客:黑喉歌鸲
城市过客:水雉
随着交通的发展,人类的需求逐步提高,越来越多因作为宠物、绿植、甚至食物而从世界各地来到这成为这个城市的生命,被叫做外来者。甚至因为适应能力超强,繁衍壮大,成了世界公认的入侵物种,比如红耳滑龟,和空心莲子草!他们带来的,是无尽的生态灾难和悄无声息的生态战争,也是回应我们环境是否变好的否定回答。
城市外来者:红耳滑龟
城市外来者:空心莲子草
城市生命影响城市自然
这些看似陌生的城市生命,同巫嘉伟一起见证着这座城市的改变历程,从城市生命调转视角至成都这座城的人,少有的原住民加过客加许多外来者,在自己或者群人的利益面前,消耗着城市生态环境利益。在城市水泥森林面前城市自然森林逐渐逝去,作为中国城市生态的标杆,成都拥有许多可以在中国竖起大指姆动植物,我们不想失去它们,我们渴望更多人走出水泥森林,走进自然森林,去关注城市自然,为城市自然发声,让它不仅仅是简简单单的城市自然微景观,而是可以产出更多生态价值。
图片/巫嘉伟老师
编辑/船长
听见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