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气球激化驴象党争 学界呼吁和中国对话——美国外交一周观察

吾楼 中美聚焦 2023-03-22
点击上方“中美聚焦”关注我
作者:吾楼    
 

本周回顾


气球事件在本周继续发酵,拜登政府、美国国会、美国军方、情报界和美国媒体继续炒作,充斥各种威胁论和阴谋论。2月7日,美国总统拜登发表国情咨文,聚焦国内政绩,简要提及中俄,宣称寻求和中国竞争而非冲突;2月7日至8日,布林肯会见了到访美国的德国副总理、奥地利外长以及北约秘书长,并同乌克兰外长通话。白宫同时宣布,副总统哈里斯将于下周访问德国,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阐述美国下一步的援乌计划。



拜登政府借

“气球事件”的外交造势


本周,拜登政府向包括北约在内的盟友和合作伙伴密集通报该事件,助推拜登的盟邦和价值观外交路线。气球事件也激化了党争:国会对华鹰派势力,尤其是右翼共和党人指控拜登政府行动迟缓、对华示弱,施压白宫采取更强硬的立场。美军和情报部门在新闻层面有节奏地公布了追踪、击落和打捞气球的细节内容。2月9日,美国国防部、国务院和情报部门负责人向美国国会就气球事件进行简报。


▲2月5日,美国海军远征作战司令部第2打捞处理小组在南卡罗莱纳州默特尔海滩附近海域打捞被击落的“中国气球”残骸。


评析:一些美国外交观察人士认为,气球事件暴露了美中关系的脆弱和当前双边关系所处的微妙处境;一些观察人士担心此类“小事”可能引发双方更大程度的武力炫耀;还有一些观察人士担心美国国内的极端右翼势力,包括一些强硬的自由派,可能将美国推向更加对抗性的对华姿态,增加双方今后可能因为误判而发生冲突的风险。澳大利亚前国防部官员休·怀特(Hugh White)认为,从中国角度看,该气球的确不应该进入美国领空(中方表达了遗憾);从美国角度看,在决定气球对美国公众不构成威胁后,美国仍然宣布推迟布林肯访华并高调击落该气球,也是一大错误,破坏了双边关系近来取得的进展。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RSIS)高级研究员Raffaello Pantucci认为,此次气球事件对今年中美关系来说不是好兆头,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美国对华鹰派立场的进一步固化。而随着中国在后疫情时代恢复正常,美中竞争只会更激烈。


《外交政策》的副编辑帕尔默(James Palmer)2月8日文章认为,气球事件暴露了美中关系的脆弱。从美国共和党人的反应可以看出,美国政客倾向于将对华关切当作国内党争的武器,很多右翼政客的表态,已经脱离事实,比如有人指控气球是“生化武器”。这对美国进行冷静的决策只会起到反作用,但它的确反映了冷战期间的一些特征,比如冷战时期美国极端势力的“红色恐慌”。《外交政策》的副编辑帕尔默(James Palmer)表示,毫无疑问,气球事件证明,美国现在处于一场和中国进行新冷战的早期阶段。美国“新共和”(The New Republic)杂志编辑赫尔(Jeet Heer)2月6日文章称,华盛顿民主党和共和党人对此次气球事件的过度紧张才是真正的危险所在。虽然近年来打中国牌是两党惯性动作,但民主党人也如此痴迷于该事件这一事实促使共和党人更加排外。美国资深外交政策分析专家赫斯(Michael Hirsh)认为,面对共和党对他软弱的指控,拜登很有可能在未来对中国展现更多鹰派的一面,可能会放弃任何可能和中国改善关系的期待。


对于以上不确定性和风险,卡托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道格·班多(Doug Bandow)在文章《中美不应让一只气球破坏双边关系中提到,美国在过去和现在与霸权强国的权力斗争表明,在缓和美中关系方面存在着缺失的环节。中美必须至少保持最低限度的沟通与合作,阻止双边关系的恶化。英国《卫报》2月5日刊登社论称,在鹰派将世界带至战争边缘之际,美国需要和中国重启对话。“拜登治下的美国如果听取鹰派建议、依赖军事选项,任由美国同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和新兴超级大国的关系持续恶化,美国将会遭受很多损失。旁观的世界诸国亦然。美中两国应该以气球事件为戒,迅速找到更好的相处之道”。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国际经济学高级研究、《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马拉比(Sebastian Mallaby)认为,拜登团队强硬应对此次气球事件的同时,也必须谨记中国仍然是一个大国,白宫最好寻找到和中国合作的方式。即便布林肯最终安排访华,美国展现实力的同时也要展现冷静。


拜登国情咨文:

淡化外交,聚焦内政


拜登7日晚在国会发表任内第二次国情咨文演讲,时长72分钟,强调内政成绩单,包括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创造就业岗位、缓解通货膨胀、提高供应链安全等。他只在演讲结束之际简要提及了中俄,之后又迅速回到了国内议题。


▲当地时间2月7日晚9点,美国总统拜登发表其任上第二次国情咨文。这也是拜登总统任期内第一次在共和党控制的众议院发表讲话。


评析:这次国情咨文,拜登对美国“全球角色”的着墨相对较少,而是大篇幅谈及“美国制造”,强调如何将制造业就业带回美国本土,甚至不惜激怒最亲密的盟友和几个头号贸易伙伴。美国资深外交政策分析专家赫斯(Michael Hirsh)2月8日认为,从拜登本周国情咨文来看,内政议题将决定他能否赢得2024年大选。拜登强调的是美国的保护主义和民粹主义,而非全球事务,目标对象是国内中产阶级,这似乎也是为自己宣布参加连任竞选打好开局。《纽约时报》2月7日称,拜登重塑外交,使其服务大国冲突,但他知道,就业和能源价格才是美国选民关心的议题。拜登演讲结束后,CNN的民调显示,政治独立人士对拜登经济政策表现的支持率由40%增加到了66%。这也说明拜登演讲聚焦国内成就的策略取得了成效。


俄乌战争一周年前,

美国加紧协调盟邦援乌事宜


2月7日,德国副总理哈珀克(Robert Habeck)访问华盛顿,与布林肯举行了会晤。布林肯称赞德国对乌经济和安全援助,提到德国在吸收乌克兰难民方面的努力堪称典范。同日,美国国务院称,布林肯同乌克兰外长库列巴(Dmytro Kuleba)举行了通话,提到美国会持续对乌克兰提供安全援助,用于抵抗俄罗斯。同日,布林肯还会见了奥地利外长沙伦贝格(Alexander Schallenberg),称赞奥地利在援乌和接受乌克兰难民方面提供的支持,以及在西巴尔干半岛展现的领导力。


2月8日,布林肯和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举行了会晤并出席联合记者会。北约秘书长当天下午还同国防部长奥斯汀、白宫国安顾问沙利文就举行了深度交流。白宫同时宣布,2月16日至18日,美国副总统哈里斯将出席德国慕尼黑安全会议,阐明美国下一步援乌方案,为乌克兰和盟友打气。


▲2月8日,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与访美的北约秘书长延斯·斯托尔滕贝格举行联合记者会。


评析:在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访问英法之际,美国也加快了新一阶段的援乌部署。自德国同意向乌克兰输送坦克开始,美国挤牙膏式地推进盟邦援乌力度。从布林肯本周和盟友们的表态来看,美国仍然坚持通过援乌塑造乌克兰和俄罗斯谈判的优势地位,让俄乌战争向着有利于乌克兰的方向发展。下周副总统哈里斯访问德国,将是一个高潮。这一切都是为俄乌战争一周年俄罗斯可能的升级行为做准备。


其他

  • 土耳其和叙利亚地震发生后,美国派遣150名搜救和援助人员抵达土耳其展开救援工作。美军也派出直升机参与救援。在叙利亚,美国通过NGO合作伙伴提供资金和物资的支持。


  • 在印太外交布局中,美国国务院负责领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比特(Rena Bitter)将于2月8日至17日访问韩国、泰国和卡塔尔。


  • 2月8日,美国同澳大利亚、日本和印度启动“Quad网络挑战”(Quad Cyber Challenge)项目,提倡地区间、国家间负责任的网络行为。


2月8日,美国国务院宣布,副国务卿舍曼将于2月13日同日韩副外长举行三边会晤,讨论对乌克兰支持以及其他紧要议题。





►►►

推荐阅读


中美能否走出低谷——《中美聚焦文摘》最新期解读


俄乌冲突何时了


东盟选择避开中美竞争


改善中美关系的机会窗口出现


弱势的麦卡锡更值得中国警惕


奇怪的“默契”与朝核危机加剧


中选后美国国会重提封禁TikTok


“九合一”选举结果会利好两岸关系吗?


半导体“铁幕”:美国施压盟友效果有限


中阿峰会意味着中国要填补中东“真空”吗?


《通胀削减法案》让美欧同盟关系面临挑战


中美聚焦网|中美交流基金会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

觉得好看,就点个“在看”:)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