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克里访华难掩分歧 最大阻力在华盛顿

吾楼 中美聚焦 2023-08-15
点击上方“中美聚焦”关注我
       作者:吾楼

近几日,持续高温炙烤亚洲大陆,美国总统气候特使克里在热浪中访华4天,同中方讨论气候领域的合作。这是他担任气候特使后第三次访华。和之前访华的布林肯、耶伦强调保持沟通、管控竞争不同,克里此行更注重合作。中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温室气体排放国,的确应该开展必要的合作。但要想达成具体的合作协议,中美都要做出一定的让步。在当前的双边关系和大国博弈的氛围中,这不太可能。尤其在美国,气候变化也是一个分裂、被政治化和泛安全化的议题。克里要想推动和中方在气候领域的合作,就要首先克服国内的阻力。


和布林肯、耶伦访华一样,克里此行也没有取得重大成果。但相比而言,克里访华又有所不同。首先,与其他内阁官员相比,克里是一位更成熟的外交官,处理对华议题更务实和理性,他和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也有20多年的交情,算得上中国的“老朋友”。这样的美国外交官现在比较少见。其次,气候变化是中美当下少有可谈的合作议题。布林肯、耶伦强调的对抗和去风险,克里并未掺和,只注重同中国的气变合作。这也是中方外交官愿意与之对话的主要原因。


再者,克里访华的身份地位和象征意义更重要。这是布林肯和耶伦不能比的。奥巴马2008年选举、拜登2020年选举都离不开克里及其背后肯尼迪家族的支持。作为美国历史上首位由总统任命的气候特使,克里访华首要任务也是为拜登本人的政治利益服务。



布林肯曾是克里担任奥巴马政府国务卿时的副手。克里只比拜登小1岁,曾是小布什的竞选对手、民主党总统提名人,担任过国务卿和参议院外委会主席,和拜登共事多年,算得上拜登的“政治盟友”。担任气候特使后,克里被拜登赋予特殊的权力地位,属于内阁级官员,也是国安会成员。


克里此次访华体现了拜登之前所说的“在可以合作的领域开展合作”。拜登有意将气候变化议题和内政议题相挂钩,这是他执政和连任竞选的策略。另一方面,克里此次访华也是为今年下半年的旧金山APEC峰会和迪拜气候峰会做好铺垫,塑造美国在应对气候危机方面的领导力。这两个方面都有助于拜登巩固海外盟友的支持和稳住国内民主党票仓。


和美国内政利益及国内投资挂钩的外交议题,由于美国的强势都很难让别国轻易让步。根据美国官员的说法,克里此行希望能够劝说中方调整全球气候目标,减少甲烷排放,淘汰煤炭发电,以及在风力、太阳能发电和为气候脆弱国提供损失和损害基金(Loss and Damages Fund)方面开展合作。但从中方表态来看,中国坚持完成既定的“双碳”目标,而且达到这一目标的路径和方式、节奏和力度则应该而且必须由中国自己作主,决不受他国左右。根据非营利性机构全球能源监测组织(Global Energy Monitor)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国正努力实现自己设定的减排目标,大幅增加清洁能源的投资和安装。中国的太阳能发电能力目前已超过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风力发电能力大致相当于其他七大国家的总和。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7月18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


事实上,美国国内的政治因素是导致中美在气变合作上无法取得突破的主要原因。


7月13日,美国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就克里访华举行了听证会,针对克里访华的内容和目的进行质询。一些国会议员则施压克里要求中国大幅减排,设置和美国一样的减排目标。有的共和党人甚至以战略竞争为借口,反对和中国对话。在两党议员的施压下,克里在听证会的表态有几个亮点,一是克里称赞中国在发展新能源方面做出了了不起的成就,但与此同时也对中国新建燃煤电厂表达关切;二是美国无论如何也不会对发展中国家遭受的气候变化损失进行赔偿;三是自己访华期间绝对不会向中国做出任何让步,支持在太阳能电池板进口方面完全排斥中国;四是承认中国不会放弃其发展中国家的定位,自己也不会施压中方改变这一定位。


克里的以上表态有迎合国会的目的。到北京后,他反而表示气候变化不是政治议题,也不是双边议题或意识形态议题,而事关人类生死存亡。这个观点显然站不住脚,因为不但美国国会将气候变化政治化,美国国防部也明确将其视为国家安全议题。而且,拜登上台后,中美气候博弈已经展开。拜登在清洁能源领域的投资,包括大力研发和制造电池以及投资研发电动汽车方面,都在强调和中国的竞争、甚至“脱钩”。美国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加征关税,也是旨在打击中国的太阳能产业。



在中方看来,应对气候变化或在气候治理领域开展合作,也取决于双边关系的状态和两国关系的大局,也就是中方所说的“沙漠”和”绿洲”的关系。如果中美关系“荒漠化”,两国在气变领域的合作(绿洲)就不可能独立存在。在冷战对抗思维下,美国拒绝让步、拒绝取消对华加征的太阳能电池板关税,就不可能赢得和中国的合作。


在当前中美博弈背景下,中国很难信任美国。美国要想在气候合作上赢得信誉、获得领导力,也有难度。2001年,小布什政府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2017年,特朗普政府又执意退出《巴黎协定》,都让美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饱受国际社会批评。拜登上台后承诺,到2030年,美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将较2005年的水平减少50%-52%,但很多分析认为,美国很难实现这一目标。


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应对气候变化、坚持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其全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排斥同美国在内的其他国家进行气变合作。当下,中美都在探寻气候相关领域的投资。中国也希望能够引入绿色领域的大力度投资,改善整体投资环境,在这方面的合作对象不但包括美国,而且还有全球南方国家。但考虑到20多年的气候谈判及合作历程,这种合作必然是缓慢的,短期内很难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

推荐阅读


布林肯的北京一夜


耶伦北京之行难有成果


拜登赶在大选前为中美关系“减震”


上海合作组织在挑战中寻求发展


中国对中美关系发展定位的变化及意义


卡托研究所:关闭乌克兰入北约的大门


约瑟夫·奈:美印伙伴关系能走多远?


格雷厄姆·艾利森:阻碍印度超越中国的四个事实


王义桅:欧盟对华政策三大脱节背后的“美国因素”


30多名国际学者争论:世界是单极、双极还是多极

中美聚焦网|中美交流基金会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

觉得好看,就点个“在看”:)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