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十六):画蛇添足·凿壁偷光

1、原文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2、注释

1.祠(cí):祭祀。周代贵族一年四季都要祭祀祖宗,每个季度祭祀都有专门的称呼,春天祭祀叫“祠”。祠者:主管祭祀的官员。

2.舍人:门客,手下办事的人。

3.卮(zhī):古代的一种盛酒器,类似壶。

4.相谓:互相商议。

5.请画地为蛇:要求大家在地上画蛇。画地:在地面上画(画的过程)。为蛇:画蛇(画的结果)。

6.引酒且饮之:拿起酒壶准备饮酒。引:拿,举。

7.蛇固无足:蛇本来就没有脚。固:本来,原来。

8.子:对人的尊称,您;你。

9.安能:怎么能;哪能。

10.为:给;替

11.遂:于是;就。

12.赐:赏赐,古代上给下,长辈给晚辈送东西叫赐。

13.为之足:给它画上脚。足(此句中的足):画脚。

14.终:最终、最后。

15.引:拿起。

16.且:准备。

17.成:完成。

18.余:剩余。

19.足:脚。

20.亡:丢失,失去。

21.为:给,替。

22.乃左手持卮:却,表示转折

23.夺其卮曰:他的,指代先成蛇者

24.遂饮其酒:那,指示代词

25.终亡其酒:那,指示代词

26、谓:对......说。


3、译文

古代楚国有个主管祭祀的人,祭祀过祖宗以后,把一壶酒赏给来帮忙的门客一壶祀酒。门客们互相商量说:“那么多人一起喝这壶酒肯定不足够,一个人喝它还有剩余。要求大家在地上画蛇,先画好的人就喝这壶酒。”


一个人最先画好了蛇,拿起酒壶准备饮酒,却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继续画蛇,说:“我能够给它画脚。”他还没有把脚画完,另一个人已把蛇画好了,抢过他的酒壶,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画脚呢?”于是他喝掉了那壶酒。那个给蛇画脚的人,最终失掉了那壶酒。


4、道理


1、做事不可多此一举了,否则有时还会失去一些东西,得不偿失,弄巧成拙。

2、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

3、这篇寓言告诉人们,凡做一件事情,必须有具体的要求和明确的目标,要以清醒坚定的意志,追求之,完成之,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被胜利冲昏头脑的人,往往为盲目乐观所蔽,而招致失败。


1、文言文

 匡衡⑴,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⑵,衡乃穿壁⑶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⑷大姓⑸文不识⑹,家富多书,衡乃与⑺其佣作⑻而不求偿⑼。主人怪⑽,问衡,衡曰:“愿⒁得主人书遍⑾读之。”主人感叹,资⒂给以书,遂⑿成大学⒀。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鼎。衡小名也。时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衡邑人有言诗者。衡从之与语。质疑。邑人挫服倒屣而去。衡追之。曰先生留听。更理前论。邑人曰穷矣。遂去不返。


2、注释

(1) 匡衡:西汉经学家。

(2) 逮:到,及。不逮,指烛光照不到。   

(3) 穿壁:在墙上打洞。穿:凿。   

(4) 邑人:谓同县的人。古时“县”通称为“邑”。 

(5) 大姓:富户;大户人家。

(6) 文不识:人名,姓文名不识。   

(7) 与:帮助。

(8) 佣作:被雇佣劳作。

(9) 偿:值,指报酬(回报)。

(10)怪:奇怪的。

(11)遍:尽。

(12)遂:终于。   

(13)大学:有学识的人

(14)愿:希望。

(15)资给:资助,供给。

(16)得:得到。

(17)屣:鞋子。

(18)以:读。 

(19)解人颐:使人开怀大笑。颐,脸颊。

(20)挫服:折服。   

(21)《诗》:此指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22)闻:听。   

3、译文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邻居家有蜡烛,但烛光照不到他家,匡衡于是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了邻居家的烛光,把书拿到烛光的映照下读书。


同县有一大户人家姓“文”叫“不识”,家中富有,有很多书。匡衡就给他做雇工却不索求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匡衡为什么这样。


匡衡说,希望能够得到主人的书,把这些书都通读一遍。主人深深地被他感动,就用书来资助匡衡。于是,匡衡便成了一代大学问家。

2、原文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于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通“环”)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3、注释

1、比:副词,连续地,接连地。(比三旦)

2、莫:没有谁。(人莫知之)

3、知:知道,了解。(人莫知之)

4、臣:先秦时代,普通人之间有时也谦称自己为“臣”。

5、旦:天。

6、立:站立。

7、于:在。

8、言:交谈。

9、愿:希望。

10、子:代词,代指伯乐。(愿子还而视之)

11、还:音义通“环”,围绕,转圈子。

12、顾:回头看。(去而顾之)

13、一朝之贾:一天的价值;贾:通“价”,这里指报酬;朝:早晨,也指一天;之:的。

14、乃:就 ,于是 。(乃还而视之)

15、去:离开。(去而顾之)

16、之:代词,这里指千里马。(伯乐乃还而视之)

17、一旦:这里是“一天”的意思。

4、译文

有个卖好马的人,接连地在集市上待了三天,却没有人知道他卖的马是好马。他去拜见相马的专家伯乐,说:"我有匹好马想要卖掉它,接连三天站在集市上,没有人来跟我交谈过。希望您能环绕着我的马查看它,离开的时候再回头来看看它,请让我奉送给您一天做买卖所获得的报酬。"伯乐就走过去环绕着那匹马查看它,离开的时候又回头看了马一眼。一天之后马价就高了十倍。




我是梅子老师,我专注于小学教育!


近期热点分享:

每日一字No.1~No.10 | 辟

【每日一字】No.11 ~No.20 | 颦

部编一年级语文上册电子教材完整版 | 提前备课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电子教材完整版 | 提前备课

部编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高清教材定稿版课本新鲜出炉啦!

【暑期预习】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知识要点盘点

【暑期预习】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知识要点盘点

【暑期预习】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知识要点盘点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大青树下的小学》导学案

【文言文解读】之一:《论语》十一则(附译文)

【文言文解读】之二:学弈·两小儿辩日

【文言文解读】之三:矛与盾·郑人买履

【文言文解读】之四:掩耳盗铃·杨氏之子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五):关尹子教射•画蛇添足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六):精卫填海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七):伯牙绝弦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八):揠苗助长·滥竽充数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九):鹬蚌相争·截竿入城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十):孟母三迁·曾子杀彘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十一):常羊学射·次非杀蛟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十二):高阳应造屋·竭泽而渔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十三):功名·目贵明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十四):自知之明·对牛弹琴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十五):鳝救婢·铁杵磨针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梅子老师的教育微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