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郭延庆教你这四种方法,学会在家观察和评估孩子行为!

大米和小米 大米和小米 2022-01-09




郭延庆教授此前在《大米和小米》进行的独家分享“如何在居家情景下对孩子进行观察、评估和教育干预”,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最后一期,依然难忘讲座刚结束时,家长们直呼颠覆了过往认知的情景。


郭教授说,他会把自己的文章反复看几十次,常看常新,总会触发新的思考。因此在开始今天的文章前,让我们一起复习一下之前的三篇吧,然后,再开启新的学习历程——(点击文章标题即可跳转阅读)


郭延庆深圳颠覆式演讲,让现场200名孤独症父母脑洞大开! 

郭延庆颠覆式演讲第二波:在家和孩子玩游戏,你可能一直忽视了这个点

郭延庆:对0~6岁孩子基本的要求,是能掌握五种技能——



接下来

进入最终章节




如何拥有一双雪亮的眼睛

发现生活中教导孩子的宝贵机会?


在家观察和评估孩子的四种训练方法


口述|郭延庆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应用行为分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在评估孩子的过程中,我们要时刻把对孩子的观察变成一种行动,只有这样,才能理解孩子的行为,真正做到在生活中教学,在教学中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有四种观察和评估孩子的训练方法:


1 细节描述


紧跟孩子行为的细节

找出引发行为的关键因素

 


什么是细节描述?

 

我们先来看下面一段话,在这段话里,一位家长描述了孩子的一些行为:

 

晚上9点15,洗完澡后在阿姨房间的床上玩巧虎话筒,听见妈妈洗漱完出卫生间,跑到主卧撩开房间门帘瞅瞅妈妈又跑回去躺在床上。


妈妈跟过去说:“我们去睡觉吧”。


乐呵呵地爬起来搂着妈妈的脖子让妈妈抱回自己的床,笑嘻嘻地趴在枕头上。

 

在这段话中,家长描述了孩子的很多行为,但仔细思考,我们就会发现孩子的任何一个行为,我们都无法从中知道孩子的行为是怎么发生的。

 

晚上9点15,洗完澡后(“后”多长时间?)在阿姨房间的床上玩巧虎话筒(是孩子自发地,还是安排的?如何开始的,又怎么玩的? 阿姨在否,在干什么?),听见(你怎么知道听见?)妈妈洗漱完出卫生间,跑到主卧撩开房间门帘瞅瞅妈妈(瞅了几秒,有目光交流吗?)又跑回去躺在床上(只有动作没有声音吗?躺在床上干什么?)。妈妈跟过去(他“知道”你 跟过来吗?他如何“知道”以及“不知道”?)说:“我们去睡觉吧”(你没有弯腰?你离他多远?),乐呵呵地爬起来,搂着妈妈的脖子让妈妈抱回(是让你抱,还是让你抱回?)自己的床,笑嘻嘻地趴在枕头上(眼睛看什么,嘴巴有没有说,趴了多长时间?)

 

括号里的内容,是对第一段话的细节补充。


结合两段话来分析,从第一段话中,我们很难想象家长站在门口说了一句话,孩子就从床上下来跑进妈妈的怀里,更直接引发孩子这个行为的,是妈妈边说这句话的时候,同时弯着腰作势要抱着孩子。


所以在这个环境中,妈妈跟孩子的距离以及妈妈的姿势是引发这个行为的主要因素。

 

只有按照补充的这些细节来分析,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孩子的一个行为之所以发生,是背景中的哪个因素起到了主要作用。如果我们错过这个细节,我们就会得到一些错误的关于行为发生的背景因素的分析。


很多家长,甚至包括专业人员,甚至一部分从事行为分析的行家,也会看轻了观察细节的重要性。以为这些对行为来讲,似乎无足轻重。我们似乎了解与行为有关的关键因素而不是细节因素就够了。实际上,理解行为,不是理解关键因素就够;所谓关键因素,通常都是观察者或者经历者主观认为的行为所以然的因素,而并不一定是行为的客观前事、客观后果。


除了这个层次的原因,虽然我认为这个原因已经足够让我们重视实际细节而抛弃主观判断,还有一个必然的原因,促使我们如果想理解行为,就务必观察和收集行为的细节。这个必然的原因,就是对当下行为影响的接近性规律本身。


任何当下的行为,都受到行为之前的空间中的人和以人为中心的事件的影响,而且,这些行为之前的人和事件对当下行为的影响并不是均等的,而是越接近当下的行为,影响越大,这个接近既包括空间上的接近,也包括时间上的接近。对行为的行管细节的观察,尤其包括了行为发生的前后因素中,最接近行为发生的那些人和事件的把握和了解。这个最接近的,就一定是细节的。


 


2 发现机会去观察


耐心等待

 


再看一个例子:

 

下午4点半在家做完雾化,妈妈说:“没有了,做完了。”


孩子拿下面罩,关上雾化机,拔下管子。


妈妈伸手,把面罩放到妈妈手里。

 

我们可以从这段话中看到哪些观察孩子的机会?


当妈妈说“没有了,做完了”的时候,就是在观察孩子能不能理解妈妈说的话的意思,理解之后,能不能自己去做这件事、能不能把事情做好。

 

对于如何发现机会观察孩子,我们要做的只是给孩子一个行为刺激。


我们不预期孩子会有什么行为,只是观察和等待。


如果孩子没有什么反应,那么我们就有了教他的机会,可以去辅助他,拿着他的手关上雾化机、拔下管子、交给别人——这样就不单单是看你对孩子做了什么,而是把焦点放在孩子对你做了什么。

 



3 创造观察机会


主动给孩子设置阻碍

 


与发现机会观察方法让事情自然地发生不一样,创造机会观察需要我们主动给孩子设置一些障碍。


看下面这个例子:

 

晚上7点,晚餐,有泡泡最爱吃的海带和虾。


妈妈把虾剥好放到他的饭碗里,没有给筷子。


泡泡瞅了瞅碗,瞅了瞅放在菜碗上的筷子,伸右手指向筷子。


妈妈问:“你想要什么?”


答:“筷子”。


妈妈把筷子递给他,用筷子夹虾吃。

 

当妈妈端上泡泡最爱吃的食物而不给筷子的时候,就是主动创造了观察的机会,当孩子伸手指向筷子时,也不是立即满足,而是设置了问题阻碍,加以引导,从中观察孩子遇到这些阻碍时,会怎么做。

 

4 对孩子行为全过程的观察


观察孩子行为发生的背景以及连带的结果

 


观察孩子的某个行为,我们要把孩子的行为放在行为发生的背景里以及连带的结果下去分析观察。

 

有时候如果我们把眼睛只紧盯在行为上,就忽略了对行为全过程的观察和理解。

 

比如,当孩子哭闹、发脾气的时候,为了让孩子停止哭闹不发脾气,我们可能会下意识地马上拿东西给他吃,孩子或许会就此不哭闹了,但这样一来,我们反而强化了孩子的问题行为。


如果我们不了解孩子发脾气的背景,只聚焦在问题行为本身,而不是问题行为发生的过程,我们就会陷入问题行为本身带来的问题之中。

 

也就是说,我们要分析行为,就要了解行为的历史,回顾这个行为是否发生过,在什么背景下发生、发生的表现是什么、行为带来的结果是什么,等等,这就是全过程观察。



在生活中教学

 在教学中生活



掌握上面四种观察和评估孩子的训练方法是家长最基本的功课,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能时刻在生活中发现、创造和利用机会,真正做到在生活中教学,在教学中生活。



整理|小鱼     

编辑|大八


 · END · 


点击查看郭延庆教授其它文章


郭延庆“ALSO理念”③|ALSO初探

郭延庆“ALSO理念”④|ALSO再探:生活中教学的意识与机会

郭延庆“ALSO理念”⑤|ALSO三探:在生活中教学,在教学中生活


ALSOLIFE为什么这么火?

家长能保证自己对孩子家庭客观评估和干预吗?郭延庆说:能!

自然式教育体系下强化物的选择和使用


郭延庆答疑:随顺而转之后是“扰动”

孤独症的社会敏感性缺失魔咒是否能够打破?

郭延庆:从国际会议看自闭症成年期成功的关键因素


加入大米和小米QQ群 

一起交流分享

线上课程咨询群

413811513

线上课程咨询二群

130358390(建议)


长按下方二维码

在生活中教学

在教学中生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