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照片场| 原来,香港还有如此淳朴的乡下,像我们的儿时记忆……

葫芦君 西葫芦 2020-02-19



看到这些照片,你马上就能知道这是乡下,是吧?

可是,你知道这是哪里的乡下吗?

香港。

香港也有乡下?一说到香港,你一定会想到车水马龙摩天大厦,还有电视屏幕上从维多利亚海望过去那令人惊叹的城市天际线。

但香港也有乡下。我们内心里最“原味”的乡下,在内地已经很少幸存,但是香港还留着。

今天在这里发的照片,是首次曝光的1950年代-1960年代的香港乡下。在今天的文章里,除了发布近30张照片,我们也要谈谈香港乡下的来龙去脉。



香港是历史形成的词语。狭义的香港,是指的香港岛。

香港岛过去就是一个小渔港。今天很多人说,从小渔村到国际金融中心,指的就是香港岛的过去。在某一段时间,由于香港这个词也变得敏感,一时“渔村”成了香港的别称。

但是这个渔村的位置极为独特,因为它处于海上交通线——广州到海外的航线之上。

我们都知道从东汉到唐之前,统一的时间没有分裂的时间长,正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政权走马灯似得更迭。到唐之后,统一的时间更多,中国与海外的贸易往来增加,这样一来福建和广东这两个地方就发展得不同了,海洋对这两个地方和两个地方沿海的人影响非常大:一是他们会造船驾船,二是有了船自然就有了经商贸易。

香港小小的岛上,人来人往。据说在唐、宋时期,闽南人是香港岛民的主体。香港天后庙大都是闽南人兴建的。闽南人那时候奏是土豪的代名词啊!所以,香港大概就是粤民、客家、福佬这三种人再加上在海上漂的蛋民。

好像扯远了。

新界不同。新界主要是粤系居民和客家人。自公元10世纪中叶起,粤系居民已经在今天新界生活,主要是在新界的平原上务农和饲养牲畜。经过数百年发展,新界形成了邓、侯、彭、廖、文这五大氏族。

清初禁海结束之后,大量客家人迁来新界务农。广府人和客家人不时有械斗发生。

这是说香港岛和新界的历史源头有所不同。但是真正影响港岛和新界发展的,还是因为大英帝国的殖民统治。

大家知道,《南京条约》签订,大清割让香港岛予英国,按照条约,这是永久割让。而新界则是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签订,才以“租借”的方式被大英帝国强夺去,条约规定租期是99年。


就导致了港英政府在香港发展上的一个差异,就是重视港岛,因为那是“自己的 ”,而新界在法律上是属于借大清政府的,到时候要还的。当然,导致这种发展差异的,还有很多原因。比如新界刚租界时,新界本土发生过剧烈的反抗,导致港英政府反思了在新界的政策,决定尽可能保留新界的文化脉络;还有在1949年后由于深圳河两岸的意识形态差异,港英政府也不想发展,而把新界作为一个巨大的缓冲带。带上面积不小的禁区存在,禁区内的经济发展颇受影响。
笔者曾经和一位1950年代初香港新界出生的长者交谈,他说其实到1960年代,新界的农村都非常农村,很多基础设施投资包括道路、村屋建设都是在1960年代后才受到大家关注。
新界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带来了一个结果就是,新界的一些村落仍然又一些标本价值:青山绿水的自然风光、各种坚固的带有防御功能的大屋围屋,保留相对完善的本土文化民俗。


好了,闲话少说,请列位直接看图:

(想看更多老照片,请关注西葫芦公号:westhulu。本号不定期免费提供各种历史资源和老照片资源。

更多阅读


2020更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