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果上级的决策是错的,地方官应该怎么办?|写在历史边上2

葫芦君 西葫芦 2020-02-19

 

 

昨天,葫芦君开车带着葫芦娃到大鹏半岛走了一趟,结果发现半岛上很多地方安安静静,路上几乎看不到人影,让葫芦君有一种“熟悉”的感觉。

葫芦君说“熟悉”,深圳东部还有几乎整个今天的香港,历史上有那么一段时间确实是“荒无人烟”的。

家里有老人的可以去问问,这事发生在1682到1688年之间的事。


1

熟悉历史的朋友肯定知道,这就是清朝初期的“迁海”事件。

大家知道,满人入关一开始,大家都觉得匪夷所思,尽管对大明王朝失望,但是觉得满人统治中国应该是不大可能的。为什么?,毕竟满族人加起来也不会超过10万人。10万人想吞掉诺大帝国,想想都笑了!

所以,当时越是往南方,百姓和地方官吏基本不会相信明朝真的就完蛋了。所以即使不是那么热爱大明王朝,可是对入侵者的清兵的抵抗蛮厉害。

抵抗到最后,最有影响的就剩郑成功家族了。郑先据 厦门、金门,后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作基地,势力一直比较雄厚 。郑成功在福建广东沿海不断抗清,死后,其子锦、孙克塽也继续抗清,使清军穷于应付。除了郑氏,广东沿海地区抗清军民有相当一部份进入海上,成为我们后来觉得颇为神秘的“海盗”。

当时大清的老大是顺治,就是康熙他爹。不谙水性的顺治,看到浪里白条般的郑成功,真是一点辙都没有。

1656年,据说曾经是厦门时期郑成功手下后投降大清的将军黄梧献计说,只要禁海,郑成功就完蛋了。

禁海政策就这样提上日程,这个操蛋的政策造成长达20年之久的大灾难。当时规定,沿海 50 里划地为界,强迫居民内迁,禁止片帆出海,制造出一个广阔的无人区,他们觉得,这样一来沿海人民对郑氏家族的接济就断了,郑氏家族也就完蛋了。

1656年,顺治首次颁发“海禁令”,包括山东、江苏、浙江及福建。

波及到广东则晚至1661年8月,原因是顺治发现禁海似乎作用不大,郑成功并未饿死。清朝派吏部侍郎科尔坤、兵部侍郎介山,连同平南王尚可喜沿海勘界。

今天香港新界锦田,由于迁界导致家园荒芜,等到复界村民回来,发现民居都被树木紧紧包裹了。此处文物现被留存。

《新安县志》记载了迁海对于新安——就是今天香港和深圳地区——制造的人间惨状:

“民初不知迁界之事,虽先示谕,而民不知徙, 及兵至,多弃其赀,携妻挈子以行,野栖露处,有死丧者、有遁入东莞归善,及流远方不计道里者。”

“初迁民多望归,尚不忍离妻子,及流离日久,养生无计,爰有夫弃其妻,父别其子,兄别其弟,而 不顾者,辗转流亡,不可殚述。上台及县长官,具日谋安插,但迁民多,而界内地少,卒莫能救。”

这种慌乱,比今日武汉惨绝尤甚。


2

好了,我接下来要表扬一下当时广东的地方官员。

1661年,顺治驾崩(当然也有其他说法)。越明年,郑成功在台湾去世。

按说,冤家都没了,郑氏家族也更把台湾这他乡当成了故乡,“反攻大陆”的次数也越来越少,是不是这政策要改了?

没有,1662年(康熙元年),粤省沿海实施“初迁”,1664年(康熙三年)又再迁。


就在此时,王来任巡抚广东,相当于是到广东来做一把手。这位王大人是奉天人(今天沈阳),他是汉族的正黄旗人,在清入关前真正满人只有几万,但他们还统治了二十几万旗人,也算是嫡系部队,进的关来可以成为统治阶级了。

王来任在奉天做过地方官,也是皇室器重的大官了。不过待到巡抚广东,他目睹沿海居民受迁界之苦,才明白过来这个政策可能是错误的。据说他还挺实事求是,不是听听人家汇报,而是亲自到沿海跋山涉水去考察,掌握了一手的资料,他开始给皇上上疏具奏,认为迁界对百姓伤害实在太大,而对控制海患并非有实质作用所以他希望朝廷改变政策。

康熙一看老王的奏章就不高兴了, 刚抬举你去做了封疆大吏,本指望你写封信来表扬朕的政策如何获得民心,结果你给朕唱反调,你脑袋秀逗了?

当然我们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康熙说过这样的话,那时候他其实很年轻。不过有一点可以说明问题,就是康熙没有给王来任写回信,就当没听到他说什么!

这种时候任何混过官场的人都知道,皇上显然不高兴。你心里应该有数,别再犯傻。

可是,旗人王来任居然就认了死理,觉得自己没有错,皇上你得改!所以到了1668年正月,康熙找了个理由,说王来任“不能兴利除害”——大概就是没有能很好推行“迁界”的政策——遭到革职处分。

王来任担任了四年广东一把手,位高权重,又是北方人,本可以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享受享受海鲜啊荔枝啊女主持人啊是吧,可他就死磕了一件事:要废除迁界政策!

于是被免职后他继续上书!在《展界复乡疏》中,他开篇就说:“粤东之边界宜急展也!”

史书记载,王来任还曾上疏,提出需要改革“广东六大害”:一、夫役繁重请释之;二、禁民船,造河船备官使用;三、禁革采买;四、 禁绝私抽;五、查核诬盗攀害;六、获俘应解审,无擅杀。

《展界复乡疏》完成后,王来任在广州病逝。

这份《展界复乡疏》作为“遗疏”送到了康熙皇帝手中。康熙展卷细读,感觉这个死脑筋的人说的应该是真的,否则他不会这么死脑筋对吧?

于是下旨两广总督周有德勘展边界设防。就是说可以让百姓回去耕田,不过先把边防军建设好,再考虑恢复百姓生产生活吧。

周有德也不是只会听话的乖乖官,他上疏说:

“界外民苦失业,闻许仍归旧地,踊跃欢呼。第海滨辽阔,使待勘界既明,始议安插,尚需时日,穷民迫不及待。请令州县官按迁户版籍给还故业。”

就是说,那哪行,勘察和布防费时间,百姓哪等得了?我们还是先把百姓弄回去吧!皇上想想也答应了。1669年(康熙八年)正月,清廷正式下令复界,“ 踊跃而归,如获再生。”

这就是这一年7月,因为迁界而“消失”了的新安县恢复了重新设县。


3

广东沿海各县居民对王来任和周有德(周也是汉族旗人)非常感恩,所以纷纷建祠堂以纪念。《新安县志》记载,县内纪念周王二公之“报德祠”共有三间,于西乡、沙头墟(今日深圳福田)及石湖墟。福田如此不错,深圳的西乡和香港的石湖墟都还保留着。

当年锦田邓氏族人,亦于锦田乡建立“周王二公书院”,以祀周王二人功德,1685年完成,并厘定十年一屇设坛建醮,以超渡因迁界而死之亡魂。不知如今十年一次的打醮是不是源自于此。

深圳西乡留存的纪念王来任的祠堂,现为文物。




说完这段往事,突然想到我们经常听到坊间喜欢这样感慨:“其实上面的决策是对的,都是下面这些歪嘴和尚乱念经。”

那有没有另外一种情况,上级比如中央一不小心做了一个错误的的决策,地方官应该怎么办?

比如说人民公社办大食堂,下面的人明知道这样办食堂不过一年半载大伙就要饿肚子,可是干部还是到家家户户去砸锅,是真的砸锅。那砸锅、饿死人真的可以那么理直气壮么?

再举个例子哈。比如这次武汉的事,地方官为自己辩解,说武汉发生了严重疫情是不假,可是我都报告了,最后“上级”没有做出隔离的决策,怪我咯?

网上很多人觉得这个锅甩的漂亮。意思就是说,上级政策这么制定的,你下面的官员只能听令就是,听令哪有什么错?记得有记者采访1960年代恐怖的湖南道县血案,其中一个队长杀了几十个人。可是面对记者,他理直气壮:我当时是执行上面的政策,我哪有错?

所以我们今天的思考题是:如果上级的决策、政策是错误的,下面的地方官应该怎么办?砸锅、饿死人或者错杀无辜,真的都可以理直气壮么?

更多阅读


最近更新


深圳乡愁

回望深圳

本土访谈


发现深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