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发现深圳 | 今天的光明真的就像30年前罗湖?

刘娥 西葫芦 2019-12-19


▲白花碉楼融合了欧式建筑风格,和具有岭南风格的青砖土墙农舍交合。(资料图片)
300多年的德淳书室、500多年的麦氏大宗祠、800多年的黄氏大宗祠,这些历史悠久的建筑,都属于深圳光明新区;麦姓、陈姓、曾姓、梁姓、周姓、黄姓,这些姓氏的后人都在光明新区扎根繁衍,为这座城市留下深深的历史痕迹。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这些古老的记忆,似乎要被一栋栋高楼所覆盖。
由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出版的《寻找光明记忆——新城旧事》一书面世,将光明新区的公明、玉律、楼村、凤凰、圳美、白花等28个来源于传统村落的历史记忆一一呈现。 而本书项目组从2014年启动“寻找光明记忆”项目,近百次走进社区旧村,采访约200人次,进行了深入地田野调查,寻找着这方水土独有的风土人情,试图从那些本土人的氏族源流、古旧的建筑、传统的习俗、特色的美食中,寻找专属于光明这座小城的记忆。作为该书主编,深圳光明新区文化发展中心负责人陈瑛近日接受了深圳商报记者的采访。
▲麦氏宗祠是深圳市目前发现的建筑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祠堂建筑之一。 (资料图片)
今日光明就像30年前罗湖
在进入深圳光明新区文化发展中心之前,陈瑛供职于光明新区图书馆,正打算进一步丰富光明新区图书馆的区域特色文献资源。更早之前,她在湖南长沙做过城市记忆方面的工作。作为研究馆员的她,对光明新区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深圳距离长沙并不远,但是“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深圳独有的“握手楼”中穿行,在已经没有农民的深圳看到村民的厂房和楼房,在本地人的宗祠看他们拜祭与讨论,在本地人的带领下去吃二濑粉和枕头粽,在碉楼里看那些曾经架起枪炮的小孔……每一样光明本地人习以为常的事情,都让刚来到光明的她感到新奇和意外。
“现在的光明就像30年前的罗湖和福田一样,伴随着深圳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老建筑、老街巷、老传统在迅速消逝,城市记忆的传承与保护任重而道远。”虽然光明远在深圳与东莞接壤的地方,发展比原特区内的福田、罗湖晚很多,但是陈瑛也感到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历史文化资源的发掘和保护的急迫性。
“如果不尽早收集这份记忆,那些原本生活在这里、世代生活在这里的‘土著’,就会被迅速冲散在新的城市里。而我们作为新移民,也难以找到城市的根。”陈瑛补充说,开展此次项目的念头,目的是和所有深圳人一起共同记录,以不同的形式保存文化、留住城市记忆。
抱着留住城市记忆的初衷,2014年年中,由光明新区公共事业局主办的“寻找光明记忆”项目开始正式运作。项目组以光明辖区范围内的社区为寻访主线,以各个村子为重点,对老村落、老农场中的老建筑、老祠堂、老人、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进行寻访,搜集整理光明新区辖区范围内的地方文献、口述历史、风土人情、民俗美食等与历史文化相关的内容。
▲“寻找光明记忆”项目组在玉律村寻根。玉律村的原住民以曾姓为主,为曾子后人。(资料图片)
光明有一段生动的移民史
项目组寻访内容分为四大类别,包括寻访光明新区内原有村落,记载村落的主要范围、老祠堂、老街巷、老建筑、古墓等各种古旧建筑以及牌坊、村委会等有代表性的建筑、人物与历史事件;寻访地方文献和特色文献,包括对地方志、家谱、老照片、旧书报、非正式出版物的寻访、收集与整理;寻访地方民俗,包括节庆、婚丧风俗、民间传说、传统美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寻访与整理;寻访老农场,包括光明农场的建设发展历程、农场的特色建筑、生产场景、风景、物产,以侨民生产、生活与风俗习惯为代表的侨乡文化和以知青下放生产为代表的知青文化等。
在走村串巷的寻访中,项目组成员们真实地感受着这座小城的历史深度和温度。他们发现,光明新区有着一段鲜明生动的移民史。它是姓氏文化极为显要的南方所在地,聚集着麦姓、陈姓、曾姓、梁姓、周姓、黄姓等姓氏的后人,而这也是要了解光明新区记忆和历史的最快捷有效的方法。
令陈瑛感到意外的是,中原地区罕见的麦姓是这里的第一大姓,而麦家宗祠已拥有500多年历史。该宗祠位于光明新区合水口立村,始建于明弘治年间(1488年-1506年),占地面积超过1100平方米,建筑面积938平方米,是深圳市目前发现的建筑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祠堂建筑之一,为新区麦氏家族最大聚居之地,也是合水口、薯田埔、马山头、根竹园、碧眼、白芋沥等六村的宗祠。每年重阳节后的第一个星期天,这六村的麦氏宗亲都会相约前往古墓群举行祭祖仪式,场面鼎盛。
项目组发现,黄氏大宗祠也是深圳地区最古老的宗祠之一,占地面积近200平方米,宗祠按广府宗祠风格建造,始建于元代末年,是迳口的标志性建筑。它是黄氏家族在光明开山种地、繁衍生息的历史见证。它还曾是东江纵队麦敬堂的团部驻地,见证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历经800年风雨和战火洗礼的黄氏大宗祠,因为尚无有效书面材料证实其历史,还无法被评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除了以上宗祠,项目组还走访了一批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古老建筑。1929年在合水口村和上村交界处修建,后改名的“公明墟”,这条有店铺150余间、长约300米的老式街道,为清朝和民国初期岭南传统风格的骑楼式商铺建筑,它的兴衰史反映了公明乃至宝安地区的经济发展史。而历经360余年沧桑的曾公祠,保存完好的雕梁画栋让人惊叹古人的建筑智慧。拥有300年历史的白花洞村,每一棵老树、每一口枯井、每一块砖石,仿佛都在讲述古老的传说。而白花碉楼,融合了欧式建筑风格,和具有岭南风格的青砖土墙农舍交合,格外令人难忘。同样拥有百年历史的德淳书院、芝兰书院则书香四溢,前者在革命时期还是红军的秘密基地,“如今它门庭冷落,维护书院的老先生希望能给书室挂上‘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陈瑛对记者说道。
▲学生们在寻访行动中学做沓饼。 (资料图片)
“打捞行动”吸引市民参与
在陈瑛看来,光明新区的村落,以及由村落演变而来的社区,是重要的历史文化载体。所以到村落去寻根,是项目组的最经常举行的活动。在寻访活动中,项目组用足迹串联了光明新区大大小小的村落和社区。
关于玉律,陈瑛介绍,村里原住民以曾姓为主,为曾子后人。玉律社区曾氏祠堂为“德贵曾公祠”,是新桥曾氏曾仕贵的第14代富曾公(号德贵)的分支,到现在已经传至30多代了。而玉律温泉是大自然对村民的馈赠,数百年来流淌不息。
碧眼旧村的名字很有意思。相传在碧眼旧村的后山上,原来有一眼清泉自石中涌出,潭水如眼睛一般清澈透明,故名碧眼村。迳口则坐落在新区的最东边,大顶岭山脚下。据黄氏族谱记载,黄氏族人祖籍福建,自元代后期从福建迁入光明迳口,在当地开荒种田,开枝散叶。
据史料记载,楼村的陈姓与公明上村、下村、西田以及圳美的陈氏一脉相承。约600年前,水贝村(今下村)陈氏族人发现在西北方,屏障山东南、茅洲河上游以北有一片空地,平坦开阔,后陈公从水贝村迁出到此地居住。陈瑛介绍,楼村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既是历史上新安、东莞、南澳的咽喉,也是三地经贸必经之路,因而楼村麻石巷远近闻名,大半个世纪前,老街商贾云集,热闹非凡。在深圳全面城市化之前,楼村是深圳最大的自然村。此外,公明、玉律、楼村、凤凰、圳美、白花等由自然村落演变成的社区,至今有着鲜活的生活气息。
村落寻访活动每两个星期开展一次,至今,项目组已开展寻访活动近百次。“这都是项目组一次一次走出来的。我们可以很有底气地说,我们走遍了光明新区所有的村落和社区。”陈瑛告诉记者。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深入,一些历史文化遗产有可能面临消逝。陈瑛说,这场“寻找光明记忆”的活动,更像是历史的打捞,打捞消逝的事物和传说。所幸的是,这场城市记忆的打捞行动得到了越来越多市民的参与。她介绍,“开始是三四个人走,后来是一大群人走,开始是光明新区的人走,后来是文化界的人走,再后来媒体参与进来,群众参与进来,这个队伍越来越庞大。


欢迎关注西葫芦公众号:westhulu


更多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