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厚朴

2017-05-09 中医宝典


厚朴 / Hòu PòCORTEX MAGNOLIAE OFFICINALIS

 

别名:厚皮、重皮、赤朴、烈朴、川朴、紫油厚朴 药材:类别枝叶/树皮类 性味:苦;辛;性温。①《本经》:味苦,温。②《别录》:大温,无毒。③《药性论》:味苦辛,太热。 归经:入脾、胃、大肠经。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脾、胃二经。②《本草经疏》:入足太阴,手足阳明经。③《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手少阴心经。 入药部分:为木兰科植物厚朴和庐山厚朴的树皮、根皮和枝皮。 产地和分布:1.厚朴:喜生于温凉湿润气候和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分布于陕西、甘肃、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现在有些地区已多栽培。


2.庐山厚朴:生于山坡山麓及路旁溪边的杂木林中。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现已有栽培。

 采收加工:4~6月剥取,根皮和枝皮直接阴干;干皮置沸水中微煮后,堆置阴湿处,“发汗”至内表面变紫褐色或棕褐色时,蒸软,取出,卷成筒状,干燥。 性状鉴别:干皮呈卷筒状或双卷筒状,长30~35cm,厚0.2~0.7cm,习称“筒朴”;近根部的干皮一端展开如喇叭口,长13~25cm,厚0.3~0.8cm,习称“靴筒朴”。外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粗糙,有时呈鳞片状,较易剥落,有明显椭圆形皮孔和纵皱纹,刮去粗皮者显黄棕色。内表面紫棕色或深紫褐色,较平滑,具细密纵纹,划之显油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颗粒性,外层灰棕色,内层紫褐色或棕色,有油性,有的可见多数小亮星。气香,味辛辣、微苦。 根皮(根朴)呈单筒状或不规则块片;有的弯曲似鸡肠,习称“鸡肠朴”。质硬,较易折断,断面纤维性。 枝皮(枝朴)呈单筒状,长10~20cm,厚0.1~O.2cm。质脆,易折断,断面纤维性。 饮片厚朴呈弯曲的丝条状或单、双卷筒状。外表面灰褐色,有时可见椭圆形皮孔或皱纹。内表面紫棕色或深紫色,较平滑,具细密纵纹,划之显油痕。切面颗粒性,有油性,有的可见小亮星。气香,味辛辣、微苦 姜厚朴形如厚朴丝,表面灰褐色,偶见焦斑。略具姜辣气。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①《本草经集注》:干姜为之使。恶泽泻、寒水石、消石。②《药性论》:忌豆,食之者动气。③《品汇精要》:妊娠不可服。④《本草经疏》:凡呕吐不因寒痰冷积,而由于胃虚火气炎上;腹痛因于血虚脾阴不足,而非停滞所致;泄泻因于火热暴注,而非积寒伤冷;腹满因于中气不足、气不归元,而非气实壅滞;中风由于阴虚火炎、猝致僵仆,而非西北真中寒邪;伤寒发热头疼,而无痞塞胀满之候;小儿吐泻乳食,将成慢惊;大人气虚血槁,见发膈证;老人脾虚不能运化,偶有停积;妊妇恶阻,水谷不入;娠妇胎升眩晕;娠妇伤食停冷;娠妇腹痛泻利;娠妇伤寒伤风;产后血虚腹痛;产后中满作喘;产后泄泻反胃,以上诸证,法所咸忌。
 

功效与作用


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湿阻中焦,脘痞吐泻;痰壅气逆;胸满喘咳。用于湿滞伤中,脘痞吐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咳。 ①《本经》:主中风伤寒,头痛,寒热惊悸,气血痹,死肌,去三虫。②《别录》:温中益气,消痰下气。疗霍乱及腹痛胀满,胃中冷逆及胸中呕不止,泄痢淋露,除惊,去留热心烦满,厚肠胃。③《药性论》:主疗积年冷气,腹内雷鸣,虚吼,宿食不消,除痰饮,去结水,破宿血,消化水谷,止痛。大温胃气,呕吐酸水。主心腹满,病人虚而尿白。④《日华子本草》:健脾。主反胃,霍乱转筋,冷热气,泻膀胱,泄五藏一切气,妇人产前产后腹藏不安。调关节,杀腹藏虫,明耳目。⑤王好古:主肺气胀满,膨而喘咳。⑥《本草正》:温降,散滞,除寒湿泻痢。
 

—附方—


①治腹满痛大便闭者:厚朴八两,大黄四两,枳实五枚。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二味,取五升,内大黄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以利为度。(《金匮要略》厚朴三物汤)


②治久患气胀心闷,饮食不得,因食不调。冷热相击,致令心腹胀满:厚朴火上炙令干,又蘸姜汁炙,直待焦黑为度,捣筛如面。以陈米饮调下二钱匕,日三服。亦治反胃,止泻。(《斗门方》)


③治脾胃气不和,不思饮食:厚朴(去粗皮,姜汁涂,炙令香净)二两半,甘草(炙)一两半,苍术(米泔水浸二日,刮去皮)四两,陈皮(去白)二两半。上四味,为末。每服一钱,水一盏,入生姜、枣子同煎七分,去滓温服,空心服之。或杵细末,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盐汤嚼下,空心服。(《博济方》平胃散)


④治因喜怒悲思忧恐惊之气,痰涎郁结,状如破絮,或如梅核,在咽喉之间,咯不出,咽不下,或中脘痞满,气不舒快,或痰涎壅盛,上气喘急,或因痰饮中结,呕逆恶心:紫苏叶二两,厚朴三两,茯苓四两,半夏五两。上细切。每服四钱,水盏半,生姜七片,枣一个,煎至六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易简方》四七汤即《金匮要略》半夏厚朴汤)


⑤治虫积:厚朴、槟榔各二钱,乌梅二个。水煎服。(《保赤全书》)

⑥治中寒洞泄:干姜、厚朴等分。上为末,蜜丸梧子大。任下三十丸。(《鲍氏小儿方》)


⑦治水谷痢久不瘥:厚朴三两,黄连三两。锉,水三升,煎取一升。空心细服。(《梅师集验方》)
 
Note:以上关于中药材厚朴的介绍内容由诸多中医药网管理员整理自《中华草本》《中国药典》《全国中草药汇编》等资料,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不宜当做私自用药厚朴的参照,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故事


相传,几百年以前,厚朴树本是上帝最宠爱的长子。 一次,上帝带着长子在考察疆域,了解民情,游山玩水时途经东乡。路过长岭岗时,英俊潇洒、情窦初开的太子,被东乡朴实的乡风民情,美丽的大自然风光所陶醉。当他正要随父皇起驾时,发现在翠竹掩映,挂满大红柿子的树旁的吊脚楼上,一群土家姑娘在纺纱、绣花,编织西蓝卡普。姑娘们开心的、毫无拘谨银铃般的笑声,洒脱自如且优雅的举止,颜如桃花满月般的面容深深吸引住了他。他看到,虽是在这荒山野岭,但姑娘们举手投足妩媚秀雅,身材窈窕,步履轻盈,款款细语,落落大方。太子蓦然感觉到,这白云深处的木屋吊脚楼,比自己居住的天宫更舒适自由,姑娘们比身边的仙女更多情美丽,他当即请示父皇要留下来。父皇一听,觉得这简直是天方夜潭,自己年事已高,这次带他出来巡游,原本是要开拓他的眼界,回去就要传位给他。几个皇子中数他最聪明,具有镇疆治国的鸿鹄大志和能力。再说皇帝的长子,百姓的么儿,就算他是阿斗也不能把他留在这穷乡僻壤,拉屎不生蛆的地方。但是太子的决心已定,怎么也不肯再回到皇宫。父皇气急了,一挥手就把儿子变成了一棵厚朴树放在了木屋旁的田里,心想,让他经受山风苦雨的洗刷,让他遭受严寒贫瘠地考验,让他对这群野丫头可望而不可及。心想让他经受这样的磨难后,再接他回宫接任大位,他一定会从命的。  

天上一天,地下一年。回宫的上帝吃不香睡不着,整日牵挂着儿子。于是派遣天兵天将到长岭岗接太子回宫。天兵天将看见太子化的大树经过人间烟火熏陶,已置根于深深的泥土里,长得郁郁葱葱,和山村木屋浑然一体。太子表示,坚决不回去,要留下与山姑土家人为伴。天兵天将和太子本是铁哥们,见太子深爱着这方土地,深爱着这木楼里的姑娘,不忍心强迫太子回宫,于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成全了太子的心愿让他留在了人间。临行时,天兵天将问太子有什么要帮助的,太子看了看身边的人们,对哥们说:“他们虽然很贫穷,但很勤劳,你们有什么办法来帮助他们?”天兵天将说“我们是神仙,他们是凡人,就是有神丹妙药也不能直接送给他们,要经过一种转换,要让他们经过勤劳才能获取。”太子一听觉得有理,连忙与天兵天将商量办法。最后太子决定,让天兵天将把上帝御赐的让他们在途中急用的仙丹留下来,普助人间。天兵天将觉得有理,于是告诉太子,仙丹只能经过他的身体后,再变换成另一种物质,让山民通过劳作才能获取,以帮助他们解除疾苦,达到幸福快乐地生活的目的。 


就在太子满心高兴地接受仙丹的时候,天兵天将却拉住太子的手哭了。天兵天将说“在天宫,你贵为太子,但你从不把我们不当下人看,而是把我们当哥们,亲如手足。今天你已经违反天条,遭受了凡尘之苦,但还可以随我们回到天上,享受荣华富贵,回到从前。如果你现在一接过仙丹,你就再也回不到天宫了,你就永远成为凡尘之物了。”                        太子不解的连忙问“为什么?”           天兵天将说:“因为你现在是身处凡尘,双脚已伸进泥土中,半神半人,仙丹一接触你的身体,你就会变成你现在的模样,永远也回不到你太子的原形了,并且再也回不到天宫了。”   太子一听急了,说:“那我赶快把脚从泥土中拔出来,在空中接受。”    天兵天将们笑了,说:“那正是我们前来的目的,一道回宫。”一个平时与太子特铁的天兵连忙补充道:“你只要把脚挪动一下,不接仙丹,你就会随同我们立刻飞到天上。”  太子一听哭了。经再三权衡,太子最后还是决定长留人间!要用自己的一生为人类做实事,来解决人们的疾苦,让姑娘小伙们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因此,太子毫不犹豫地接过仙丹,一口吞进了肚子。随即,太子那挺拔单薄的身体披上了一件柔软暖和深紫色的龙袍,供他遮风挡雨。  在后来漫长的岁月中,当看到大山里的人们受苦受难的时候,太子就用身上的这件龙袍普度众生。当人们遇到胸腹疼痛、翻胃、呕吐、寒温、泻痢等系列疾病的困扰时,只要从龙袍上取下一小块皮熬汤喝,病痛顿除。当人们婚丧嫁娶没有经费来源时,只要砍倒厚朴树,剥去树身上的龙袍到集市上去,就能换回大把的钱,解决他们的一切困难。再说去了皮的厚朴树同时也是制作高档家具的最佳木料呢。


更多中药

牛黄 雄黄 朱砂 鸡血藤 沉香 钩藤 铁皮石斛 桑白皮 益母草 苦参 麻黄 当归 款冬花 淫羊藿 鹿茸 



中药的升降沉浮

中药的四气五味

中药的归经

中药的配伍

中药的用量

中药的服用法

中药的炮制

中药的采集与贮藏


中药解表药

中药清热药

中药泻下药

中药利水渗湿药

中药化湿药

中药祛风湿药

中药理气药

中药活血祛瘀药


经络学说【文章目录】

中医宝典微信号 zhongyidaxu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