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神农本草经》里的中药智慧:黄芪

2017-09-16 罗大伦 中医宝典


【中医宝典App】中医经典书籍在线/离线阅读 >>>



编者按

黄芪在中国已经具有两千多年的使用历史了,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黄芪最主要的功效就是补中益气,服用之后不仅能够补气养血,同时还具有预防感冒以及美容养颜等等功效,是很多人都非常喜爱的一种滋补药材。黄芪常常用来煲汤、泡水、熬粥作为日常保健的药材,但也并非人人都适合服用。今天跟罗大伦老师了解一下黄芪的功效与禁忌吧~

 

黄芪,又名黄耆,为植物和中药材的统称。黄芪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古代写作黄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释其名曰:“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黄芪不仅是一味经常用到的中药材,还是物美价廉、经济实惠的调味品。

 

名医张锡纯的“急救方”

 

民国期间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医家,叫张锡纯。他在沈阳、天津等地行医,影响遍及大江南北。张锡纯在沈阳创办了中国第一家中医院——立达医院。张锡纯在他的书里记载了这样一个医案,有一个姓于的女子,丈夫去世后就回到娘家居住。因为她会说英语,当时住在沈阳的英美商人都请她教孩子汉语。突然有一天,她竟然不能说话了,病情十分危急。恰好这时,她的一个学生是张锡纯的弟子,就赶快去请张锡纯。张锡纯诊断认为,这个人的病叫做大气下陷。大气,中医又称宗气,是指人体吸收到的外界空气里的清阳之气和食物里边的饮食精微化合在一起形成的气。宗气停留在胸中催动心脏跳动,固摄内脏。如果气虚不固,内脏就会下垂,气机就会往下陷。

 

大气下陷怎样治疗呢?张锡纯就用生黄芪,配升麻、柴胡等提升之药。女病人服用几服药之后就慢慢恢复了。这个故事见证了黄芪的神奇功效。

 

人体卫气的“好兄弟”——黄芪

 

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水退肿、托毒排脓、生肌等功效。黄芪分为两种,一种是生黄芪,一种是炙黄芪。生黄芪有托脓排痈的作用,能把卫气给固住,把邪气往外排出体外。

 

有人可能会问,什么是“卫气”呢?卫气就是指保卫人体的气,就像是保护我们身体不被外邪侵袭的卫士,在中医里是个很重要的概念。《灵枢·本藏》载:“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卫气充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卫气在人的体表运行,负责保护人体的外表不受外邪的侵袭。比如说有人身上长了个疮,如果卫气弱了,就无力把疮的邪气托出去,这个疮就可能经久不愈。

 

可见,卫气就是人体的防御系统,使我们不受外界邪气的侵袭。如果人体卫气虚,就很容易感冒,这样的体质叫气虚体质。

 

针对气虚容易感冒的人,中医有个方子叫玉屏风散,它是金元四大家中的朱丹溪创立的。方子很简单,是由生黄芪、白术、防风三味药组成的。在玉屏风散里,黄芪是一味主药,起到益气固表的作用。玉屏风散专门治疗表虚自汗、风一吹就感冒的人,另外对治疗慢性鼻炎也很有效果。玉屏风散在药店里可以买到中成药。

 

玉屏风散不宜用白开水送服,朱丹溪认为应用姜汁冲服。这是因为姜汁有发汗、把寒气往外排的作用,可以使玉屏风散的药效发挥到最大。服用玉屏风散时,用几片生姜熬成汁或者是姜捣成汁兑点开水送服即可。

 

慢性肾病黄芪医

 

黄芪治疗肾病的效果也是不错的。慢性肾炎有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就是尿中总有蛋白,这是因为肾脏总是在漏蛋白。为什么会漏蛋白呢?这跟脾气不足有关,脾气不足就固摄不住人体的精微物质,精微物质就会随尿液漏出去了。

 

现代著名中医专家岳美中发现,儿童得肾病以后往往不爱吃药,他就总结古代的方子,用黄芪熬成粥给孩子喝。具体配药为:生黄芪30克,赤小豆15克,生薏苡仁30克,稍微用点鸡内金。岳美中先生的经验说明,这个方子治疗尿蛋白的作用非常好。

 

食之有道——黄芪的使用方法

 

蜜炙黄芪是把黄芪用蜜炙过,生黄芪和蜜炙黄芪的作用是不同的。生黄芪是补气的,可以排脓止痛;蜜炙黄芪以补中为主,主要用来补中焦,补中气,补脾胃之气。但是蜜炙黄芪容易上火,现在很多时候用生黄芪来代替。

 

张仲景有个方子叫黄芪建中汤,就是桂枝汤加上黄芪,配上山东的特产高粱饴。这个方子治疗消化道溃疡效果非常好。经常处于焦急状态的人,往往会出现消化道溃疡,这种情况就可以用黄芪建中汤来治疗。黄芪建中汤里所含的中药成分为:蜜炙黄芪、桂枝、白芍、炙甘草、姜、枣和高粱饴。在这个方子中,蜜炙黄芪和生黄芪可以交替使,这个星期用蜜炙黄芪,那么下个星期用生黄芪。因为蜜炙黄芪容易使人上火,如果长期用的话,量要适当减少,用10克左右就可以了。桂枝、炙甘草都是6克,白芍12克,姜3片,大枣六七枚,高粱饴糖放两三块就可以了,加水熬,四杯水熬成两杯水时即可。这个方子最好能在医生的指导下做些加减,早晚各一杯,养胃效果很好。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创立了一个方子叫当归补血汤,对一切血虚的人,尤其是对手术后血亏的人非常有好处。这方子也非常简单,就是两味药,黄芪和当归。黄芪的量非常大,30克左右,当归只用6克。为什么两药的配量相差这么悬殊呢?此方根据的是气血互生的理论,中医认为气生血,血生气,气血是互相生的。如果血虚的时候只是补血,血未必能补进体内,因为人体贫血的基本体貌没有改变,没有气来生血,补血也是枉然。要想让人体血足,就要让人体自己生血。所以李东垣用了五倍于当归的黄芪来补气,然后用气来生血。后人对这个方子的评价很高。

 

用黄芪要选对人

 

黄芪和人参都是补气的,作用也差不多,但是两者也有一定的区别。人参是大补元气的,黄芪是补卫气、中气的。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黄芪入药劲比较缓,要经常用才能见效,属于滋补类的药材。

 

黄芪在使用的时候,要对症下药,只能给气虚的人用。比如面色苍白,动辄出汗,或者是四肢无力,经常感觉自己虚弱无力,肚子大但是很软,说话没劲,这些都是黄芪适用的体征。因此,想要用黄芪来治病或者养生的话,一定要先咨询医生,自己不能乱用,尤其是阴虚的人不要轻易使用黄芪。阴虚的人大多数有内热,主要症状表现为口舌生疮、舌燥、眼睛干、手脚心热等。

 


|作者介绍|

罗大中,笔名罗大伦,中医博士,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兼任北京电视台《养生堂》节目主编,是中央电视台、山东卫视、北京电视台等媒体养生节目的主讲嘉宾。曾出版《古代的中医》、《神医这样看病》、《这才是中医》等普及中医的书籍。

 

罗博士幼承庭训,读书后一直埋头于中医经典的研究,积极临证,尤其致力于将中医文化的精髓阐释给大众,他在网络上的中医故事连载点击率已达到一百二十多万,深受年轻读者的喜爱。他讲述的中医知识妙趣横生,又富含养生知识,被誉为中医新生代的领军人物。

 

来源:食品与健康(2013-4),图片来自网络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 






经络学说【文章目录】

中医宝典微信号 zhongyidaxu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