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2018-01-08 中医宝典


【中医宝典App】中医古今书籍在线/离线阅读 >>>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去故也。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

  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有身体不适请到正规医院就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每个人都可以读懂的中医 ★★★★★


人体穴位大全【图文版】


中医古籍的剂量不知道算多少?收藏这篇就够了


中国第一部全面《急性心肌梗死》防治电影,转发1次挽救1条生命★★★★★★★★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中医宝典微信公众号 zhongyidaxu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