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年猪是一种年味,用对了,也是一味好药!

2018-02-07 中医宝典


【中医宝典App】中医古今书籍在线/离线阅读 >>>



小孩小孩你别哭,进了腊月就杀猪。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月就是年。


在以前那个物资匮乏的时代,过年总是小孩最期待的一件事,因为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吃上一顿油腻腻美滋滋的猪肉饭。


而当我们学了中医才知道,原来猪肉不仅是一种记忆犹新的年味,更是一味很好的中药……


据记载,猪在古时又被叫做“豕”、“瘃”,也被称为“豚”。其实,古代猪和豚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讲野猪叫做猪,而蓄养的家猪叫做豚。野猪性情凶猛,而家养的猪,饱食终日,无所事事,不仅是阉猪,就是正常的猪也没了刚烈的本性。

因此相比其他的肉类而言,猪肉最大的特点就是平和,它本身有肉香,但是不突出也不激烈,可以和任何菜肴混搭,烹炒熬炖出各种美味,所以用猪肉做出的菜肴特别丰富。不像羊肉总是带着膻味,鱼总是带腥味。

在自然界中,我们可以发现所有的植物都是体阴用阳,而动物们都是体阳而用阴。比如走兽类的动物要通过跑动,来使体内的阳气生发;而植物它只需静静吸收天地精华就可以了,因此植物基本都不动,但是它的体内在动。


所以植物类的蔬菜比较疏通,偏于疏通人体气机、经络;动物类的肉食偏于阴性,可以补人体的物质。


再来看猪,猪是很早被人类驯化的动物之一,我们的先祖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驯养了猪,而猪这种动物又非常神奇,它每天就是吃饭睡觉,吃完就睡,睡完就吃,不像其他动物那么灵动,因此天生就有一种宁静深沉的物性。


过去的农村,每家每户都会养猪,人吃剩下的杂粮果蔬就喂养它们,而猪从不挑食,想想一个不动的动物,却能如此,确实非常神奇。


也许是一种无奈与感恩,以前的民间杀一头猪要经过很多繁琐的仪式,据说需要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十几年前,道医老丁老师还在重庆,贵州安顺,云南昭通,安徽滁州,浙江江山,黑龙江伊春,江西吉安,广东梅州等地拍摄过杀猪的仪式,这些仪式的内容大致都很相近,而且都有传承,可是在不到10年的时间,这些东西通通消亡掉了。


中医认为,猪肉性寒,入肾、膀胱经,有滋阴润燥、填精益髓之功效。


《内经》中言五畜应五位:东方鸡,南方为羊,西方为马,中土为牛, 北方为猪。而北方应肾,为水,为封藏之性,因此猪又被叫做“水兽”。而猪所具有的封藏之性,人在吃后就可以直接补到身体里去。


在中医里,猪的全身都是宝,猪皮猪毛猪五脏皆可入药。


针对小孩子爱说梦话、流口水,这是因为小孩子阳气充足,而收不住,因此晚上口水情不自禁地流出,这往往不是脾的问题。简单的食疗方法就是用猪尾巴炖汤喝,因为金津穴与玉液穴顺着督脉上行于口中,而猪尾巴能强人体之督脉,可以把身体的阳气都封藏进去。


此外,猪肉炼制出来的猪油也可以治病。在《千金方》里提到小便不通的症状,也就是三焦气化或者肾与膀胱的气化有问题。这时就可以用猪肥肉一斤加两升水,煮沸后滚三次,喝这样的猪油汤就可以通三焦的通路,治小便不利。


同时这个方子,还能治疗小孩子的厌食症,生活中很多的小朋友不喜欢吃东西,脾胃不好,就可以用猪油白菜炒饭给孩子吃,非常养脾胃。


另外《千金方》里还讲到一个外用的方法,就是用猪肉熬制的油煮水给小孩子洗澡,能够强健孩子体魄,让他们长得更壮实。


《伤寒论》还记载了一个和猪有关的方药叫:猪肤汤

原文:少阴病,下利,咽痛,心烦者,猪肤汤主之。猪肤一斤。右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相得,温分六服。


猪肤就是猪皮的意思。少阴证,就是寒湿挡在中间,该下降的没有降下来,导致上焦津液减少,心和肾没有办法相交,虚火向上烧灼喉咙,咽痛。


彭子益《圆运动》中治疗阴虚喉痛就用这个方子,并强调说:“猪肤汤,养阴清肺,不湿脾胃,不寒中气,功效极大。虚家极其相宜。” 


按照张仲景的做法,用猪皮一斤,十碗水煮五碗水,胶质就出来后,把猪皮拿掉,再加些白蜜,米粉,熬香了,就可以喝。用这个方子就可以把失去的津液补回来。


伤寒论有几个治疗咽痛的方子,比较方便的就是这个猪肤汤。对于经常抽烟嗓子不好,或者咽痛、慢性咽炎的人都不妨试一试。


最后,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来说。很多人特别是许多病人,不适合羊肉、鱼、海鲜之类的补物,而猪肉的物性很平和,只要身体没有特别的痰湿症状,一般的人都可以放心食用。


但是由于猪肉性寒,吃多了一则不易消化,二则阴寒过重,所以烹调猪肉的时候,需要加入一些热性的佐料以平衡阴阳。


每到逢年过节,家里炖肉的时候,我们可以到中药店买一包配好的“肉药”,肉药的主要成分就是一些辛温辛热的香料,比如桂皮、八角、草豆蔻、肉豆蔻、白豆蔻、荜茇、吴茱萸等等,这些热性的佐料能够中和猪肉的寒性,以达到温补的功效。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有身体不适请到正规医院就医

















《伤寒论》在线阅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每个人都可以读懂的中医 ★★★★★


人体穴位大全【图文版】


中医古籍的剂量不知道算多少?收藏这篇就够了


中国第一部全面《急性心肌梗死》防治电影,转发1次挽救1条生命★★★★★★★★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中医宝典微信公众号 zhongyidaxu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