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他对残酷青春的复仇:旁观欺凌亦共犯 | 友心影院 · 拾壹《白昼之雨》
小友说:去年一篇《深夜惊奇:校园暴力事件》曾刷爆朋友圈,公众的反响足以可见,其实很多人都亲历过校园欺凌,而且悲剧还在不断发生……
感谢国内字幕组的辛苦奉献,11 月之后,我们也能在线看到日本古谷实暗黑向漫画《白昼之雨》改编的电影了。同名电影以校园欺凌为背景,讲述连环杀人犯森田(森田刚饰)与高中时代的同学冈田重逢,并图谋杀害冈田暗恋的女性由香的故事。
前 20 分钟的情节让人误以为这是一部日本浪漫纯爱向电影,但当森田的故事被讲诉出来并开始无缘无故杀人之后,整部片子变成暗黑向,阴郁和沉重。
原来,森田在高中时期经常被班里一个叫河内男生欺负,手段惨不忍睹。
跟森田一起被欺负的还有一个很胖的男生
河内经常性当众欺负森田,其他同学要么参与、起哄,要么冷眼旁观。
森田被当做射击用的靶
森田被强迫吃屎,无法抵抗
恶心的河内让森田当众手淫
不仅河内,其他男生也跟着嘲笑森田
校园欺凌不是中国的独有现象,而是一个在世界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2015 年 6 月 5 日,日本政府公布的《儿童和青少年白皮书》显示,日本校园欺凌现象普遍,在为期 6 年的追踪调查中,近九成学生曾遭遇校园欺凌,形式包括集体孤立、无视、说人坏话等。调查显示,从 2007 年小学四年级到 2013 年度初中三年级的 6 年间,只有 13% 的学生表示从未遭受校园欺凌,从未欺负过他人的学生也只占 12.7%。
校园欺凌在国内亦十分常见。近期,央视面对面制作的《致命的欺凌》纪录片也在新浪微博上热播。
今年 1 月 11 日,江苏无锡一名女生在宿舍角落里遭到数名女生持续捏脸、打耳光、扯头发、砸椅子,施暴及围观女生竟然时不时哄笑奚落,满嘴脏话,一位围观者还进行了拍摄。
3 月 5 日,安徽黄山高三女生发微博称,因自己是 Les 被班上三位男同学下春药,随后女生父母要报警,而三位主谋男生却继续威胁要用砒霜下毒。
5 月 23 日晚,14 岁的初二女生小雨被两名女孩从西安城北“掳”到朱雀门附近,在一小区内遭到三女一男一个多小时的殴打,遍体鳞伤。
6 月 1 日,来自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镇红嘴尔村的一名 15 岁少年,由于禁受不住室友的合伙欺凌而服农药自杀。
6 月 13 日,怀疑男友被女同学抢走,马某叫来其他 5 名女同学一起围殴 17 岁的苗苗(化名)。其间,苗苗的上衣被扒,马某等人用手机录制视频。
9 月 21 日,云南省屏边县一名女学生在厕所内被 10 多名同学轮番殴打。
11 月 23 日下午,QQ 空间、微信朋友圈热传一则视频,视频中一个中学生模样的女学生被两名同学轮番掌掴 38 次,视频画面之外,不时传来阵阵狂笑。据了解,这个视频发生在张掖市山丹县第二中学校外,而打人者与被打者均为该校学生。
尽管中国没有对校园欺凌案件进行针对性调查,但目前新闻中可见的恶性案例,仅今年就超过 25 起。
电影中,森田莫名其妙地杀了很多人。
当年一起被欺负的胖子不想跟着森田继续杀人,森田就杀了他和未婚妻
森田跟着路边一个女生回家,奸杀她之后又将其老公捅死
警卫也难逃一死
挪威学者 Dan Olweus 认为欺凌行为(bullying)就是:
“受害者被一个或多个学生有意地、反复地、持续地施以负面行为,造成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或不适应。”
这里的负面行为包括通过肢体上的推、打、踢以及借由言语的谩骂、戏弄、嘲笑、辱骂、起绰号,也包括通过一些间接的方式,如:关系上的排挤等方式给他人造成的身体和心理方面的不适应。
从欺凌者的角度来看,那些曾经在青春期阶段被认定为是欺凌者的学生,在其后续的成长过程中往往与其他脱序行为有关。
Olweus(2001)在针对挪威小学六年级到初中三年级有欺凌倾向的男学生进行相关调查发现,35% 至 40% 的欺凌者在其二十四岁左右时至少有三次以上的犯罪事实;与其他非欺凌者相较之下,欺凌者的犯罪率是普通人的四倍还高。
对被欺凌者而言,最为直接的后果就是造成身体上的疼痛、不舒服、胃痛、失眠等生理反应,或是心理上的担忧、不开心、焦虑、痛苦、愤怒等一系列负面的情绪反应。
而且欺凌行为往往不是偶尔一次或短期的,总是重复地施加于受害者,往往导致自尊不稳定,悲观情绪等,有些甚至后来反转成为加害者。有一些严重的不得不转学或退学,甚至因为受不了欺凌而自杀。
电影中,森田第一个杀死的就是欺负他的河内,之后,他仿佛杀人上瘾,连续杀了许多无辜的路人甲。作为艺术创作的漫画和电影难免有夸张,现实中的被欺凌者大多数只能默默接受欺凌。央视纪录片《致命的欺凌》中,陶同学除了被室友殴打之外,每天还要受室友差遣,装水、打饭、洗碗,甚至莫名其妙就“欠钱”。
从社会心理学的认知失调理论来看,这些日常小事在老师、家长眼中没什么大不了,但量变引起质变,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必须对他人俯首称臣,自我的态度和行为无法协调,陶同学出现了认知失调。自我的价值被扭曲,看不到别人的认同,甚至也无法认同自己,陶同学面对着生活上的被欺压,还要承受心灵的痛苦,小小年纪的他选择自杀。
《白昼之雨》里面,男二号冈田是校园欺凌现象中的旁观者。
冈田可以说是森田在高中认识的唯一一个称得上朋友的人,但在森田倍受伤害之后,他不仅没有站出来(也或者在背后)支持森田,甚至还帮助河内欺负他,这让森田唯一的社会支持都尽失。在森田被欺凌的高中生活中,冈田不是唯一的旁观者,但却是造成最恶劣影响的旁观者。
电影《白昼之雨》截图
旁观者的概念在我们的文化中非常容易理解,跟鲁迅先生说的“看客”相似,中国最常见的想法便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别人的事情,没有“法律”规定我必须帮忙,就“当做没看见”。但在对校园欺凌的诸多研究中显示,“沉默的大多数”是欺凌者的共犯。
社会支持的研究发现,个体从父母、朋友那里得到的社会支持越高,在面对压力的情况下,个体的心理承受力比那些获得低社会支持的个体要强。自我概念与社会支持显著相关,学生感知到的社会支持越多,越会对自己的学习缺陷形成积极认识,自我价值感越高。
比起父母和老师,同龄人往往对自我价值的形成影响更大。
每个人都需要看到他人眼中的“客我”来促进对自我的认知,在校园欺凌中,被欺凌者往往因为看不到支持而变得更加自卑和消极,不良的自我暗示在摧毁着被欺凌者的理智。冷漠的“看客”同时也会助长暴力欺凌,这让被欺凌者陷于更加孤苦无缘的境地。
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而校园欺凌仍然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也是有原因的。
在各种研究中,被欺凌者的性别气质受歧视似乎常常是被忽视的方面。在校园欺凌现象中,我们往往发现欺凌者和被欺凌者不同的角色之间最明显的差距是力量的悬殊。
回想起我们的校园生活,班里弱小的男生通常都是男生群体中被欺负的对象。这样的男生,通常都是在社会性别气质表达中不够“男生”,他们可能不喜欢其他男生的体育运动,可能没有表现出霸道、粗鲁的性格,反而喜欢跟女生玩、比较温柔和腼腆。
在 GS 乐点杂志编制的《我是校园欺凌的亲历者》一书中,有一个被欺凌的男生经历了这些,其他男生甚至要他穿上女生的衣服和鞋子。而老师的态度是,“你是一个男孩,你这个样子,肯定会被他们欺负的。要不就不要这个样子,你这个样子就是你活该。”
社会性别角色的限制就像一个巨大的牢笼,到头来可能我们说不出谁才是“幕后杀手”。为什么大多数男生要欺负性别气质不同的男生?是这些男生性本恶吗?
其实在性别角色的学习中,每个人潜意识地认定了男性就应该是怎样的一种社会角色,除了学生以外,老师、家长、同辈之间传递的刻板印象同时都可能是“帮凶”。说到底,是现代性别教育在统治着这些肆无忌惮的欺凌者。
叶永志这个名字在台湾的 LGBT 平权运动中显得非常重要。这个少年由于“太女性化”而被欺负得下课不敢上厕所,结果由于上课期间急匆匆去厕所而摔倒致死。
叶永志事件直接推动了台湾《性別平等教育法》的出台。而在中国,这样的事件层出不穷,今年“安徽黄山高三女生因是女同性恋被班上三位男同学下春药”的事件,也仍然在显现着性别歧视现象和残酷的校园欺凌的存在。
然而,同样看到被说“娘”的鹿晗粉丝却多得那么恐怖,我不禁想到,那些阳刚的男生是不是面临下一波欺凌的威胁?
电影结尾,男主角已经杀了许多人,就在他准备杀死冈田的时候,他的车差点撞上一只狗,而他猛打方向盘绕开了。
电影《白昼之雨》截图
这一躲,森田重伤,却闪回想起了和冈田一起玩的日子,还有家里的狗狗。
电影《白昼之雨》截图
曾经,森田也是一个温柔、善良的男生,可以跟朋友很开心地打电玩,家里养了一只可爱的狗狗。
但这样的他没办法在学校那个主流的群体中生存,弱势的他失去了朋友的支持,而家长、老师也不予理睬。
在我们的文化里,“异己”、“弱势”都可以拿来“捉弄”、“嘲笑”。不要以为你只是说了一句“你真娘”、“你真丑”,你便不是残忍的校园欺凌者。即便旁观也不是完全无罪的,因为它无疑阻止不了,甚至会助长这种现象。
校园欺凌伤害的是生命,抹杀的是人性。
关于校园欺凌还有很多内容可以细说,如何有效控制校园欺凌,在个人、家庭、学校、法制层面都有很多需要关注和重视的东西。
编者按:
关于如何阻止更多欺凌,我们想要推荐大家阅读两篇文章,来自友心人的好朋友 Kenny 的演讲稿。他曾从一个被欺凌的小孩,成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生自治会主席,现作为著名心理学家津巴多教授发起的“英雄想象计划(HIP)”国际关系总监,希望教会大家助人需要的心理学知识和技巧,以此来创造一个平常生活中也有“每日英雄”的世界。
Kenny 曾发起“超越欺凌”的子项目,希望通过培养社会意识来解决欺凌问题,他认为最重要的就是理解旁观者效应、从众和成长型思维模式。感兴趣可以阅读:
-end-
看完还想看的:
华南师范大学传播学在读生,好奇心过剩,关注性别议题和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润. 初中校园欺凌行为之个案研究[D].兰州大学,2016.
[2]李思. 初中生心理暴力、社会支持和成就动机的关系研究[D].重庆大学,2013.
[3]马婧.“为什么他们要欺负我?”——中国校园欺凌现象调查.中国新闻周刊,第715期,2015.
[4]我是校园欺凌的亲历者.GAYSPOT乐点杂志,2016.
「一日一小变」
“观看《白昼之雨》”
找个时间
看看这部电影吧
photo from douban
本文由友心人原创出品,转载前请《点这里阅读转载须知》,如需加入白名单,请提供微信公众号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