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孩子,被欺负了要懂得反抗!” | 日食心理学 · 社群

2017-06-06 Yosum Team 友心人


小友说:如果说,关于学生时代的整体描述是明亮的,那么校园欺凌就是这段明亮回忆的灰暗面,它不轻易被提起,却又那么实在地侵蚀着孩童的心灵。这样的记忆,会形成怎样的分量呢?听各位老友说说欺凌这件事。



根据美国2016年教育统计中心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 公布的数据,2016 年有 23.1% 的 12-18 岁的中学生表示自己在过去的一年中在学校或网上遭遇过不同形式的欺凌,比 2015 高了 1.1 个百分比,从数据上可以看到,校园的欺凌事件在不断发酵。

 

那国内的情况又是怎么样呢?

 

2017 年 5 月 20 日,《中国校园欺凌调查报告》在中南大学举办“社会风险与校园治理”高端论坛发布。

 

报告表示,中部地区校园欺凌行为发生率最高。从校园欺凌行为调查的样本数据来看,中部地区学生的校园欺凌行为发生率最高,占46.23%。且校园欺凌行为呈现出以“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的地理空间分布形态。


 


而语言欺凌是校园欺凌的主要形式。按照校园欺凌的方式进行分类,语言欺凌行为发生率明显高于关系、身体以及网络欺凌行为,占 23.3%。

 

不少孩子会选择不告诉父母,或事后才告诉父母。随着网上的一些校园欺凌视频不断曝光,大家对校园的欺凌事件也逐渐重视起来。目前,大部分父母都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么样才能让自己的孩子不受到校园欺凌?我们可以怎么办?

 

曾经历校园欺凌,如今茁壮成长


我们曾请友心人的好朋友 Kenny Chen 来做了一堂主题为《超越欺凌》的公开讲座。通过自身经历的欺凌故事,他和我们一起探讨了欺凌存在的基础、传播欺凌行为的环境诱因、阻止欺凌的心理学魔法武器。

 

Kenny 认为,孩子与大人之间的关系应该保持着一种以信任和理解为基础的平衡。虽然老师和家长一般都没有时间和精力 24 小时监护孩子,但他们应该在孩子们需要支持或咨询的时候提供帮助。


然而,对于那些过度保护孩子的家长们,过多插手孩子之间的欺凌问题,反而让事态变得更加严重。他们的干预很可能让问题更加令人焦虑和尴尬,还有可能让孩子们变得习得性无助。(注:习得性无助是指通过学习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


 

很多欺凌受害者都提到过,在整个过程中最令他们痛苦的其实不是欺凌行为自身,而是当他们发现没有任何同龄人甚至朋友愿意以任何方式介入并提供帮助时的孤立无援。同样,那些可以从朋友和同龄人那里得到帮助的孩子通常认为,这些帮助比成人的干预或者尝试自助要更为有用。

 

Lynn Hawkins 博士和她的同事发现过半(57%)的欺凌情境会被制止的原因是有同龄人愿意站出来为受欺凌的学生说话。

 

如果老师和家长们想有一个长期可行的解决方案来阻止欺凌行为,他们需要做的是让所有学生都能够相互支持,并捍卫自己的信念。其实所有学生都同意欺凌是个应该被制止的大问题这个观点。但如果你问身边的人,就会发现尽管大多数学生可以回忆起被欺凌或看到欺凌行为的经历,可是几乎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是那个受害者。(摘取至《超越欺凌 · 上 | 校园曾让我饱受凌辱,却也让如今的我成为每日英雄》

 


父母角度

我给娃报了空手道班,练了快一年半。体质再增强不少。练空手道不是为了遇到暴力能够以暴制暴(事实上本身就娇弱的女孩很难做到)。只是让她增加血性和自身的力量感。每次升级考的成功也能让她获得信心,看到过一篇文章,说凌霸欺负人之前也会观察,挑特别弱的下手。所以,孩子自身的气质就很重要。

——可乐糕

 

我比较腹黑诶,如果孩子告诉我,我肯定会先调查一下那群带头的孩子的背景,各方面情况,要看情况,能私下解决就私下解决。然后带他训练身体,一定要找到 1v1 可以打倒其中一个为首的机会反击。根据黑羊理论,孩子们只是盲目的选择了一个和他们不同的人,选了众矢之的,他们也以为自己在为民除害。

——Camille



个人角度

我小时候倒是有过见义勇为被家长骂的经历,小学低年级,看见小区里孩子欺负别人,结果去喝止,反而被揍。结果我的好朋友背叛我告诉我家长了,家长骂我多管闲事.....虽然其实欺负啥的都不是很严重的事情,也就是小孩闹着玩。很多大人不把小孩的事情当回事,其实阴影可能是巨大的。

——流水线上的兵马俑


小学时候被人欺负,于是我就告诉我七叔(大几岁而已),再告诉我七哥(同一个太爷爷),然后在院子把对方围起来。

——Learno


小友想对遇到校园欺凌的孩子说,不要保持沉默并进行一些反击。

 

打破校园欺凌的恶性循环,是需要多方的努力。家长、校方、社会、政府都应该为此作出自己的努力,建立一套儿童保护系统。因为不管是欺凌者还是被欺凌者,他们都是受害者。大部分的孩子是独自熬过这些不愉快的青春,缺少身边的关注和帮助。

 

作为父母,我想我们应该先建立起良好的反校园欺凌意识,主动关注孩子的近况以便及时发现他是否受到欺凌。其次与校方、其余家长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向孩子传播反校园欺凌的知识。

 


小友AI:如果将来我的孩子被人欺负,我就叫 ta 自动关机。打不过还躲不过吗?


【插播广告】

来尝尝心理学新菜式

(点击下图去试听)



本文由友心人出品,转载前请点这里阅读转载须知,如需加入白名单,请提供微信公众号ID。


- To explore more -


我猜,你可能会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