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古典:AI已经这么强了,我们还用学习吗?

古典古少侠 古典古少侠 2023-11-26
这是古典古少侠的第549篇原创文章

最近一直在关注AI。

昨天谈到了AI时代,保住人类职场发展的4个方向:复杂、创新、人际、线下。
(点击直接跳转《古典:AI大爆发,会多大程度改变职场?》)
 
那我们今天继续聊聊,AI和学习、写作的关系。

 

 

 

01


首先说说学习。

 

常常有教育者感叹说,有了AI,我们还需要学习吗?以后有什么事情,直接问AI就好了。

 

这个担心不是多余的,在美国已经有90%的小朋友,已经开始用AI来回答问题。

 

而波士顿的大学生则非常讨厌ChatGPT,因为老师现在只允许他们交手写的作业,所有的文档都被认为有可能是AI写的。

 

整个教育界,对于这件事都不太有共识。

 

AI会从此就毁掉教育吗?

当然不会!

 

回想一下以前几次技术发明——

 

以前我们的教育不允许PC,但是现在所有学校都开设如何上网的课程。

 

后来教育不允许网络,因为学生会搜索到相关的信息。现在大部分老师的课件都是从百度文库上找到的,题目都能从题库里面找到。

 

以前我们也不允许人们使用维基百科和百度百科,现在变成了学生的作业标配,甚至百度百科都能被写到论文索引。

 

甚至我们以前也不愿意孩子们玩游戏,而现在的大学老师们,也许也想象不到,游戏变成了远比电影大得多的市场,985的很多学生,都在以进入游戏公司而努力。

 

对于新技术的适应力,是我们作为人的信心。


 

 

 

02

 

但我们学习的方式,也许会完全改变。

 

Linked的创始人提到使用AI的三个原则:

 

1. 把AI当研究助理而不是上帝;

2. 把自己当导演而不是工匠;

3. 尽可能不要局限ChatGPT,多场景使用,找到最适合的场景。

 

其中我最有感觉的一条就是,把自己当导演而不是工匠。

 

一个导演是没法控制演员的演出的,他能做的,是引导演员,就是给演员“说戏”。

 

好导演会告诉演员这一段的目标,自己想达成的结果,当时人物的心境;然后演员一次次的演,他一次次的调试,从监视器里,拿到自己满意的几条;最后在后期剪辑里,考虑什么用什么不用。

 

这是不是很像我们和AI的方式?

 

AI作为演员,快速“扮演”出各种可能性,一本正经地给答案,或者胡说八道。

 

而你根据它的结果,不断调试,一直到最合适的几条,然后你选择其中一段,放入你的最终结果里去,拿到结果。

 

中间的过程,你都处于一种“导演式”的共创之中。

 

这种“导演式的成功”,是在现实世界走的通的。

 

昆丁是著名的电影导演,拍过《落水狗》《杀死比尔》等一系列超级经典电影。

 

他从未受过任何电影学院的正式教育,不懂所有的术语。但作为一名录像带租赁店的店员,他几乎看过了世界上所有的恐怖片、武打片和B级片。

 

你可以理解说,他本人就是这几个类型片的大数据。

 

他是怎么和专业人士合作的呢?

 

他会在脑子里把自己想拍的电影过一遍,然后他会站在摄影师后,说“这里给我一段《飞向太空2002》这种感觉的开场音乐”,这里我要一段“库布里克风格的镜头”,然后来一段“《醉拳》里面的老师傅的造型”。

 

他不知道任何的术语,也不知道实现的方式,他只是直接告诉专业人士结果,然后和他们一次次的尝试,最后得到结果。



AI时代,这种导演式的学习,变得越发重要——好奇、提要求、评价结果、选择一个来尝试、最后综合出自己的东西。

 

这个时候,学习的科目反而不重要了,因为人脑很难比电脑更好。

 

但这种学习的方式,这种快速理解一个科目,拆解关键要素的能力,会成为未来主流的学习方式。

 

 

 

03

 

这种学习方式,会需要什么能力呢?


来看一个典型的学习过程:

 

产生动机——获得信息——理解信息——自己实践——理解规律——继续实践和学习——强化规律

 

以上这一切,都是自己独立完成的,所以我们的学习过程是:

 

开启学习项目——获得信息——理解信息——自己实践——理解规律——继续实践和学习——强化规律


上学报班——教材——学——做题——理解——考试和实践 ——升一个年级

 

但在AI的环境下,会有什么改变呢?

 

1. 获得信息部分,被无限的加强了。每个人如果需要,都有可能获得无穷的信息。


2. 自己实践的部分,也被加速了,AI也许可以替代很大一部分。你也许不需要多年的美术功底,只需要会写提示词,就可以获得一副很好的画。

 

这样,学习最关键环节,会变成:


好奇——提问——理解——实践——总结和强化规律

 

在生活里,朴素的产生对某些事的好奇(好奇心),然后向AI发出提问,不断获得更多的信息。

 

但千万不要马上沉没在学习这些信息里!因为AI是会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的。

 

所以需要不断理解和纠偏(批评性思考),不断提出足够好的框架性问题,层层深入(对知识结构本身有概念)。

 

最后你在很多很多好方案里,选出最靠谱的几个落到实践里去实验(快速试错),然后根据反馈,得到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好奇——批判式思考——知识结构——快速试错

 

这4种能力,是AI时代最重要的学习能力。见识比知识,远远更重要了。

 

我们应该教孩子们更多这样的知识和能力:

 

1. 对某件事的好奇心;

2. 见过足够的好知识,带来对信息的好坏、有自己的品味和taste;

3. 理解一个领域内的知识结构,知道如何能层层深入提问;

4. 不怕错误,创造微实验,快速试错,不断调试。



 


 

近期活动:

AI时代不止需要学习,还需要更高纬度的学习。如何训练批判性思维,如何获取知识结构,最高效的方法是读经典和写作。

SS卡片读书法是我阅读写作将近20年,总结出来的一套自己独特的深度阅读和写作的方法。可以扫下方二维码,加入我发起的「阅读写作3天训练营」,已经到63期了。我会在里面和盘托出所有的底层心法。只需0.99元,4月3日开营。

感兴趣的话,现在马上参加,我们一起来读好书,读透书,拥抱新的学习方式!


  👇扫码报名学习👇


点亮「在看」

今天我们的教育里,哪些能力包括,哪些完全不涵盖呢?

欢迎留言区聊聊。


推荐阅读(点击蓝色字即可):

1.《古典:AI大爆发,会多大程度改变职场?》

2.《比尔盖茨最新观点:对AI时代的开启、应用和未来预测》

3.《211学生毕业5年存款5千:当个“废物”真挺好的》
4.《古典:成绩公布,474万考研人的“生死之战”》
5.《人生规划6本书:长期看,人生非常有规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