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只会钉扣子的她和捏绣花针长大的她遇到梁雪芳

丛零 苏州艺术志 2020-10-20


《玫瑰人生》  盛梦菲


人生的路上总是存在许多选择和迷茫,如果能有一个亦师亦友的领路人,在需要的时候鼓励你、指导你、陪伴你、相信你,那么将是人生一大幸事。就像梁雪芳之于盛梦菲和夏晓琴,她们敢勇于迈出的每一步,背后都有她在默默关注和支持。

 


盛梦菲大学里学的是播音专业,在成为一名刺绣设计师之前,她对苏绣的认知仅停留在“知道”这一层面,针线活也才堪堪能钉个扣子。但为了苏绣这项传统技艺的传承,她最终放弃了上海专业对口的工作,回到了苏州,拿起了绣花针。

 

《枕河人家》系列  盛梦菲


刺绣的学习过程漫长,悟性再好的绣娘也离不开日复一日的练习,几年也不过是个起步。这也是为什么苏绣渐渐面临后继无人的原因,浮躁快节奏的现代生活等待不了这样漫长的回报。盛梦菲清楚自己的起步不算早,但她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足以弥补这一落差,而满脑子的天马行空也让她一开始就明确目标——成为一名刺绣设计师。

 

《蝶生兰》  盛梦菲



而作为一名优秀的刺绣设计师,前提需要对刺绣了若指掌,熟悉丝线在不同针法、光线、色彩下的变化,才能将文字、绘画、摄影的语言转变为刺绣的语言,用刺绣的本体语言来表达不一样的画面感。所以在此之前,盛梦菲潜心花了几年时间打基础,与丝线磨合,熟悉苏绣语言,也更见识到苏绣的美。

 


另一方面,盛梦菲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希望设计更多适合现代年轻人审美和购买力的刺绣作品。在梁雪芳的“怂恿”下,她大胆探索更多针法上的变化,尝试现代、抽象的画面设计,搭配简洁的外框,实现以少胜多的效果。


 左右滑动查看完整


《十二生肖》  盛梦菲


与盛梦菲不同,夏晓琴是土生土长的镇湖人,从小便捏着绣花针和妈妈学习刺绣,之后更是到学校系统地学习苏绣。对于苏绣她既有着血脉传承的责任与情感,又有着自己时代背景下的想法和表达。

 

《新生》  盛梦菲 张文周 陈英 夏晓琴 项洁


想把刺绣带给现代的年轻人,想让苏绣走进日常生活中,敏感的她善于从自己生活中汲取灵感,将自己的所见用苏绣讲述出来。交叠的色卡、学刺绣的稚嫩小手,都能给予她不同的感悟,成为她灵光乍现的导火索。

 

《千层变》  夏晓琴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苏绣,除了在画面上和刺绣衍生品上进行改变和突破,更好的方法无外乎让人亲自体验一把苏绣的神奇与魅力。在梁雪芳的带领下,她们共同创立了“一〇一绣吧”,开设了不同层次的刺绣体验课,寓教于乐,传递传统文化的吸引力。


《溯流》  夏晓琴


一〇一绣吧集体作品


同时,她们与市内多所中小学合作,开设了苏绣兴趣课,由包括自己在内的多名年轻绣娘轮流教学,从娃娃抓起,让苏州新一代的孩子们能够尽早的了解到苏州的优秀传统文化。


《丝·莲》  盛梦菲 张文周 陈英 夏晓琴


盛梦菲和夏晓琴的成长代表着属于苏绣新一代力量的成熟和改变,但背后离不开前人的铺垫和支持,就像苏绣的未来离不开传统的根基。


盛梦菲

江苏苏州人,工艺美术师,苏州镇湖刺绣协会会员,苏州梁雪芳刺绣艺术有限公司刺绣设计师。作为镇湖刺绣的年轻一代,致力于探索和发现新的艺术元素与刺绣相结合,尝试新的刺绣表现形式,将刺绣的传承与创新付诸于行动。几度赴英国、日本等地进行艺术交流活动,并在梁雪芳老师带领下创建“一0一绣吧”,积极为推广刺绣文化做贡献。


夏晓琴

1991年出生于镇湖,毕业于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助理工艺美术师,苏州镇湖刺绣协会会员。参与多次刺绣体验活动教学,积极为推广刺绣文化做贡献。



二月内容精选


在她这里,十八般武艺不是个比喻

借我借我一双“上帝之眼”吧~

从色达到圣托里尼,从土耳其到法国,都为了满足他对“透明性”的异类狂想

有个自由撰稿的业余摄影师,导演了一出“狗事生吠”

城市没有年味?NoNoNo,那是你不会过!

十二花月令 | 水仙月:开处谁为伴?肃然不可亲

合方x朱敬一|不是所有挂在博物馆、美术馆的东西,都值得仰望

艺邻里 | 白雪满地,让我们把这个冬季反复温习

戌官报吉!快来接福啦!

她让蚕宝宝吐出平面的丝,用金属网凹造型,原来都用来刺绣!

过年什么味?这些都是他们对“年”的独家记忆

喝退过扒手、做过动画、现在又用画笔晒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