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90”后女画家告诉你,不能再啃老啦!

听说第一波“00”后已经进行成年礼啦

那么曾经被冠以叛逆标签的“90”后

现在在做些什么呢

可能是成立家庭,平稳度日

可能是创业拼搏,激流勇进

可能是安于一隅,不痛不痒

而“90”后的蒯卓胤,则选择了一条艺术之路


竹枝风影更宜月


曾经,蒯卓胤的身份是著名画家蒯惠中的女儿,其父的一幅中国画作品《华山松云图》曾被作为国礼送给外宾,而如今她的身份则是一名“90”后女画家,在她的画中,并没有任何模仿父亲的痕迹。


岁月静好


家园


蒯卓胤是极喜欢绘画的,她的笔下有中国最为古老的绘画精神,又带有年轻人所特有的朝气与想象。她从有法中走进无法的创造,在承继中国画用线用墨的基础上,更加强化了色彩和形象的张力,如此以表达自我的内在精神。其作立意新颖而独特,使得雅致的工笔画焕发出更为独到的气韵和时代气息。


华野韵更清


清新隽永的风格形成大致源于她对中国绘画的理论研究。不仅是对绘画史的烂熟,更在了然于胸的基础上将其吸收为法,细分为理。早在南朝宋·宗炳《画山水序》中就有中国画“夫理绝于中古之上者,可意求于千载之下”、“应会感神,神超理得”等的论述。


芭蕉之秋


因为有了这份学术支撑,蒯卓胤似乎更能识得文人精神,在她的画中,鲜少看到世俗谄媚的内容,唯有一派纯粹。她对于“元四家”“明四家”等可谓是如数家珍,也在《狂涛大卷开流派——徐渭大写意花卉的启示及影响》一文中透析了徐渭高远的绘画理想、深邃的艺术思想和锐意的创新精神。


花样年华




无疑,蒯卓胤的创作是清雅的,一个“清”字显得十分难能可贵。“清”外在地表现在于作品名中,却也是内在思想的传神写照。《华野韵更清》《荷露清香》《园蔬有味总清真》所呈现的内容不尽相同,却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画意”中的“诗情”,带着丰富想像和浪漫情思,让每一处收笔都优雅美好。


荷露清香


“无画处皆成妙境”,蒯卓胤的画引领着我们一窥现代青年女画家眼底内心最为自由且广阔的时代幻象和祈望,有着万千的可能和变化,让人期待。花与叶、自然与生活,都是清凉世界的部分呈现。她摄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构思奇巧,寓意深刻,充满了惆怅、玄远、迷蒙与空灵的诗意。

劲竹负秋霜


园蔬有味总清真


在蒯卓胤的笔下,中国绘画的写意精神,西方艺术的形式手法,本我画家的蓬勃激情,传递对象的客观存在,都在特定的空间里完美共生。尤其是那份软软糯糯,不着边际的姑苏烟雨,这是生而带来的湿润与神秘,在她的画中成了最为精华的部分。


栽竹养鹅


竹枝风影更宜月


蒯卓胤擅用江南这方水土的滋养,也擅用自身女性的角色,譬如有别于男性的思考。这些都化作了笔墨中与众不同的部分,使之更为细腻,更为纯粹。“90”后可能是蒯卓胤的一个标签,却绝不是一个符号,至少,她的画已被人们记住。


蒯卓胤

1993生于苏州,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花样年华》入选“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走进太湖•品味吴中’吴中区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作品《残秋》获得“江苏省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绘画展”乙组一等奖;作品《芭蕉之秋》入选“江苏省美术家协会第五次新人美术作品展览”并被评为新人奖;作品《洛浦仙姿》入选“新吴门六月风”第三届苏州美术作品展;作品《花样年华》入选“新吴门六月风”第三届苏州美术作品大展系列之师心画魂——苏州市中小学美术教师作品大展。


 

二月内容精选


在她这里,十八般武艺不是个比喻

借我借我一双“上帝之眼”吧~

从色达到圣托里尼,从土耳其到法国,都为了满足他对“透明性”的异类狂想

有个自由撰稿的业余摄影师,导演了一出“狗事生吠”

城市没有年味?NoNoNo,那是你不会过!

十二花月令 | 水仙月:开处谁为伴?肃然不可亲

合方x朱敬一|不是所有挂在博物馆、美术馆的东西,都值得仰望

艺邻里 | 白雪满地,让我们把这个冬季反复温习

戌官报吉!快来接福啦!

她让蚕宝宝吐出平面的丝,用金属网凹造型,原来都用来刺绣!

过年什么味?这些都是他们对“年”的独家记忆

喝退过扒手、做过动画、现在又用画笔晒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