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独家!揭秘村上隆的艺术发源地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知日 Author 知日艺术

【本文由知日授权转载】


村上隆,活跃在艺术一线将近30年

是具有压倒性知名度和人气的当代艺术家

这样一位世界闻名的艺术家

他的工作室是什么样子?

知日团队深入村上隆日本工作室进行专访

为您独家呈现村上隆的艺术发源地!


《知日·你完全误解了村上隆》特集

一本了解村上隆的完全指南!


全网现货发售中!

京东、当当、中信出版社天猫店都能找到

(文末有快速购买链接)


村上隆@工作室|


△ 村上隆@工作室,位于日本国埼玉县三芳町。


△ 工作室的小狗 POM,偶尔出现在村上隆的推特中,世界闻名。平时都在别的楼里,今天特地出来欢迎知日团队。


△ 除了专职的工作人员以外,打工的学生也很多。他们怀揣着热情,在认真地工作。


△ 这里有一项原则,是“在与作品展示的地方相同的空间里制作”,因此,工作室的基调是像美术馆一样的白色。


△ 村上隆是一位公认的工作狂。在日本的时候基本上是在工作室睡觉,卧室竟然是纸箱造的。


△ 工作室内的村上隆个人空间。与其说是世界级艺术家、首席执行官的房间,不如说是宅男系高中生的房间。


   Interview ...... 村上隆   

“我画的是日本的自画像。”


Q

A

知日


村上隆




Q

2011年,《知日》的创刊号主题是奈良美智。知道您和奈良美智的关系十分要好,村上先生您认为自己和奈良美智相似吗?

A:我们两个相似的部分,应该是时代吧。我们两个都深受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的日本亚文化影响,并由此创作出作品。不一样的地方是,奈良先生特别喜欢一个人待着,基本上没有助手。我就像你们看见的一样,召集了很多的人一起做各种各样的东西。


而且,奈良先生的作品是十分私人的,是为了和自己对话而做出的作品,我是围绕着“艺术的核心到底是什么”主题进行创作。我很少去探究自身、寻找自我那样的主题。我认为融入自己的想法,创作由灵感而生的东西,并把它们放到整个艺术史中,这些作品所产生的效果和它们本身的革新性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我在回顾自己作品的时候,心里真的一点感触都没有,但是奈良先生在回顾自己作品的时候经常会陷进去。“那个时候有这样的事啊”一类的,他经常会说这样的话。奈良先生面对自己过去作品的时候,大概会有很多关于那时的感触吧。如果这样去考量的话,我和奈良先生应该完全不一样。

△ 在充满紧张感的工作室外边,有一个被称为“三芳农场”的地方。那里是植物和昆虫生机勃勃地成长的地方。村上隆说,培育生物是他个人的乐趣,同时也能从中得到一些培养下一代艺术家的灵感。


Q

对于中国的年轻艺术家,您会给予他们怎样的建议呢?

A:在我年轻的时候,对于创作这件事情理解不够,曾经很多年都觉得自己有无限的才能。当然相信自己很重要,但是比起这些更重要的事情是,你作为职业者所表现的作品能不能变现为钱,能否在社会中产生价值,在人际关系中产生价值。忽视“人际关系”的艺术作品,就算是“纯粹艺术”也可能无法被传播和认知。


比起“请自由地去探索自己想做的事”这种艺术大学会告诉你的说法,更需要去时刻记住“在社会中,你自己能贡献的事情是什么”这句话。而且,做自己想做的事和探索自己还没有尝试过的事等等,把握这些想法的平衡也是十分重要的。


△ 在工作室中,有众多工作人员的参与,多部作品同时制作。通过严格管理,极高的质量得以实现。


Q

村上先生对现在中国的创意领域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A:那应该是无现金的世界观吧。无现金社会能发展成今天这番模样,对我们日本人来说是特别抽象、不现实的,我自己不能体会到无现金社会是什么样的感觉。这真的是很创新的事。现在有很多去中国访问的艺术家都会说:“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在中国旅游?”


还有,从2008年到2015年,我特别关注以陶艺和食物为主的生活方式领域的艺术。现在这个领域的日本艺术家经常会被中国邀请参加活动。我对这个现象也十分感兴趣。


△ 丝绸版画的制作过程。安静的工作室里回响着干燥机的声音。

在中国经济“嗖”地一下增长的同时,中国人对于日本人拥有的那种极简主义、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也越来越感兴趣。不是每个中国人都在为了钱而拼命,极简主义这样的生活方式也存在。我在思考这到底是为什么?

当然中国很大,从整体上来看,极简主义的人也许占的比例很少,即便这样的人很少,但是他们的观点传到日本,影响也是很大的,应该让很多人知道这个现象。


△ 村上作品的魅力在于其配色。根据作品的不同,有的作品使用的颜色超过了500种。画具的管理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Q

村上先生在众多领域都十分活跃,在我看来您不是那种典型的艺术家,您自己又是如何定义自己的呢?

A:无论是我做的电影、动画,还是雕刻,其中最重要的是我要如何把自己的想法激发出来并且捕捉到,为了激发灵感,有的艺术家就会去旅行,用那种方法找到灵感的人也有。我的方法是从早上到晚上,像达摩一样一直待在工作室,一边看各种作品的制作过程一边集中精神,等着自己的灵感出现。



所以我觉得我还是一位纯粹的艺术家、一位制作作品的职人。我在instagram还有那些时尚品牌的聚会上的微笑,其实都是一种社交方式。那些镜头聚向我的原因是因为他们认为我的作品有价值。为了制作有价值的作品,当然需要我继续在工作室里创作,我觉得我是一个艺术家。


苏静 ✎ 采访
西郡友典 ✎ 摄影
原口纯子、张艺、陈明希、红楠 ✎ 翻译


   新书速购! 

本文节选自

《知日·你完全误解了村上隆》特集

点击下图,快速购入



·  上  ·  月  ·  回  ·  看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