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滩青年论坛 | 焦旭鹏、董坤:“法典化研究系列”第三场
2022年6月27日,法学研究所、国际法研究所主办的沙滩青年论坛之“法典化研究系列”第三场(2022年第9场)在线上举行。论坛由法学研究所刑法研究室焦旭鹏副研究员、诉讼法研究室董坤研究员主讲,法学研究所副所长谢增毅研究员主持,两所青年科研人员二十余人参加了论坛。
论坛开讲前,谢增毅副所长指出,刑事法是法律体系中十分重要的部分,我国刑法与刑事诉讼法的法典化问题有其独特性,具有专题研讨的价值。本次论坛聚焦“刑事法的法典化”专题,邀请焦旭鹏、董坤两位主讲人分别就刑法、刑事诉讼法的法典化研究进行分享。
焦旭鹏副研究员以“法典化、解法典化与刑法立法科学化”为题目展开演讲。他介绍了我国刑法从革命刑法、建设刑法到风险刑法的发展历程,并对一元立法与多元立法两种刑法立法模式进行分析。他认为,多元立法,即采取刑法典、特别刑法、附属刑法并存的模式,更有利于维护刑法典的稳定性、权威性与内外体系协调,特别刑法和附属刑法也能兼顾刑法立法的灵活性与适应性。在我国未来刑法典编纂中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可对刑法总则性质的条文、分则中自然犯相关条文、法条用语不科学等问题进行全面修订,并可在具典型意义的实质性附属刑法立法上有所突破。当然,特别刑法和附属刑法的立法方式还存在争议,需要积极稳妥推进。
董坤研究员以“刑事诉讼法的法典化:问题与路径”为题发表演讲。他介绍了刑事诉讼法的法典化背景及现有规范情况,指出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已经具备了法典的基本框架,总体内容比较全面科学,但仍存在规范性、完备性、协调性不足的问题。在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法典化进程中,应当注重日常用语和法律用语的有效结合,将实践中运行良好的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吸收到法律条文当中,妥善协调刑诉法总则与分则的关系,兼顾法典的统一性。
演讲之后,与会人员进行了点评和讨论。法学研究所刑法研究室副研究员张志钢认为,我国刑法在法典化进程中处于“再法典化”的阶段,应处理好刑法典和其他单行立法的关系,进一步推动制度完善和创新,实现刑法结构的立法科学化,完善刑事处罚体系,不断推进罪刑相适应。
法学研究所诉讼法研究室助理研究员刘晨琦指出,刑事诉讼法的法典化对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进刑事司法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落实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在讨论中,谢增毅就刑法采用多元立法模式与罪刑法定原则的关系进行提问,张志钢就国外应对立法膨胀问题的现状及经验进行补充说明,法学研究所网络与信息法研究室助理研究员刘灿华认为附属刑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仍有待探讨。两位主讲人分别对点评和提问进行了回应。
论坛最后,法学研究所副所长谢增毅研究员表示,不同部门法领域的法典化路径和立法重点存在差异,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领域已存在具有法典性质的基本法,因此其“再法典化”也面临和其他部门法法典化不同的立法重点。法典化的目标也并非编纂一部囊括所有相关规范的法典,而应处理好法典与其他单行法之间的关系,兼顾法典的稳定性与规范的灵活性。本次论坛有助于加强不同领域青年学者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希望两所青年科研人员继续加强法典化问题研究,推动我国法律体系不断完善。
— 相关链接 —
沙滩青年论坛 | 贾茵、张鹏、刘雁鹏:青年科研启动项目成果汇报
沙滩青年论坛 | 余佳楠:网络治理的私法路径:妨害人责任及其合比例性
沙滩青年论坛 | 王祎茗:司法治理与信用治理的互动:社会治理的两条路径
沙滩青年论坛 | 孙南翔、马金星: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
中国社科院 中国社科网 中国学派
法学研究 中国法学网 环球法律评论
国际法研究 法治蓝皮书 社科大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