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外语教育中的全球视野与国家意识
然而,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外语教育不仅需要培养能够使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人才,更需要把他们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因此,外语人才是否具有强烈的国家意识,是否充分理解国家意识的内涵,能否恰当处理好全球视野与国家意识之间的关系,值得每个外语教育者关注与重视。
”国家意识”的缺位及危害
纵观国家外语教育规划和学校人才培养层面,在拓展国际视野的必要性得到充分重视的同时,对增强国家意识的内在要求却鲜有具体提及。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为例,该纲要明确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然而并未明确提及相关国际化人才必须具有国家意识的内核。
检索各大高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会发现很多学校明确要求毕业生要具有全球视野,但都几乎没有明确提出要具有国家意识这一素质:如“本专业培养具有熟练的英语语言技能、厚实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知识、较高的人文素养、一定的思想深度和创新精神以及全球化视野……的优秀英语专业人才”;“本专业培养综合素养全面、国际视野开阔、口笔译能力突出的高素质、应用型英语专业人才”。
不仅如此,基于CNKI 论文检索以及百度检索,也很难发现包含“外语教育/教学+ 国家认同/ 民族认同”或“外语教育/ 教学+ 国家意识”关键词或主题的文献。只有一篇题为《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刘国辉2009)的论文中提及国家认同问题,但非专门论述外语教育中国际视野的拓展与国家意识的强化之间的关系问题。
外语教育规划、外语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国家意识的忽视会直接影响外语教育实践,带来外语教材编写、外语课堂授课等环节中国家意识元素的缺位,以致学生容易将外语学习仅仅视为提升个人未来成功机会的途径,而非将自我提升与国家发展紧密关联起来。
彭龙(2015)指出,“在外语规划方面,国家的整体规划与个体规划还存在某种程度的脱节,没有对全社会的外语学习形成理念引导,以至于社会个体在外语学习方面多关注自身的实际需要而不能自觉地服务于国家的战略利益。英语多年来的广泛普及虽然大幅度提高了整个社会的英语水平,但由于缺乏以国家利益为目标导向的个性化、针对性的外语教学与培训,并没有直接推动我国对外语言实力的整体提升”。这一评价虽然未必中听却无疑是中肯的,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陈新仁(2008)的研究表明,单纯面向外国文化习得的外语教育会在一定程度和方面弱化学生对母语国家文化的认同。依此可以推断,缺乏国家意识元素的外语教育可能会带来各种潜在的危害。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国家认同、制度认同、文化认同、语言认同等方面会存在问题。另一隐性的后果是,由于缺乏国家意识,一些外语学习者境界不高,个人意识过强,成才动力不足,报效祖国意识不强。
2
外语人才国家意识的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就新时代教育工作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一系列根本性问题。具体到外语教育,其关键在于“要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要体现国家意志和主流核心价值观”(梅德明 2018)。具体说来,外语教育需要强化国家意识的培养。
所谓国家意识,指的是国家公民在长期共同的生活、生产、斗争中形成的对整个国家认知、认同等情感与心理的总和,包括公民对国家的认知、认同和期待(荣司平 2014)。外语人才需要具有什么样的国家意识?这是一个宏大的命题,需要系统探究。这里,笔者姑且认为,对于(未来)参与跨文化交际的外语人才而言,国家意识至少包括下列方面:
1)国家认知。外语人才只有充分了解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政治经济制度、外交等国情,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进行双向交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优秀文化。
2)国家认同。外语人才需要对国家怀有深厚的情感,只有充分认可国家才会有归属感。外语人才应该对国家充满信任,这样才能产生自豪感。外语人才需要坚持“四个自信”(文化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其中文化自信也包括母语自信,不能动辄认为西方的制度好、语言美。
3)国家责任。外语人才对于国家的发展和稳定应该拥有责任心和义务感,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社会。
4)国家立场。外语人才需要拥有爱国精神,认同国家利益大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只有一致对外,才能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
5)国家期待。外语人才对自己的国家应怀有合适的期望。对国家的期望不能过高、不切实际,否则会影响对国家的感情,会对国家失望。
3
正确处理国际视野与国家意识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2019 年4月30日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有家国情怀,也要有人类关怀”。
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外语人才需要优先发展国家意识,在此基础上拓展国际视野,二者不可偏废,甚至不可颠倒。外语人才需要致力于国家文化传承、创新与传播,善于开展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文化比较,注重本土文化表达与传播,“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能够在跨文化交流中坚守中国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主动积极地与来自多元文化背景的人们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梅德明2018)。同时,外语人才需要提升跨文化能力,避免文化狭隘、偏见、自大、沙文主义,客观、理性地看待世界。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
本文选自
《外语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期
《外语教育的新理念与新路径》
我们拿什么来拯救人文学科? 大学的理想与理想的大学 为什么中国没有文科院士? 学术和文化,不以中西分。 七个好习惯,写出好论文! 跨学科前沿研究:伦理语用学 论文迟迟未动笔?原因和对策在此 别让那些错误观念毁了咱的科研梦 外国语言文学类核心期刊投稿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