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59)
原文:
十二、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六)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建设美丽中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2013年5月24日),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33-34页从制度上来说,我们要建立健全资源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加快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制度,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强化制度约束作用。《建设美丽中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2013年5月24日),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34-35页
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尽快把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建立起来,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要结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要加大环境督查工作力度,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着力解决生态环境方面突出问题,让人民群众不断感受到生态环境的改善。《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2016年11月28日),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157页
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重在建章立制,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要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加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监管,推进环境保护督察,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完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要完善法律体系,以法治理念、法治方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2017年5月26日),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176页
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多同体制不健全、制度不严格、法治不严密、执行不到位、惩处不得力有关。要加快制度创新,增加制度供给,完善制度配套,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要严格用制度管权治吏、护蓝增绿,有权必有责、有责必担当、失责必追究,保证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落地生根见效。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令在必信,法在必行。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关键在真抓,靠的是严管。我们已出台一系列改革举措和相关制度,要像抓中央环境保护督察一样抓好落实。制度的刚性和权威必须牢固树立起来,不得作选择、搞变通、打折扣。要落实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严格考核问责。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责。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不能手软,不能下不为例。要下大气力抓住破坏生态环境的反面典型,释放出严加惩处的强烈信号。对任何地方、任何时候、任何人,凡是需要追责的,必须一追到底,决不能让制度规定成为“没有牙齿的老虎”。《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2018年5月18日),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13页
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加快解决历史交汇期的生态环境问题,必须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2018年5月18日),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14-15页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落地见效。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要以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为导向,抓好已出台改革举措的落地,及时制定新的改革方案。对涉及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一些重要举措要尽快到位、发挥作用。中央环境保护督察要强化权威,加强力量配备,向纵深发展。要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开展试点,积累经验。要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2018年5月18日),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19页
建立实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制度安排,也是重大改革举措,要加强组织领导,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向纵深发展,以钉钉子精神,推动整改落实,不解决问题绝不松手。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要推动完善中央和省两级生态环保督察体系,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的积极性,形成工作合力。《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审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稿时的讲话》(2019年4月18日)
着力创新体制机制。要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落实的工作机制。中央层面主要负责制定全流域重大规划政策,协调解决跨区域重大问题,有关部门要给予大力支持。省级层面要履行好主体责任,加强组织动员和推进实施。市县层面按照部署逐项落实到位。要完善流域管理体系,完善跨区域管理协调机制,完善河长制湖长制组织体系,加强流域内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防治、联合执法。《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245页
提高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构建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的制度机制。要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强化绿色发展法律和政策保障,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法律法规。要完善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管理,建立健全稳定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要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建立健全风险管控机制。《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2021年4月30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第366页
各级党组织要把《专题摘编》纳入主题教育学习计划,组织党员、干部原原本本学、逐字逐句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运用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去,变成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③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④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⑤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⑥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⑦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⑨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⑪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⑬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⑭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⑮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⑯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⑱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⑳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㉒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㉔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㉖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㉗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㉙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㉛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㉝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㉟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㊴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㊶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㊸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㊻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㊼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㊽
有声书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㊿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51)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52)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54)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56)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58)
往期精彩(点击查看)
凝聚2023 | 榜样人物展播(一):常珍、管怀东、洪悦蓉~
点点关注不迷路↓↓
看完记得点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