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两会文博文旅艺术提案建议大集锦(实时更新)
头条关注
2021年全国两会已经开启,我们将继续梳理本次两会涉及到“博物馆、美育”及相关文化遗产、文化旅游相关提案、建议,我们会在纪念馆快讯、文博头条、文保圈等公众号陆续发布,如下:(以上公众号当日会实时更新,欢迎关注上述公众号)
安来顺:让博物馆给社会带来文化驱动力
全国政协委员、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安来顺始终关注着文博行业的机遇、变革和挑战。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博物馆如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文化驱动力?安来顺建议,在博物馆内设置“荣誉市民空间”等怀旧空间,邀请小朋友当志愿讲解员,让讲解活动成为老年人的精神慰藉。此外,博物馆还可以探索整合艺术机构和慈善机构等社会资源,针对残疾人等群体的需求建立服务机制,提升他们的幸福感。
苏伯民:让文物保护插上数字化和技术的翅膀
加强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是全国人大代表、敦煌研究院副院长苏伯民一直关注的重点。在今年的两会上,他准备了关于组建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议,让敦煌经验惠及更多的文物古迹。
苏伯民展望道,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将立足西北、面向全国、辐射丝绸之路,汇聚与吸纳文化遗产领域顶尖人才,以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石窟寺、壁画和土遗址等不可移动文物为主要研究对象,推动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文化遗产保护合作与交流,全方位展示丝路文化遗产精髓。
袁靖:完善考古技术人才培养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袁靖撰写了“关于完善考古技术人才培养体系”的提案。
针对“考古人员少任务繁重”的问题,袁靖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教育部在考古专业设置、师资配备等方面给予指导和政策支持,将文物传统工艺的保护传承纳入职业教育;二是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改革文博行业工资体系,提升从业人员薪资水平;三是鼓励、引导组建考古公司,吸纳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考古工作。
贺云翱等5位政协委员联名建议建立长江国家文化公园
今年全国两会,贺云翱、徐利明、董玉海、心澄、盛小云等5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递交了提案,建议尽早建立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
作为联名提案的发起人,一直以来,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贺云翱十分关注长江文化保护。他表示,长江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长江流域古人类及文化遗址发现较晚等原因,一说起中华民族和文化,许多人往往只想到黄河,而忽略了长江。长江文化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遮蔽了。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长江文化有助于展现中华文化精彩、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吴晨:推动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利用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首钢集团总建筑师吴晨领衔并参与设计过北京坊、南锣鼓巷、首钢北京园区等诸多北京新地标,结合自己的工作,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吴晨计划就北京文化中心的建设提出建议。
吴晨常年关注探索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利用,倡导以线串点,以点带面,串联起沿河各个文化特色小镇。他表示,通过文化的引领、生态的优先、产业的升级和活力的彰显,加快推动大运河文化带重要节点的塑造,实现2035年文化强国的伟大目标。
马东平: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马东平对保护利用黄河古文明遗址十分关注,希望通过提案和发言,让保护利用工作得到更多的重视与支持。
她建议,各级宣传部门应设立相关研究项目,研究人员应在“全域”视角下继续挖掘黄河中上游各个古文化遗址之间的传承流布关系;根据黄河中上游遗址保护、利用、研究的现实需求和发展需要,打造集保护管理、研究利用、展示弘扬和社会服务为一体的公共文化空间,充分发挥文物资源的综合效益;应规划实施黄河中上游黄河文明“全域”史前遗址公园建设项目,以全域性视角开展工作,保护好黄河中上游的文化遗址。
农工党中央:建议在海南建设中华杰出女性博物馆
据了解,此次两会期间,农工党中央将提交《关于建设中华杰出女性博物馆的提案》,建议在海南建设中华杰出女性博物馆。
提案认为,建设中华杰出女性博物馆,是抢救妇女历史和文化、填补人类文明历史的不足和缺憾、推动性别研究走进普通民众生活的最佳选择。
建设中华杰出女性博物馆有哪些必要性及可能性?提案对此予以阐释。
必要性方面,提案认为,建设中华杰出女性博物馆,是承载展示中国杰出女性历史文化和妇女事业进步成果的必然要求。在中华悠久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巾帼不让须眉的的杰出女性,像上古传说中的女娲,教子有方的孟母,耳熟能详的班昭、蔡文姬、文成公主,以及近现代史上的宋氏姐妹、何香凝、邓颖超、林巧稚等等。这些杰出女性的历史故事,承载着中华优秀文化,集中展现了我国妇女事业的发展进步。
民建中央:建议推进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打破打破“千城一面”
2021年全国两会已经开启,从民建中央获悉,民建中央将向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提交《民建中央关于推进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提升培育城市消费增长点的提案》,建议全国推进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以此提升培育城市消费增长点。
上述提案称,全国许多地方都建有“第一街”“步行街”等,但其先发优势已日趋弱化,有些陷入“本地人不愿来,外地人来了不如不来”的尴尬境况。此外,当前许多历史文化街区存在总体环境亟待改善、历史文化保护挖掘力度不足、管理水平有待提升、商业业态单一且人口管理问题较多等问题。
详情:民建中央:建议推进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打破打破“千城一面”
王春法:建立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文博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王春法表示,人才是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管理水平的关键所在,是促进博物馆事业发展、确保文化强国战略目标实现的战略性资源。当前我国文博事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大批创新实践人才,但人才缺口巨大,应用型、技术型和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匮乏的问题仍比较突出。人才培养成为制约文博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据王春法分析,博物馆人才需求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我国博物馆行业迅速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人才供给相对明显不足;二是现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文博实际脱节,难以满足行业需求;三是国家大型文博机构在专业人才培养上具有独特优势,但限于体制无从着力。
为此,他建议在深入研究总结文博人才培养规律的基础上,支持有条件的国家大馆建立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文博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提升文博专业人才培养能力,并有针对性提出“探索建立高层次文博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健全完善文博学科体系”和“营造文博专业人才培养使用的良好环境”三项举措。
面对文博领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断层的现状,王春法还建议文博领域率先尝试实施延迟退休政策,以盘活博物馆人才队伍存量,推动博物馆行业创新发展。他认为,应抓紧在文博机构实行延迟退休政策,加大延迟退休激励力度,为延迟退休人才创造更好的政策和工作环境。
详情:王春法:建立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文博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齐玫:疫情防控需求加速数字化博物馆建设
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是全国人大代表、首都博物馆首席研究馆员齐玫关注的重点。
齐玫提到,去年由于新冠疫情的特殊原因,线上服务优势凸显,间接促进了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今年,结合“十四五”规划,对于如何实现高质量数字化发展,齐玫建议,不仅要关注发展的规模、数量,更要关注发展的内涵,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和拓展空间。“要抓住核心,夯实基础,通过科技创新进一步完善,从而满足智能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大众带来福祉。”
吴洪亮:各地筹建公共美术馆项目需加强可持续发展理念
美术馆作为公共文化设施对提升公众文化生活品质,提高全民艺术修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面对近年来全国美术馆建设的方兴未艾,吴洪亮认为各地筹建公共美术馆项目需加强可持续发展理念。
“我们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各个城市的公共美术馆不仅成为新兴的城市地标、形象工程,甚至成了被追捧的网红打卡点。”吴洪亮介绍。“我每年都会接到多地要建设新美术馆或美术馆马上要建成了,如何进行内部装修、展陈设计甚至如何策划开馆展等问题的咨询。我们欣喜地看到所谓‘美术馆时代’到来的同时,也不得不注意到其中存在着缺乏长期眼光,可持续性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因此,借由全国政协的提案平台,提供一些冷思考以及在政策层面上的建议。”
曾成钢:将“上海美专”旧址改建为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博物馆
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简称“上海美专”)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所专业的高等艺术学校。它是中国百年艺术教育的缩影和见证,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将“上海美专”旧址改建为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博物馆,是曾成钢今年两会的关注点。
“1922年著名画家刘海粟先生多方筹款在上海始办学堂,历经十载,其间几易其址并不断扩展规模,顺昌路校址的完工标志着学校的建设成型。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上海美专’并入华东艺术专科学校。在历史沧桑的转变中,学校旧址顺昌路556—566号,现如今已经成为民居,临街房间被改造成为商铺;其现状处于多方杂处,管理不善的状态,主楼建筑亟待保护、修缮与开发。”曾成钢介绍。
详情:曾成钢:将“上海美专”旧址改建为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博物馆
贺云翱:广泛开展公共考古 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的提案聚焦考古工作。他认为,公共考古是考古专业知识、理论及价值传递给公众的有效方式,通过公共考古可以有效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以及满足公众文化需求。
贺云翱建议,我国开展以考古学为主导的“丝绸之路考古与文明互鉴研究工程”,并组织相关学科力量参与,持续开展丝绸之路考古与文明交流互鉴研究,揭示中华文明通过丝绸之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以及丝绸之路沿线不同文明的互动、借鉴、共生和包容过程。
袁靖:加强对文物领域基础研究引导和支持力度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袁靖提交“关于加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文物领域基础研究引导和支持力度”的提案。
提到文物领域基础研究现状,袁靖认为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针对问题与需求,袁靖建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牵头,会同国家文物局、教育部等部门,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交叉科学部设置一级申请代码,充分发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文物领域基础研究的引导和支持作用,应考虑重点支持六个方面的研究。
马萧林:让文物“活”起来 让文化“潮”起来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文物是马萧林连续3年在全国两会上关注的内容。今年,马萧林准备的一个提案是关于充分发挥文物保护员作用的建议。“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有70多万处,大多分布在荒郊野外、人迹罕至的地方,文物保护任务很重。”马萧林建议,各地要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加强对文物保护员的管理和培训,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提高文物保护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张自成:完善文物执法制度建设
“要从制度上补齐短板,从体制机制上完善文物执法的制度建设。”文物行政执法是全国政协委员、文物出版社社长张自成长期关注的问题,今年两会,他提出提案,建议切实推进国家文物督察试点,加强文物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
“国家文物督察试点是落实中央《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等文件要求的重要举措,更是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督察是抓落实的重要手段’等重要指示精神,非常必要。”张自成表示,向一些文物富集且文物违法案件高发多发地区派驻国家文物督察专员,是将“事后处理”转变为“实时监督”和“事前监督”非常有效的手段,迫在眉睫。
阮诗玮:别让文物“躺”在博物馆里“睡大觉”
目前,还有不少文物常年“躺”在博物馆的玻璃柜里“睡大觉”,与普通群众基本隔绝。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推动博物馆夜间开放、免费开放常态化,拉近文物与普通群众的距离。
我们要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最重要的还是要积极打造文化产品,实现“文”的“物化”和“物”的“文化”,让文化遗产自己“会说话”。每一个文化遗产,都有着生动的文化故事,这其中蕴含的文化底蕴,才是我们最宝贵的文化精神内核,值得我们花大力气去挖掘、整理、再现、传播。
魏学峰:“让文物活起来”,拓展文化影响力
这几年,我也不断为文博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鼓与呼,先后提出了《尽快出台〈中国博物馆法〉》《加强中国工业遗产的保护》《关于严厉打击文物盗掘及走私的建议》,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两会期间,我建议文博事业要继续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之路,同时要把文博改革发展整体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中。广大文博工作者应积极担负起文明的发掘者、守护者和传播者的角色,为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发挥文博人应尽的职责。
马珺:保护黄河文化传承 建议加强治黄工程遗迹修复保护工作
全国政协委员、洛阳理工学院副院长马珺建议保护黄河文化传承,加强治黄工程遗迹修复保护工作,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
“一直以来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多是在文化部门制定的文化政策框架下进行,无法统筹流域内相关部门形成保护合力。黄河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传承战略规划、体制机制、跨区域问题都无法根本解决。”马珺表示,目前黄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机制不健全,水利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的顶层设计缺乏协调性和系统性,保护传承缺乏专项资金支持,社会资本能否参与到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和开发领域的政策尚不明确,投融资渠道狭窄。
详情:马珺:保护黄河文化传承 建议加强治黄工程遗迹修复保护工作
杨晓阳:应尽快建设“中国艺术史博物馆”
杨晓阳表示,中国是世界上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文化大国,有着丰富的文化艺术遗产,根据中央部署,2035年将建成文化强国,全民了解中国的文化艺术历史很重要,我们应该尽快建设有自己文化传统的中国艺术史博物馆。
杨晓阳说:“中国艺术史博物馆和中国国家博物馆不一样,跟中国美术馆也不一样,它所展现的是中华民族艺术史发展的全过程。中国艺术史就是从中华民族最早的艺术形式开始,一路记录至今,记录下去。”
刘莉莉:希望落实非国有博物馆税费减免政策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临沂市柳琴戏传承保护中心国家一级演员刘莉莉提交“关于促进非国有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刘莉莉说,非国有博物馆是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由社会力量设立,并依法登记备案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社会服务组织,在保护与传承优秀历史文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国有博物馆的有效补充,也是现代旅游业的重要人文景观资源。截至2019年底公布的数据,全国已备案博物馆达5535家,“十三五”以来,我国平均每2天新增一家博物馆,达到25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达1710家,增长趋势不断加快,建设质量显著提高,已经成为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力量。
王一君:加大对历史文化名镇扶持力度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深扎昆仑镇的陶瓷艺术大师,王一君切身投入昆仑镇建设和发展之中,努力让工艺美术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的带动作用。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他带的一份建议是,希望有关部门在人才、资金、政策等方面加大对历史文化名镇的扶持力度。
王一君介绍,近年来,昆仑镇系统编制了陶瓷风情小镇核心区发展规划和具体项目的详细规划,将历史文化名镇的规划发展理念融入到特色小镇建设之中。目前,《陶瓷风情小镇核心区详细规划》《1954陶瓷文化创意园发展规划》《“小火车”项目建设规划》已编制完成。在此基础之上,又编制推进《昆仑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为全面建设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名镇夯实基础。“但由于面临专业人才、资金等条件制约,我们在挖掘文化底蕴、推进非遗资源转换利用、发展特色旅游等方面的成效还不够突出,助力乡村振兴的作用有待进一步提升。这也是许多历史文化名镇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他说。
范迪安:把美育课列入考分是“硬落实”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表示,在学校中,美育课和体育课往往或有或无,时有时无。美育课不是艺术考级,而是对审美经验、审美感知、审美素养的教育。现在最重要的是进一步研究全国初中阶段美育课程和教材,让美育考评更科学。
范迪安:助力乡村文化产业振兴,留住乡愁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表示,广大乡村拥有非常丰富的民族工艺传统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使这些遗产得以活化,助力乡村文化产业的振兴,也留住乡愁。
范迪安认为,中国文艺从来都有为天地立心,为生灵立命的传统,优秀的文艺作品具有培根筑魂,凝聚精神力量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不仅要做得好,而且要讲得好,他理解这个“讲”就包括了有文艺作品讲好脱贫攻坚极为丰富和感人的故事。
马萧林:用活考古成果 增强文化自信
“利用科技手段将文物与现代元素结合起来,更容易被青少年接受。”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表示,用好用活考古成果,推出相应的文创产品,能促使青少年跟上文化自信“节奏”。
牛年春节,河南春晚火了,《唐宫夜宴》等节目采用新鲜、现代的方式让历史文化“活”起来,受到年轻人追捧。实际上,近年来,社会各界对文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年龄层趋于年轻化,来博物院参观的年轻人亦不占少数。
朱晓进:高标准建设大运河文化旅游廊道
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朱晓进表示,高标准建设大运河文化旅游廊道是他今年要带上全国两会的建议,要让大运河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上流动的美。
对于如何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遗产,高标准建设大运河文化旅游廊道,朱晓进提出,首先要加强国家层面的组织领导和协调,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标准。第二是要注重文旅融合,丰富产品供给。第三是要加强运河沿线文化旅游基础性服务设施建设。第四是在高标准建设大运河文化旅游廊道中,要保护好大运河重要的天际线和景观视线,打造景观视觉廊道。
李树建:建设戏曲文化博物馆
作为豫剧领军人,全国人大代表、河南豫剧院院长李树建表示,要利用河南戏曲讲好黄河故事,为乡村振兴铸魂。
李树建说:“建议建常香玉、马金凤、杨兰春等戏曲名家古镇和旅游景点,用戏剧大师名字的影响力宣传我们河南、宣传黄河文化——豫剧本身就是黄河文化。除了发展旅游,更能构建古镇旅游经济圈,增强古镇旅游的吸引力,同时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率。”
此外,截至目前,河南城市没有一座专业的豫剧博物馆,李树建多次提出建设戏曲文化博物馆的建议——围绕豫剧经典故事、人物、著名艺术家等建设主题公园、博物馆、纪念馆等人文景观,挖掘提炼戏曲人物故事精髓,同自然美景完美结合,多方位、多角度的展示旅游景观。
苏伯民代表:不遗余力做好敦煌莫高窟的保护、研究与弘扬
“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使我们备受鼓舞,也赋予了我们新的时代使命。”苏伯民说,一年多来,我们牢记嘱托,更加不遗余力地投入到敦煌石窟的保护、研究、弘扬的各项工作中来。在保护方面,敦煌研究院聚焦古代壁画、土遗址数字化等方面的关键瓶颈问题,积极申请承担了三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甘肃省政府已经批准敦煌建立敦煌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的科技平台,以此为基础,敦煌研究院也正在申请设立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国家重点实验室,也希望国家在“十四五”科技规划中将文物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给予充分保障和支持。在研究方面,敦煌研究院正在积极的筹备启动敦煌文化价值体系和敦煌与丝绸之路系列课题研究,深入发掘和研究敦煌文化和丝绸之路沿线遗存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在弘扬方面,我们积极运用各种新技术,如运用AR和数字孪生技术,已经实现了莫高窟智慧导览和窟内文物窟外看的参观模式,我们也应用云展览、融媒体传播等多种传播方式,不断创新敦煌文化的传播途径和弘扬模式。
“敦煌是中国的敦煌,也是世界的敦煌,敦煌文化在形成过程当中所秉持的包容、借鉴、吸收的文化胸怀,也正是中华民族向往和平,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和文化自信。”苏伯民说,“我们希望通过努力,让敦煌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敦煌,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我们积极的贡献。”
吴为山:以红色经典美术作品助力党史学习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协副主席吴为山建议以红色经典美术作品助力党史学习。
吴为山建议:“党史专家和全国美术家、理论家、评论家要共同努力,把红色美术经典研究好、创作好、展示好、传播好,并以此为契机,推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能够体现党的辉煌历史、伟大民族精神、鲜明时代特征的经典美术作品,推动中国美术事业从‘高原’向‘高峰’迈进,助力党史学习深入人心。”
刘万鸣:提高地方革命纪念馆美术作品质量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刘万鸣就提高地方革命纪念馆美术作品质量提出建议。
“革命纪念馆中的每一物件都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珍贵的价值,而与之相结合的每一件美术作品,同样能够艺术再现奋斗历程、记录关键时刻、讲好红色故事、彰显伟大精神,对观众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刘万鸣说“所以,重视革命纪念馆美术作品质量,充实完善作品内容、更新作品创作理念显得尤为重要。”
徐里:应加强红色题材文艺创作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功用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徐里就“加强红色题材文艺创作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功用”提出建议。
他认为:“红色题材文艺创作承载着熠熠生辉的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是当代文艺创作的一座无尽宝库。特别是红色题材经典美术作品,树立了红色题材艺术创作的典范标杆,也是我们学习历史的生动内容。”
袁晶代表:弘扬红船精神 汲取奋进力量
作为来自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浙江嘉兴基层代表的袁晶,在南湖革命纪念馆从事党史宣讲工作。“说起浙江嘉兴,大家是不是会把这座城市与一艘小船联系在一起?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把这艘小船亲切地称为党的母亲船,我的日常工作就是在南湖畔、红船旁向来自全国各地五湖四海的瞻仰者,讲述一个大党和一条小船的故事。”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袁晶在“代表通道”发出诚挚的邀请,欢迎大家来到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一起回顾见证,一起学党史,共同守初心。
朱鼎健:建议设立人民英雄纪念日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3月4日,全国政协委员、观澜湖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朱鼎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为进一步强化爱国主义,弘扬社会正能量,应设立专门的“人民英雄纪念日”,强化国家尊崇,凝聚民心。
(以上综合:新华网 文旅中国 人民网 国家文物局 澎湃新闻 现代快报等,更多两会文博提案内容请关注纪念馆快讯、文博头条、文保圈)
去年回顾
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各民主党派中央、部分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纷纷公布了提交的提案、建议情况,主流媒体也陆续发布对委员代表的专访报道。我们搜集到各代表委员涉及到“博物馆、美育”及相关文化遗产、文化旅游等相关主题的提案议案中共计73个,如下:(相关答复和进展已在当年底有公开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