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名新语 | 姜昊东:追寻的勇气
全文共3552字,阅读约需12分钟
关键词:未名新语
编者按
学堂门启,又一批燕园学子已悄然来到。为梦想跋山涉水、追风赶月的日子还历历在目,伏案夜读时无微不至的陪伴与关心仍在耳畔。师长,父母,同窗;困惑,焦虑,成长。漫长的来路上,不为人知的少年心绪组成追梦的片段。他们在未名新语中,记录成长故事,畅想无限未来!
学生姓名:姜昊东
毕业中学:南京市金陵中学
录取院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立志
收到北大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忽然想起高二分班选课时我爸的一句玩笑话:“万一考上了北大怎么办?”
相比于北大里许多励志圆梦的故事,我显得有些颓废。我从来就不太喜欢定下一个明确的目标,更别说是让当时的我仰望的目标。在有关大学的对话里,北大总是以玩笑的方式出现。高二的时候我的成绩还行,也可以算名列前茅,但给人的感觉就是不温不火,用老师们和我爸的话来说就是“留有余地,还没拼到底”。我想这和我当时并没有明确的志向有很大的关系。
进入高三,生活紧张忙碌了起来。当学校让我们写下自己的目标大学时,因为对未来没有什么太多了解和规划,我脑子里空空如也。看到班上很多同学都信心满满地填下自己心里的答案,我忽然觉得我就像是在一块泥地里随心漫步,留下一地凌乱的脚印,却不知要去向何方。也许就是在那一刻,我想要给自己定下一个志向。但是,北大,它的光芒太过耀眼——对那时的我来说,如同太阳一样难以接近。于是我犹犹豫豫、涂涂改改之后写下了人大,但在心里也悄悄地给北大留下了一个角落,或者说,一个念想。在这个角落里,有些“胆怯”的咸鱼也有可以遨游大海的可能。
后来,我们学校组织了一场小型的和北大招生组老师见面的活动,当时我一模考得还挺好,情绪正高涨着,但坐在招生老师对面,我感受到了来自北大的“压力”。我闷头听着介绍,时不时地瞥上两眼,有那么一两丝恍惚间,感觉北大距离我很近,似乎就是面前的一桌之隔——内心角落中北大的念想,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扎下了根。
在这种激昂甚至有些不太理智的憧憬下,我“斗胆”记下了招生组老师的电话号码,写下后我把纸对了几折,折成一个小方块儿,放进了笔袋中。那时的我不会想到,高考出分后我真的可以接到那通电话,更不会想到我真的可以考上北大。那时的我只是想把它当作一张古老的藏宝图,留下一点悬念——乾坤未定,如果有可能或者运气好,找到宝藏,给自己一个惊喜。
现在回看,我无比庆幸当时的自己没有完全放弃考北大的想法。虽然我没有对很多人说过,但它一直在我心中。在高中的最后一年里,北大的种子悄悄地生长,成为我下定决心,更拼更努力的动力。临近高考,我和一位关系很好的同学聊天,她问我想考哪所学校,我说“大概没有人不想上北大吧”,半开玩笑也半认真。
如愿以偿后我会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感叹有一个志向是多么重要,但对于高中苦苦挣扎的我来说,定下这个目标是漫长曲折的,伴随着犹豫的,是不断和过去那个“佛系”的我斗争的过程,这意味着需要拥有更多的努力,有不断前行的专注,有不惧失败的勇气,也要有改变自己的能动性。
改变
高二时,也许是有些仗着平时和过去的一些成绩,我对学习并没有太认真对待,成绩也勉强还看得下去——十几名的水平,不是顶级,就像温水煮着的青蛙。当高二结束,我们将搬进新教室时,回忆过去的一学年,我内心空落落的,就像那间被打扫干净的旧教室一样。
高二过得好快——在我一声声“还早呢,不急”中,在一个个嬉笑玩闹的课件中,在晚自习的一次次发呆中,就这么过去了——不知不觉间我已经失去了后悔的机会,流失了有限的重振旗鼓的时间。很多时候,我总觉得自己成绩还行,便选择了安逸,但当北大的种子默默在心里撒下时,我才猛然发现,自己所谓的“耕耘”还远远不够。
到了高三,不适应感很快席来,一夜之间,平日里喧嚣的教室安静了很多,寂静的空气里忽然多了些“暗暗较劲”的味道。在一次和家里人的谈话中,我难得地收起了嬉皮笑脸,有些沉闷甚至焦虑。我向父母诉说着“班上同学太卷了”,“他们总是无时无刻不在学习”;我自愧不如,我很佩服他们的坚持和自律,但一种颓废的无力感也笼罩着我,我觉得我很难投入到他们那种专注的状态,像用手术刀一样解剖自己的内心,我有些泄气甚至认命了。
面对焦灼的我,我爸说,“你不需要像他们那样,你只需要再多投入20%就可以了。”似乎有点说教的意味,似乎听起来有点信口开河、不太靠谱,但这平平无奇的一句话为我这个自愧不如的人增添了几分希望和信心——再多20%就行了。
从此20%出现在了很多地方:在我想放弃的时候,告诉自己再多努力20%;在计划本上出现,用来给我打气;在我晚自习不再偷偷溜出去发呆看月亮,而是集中注意力埋头伏案时……后来的后来,曾经自叹“卷不动”的人慢慢成为同学嘴里的“卷王”,这样的转变好像很鲜明,很戏剧,但实则,平均到每天,多20%便可。
由躺平到努力,这只是我高中学习或是追梦路上的一次小小的改变,事实上,这样的改变不足以扭转全局,但像这样的小小的改变还有很多,远不止这一个。
我内向,平时也不太怎么问老师问题,很多时候有的问题想不明白就放过去了。高考冲刺前,我的历史成绩总是难以更上一层楼,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问问题不太频繁,以至于在路上偶遇历史老师时,她每次都会面带微笑地提醒我去找她答疑。
好像没有什么特定的时间界限,自习时班上的空座位忽然多了起来,而各科老师周围都排起了长队,大家谁也没有约定,但匆匆往往中就开始了几分争分夺秒。有时我会惊奇地发现,班上一两个平时很内向的人却是老师周围的“熟客”,并且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再看看我,我常常以“内向”为借口,犹豫半天,最后还是压抑住心想里问问题的想法。我总以为理所应当,逻辑自洽,但当看到她们时,我猛然醒悟,小小“内向”二字,给我自己设了多大的限制,像是无形的脚镣,使我走向老师的步子沉重缓慢,使我自己安然自在、心满意足地停留在舒适圈中。
到现在,我还记得许久不去问问题后再次鼓起勇气的忐忑,也还记得每次问完问题老师都会讲一些延伸的东西,让我慢慢串起了不同的知识点,还有久而久之和老师越来越熟悉,相应的高考的压力也越来越不那么可怕。
马克思说:“生活中往往会有这样的时机,它好像是表示过去一段时期结束的界标,但同时又明确地指出生活的新方向。”在一次次改变之中,我们审视的是过去的自己,努力着改变的是现在的自己,而从变化的细节中逐步逐步窥见的是更好的自己和更光明的未来。
挫折
在北大回看过往的那段日子,曾经过程中的挣扎与焦虑,似乎都随着时光的流逝和结果的到来,而被记忆慢慢过滤。现在我很难再有切身的感受去回味高中三年的滋味——那些年的挫折与努力,都成了抽象的、无形的东西,轻飘飘地落在纸上,甚至给我一种非常自然、非常轻松的感觉。
但无论时间怎样变化,高中这段经历给我最大的收获和经验便是勇气:改变的勇气,迈出舒适圈的勇气,自己批判自己的勇气,从头再来的勇气,实现自我的勇气。
我不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高三的学习也并非一帆风顺。我经历过认真学了好一段时间,却每门学科状态都不在线,最后考到班级三十名开外的黑暗时刻;我也曾有过被各种作业牵着鼻子走,失去自己的节奏,每天忙忙碌碌,却感觉一无所获的迷茫感和无力感;我也会在高考逼近的时候失去信心,怀疑自己,害怕自己发挥失常,重蹈中考的覆辙……在学习过程中,我经历了太多不如意,小到一道题,都可能成为压倒我心态的最后一根稻草。
但是有了不惧失败的勇气,那些所害怕的不确定感和不好的结果,以及它们笼罩在我们心头上的阴影,也就不那么可怕了——大不了重新开始,大不了再多花些额外的力气。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在给我们设限——就像我曾有些自暴自弃,就像我之前不敢问老师问题一样,当我们鼓起勇气,跨出了那第一步,便会发现,原来改变也不是很难,原来向着更好的自己努力是多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前段时间,网上有一句特别流行的话——“轻舟已过万重山”。高考成绩出来后,我的很多同学都用这句话来表达自己的心境。我拿到录取通知书时心想,也许是时候也说一句“轻舟已过万重山”,但也许也不是。过了万重山,江面开阔,浩浩汤汤,舟行江上,江水洗涤着路程的尘土与疲惫,人连同那小船都轻松自如,似乎远方近在眼前,前途光明。但望向江的尽头,江面上蒸腾升起的白茫茫的水汽中,江水与天的交界处地平线的后面,谁知道又有多少个“万重山”、“千重山”在等着呢——高中的生活终究会迎来结尾,天天刷题、晚睡早起的日子也会结束,高考和分数的压力也会在高考结束的那一刻荡然无存,但挫折仍然会在往后的日子里等着我们,有了勇气,也许我们会过得更有韧性和希望,不仅仅是面对高考。
供稿 | 姜昊东,内容有修改
美编 | 吕雨濛
未名新语
未名新语
未名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