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时期『鬲』和『鼎』的变换,显示了什么样的气候和人文环境的改变
这篇文章是社科院考古所公号昨天刊发的,我学习了不仅是两遍,有些部分反复的学习和理解,很有收获,很受启发,本次讲座的嘉宾李旻副教授来自于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人类学系与亚洲语言文化系。在美国聚集了一批研究中国历史和考古的学者,成为泛中华圈研究中华文明的重要力量之一。对于我们这些喜欢考古学的非专业爱好者来说,李旻副教授的研究给我们带来了不同感受和观察历史问题的新角度。
一、龙山高地文化和龙山低地文化
是以太行山东麓为边界
所划分的
高海拔和低海拔的两个区域
中国古代文明
从历史传说的五帝到夏商周
基本上都是沿着两个方向发展
一个是从西向东
一个是从北向南
最典型的莫过于黄帝和炎帝
以及尧舜禹到夏朝
龙山文化,因1928年,考古学家吴金鼎在山东济南历城县龙山镇一个叫城子崖的地方发现,而举世闻名,龙山文化(距今4500年-4000年)是继仰韶文化之后,夏朝之前中原最重要的历史文明时期,其主要区域在如今的河南、山东、河北、山西、陕西几省,影响范围可至辽东、安徽、江苏、湖北甚至湖南等地。
(网络图片)
龙山文化最著名的是在山东发现的做工精细的黑色陶器,又称蛋壳陶。最薄的地方只有0.2毫米,堪称世界文明,体现了古人精湛完美的陶器工艺。很显然,那时候已经出现了贫富差距。
二、史前各文明间文化交流的证据是什么
这里要先说说『史前』的概念,中国人和西方人关于史前认识是不一样的,中国人所讲的史前是指夏朝之前,而西方人所讲的史前一般指BC之前,也就是耶稣诞生之前的事儿,所以,西方人的史前比中国的史前,晚了大约2000年,这个概念非常重要,否则,很难理解中国的历史。
别说史前,就是晚商之前,中国还没有文字发现,没有文字记录,那么,考古学家是如何研究史前各地的文化是如何交流和演变的呢,是如何确定龙山文化会遍及好几个省呢?答:主要靠考古发掘,古人遗留下来的灰坑、建筑遗址、墓葬、农耕遗迹和碳化了的种子、各种石器、玉器、陶器、木器、骨器、手工业作坊等等,从这遗迹的细节中,考古学家进行认真的分类和总结,才得以找到一些各文化间相互交流和文化迁移的证据。
顺便吼一嗓子,搞大数据的人,不要觉得自己有多么的了不起,其实有些行业与生俱来的就是具有今天所讲的大数据分析的特征。甚至包括气象学,我以前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竺可桢:文理兼修的气象学家,大数据的鼻祖》(963次阅读,百度可搜),其中提到两件事:一是竺可桢老先生在文革时期不如意的时候,每天通过在家里扫院子的方式来研究大气降尘的规律;其二是他研究和追溯了中国历史上的气候变化规律。
上图的就是最最著名的竺可桢曲线,描述了中国一千多年来的气温变化,下图是洋人们在格陵兰钻冰芯得到的历史气温数据,虽然中国和北极格陵兰地区相距甚远,但地球气候变迁的规律却大致相同。对于历史上大尺度气候变化,我从新疆和田玉山料的成矿规律上也做了一番探讨,前段时间写了一篇文章《昆仑山雪线之上的和田玉,大尺度气候变迁的超级证据》。
我认为,竺可桢大师研究的结果(竺可桢曲线),为我们揭示了朝代变更和战争背后的气候因素,因为气候影响农业产量,农业产量影响生活和帝王们的统治,我目前认为,气候变化是炎黄二帝东迁、距今4000年之前的龙山后期,中华各文明逐渐向中原汇集的主要因素,如果历史气候的研究再能拓展到龙山文化时期,或许就能揭示那时候的中原地区有可能是气候最适宜农业丰收的地区,农业丰收,人口不断汇聚和不断的增长,各阶层社会需求开始大量萌发(今天所讲的内需),这很可能就是各地区的中华文明,跨越整个龙山文化时期(400年-600年的时间跨度)逐渐向中原聚集、高地文化向低地迁徙、最终形成夏朝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二里头『鬲』和『鼎』的演变
加州大学人类学系与亚洲语言文化系副教授李旻老师,在演讲中提到:『如果这种“高地用鬲、低地用鼎“的区域性差别突然被打破了,那么这种变化可能有一定的政治背景。』,在李旻老师的演讲中,似乎可以看到他更加相信洛阳盆地『鬲』向『鼎』演变是政权交替的结果,不认为是自然演变的结果,李旻老师又说:『龙山社会出现大规模的崩溃之后,二里头崛起,形成了以中原为中心的政治格局。二里头的日用陶器,是一个典型的低地用鼎的传统,但是贵族使用的器物,如绿松石饰品和玉牙璋等是高地传统,所以二里头是一个高地和低地复合的社会。二里头晚期大量出现来自河内的高地传统陶鬲,这种器用传统的颠覆支持二里头和二里岗之间发生政权变动的说法,因为按照低地社会自裴李岗时代以来形成的,以鼎为中心的器用传统不会自然的演化成鬲。』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李旻老师所讲的二里头是一个『鬲』和『鼎』复合使用的社会呢?也许答案就在『鬲』和『鼎』到底是干什么用的?以及当时的气候和社会因素了。
四、『鬲』和『鼎』的功能
龙山时期的陶鬲
龙山时期的陶鼎
首先,陶鬲和陶鼎在史前都是用来做饭的工具,也就是煮食物的,不同的:一是陶鬲小一些,且腿儿是空心的袋状;而陶鼎要大一些,腿儿是细而实心,且腿也比陶鬲更长一点,底部比陶鬲更加平一些;二是主要使用的地区不同,正如李旻老师所讲的,陶鬲主要在龙山高地(包括洛阳的西部);而陶鼎主要在龙山低地地区使用;三是年代不同,从形制上看,陶鼎似乎是陶鬲演变而来,但迄今为止的考古学发现证实,陶鼎出现的历史更早一些,有证据的是河南新郑距今有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遗址(裴李岗文化比仰韶文化还早了1000年呢),甚至还有资料介绍说陶鼎有一万年历史了。
问题的关键在于,为什么龙山文化的低地地区(东部)用陶鼎的历史比高地龙山(太行山以及西边)用陶鬲更早呢?我想,这可能要从下面几个方面来理解:一是有可能人口密度不同,东部人口多,要用更大的陶鼎做饭,以满足更多人口的家庭食用,而且陶鼎的底部更平整一些,这会使得燃烧做饭的效率更高一点;而西部人口密度较低;较小一点的陶鬲就够用了;那么问题来了,那为什么西边的人不用更小、底部更平坦的陶鼎做饭呢?这的确是一个有待解决的大问题;二是也许跟传统和祭祀有关,也许西边龙山人对陶鬲空心的粗腿儿有不同于我们现在的理解和使用目的,我们不得而知呢;三是也许陶鼎是架在地面上直接生火做饭,而使用陶鬲的高地人是挖一个小坑,把陶鬲放在小坑上做饭,如果是这样的,也许陶鬲做饭的热效率更高一些呢?这需要验证才能知道(我们小时候在地里刨的红薯,小伙伴们就在地上挖一个细长的小坑,把红薯架在上面,在坑道里点柴火,烧红薯吃);四是制作陶器的工艺和烧制温度不同,或许东边低地的龙山人掌握了更高的陶器烧制工艺,有更高一点的温度,可以使容器做的更大一些,而西边的高地人还没有掌握相关技术呢。
五、两点学习总结
第一,李旻老师所讲夏朝二里头『是一个典型的低地用鼎的传统,但是贵族使用的器物,如绿松石饰品和玉牙璋等是高地传统』,按照前面所讲的竺可桢老人家所研究的气象学大尺度历史变迁以及前头所讲的陶鬲和陶鼎的各种相同与不同之处,现在是不是可以初步回答,由于当时气候适宜于洛阳地区的农业,所以,龙山文化末期的陶寺文化之传承人大禹及其子启,也会选择洛阳二里头建都,人口聚集、人口增多,所以,百姓们要用更大的鼎来做饭了。
第二,李旻老师有一段话『二里头晚期大量出现来自河内的高地传统陶鬲,这种器用传统的颠覆,支持二里头和二里岗之间发生政权变动的说法,因为按照低地社会自裴李岗时代以来形成的,以鼎为中心的器用传统不会自然的演化成鬲。』,在颠覆和支持这两个词之间,应该有一个『,』逗号断句,才能更加准确的理解李旻老师要说什么。但是,也许存在另一种可能,就是二里头晚期高地陶鬲所谓的大量出现,也许不是用来做饭,而是别的用途,例如祭祀。
看李旻老师的演讲材料,好累,有些地方需要看好几遍才能想明白,这也许正是考古学给我们带来的极大乐趣所驱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