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村发现 145期:浏阳龙伏镇拾遗
浏阳龙伏镇的沈家大屋是我开始湘村发现的重要一站,从这里开始我发现湖南农村的古建筑远比长沙市内的数量要更多,也更精彩,从那次以后我把自己的考古爱好的重点定位到了湖南农村。下图是2017年底来到龙伏拍摄的沈家大屋全景。
第一次来这里是2014年,今天看来这里愈发破败,虽然有关部门对朝门和正堂屋进行了必要的修复,但仍然没有改变周边附属建筑加速凋敝的现状。
龙伏镇除了沈家大屋,其实还有一些零星分散的文物点,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其中几个有代表性的。首先是一座位于沈家大屋以西,捞刀河西岸的“上园屋”。
这栋老宅是我前年通过谷歌卫星地图发现的,当时只看见这栋房子有三个天井,规模还不小。这栋大屋座西北向东南,与沈家大屋隔河相对。据这里的老人说,这栋房子原有五进五横,也是沈氏族人聚居的地方,建造年代比沈家大屋要早。
上园屋朝门和两厢的侧屋已经不在了,但从中间正屋横宽来看当年这里仍然是相当气派的。
大屋地基用的红砂岩,上部是青砖,两边封火墙。
门前的地面上用黑白两色鹅卵石拼出孔方兄的图案。
屋架都是用的木结构,用材大气,结构精美。
这是二进堂屋内,全木结构。
梁枋之间用“织壁子墙(竹笆两面粉灰,这样可以有效减轻墙体的重量,减少负荷)”做空间的分隔,主人还不忘在这些有限的面积上绘上彩画。
屋内是木制穿斗墙,上面用了“月梁”。
在中国北方地区的木结构建筑中,多做平直的梁,而南方的做法则将梁稍加弯曲,形如月亮,故称之为月梁。其实月梁在江浙闽赣徽一带是比较常见的,在湖南的古建筑中反倒是很罕见的,目前只在平江、浏阳见过这种做法,而且都是清中期的古建中才能见到。
弯弯的月梁做工精湛,工匠们不忘在梁上雕上各种美丽的吉祥图案,这些都是湖南古建筑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突然看到这个拱撑,这不就是平江古建里常用的那种么?
连顶上的那个“蜘蛛斗”也是一模一样。
这是三进的堂屋,更加高大。
穿斗木墙更加完整。
这是最后一进的天井,堂屋塌了一半。
这些木柱有一人多粗。
天井两边的回廊有两层,平江那边管这种房子叫“茶厅”,可能是待客的地方。
上园屋也是浏阳不可多得的清中期古民居实物,理应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并加以有效保护!
在附近的达峰村还有一处重要的明代建筑——红门楼。上次跟大家介绍过浏阳淳口的砖门楼,这个红门楼也是跟砖门楼齐名的。
之所以叫“红门楼”,就是因为它的建筑材料是选用龙伏镇当地盛产的红砂岩,使门楼主体呈红色而得名。这座门楼修建于明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距今已有着450多年。
门楼檐下有灰塑的如意拱,门楣上悬挂着书有“进士”二字的匾额。门框边饰有花卉等精美的图案。
而在门楼左右,各放着一个石鼓,象征着主人家尊贵的地位。红门楼的主人姓袁,据《袁氏族谱》记载,明朝隆庆元年(1567年),明穆宗朱载垕继位,湖广湘江道、汉江道等十余个县郡遭受特大洪灾、蝗灾,民不聊生、饿殍遍野,皇帝下诏赈灾。袁氏族祖万昆德望颇高,且家境十分优厚。袁万昆有两个儿子,分别叫作大俊、大杰,两人看到这种情况十分感慨,于是领旨捐粟万担、白银数千两用以赈灾。在他俩的帮助下,湖广两省有十余县郡的上万名百姓得到救助。由此,各地政府纷纷将这件事情上报朝廷,皇帝大悦,赐匾以示嘉奖,上书“恩光尚义”四个字,并允其修建红门楼作为表彰。隆庆二年(1568年),红门楼建成,袁氏家族也人文蔚起。
在袁氏族谱上,红门屋场全图除了红门楼外,另有照壁、围墙、池塘、花园及成片的房屋。而门楼除了“恩光尚义”四字为竖写、居中,另书有“红门楼”、“钦赐”、“进士”等字样。
红门里曾是一个面积极大的屋场,牌楼处为正门,两侧开有侧门。“官厅”分为上中下三个厅。屋外的池塘底部与屋外的路都是砖石所铺,且砖石多有雕花。如今这些都成了老人心中的记忆,14年来到这里时整个大院里只剩下这半间老屋。
在老屋里还有一块题于清乾隆甲午年(1774年)的牌匾“迹继华州”。
隆庆二年后,红门楼建成,袁氏后人越发辉煌,便开始扩修房屋。袁氏族祖万昆有个孙子名叫忠直,是大俊的次子,其原配喻氏生下一个女儿名为子英。而这个名叫子英的姑娘却嫁了一位很了不起的丈夫——曾在明崇祯皇帝时(1628-1644年)任两广总督、南京兵部尚书、刑部尚书的胡应台。在今天的达峰村红门组,仍流传着一个“胡应台坐堂的故事”——据说袁忠直的原配喻氏一生不曾看见过大官升堂的情景,甚为遗憾。为此,她特意向女婿胡应台提出,希望能在自己家中让女婿演示一番。为了喻氏的这个心愿,红门里特意修建了与胡应台官职相对应的“官厅”,供其“坐堂”之用。
在捞刀河下游的培文村有一座“培文塔”遗址。
立在捞刀河西岸的一座小山丘上,建于清代同治八年,是一座底座层楼阁式青砖塔,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列为浏阳市文保单位,但1998年塔因年久失修而倒塌。14年我们湘村发现小组来到这里时,古塔剩下塔基和一、二层的半壁,通高只有约5米的小半截残体。
1998年3月浏阳市文物管理所立的《培文塔遗址》碑中介绍“培文塔建于清同治八年(1869年),为楼阁式空心塔。通高26米,占地面积36平方米,八角七级,红沙石基座,塔身为青砖砌筑。培文塔相传为当地绅士沈少白倡建,沈自负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屡试不中皆因‘文星不灿’跑了风水,遂建塔并以培文名之。”
从残留的塔身基座来看,全部使用的当地所产大块红砂岩,这些红砂岩是由一种含铁的河砂沉积而成,质地不如花岗岩或石灰岩那般坚硬,开采方便,加上颜色鲜艳,被很多地方民众当做建筑材料。
但这种材料最大的缺点就是质地松软,极易被风化,用它来做塔身基座本身就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反观湖南其它地方用麻石(花岗岩)或青砖所建的塔,质量都比这座塔要强,甚至安化木孔的三合土打的惜字塔也比这个结实。
塔身内部很宽敞,据说当年日本鬼子从附近“过兵”,这个村里的一些百姓躲到了这座塔里。前些年一些人听说塔基内有“宝藏”还来这里挖过宝。
发现湘村古建,关注古建保护。湘村发现,精彩呈现!
最后请大家观看我航拍的沈家大屋和上园屋的视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