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希拉里的欲望,朴槿惠的孤独 | 在一个残酷世界里,女人都被变成了什么

2016-11-07 石勇 心理分析



通往强大的道路

如果扼杀自然情感

注定孤独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合作请后台联系


出品 | 石勇心理话(ID:shiyongthink)

作者 | 石勇 


01

明天,11月8日就是美国大选投票日,希拉里奶奶和川普老爷子将迎来终极PK。世界将被带入一个新的变数。


作为吃瓜群众,我们在中国能吃什么样的瓜?从外部因素来说,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这两位谁能胜出。据ABC最新的民意调查显示,希拉里奶奶的支持率只比川普老爷子多3个点,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在美国人民到底作出什么样的艰难决定的前夜,我想先说一下希拉里。


就在我想这样干时,突然间看到很熟悉的齐泽克(SlavojZizek)同志对美国大选说话了。


老齐同志是欧洲著名公知、新左派大咖,被称之为「文艺理论界的猫王」。他属于精神分析后裔,说摇滚,说文艺,说哲学,说意识形态,说政治,精神分析在他手中演绎得非常犀利,还很有文艺范儿。



齐泽克


我一直在反思,为什么我们这些受精神分析影响如此之深的人,总是如此犀利,动不动就挑开这个真相揭开这个秘密呢?是认为自己负有这个义务,还是价值倾向上就偏好这样干?


在英国第四频道的访谈中,齐泽克同志公开表示支持特朗普。他当然不爽「危险的右翼分子」上台,但比起川普先生,他认为希拉里同志最危险——「她是一名冷战分子,和银行的关系千丝万缕,还假装是个社会改革者。」


02

我感觉到齐泽克同志有点痛苦。这种痛苦有谁能知道?


其实我自己也是。


从政治理念上,我毫无疑问是更强调社会公正和多元自由的民主党的支持者,因此按理应当希望希拉里奶奶当选——作为新左派大咖,老齐也应该这样。


但我意识到,如果希拉里当选(她当选不等同于民主党执政),未来更不可预期,或许要坏很多。


老齐是从意识形态和利益的关系去看希拉里,暗示希拉里其实不符合民主党的政治理念,属于混进革命队伍的反革命分子。所以他支持特郎普而反对希拉里,不算推翻自己的政治立场。


他在这里,实际上收起了精神分析的武器。


我恰恰相反,是从心理、性格的角度去看的。这使得我看上去有点分裂。


还有第二重分裂:在一个男权世界里,我希望女人当选,但希拉里其实比男人还男人。关于这个分裂,我在后面讲到朴槿惠时再讲。


03

来揭露一下川普先生和希拉里同志的区别吧:


川普是典型的表演型性格,具有让自己处在舞台中心的永恒冲动,而且在玩的过程中,自我和角色融为一体,玩得其实很high,所以口无遮拦,有时会砸场。



川普


这类人有很强的占有权力、金钱的欲望,但最强烈的欲望就是表演。所以,在玩的过程中,不需要刻意去压抑太多东西,占有权力和金钱的那些欲望所形成的对自己和他人有害的心理能量,可以发泄掉一部分,或者很多。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大选之前和之时,无论这类人玩得多么疯,那一张大嘴巴喊出的口号是多么让人害怕(当然会让很多人高兴),上台之后,角色变了,玩法又不同了,他会恢复一定程度上的理性。其行为其实是可以预期的。


这类人其实非常了解各阶层的心理,他很懂得自己的自我,最适合成为哪些阶层的公共自我。因此,心理上的「诚实度」要高很多。关于这方面的原理,可参见我的《中国社会各阶层心理分析》(点击查看)。


希拉里呢?


老奶奶是占有型+表演型性格。这类人有极强的占有欲,又热衷于表演,表演很大程度上服务于占有的需要。所以,她会刻意去压抑太多自然情感,在表演时,是角色压抑了自我,很难做到让自我和角色融在一起。



希拉里


这意味着,每表演一次角色,都压抑了一次占有权力的欲望,这些杀伤自我和他人的心理能量,没有机会发泄。


但它们是一定要发泄的,在她当总统之后。


所以,希拉里如果当选,实际上她的行为,更容易受到被压抑了的心理的影响,更不理性。而她在心理上的「诚实度」不如川普,也必然会在以后的权力行使中体现出来。


这样的人的可怕程度要高很多。


我想说,碰到一个占有型+表演型的人来统治,不是一件好事。你可以运用我们的性格理论去知道一些不用我告诉你就可以知道的东西。


04

不知道为什么,我对希拉里有一种内心的排斥,但对德国总理默克尔、韩国总统朴槿惠却挺有好感。


原因大概是:在一个男权世界里,我希望有女人来执掌一个国家,越多越好。女人的存在,或许会提供一个改变世界的铁血法则的机会。母性永远是人类的挪亚方舟。这种精神力量,像阳光一样,应该照进这个世界更多的角落和主要的角落。


可是我为什么就表现出一种分裂,不希望希拉里当选呢?


原因是:占有权力的欲望,让她首先就在心理上放弃了女人的自我,让这个自我变得像个男人,从而去获取竞争力。从里到外,她奉行的其实是一种「男人逻辑」,强化的也会是这一点。这似乎是一个女人在这个世界上要取得成功的代价。但它太惨重了,我对过程感到同情,但对后果感到担忧。


跟希拉里相比,朴槿惠走的是另一条路线:用外在的男人的外壳来增强竞争力,并保护女人的自我。这真的非常不容易,也很宝贵。她的自然情感和女人的特质,没有被扭曲,一直锁在某个角落里,寻找着它们的寄托。


希拉里可以用追求权力和维持权力(如果她当选的话)来安放自己的寄托,对权力的欲望是相当厉害的打鸡血。但朴槿惠的自我还是个女人,她不能。她内心的自然情感,她的自我,只能寄托在跟权力无关的一些人身上,或一些东西上面。


正因为如此,在这个残酷的世界里,她埋下了悲情的种子,也让我感到悲伤。


关于朴槿惠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她内心的那个自我,她的自然情感,投寄到了闺蜜崔顺实,以及闺蜜的父亲崔太敏那儿。在这些人面前,她作为总统的男人的那个外壳脱去,他们是她心理上的支撑。也因此,「闺蜜门」爆发,她被认为就是个傀儡,韩国似乎是被一个「邪教」所控制。


现在,崔顺实,还有「总统亲信干政案」的两名核心人物已被批捕,朴槿惠的支持率暴跌到了5%,创下了所有韩国总统的最低记录,一波一波的韩国民众上街游行要她下台。而她被弹劾,黯然地提前下野,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而朴槿惠虽然死扛,但也提名了新总理人选,有「退居二线」的意思了。


政治不是好玩的。


05

朴槿惠的性格属于自卑型+表演型。一边用社会的游戏规则表演,一边还保护内心的自我,是这类人的特征。



朴槿惠


这种性格,在这个残酷的世界里长袖善舞,需要极高的智商——而且,还需要很好的人脉。


朴槿惠无论是从个人还是家世都可以做到这一点。但一定有一个弱点:孤独。


她还有另一个更脆弱的地方:心理创伤。


22岁那年,朝鲜间谍刺杀了朴槿惠的母亲陆英修。那段时间,电视上反复陆英修遇刺的画面,像连续剧一样。「这对我来说是件(比母亲遇刺)更残忍的事」,朴槿惠回忆说。


5年后,即1979年,她的父亲,时任韩国总统朴正熙被当时的中央情报部长金载圭枪杀。


「当一个人受到太大打击时,听说是哭不出来的,那晚我终于明白了。慢慢地,全身的感觉逐渐消失,仿佛置身在令人眩晕的梦境之中」,痛失双亲,朴槿惠如是感受。


在她年轻的岁月里,就这样经历了如此的痛苦,看到了太多的背叛。内心的艰难和无助可想而知。


崔太敏正是如此成为她的支撑,此后,是他的女儿崔顺实。


朴槿惠一生没有结婚,没有了父母,没有丈夫,没有儿女。心理创伤,还有性格中的自卑型一面,让她形成了强烈的心理保护,非常没有安全感,害怕被背叛,不信任除了闺蜜父亲、闺蜜外的任何人。她自信的形象背后,是一个女人隐秘而脆弱的内心世界。而这一点,是那些看《朴槿惠传》,给自己打鸡血要自信的中国职场女性看不到的。


这样一个隐秘而脆弱的内心世界,就怕被利用,就怕被揭开。但不幸,它们都成了现实。


06

金庸的武侠小说里有一个大神,名叫「独孤求败」,他剑法高超,无人能敌,一直在寻找一个能打败他的人。


强大的极致就是孤独。


通往强大的道路,如果扼杀自然情感,注定孤独。


希拉里知道什么是孤独,但她追求的是「独孤求胜」——以为欲望、野心永远是孤独的药物。


朴槿惠知道什么是孤独,她还在抓住可以让自己不孤独的那一点东西。


我们的心灵总需要有一个地方安放,尤其是,我们拥有的还是一颗受伤的心。


朴槿惠还在跟她的真实自我在一起。


内心深处那个被社会的一切挤压的自我,很多时候让人痛苦,但我们总有机会去释放痛苦。


而只是用野心、欲望和心理保护来装点人生,不会有这样的机会。


近期石勇老师在「分答」回答过的精彩问题:“石老师,越是害怕失败是否更应该去体验失败?”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进入石勇老师分答主页偷偷听~


往期精彩回顾





IMP心理公号群上线了

欢迎大家来交流分享

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

我负责揭穿 你负责看透



我负责揭穿你负责看透
石勇心理话
微信号:shiyongthink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