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鲜出炉 | 《世界文学》2022年第6期目录

 爱世界,爱文学,爱《世界文学》







日本女作家多和田叶子专辑

基辅拆建时代的初恋节(小说)

刘金举译 / 7


鼻虫(小说)

秦刚译 / 27


不死之岛(小说)

秦刚译 / 36


彼岸(小说)

张东悦译 / 44


我的脱口AI(小说)

秦刚  张东悦译 / 58


白熊的愿望和我的翻译笔记(随笔)

秦刚译 / 72


深耕母语边缘的越境诗学

——多和田叶子以日语写作的“世界文学”(评论)

秦刚 / 77


埃及女作家曼苏拉·伊兹丁小辑

身份——窗户敞开的家园(创作谈)

唐珺译 / 91


摇曳的光(小说)

唐珺译 / 95


影子的密谋(小说)

唐珺译 / 98


眩晕(小说)

唐珺译 / 103


哥特之夜(小说)

王泽宇译 尤梅校 / 106


走向疯狂(小说)

王泽宇译 尤梅校 / 111


尼罗河的精灵(小说)

杨婉莹译 尤梅校 / 117


“存在是谜题,写作是追问”

——评曼苏拉·伊兹丁的两部短篇小说集(评论)

尤梅 / 130


小 说

小悲剧(几则故事)

〔俄罗斯〕亚·尼古拉延科作  徐乐译 / 141


评 论

普鲁斯特的馨香花园

——为纪念普鲁斯特逝世一百周年而作

涂卫群 / 167


散 文

海登莱希随笔选

〔德国〕埃·海登莱希作  徐畅译 / 180


诗 歌

二十一世纪美国反战诗选

鲁拜集(外一首)

劳·约瑟夫作  刘洋译 / 201

看(外二首)

索·沙里夫作  刘洋译 / 211

沙之歌剧(五首)

菲·米特斯作  叶紫译 / 221

二〇〇三年三月廿七日和卅日

朱·施帕尔作  叶紫译 / 231

论二十一世纪诗歌与永久战争(评论)

史·沃伊斯作  张娉婷译 / 236


中国作家谈外国文学

没有限定语的作家和没有限定语的文学

刘文飞 / 250


钩 沉

金羊毛(小说)

〔法国〕泰·戈蒂耶作  东门杨译 / 261

鲁本斯的幻象(评论)

东门杨 / 307


声明两则

《世界文学》编辑部/ 314


本刊2022年总目录

韩艳萍汇编 / 315
















内容提要



日本女作家多和田叶子专辑


多和田叶子(1960—)长年旅居在德国,是当下最受瞩目的日籍作家之一。她是日本文学史上首位使用日德双语写作并赢得两国文坛高度评价、连续摘得日语文学和德语文学重要奖项的当代作家,在日本她也被视为非母语写作的“越境文学”的代表作家。本专辑从多和田叶子最近十年的短篇小说中选取了不同类型、特点的代表作品。最早的一篇是二〇一一年刊发的《基辅拆建时代的初恋节》。该小说以乌克兰首都基辅为舞台,与日本几乎没有任何关联,叙述者“我”的身份塑造超越了特定的民族性。《不死之岛》是在东日本大地震发生后不久创作的短篇,关注核灾难问题,融入科幻文学元素,在现实发生的核泄漏的基础上,设想了带来更大规模毁灭性后果的第二次灾难。短篇小说《彼岸》借用“日本沉没”后的近未来叙事,表达出开放性的文化观,即日本人只有走出本国中心主义,走出日本,通过和外部世界建立新型关系,重塑自我的文化认同,才会有日本和日本人的未来。《鼻虫》和《我的脱口AI》是前后相隔十年所创作的题材、风格较为相近的两个短篇小说,都是讲述主人公“我”对于不可见的、非人类的异物的想象和接触,都属于带有超现实主义色彩的后人类主义叙事作品。



埃及女作家曼苏拉·伊兹丁小辑


曼苏拉·伊兹丁(1976— )出生于埃及西部省,1998年毕业于开罗大学文学院新闻系,毕业后一直在新闻领域工作,担任编辑,目前是埃及重要文学刊物《文学消息报》的副主编。她的作品不仅在阿拉伯世界广受好评,频获重要文学奖项,也得到一定的国际关注,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本小辑分别从《摇曳的光》和《走向疯狂》两部短篇小说集中各选了三篇进行翻译,以飨读者。《摇曳的光》中的几个故事显得零散、碎片化,具有鲜明的暗黑超现实主义风格。伊兹丁似乎刻意淡化地域身份,主要投身于个性化经验的书写。她将个体经验从现实中剥离出去,加以抽象化并揉入幻想,借由怪诞的情境和意识流的语言来表现自己对个体痛苦、悲伤等情感的观感,及对回忆的再体验、再思考。而在《走向疯狂》的故事中,除了延续一贯的暗黑风格,伊兹丁还增加了地域色彩,甚至融入了埃及民间神话。此外,这些小说还延续了她以往作品中经常采用的后现代叙事手法,如拼贴式叙述,文本结构呈现碎片化,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阅读的难度。



亚历山德拉·尼古拉延科小说选


亚历山德拉·尼古拉延科(1976— )在当今的俄罗斯文坛显得颇为特立独行。这位女作家同时也是位十分成功的画家。她的写作生涯与绘画工作并行不悖,常在画笔难于穷尽之处辅以文字抒怀,二者相得益彰。她对小说语言和结构的革新尝试,与外墙装饰画中的拼贴技巧有异曲同工之妙。从本刊选译的这组《小悲剧》中,我们可以看出尼古拉延科有意识地改造俄语的传统表现力量:她偏爱短促的口语词汇和表达方式,频繁使用倒装句式和重复元素,各句之间也如同刀削斧砍,缺乏连贯的过渡,读起来让人感觉仿佛陷入支离破碎的文本迷宫。她不但用这种语言描述人物的生活场景,甚至用来发表抽象的哲学议论,似乎以此来表现苏联传统叙事模式失效后,当代俄国人在面对社会现实时的眩晕感和思考生活意义时的失重感。这组小说并不具备清晰的情节线索,也没有一个承担主人公功能的人物,所有的角色还没有来得及展现自己的心理深度和活动能量,便迫不及待地消解在超现实主义的语境中,化为一个又一个遭到戏谑的符号。作者力图描绘的,是一个思想真空和人人倦怠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就连魔鬼都丧失了挑战永恒的意愿。



涂卫群:普鲁斯特的馨香花园


从《天堂的六家花园》中,我们不难发现普鲁斯特将自己的审美理想寄托在这些艺术家的花园设计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态度之中,而在后来的《追寻逝去的时光》(以下简称为《追寻》)里,尤其在这部小说关于花园和花卉的描写中,我们将会看到普鲁斯特对个人审美理想更充分的表达。各种花卉遍布《追寻》这座花园,争奇斗艳,从常见于作家生活世界的天竺葵、玫瑰、山楂花、椴花,到源自异域的卡特利兰花、丁香花、菊花、金盏花,再到小说中主人公曾经热恋的少女花,甚至延伸至女性人物的服饰和居室中的花饰。在普鲁斯特对群芳的细致描画中,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审美趣味和追求,特别是看待自然的崭新目光。在普鲁斯特离开我们百年之际,让我们一起步入《追寻》那座永在的花园,细察普鲁斯特花卉描写的特色,以及他的美学观念与文化传统和时代文艺的关系。



埃尔克·海登莱希随笔选


埃尔克·海登莱希(1943— ),德国作家、文学评论家、幽默小品演员、主持人、记者和歌剧脚本作者。1992年,海登莱希出版了文学处女作——短篇小说集《爱情殖民地》。该书出版后成为畅销书。1995年,海登莱希以猫为主人公的小说《尼禄·科莱奥内》再次成为德国当年的年度畅销书,被翻译成23种语言,并获得多种外国奖项。2003至2008年,海登莱希在德国电视二台主持文学节目《阅读吧!》,向读者推荐图书市场的新书,逐渐成为一位有影响力的文学评论家。她的评论并非专业学者式的,而更像是热情普通读者的评论,很多观点带有非常强烈的主观色彩。这组随笔选译自海登莱希2020年出版的随笔集《穿驼绒大衣的男人:一些关于服装和人的小故事》。此书出版后依然延续了海登莱希作品的畅销势头,从中我们或许可以窥见普通德国读者日常阅读的一个小小侧面



二十一世纪美国反战诗选


2022年国际形势动荡多变,局部战争、小规模武装冲突和地缘政治对抗在欧亚非等地皆有爆发,呈现出旷日持久、愈演愈烈的态势,在国际各个领域引发连锁反应,加重人道主义灾难。在这些危机里常能看到美国政府参与军援和金援的“幕后黑手”。在2001年“9·11袭击”发生之后,美国当局以打击恐怖势力和维护国家安全为名,不断升级国防军费预算,采取“先发制人”的攻击策略,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场无国界、无休止、不透明、多维度的战争。美国政府和国民经济已然被国防部、军队、军工企业和国会议员等势力组成的“军工复合体”绑架,军事主义意识形态渗透到国内政经体制和民众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美国作家群体在过去二十年的时间里以诗歌为载体书写证词,按响对此现象的警报,其中最突出的一个群体是持左翼立场的中东裔美国诗人。本小辑选译了劳伦斯·约瑟夫、索尔玛兹·沙里夫、菲利普·米特斯、朱莉安娜·施帕尔四位美国诗人的反战作品。他们不仅代表美利坚帝国发起的军事行动的外部受害者发声,揭示战争机器的真实面目以及背后的支撑体系,还把矛头指向军国主义势力或意识形态对国内社会文化生活的渗透。评论文章《论二十一世纪诗歌与永久战争》选译自剑桥大学出版社2021年出版的《二十一世纪美国诗歌剑桥指南》。



刘文飞:没有限定语的作家和没有限定语的文学


正是在中文写作里,我的三重身份,即外国文学研究者、翻译家和作家,合而为一了。这三种身份要求三种风格的语言,即学者语言、译者语言和作家语言。学者语言要求更多的理性,更多的逻辑,更多的学术性;译者语言是一种二度创作语言,是在他者语言和自我语言之间谋得的平衡和妥协;而作家语言则拥有更充足的创造空间,更大的自我表达余地。在近些年的写作中,我尝试把这三种语言风格融为一体:我把自己在学术研究和文学翻译中发现的好素材作为自己散文随笔的写作对象,用较为自由、较多感性的笔触来讨论某个比较学术性的话题;而我在汉语写作中获得的某些语言感觉和修辞手法,又可以反过来用在对外国文学的研究和翻译上。也就是说,外国文学研究和翻译成了我的散文写作的资源,中文写作反过来又在为我的外国文学研究和翻译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就这样,我在用我的汉语写作消解我的三种身份、三种工作和三种话语之间的界限,试图让这三者之间产生互动,保持张力,并藉此来拉近中外文学之间的距离。



钩沉:金羊毛与鲁本斯的幻象


19世纪的法国文坛巨匠泰奥菲尔·戈蒂耶(1811—1872)是诗人、小说家、随笔作家,也是剧评家、画评家和舞评家。他是法国浪漫主义向唯美主义过渡的转折性人物,是“为艺术而艺术”思潮的奠基人,对法国19世纪的象征派诗歌乃至世纪之交的现代派文学都曾产生重要影响。戈蒂耶早年习画的经历使其一生都对画坛密切关注,写了很多颇有洞见的画评。他创作于1839年的短篇小说《金羊毛》是以鲁本斯的祭坛画《下十字架》为本的一篇虚构作品。戈蒂耶是以文体讲究著称的作家。他对文字精雕细琢,希望文字能够传达出绘画或者雕塑带给人的视觉冲击力。在《金羊毛》中,他对色彩、景物、形貌等细腻而繁复的描写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这一写作风格。可以说,《金羊毛》是戈蒂耶用巴洛克式的文体唱给鲁本斯和巴洛克艺术的一曲赞歌。评论文章《鲁本斯的幻象》具体阐述鲁本斯画作对小说《金羊毛》的影响。


END




点击上图,订阅全年《世界文学》

点击上图订阅单期《世界文学


添加《世界文学》小助手

获邀进入《世界文学》分享会3群


世界多变而恒永

文学孤独却自由





编辑:王燕

封面摄影:裴玉

配图:王燕

      版式:宥平      

终审:言叶


征订微信:ssap6565

投稿及联系邮箱:sjwxtg@126.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