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丨赵伶俐 :德育的疼痛与审美救赎
欢迎点击上方「中国德育」关注我们!
1德育问题与美育短板德育投入大而效果不佳,是中国教育的一大难言之痛。我国的教育方针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与人类2000多年来一直秉承的“真善美”三大精神世界,再加“身体”发展的完美人格理想,是完全对应的。健全完美的人格教育是广义的德育。中国古人从来都将人的优良品格称为“美德”。从“美就是和谐”,而“和谐就是整体中各个部分各个要素之间的有机匹配,且令人感到身心愉悦的事物”这个定义来看,所谓美德,也就是人格整体中各部分和要素之间的有机匹配,且令人身心感到愉悦的那些品质、品性。德,任何时候都少不了与之相容的美。
美国多元智能理论的创建者加德纳将“真善美”这三者直接归纳为人类公认的世代相传的“异常重要的三项美德”。三者相互联系,构成了人类精神世界最崇高的金字塔。他认为,尽管现代、后现代和信息化时代物质与功利价值观风行,但是一旦对人性进行严肃的哲学思考,“与‘真’相关的认识论,与‘美’相关的美学,与‘善’相关的伦理学”,依然是不能放弃的坚定主张。加德纳对其中美和审美之于人类的特殊价值,进行了深度剖析:“坦白地说,与其他两项美德相比,‘美’算不上是生死攸关的重要问题”,“然而‘美’的体验仍然是我们活着,并且想要继续活着,与他人分享生命中的快乐的主要原因” “缺少‘美’的生活(或者如果你喜欢的话,也可以说是没有机会获得美的体验),将会是十分空虚而寂寞的”。一个空虚寂寞的人,不可能是积的”极求真、乐意求善的人格良好的人。
美,虽与生死不相关,却与如何生存得更有质量、人格如何更完善,紧密相关。教育也是这样,没有美育依然可以进行德育、智育、体育,但是想让各方面教育都更有质量、有活力、有效力,那就非美育不可。德育,如果不让人感到“美德”是令人愉快的,那么“美德”值得人去追求吗?仔细阅读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12个词,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都不仅是当代中国,也是人类社会千百年来共同追求的国家、社会和个人理想,是积极的具有普适性的好人的标准。但是如果德育教师们,讲起课来干巴巴,比教条还教条,自己都不信、不热爱、不践行,怎么可能让学生们确信、热爱和践行?
蔡元培先生比喻教育的方方面面如同人的生命机体:“军国民主义者(相当体育),筋骨也,用以自卫;实利主义者(即智育),胃肠也,用以营养;公民道德者,呼吸机循环机也,周贯全体;美育者,神经系也,所以传导;世界观者,心理作用也,附丽于神经系,而无迹象之可求。此即五者不可偏废之理也。”
这表明,各个教育面都是塑造完整人格不可或缺的。其中,将德育喻为为全身输送氧气和营养的呼吸循环系统,美育喻为贯穿和支配全身的神经系统,别有一番意味。
“短板定理”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木桶的盛水量,由所有木板(维度)的高度共同决定,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则此木桶的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长期以来,在人格全面发展教育体系中,“美育仍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应该说是最薄弱的环节,或者是最短的短板。事实是“忽视美育,就是忽视全面教育。就会影响到教育这个大系统方方面面的实施效果,学生方方面面的发展水平”,也使得我们一直特别看重的德育功效大大降低。
解决德育问题的办法,不是单纯地加强德育,或者说尽量加长德育板块所能够解决的,而是需要补足美育短板来解决。这就是蔡元培先生20世纪20年代倡导美育时就提出的美德“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
笔者在多次教师培训中,都做过小调查:有A、B两间教室,门口各自贴着讲座题目,A是“如何遵守行为规范”,B是“行为美的鉴赏”,问打算选择进哪个教室听讲座。大多被调查者几乎不假思索地选择B。问为什么,他们笑着回答“因为喜欢美呀”。两个讲座的目的和内容,其实都是行为规范教育,但有“美”无“美”,师生学习前的态度,就已经很不一样。爱美,是人的天性。
常见的德育,特别依赖“说理”这一单通道传递信息,最多配一些粗糙的图片动画。而美育,不仅依赖一定的“说理”,更依赖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五官可感的丰富“形象”,喜怒哀乐等丰富的“情感”体验,动手动脚动嗓等丰富的“行为”表现,即通过“感性”形象、“情感”体验、“行为”训练、“说理”等多条通道来传递信息(见图1)。
▲图1 单通道与多通道——德育与美育信息传递通道比较
教师自己不动心的强硬说教,结果必是陷入假、大、空迷津,通道堵塞,信息淤积,“引起受教育者的不同程度的反感和反抗”。“现代的青少年眼光敏锐、思想开阔,对周围的一切都要察而后信、思而后行,特别是两代人出现鸿沟时,他们的逆反心理较为突出,即使教师苦口婆心地说教,对学生来说只不过是‘口耳之学’,因而收效甚微。” “如李白讽嘲的‘鲁儒谈五经……茫如坠烟雾’,只能是寻章摘句的‘老雕虫’。他们只能背一些马列著作中的片言只语或照本宣科。其效果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劳而无功。”
亦如人体,唯有通畅才有良好的新陈代谢,才会健康;否则就会出现淤滞堵塞,疼痛,病疾,甚至生命解体。这就是中医的一条最基本理论“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德育教师们并非没有意识到问题所在,也尽量设法利用一些形象生动的手段与活动形式,以疏通信息障碍。换句话说,教师们也有意无意试图以审美的方式来打破德育僵局。但是,德育教师们自己也没有接受过美育,缺乏审美素质,缺乏系统的富有感染力的形象塑造、情感唤起和行为表现等多信息传递能力。所以,德育总是收效甚微。
结论二:解决德育的问题,首先是让德育教师接受系统的审美教育,以补充德育教师们的审美能力这块短板。
毫无疑问,艺术美育在美育中占有不可或缺的位置和很大份额。经典艺术作品,即世代公认的美的艺术作品(并非所有艺术都是美的),是艺术美育的重要载体。这些作品描写了人类所有的美德,所有美好品质,在美德教育方面所起的作用,人人皆有体验。在德育,或者包含了真善美的更广义的美德教育中,艺术美育是非常重要的帮手。
但是,不能将普适的“艺术美育”等同于专业的“艺术教育”。“艺术美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之美育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不同于面向少数学生培养专门艺术人才的专业“艺术教育”。艺术美育,必须精选具有“美”的灵魂的经典艺术作品为载体,以提升全体学生的艺术审美与人文素质为目标;艺术教育,则以广泛得多的各种艺术作品为载体,以提升少数学生的系统艺术理论、精湛艺术技能、高超艺术创作能力为目的。艺术美育,当然不能用专业的艺术教育替代,也不能是专业艺术教育的简陋实施。相反,专业艺术教育,还应当且必须以艺术美育为内质和基础。因为,我们愿意相信“艺术(或者与艺术等同的文化)的目的就是致力于创造美的体验”,“至少大多数艺术作品的欣赏者最主要的动机就是获得美的体验”。
一个人具有“审美素质”和具有“艺术素质”并非同一概念。“有人可以将吹拉弹唱舞蹈等艺术技能演绎到较高水平,却未必具有对艺术的审美能力;有人唱歌会跑调,绘画下不了笔,却能够透彻地欣赏艺术的美,乃至自然之美、社会之美、科学之美,使日常生活审美化”,“因此,尽管美育的典型形式是艺术教育,但美育却不等同于艺术教育,更不等同于画画和唱歌等简单的艺术技法教育。
面向全体学生的艺术美育,与德育、与真善美教育、与全面发展的各维度教育,都有着紧密关系。因此,其目的、内容与实施方式等,都值得认真而系统地研究和设计。不是将专业艺术教育中某些作品信手拿来,进行作家作品简介;也非开设一些音乐、美术课程,再加上一些艺术兴趣小组活动,就能够实现美育,乃至德育,以及促进全面发展教育之目的的。正如G20峰会文艺晚会虽是一场专业水平很高的艺术展演,但是,我们不可能将所有学生培养成G20峰会文艺晚会上具有专业水平的歌唱家、舞蹈家、指挥家。我们需要的是为G20峰会培养千千万万审美的观众;为美好的祖国、美好的自然山水、美好的艺术、美好的科技等培养高水平鉴赏者;为一切美好事物培养能够深刻感知、为之动情、倾情热爱的观众……从这一意义上看,G20峰会文艺晚会就是面向中国大众和全世界人民进行的一场美与爱高度完美结合的“中国式美育”!这也是非专业艺术教育的学校美育最巨大、最根本、最普遍的意义与功能。普通学校的绝大多数普通学生,或唱歌总是走调、绘画总是不像、跳舞总是别扭,但这绝对不意味着他不爱美,不会审美,没有审美素质……
为了实现这种普及性的审美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除了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艺术课程,改进艺术教学外,还应该整合学校教育方方面面的因素进行美育课程建构,包括综合美育课程、艺术选修课程、学科课程审美化、活动课程审美化、潜在课程审美化等系统的教学改革。这注定是一首美与爱、美与智、美与健的多声部和谐演进的、更为广义的美与爱的交响乐!学校教育和美育管理者是否有能力决策和胜任指挥,学校美育教师,包括现在音乐、美术课程的教师是否能够深刻感知、理解、认同和教会学生演奏这首以美育人的交响乐,是“中国特色现代化美育体系”建构中最关键的子工程。
结论三:不仅要面向全体学生实施艺术美育,更应该面向全体教师,尤其要面向德育教师进行艺术美育,以及进行系统美育理论及其教学方法培训。否则,即使有了艺术课程,有了美育的说法,也可能导致补短不佳,出现补短更短、减痛更痛的问题。
4以德树人与以美育人“立德树人”“以美育人”,骨力与血肉交融一体,表达了德育与美育之间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理论、实验和实践也证明,审美与和谐人格、健康人格、理想人格的养成之间存在有机联系,而“人格美化”本来就“是美学永远的主题与最高理想境界”。德是骨,是一个人立身、一个社会立国之本;美是血肉,是一个人生活品质品味、一个社会国家精气神的体现。以德树人,就是培养国家栋梁、凝聚社会力量、打造民格民心;以美育人,就是提振国家精神、美化社会风貌、提升生活品质。因此,党和国家明令加强学校美育。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要求“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因为“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这是美育,也无疑是高水平德育。
求真求善求美,是人类精神世界的三大美德。“立德树人”之“德”,本身就应该包含人类求真求善求美的全面精神内涵。“人及人生的根本价值就是人的精神价值。人的思想感情、智慧能力、主动性、创造性等个性精神品质得以充分实现、完善和诗意化,以及由每个人个性实现而实现的整个社会精神生活的丰富、完善和诗意化,便是人及人生精神价值的全面开掘与弘扬。”这也就是美育,换句话说是大美育要达到的崇高目标与境界。
美无处不在,所以美育也当然无处不在。除艺术美育外,还有自然美育、社会美育、科学美育等,遍及人类所有活动领域以及宇宙时空中所有积极美好、朝气蓬勃的事物。也因此美育是所有教育维度中内容涵盖面最宽,也最自由灵动,对其他维度渗透性最强的教育。因此,要补足美育这块短板,建构美育德育统一、真善美统一的美德教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完美教育系统,不是一个简单潦草的想法就可以应付的,需要艺术家、社会学家、科学家,包括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我们笃信:一个民族不论遇到什么严重的挫折,只要这个民族还是爱美的,就是有前途的。苏联学者鲍列夫说:“美是未来的伦理学,将全世界变为美的王国,这意味着将世界崇高化、人化。”当代中国德育界稳重而新锐的领军者檀传宝教授20多年前就撰写了《德育美学观》一书,之后领衔“欣赏型德育模式”实验研究,根本追求的是“德育观念的变革、境界的提升”,近期更鲜明指出“美学是未来的教育学”,呼吁“现代教育的审美救赎”,“美学能够给教育带来的最重要的灵魂性启示不仅仅是某些审美技巧的应用,而是教育活动应有的主体自由精神的修复。教育理论与实践都应当自觉建立审美标准,审美救赎更是我们走出应试教育等现代教育异化困境最重要的选择之一。”
结论四:不仅德育,全面教育的所有方面,学校的所有学科课程和教学等,都需要进行审美化改造,因为“审美化教学本身就是现代教育教学方法的‘集成’或‘集美’”或重组与创造性应用。且马克思早就指出,动物按照本能,而人“按照美的规律建造”。如果我们今天真的实现了“自觉地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自身,那才算是马克思主义的子孙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祖辈的伟大与不朽”。
【作者:赵伶俐,西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美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李敏】
【微信编辑:崔倩倩】
【来源:《中国德育》2017年第6期】
本文系原创文章,版权属于本公众号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推荐阅读
世界阅读日 | 柳斌、朱小蔓、朱永新等六位专家带你感受阅读的力量
推荐 | 教育部向全国中小学生推荐优秀影片1-36批全名录(建议收藏)
样本 | 打造特色德育,为职教学生撑起一片蓝天 ——宁波中职学校德育工作采访手记